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对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心邈 徐曼 +6 位作者 丁玲玲 荆京 龚浠平 董可辉 赵性泉 王拥军 李子孝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索脑血管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对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改进是否具有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2病区应用脑血管病CDSS前(2020年1—11... 目的探索脑血管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对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改进是否具有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2病区应用脑血管病CDSS前(2020年1—11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脑血管病CDSS后(2021年1—11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缺血性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评估脑血管病CDSS对卒中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651例,干预组68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71.7±11.8)岁,男性490例(75.3%);干预组平均年龄(72.3±10.2)岁,男性498例(73.2%)。缺血性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中,干预组入院48 h内不能行走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率(86.3%vs.65.0%,P<0.01)、出院时患者抗栓治疗率(98.1%vs.96.2%,P=0.03)、出院时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抗凝治疗率(70.1%vs.44.2%,P<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血管病CDSS有助于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人工智能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医疗服务质量
下载PDF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郑治锦 张莉 苏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科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期间收治的AI...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科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期间收治的AIS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女17例,男19例,年龄(60.56±3.89)岁];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急诊科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AIS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女16例,男20例,年龄(60.59±3.91)岁]。比较两组急救效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致残率、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时间为(3.68±1.15)min、急诊滞留时间为(39.42±3.18)min、就诊至溶栓时间为(55.23±5.40)min,均高于对照组的[(5.09±1.23)min、(46.24±3.25)min、(64.79±5.53)min](t=5.024、8.999、7.421,均P<0.001);观察组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6.51±1.50)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为(21.35±2.16)分,均低于对照组[(8.93±1.54)分、(25.50±2.19)分](t=6.754、8.095,P<0.001);观察组致残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16.67%(6/36)(χ^(2)=3.956,P=0.047);观察组出院时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为(140.84±6.83)分,高于对照组的(119.92±6.64)分(t=13.177,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中急救方式为(21.26±1.18)分、安全管理为(21.85±1.23)分、人文关怀为(21.96±1.25)分、护理态度为(21.80±1.43)分、总分为(84.43±3.34)分,均高于对照组[(18.98±1.13)分、(19.94±1.20)分、(18.54±1.16)分、(19.06±1.30)分、(75.54±3.26)分](t=8.373、6.669、12.033、8.507、11.429,均P<0.001)。结论AIS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有效改善预后,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救效率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致残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运用PCNE分类系统分析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药物相关性问题
3
作者 恽祥惠 石爱平 +4 位作者 吕建峰 顾玲 严波 徐名扬 陈坤福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568-573,共6页
目的:使用欧洲医药保健网络(PCNE)分类系统V9.0分析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特征,并评估临床药师干预的作用。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干预试验,受试者为2021年9~10月我院神经内科病区新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目的:使用欧洲医药保健网络(PCNE)分类系统V9.0分析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特征,并评估临床药师干预的作用。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干预试验,受试者为2021年9~10月我院神经内科病区新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药师在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中提供全程化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PCNE分类系统V9.0用于相关DRPs类型、原因、干预措施、接受度和结果的描述。结果:DRPs的发生数为47例,其主要涉及安全性问题(48.94%)和有效性问题(29.79%)。共确定73个DRPs的原因,导致DRPs的主要原因是药物选择(26.03%)和患者本身及其行为不当(23.29%)。根据DRPs的特征,临床药师提供了170项干预措施,169项(99.41%)干预措施被医生或患者接受,共解决44个(93.62%)DRPs。结论:PCNE分类系统具有帮助临床药师有效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DRPs并帮助实现药学服务数据系统化的收集、分类和评价的潜力,能帮助临床药师更好地提供标准化的MTM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药物相关问题 PCNE分类系统 药物治疗管理 临床药师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艳丽 朱艳丽 刘兴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el指数(BI)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预后功能残疾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生活质量,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抗体(TIMP-1)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8.8%(41/52),高于对照组的60.8%(31/51)(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MMP-2和MMP-9水平显著降低,BI评分、TIMP-1及SS-QOL量表评分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NIHSS、mRS评分、MMP-2低于对照组,BI评分、TIMP-1,SS-QOL量表中活动能力、自理、上肢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迟就医原因与短期预后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彭红 陈向阳 张修亮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0期171-17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就医的原因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为制定促使患者院前及时就医的干预措施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8月就诊于医院急诊科的1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就医的原因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为制定促使患者院前及时就医的干预措施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8月就诊于医院急诊科的1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自制调查表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和临床资料。根据就诊时间,将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3.5h的患者设为院前延迟就医组,时间<3.5h的患者设为及时就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及时就医组患者74例,延迟就医组患者5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保险、职业状态、现居住地、距离、就诊方式、发病地点、入院时间、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发病模式、既往病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识别方式和发病第14天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延迟就医原因与相关症状识别方式密切相关,影响患者的短期预后,应加强大众识别卒中相关症状的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及时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延迟就医 影响因素 护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优化及实践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彬彬 李志方 +4 位作者 白国刚 盖绿华 刘伟丽 魏东宁 樊双义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评价优化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实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前后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各2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路径优化管理后,患者诊疗等待时... 目的评价优化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实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前后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各2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路径优化管理后,患者诊疗等待时间缩短,疾病规范诊疗比率进一步提高,医护工作量大大减少,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结论实施临床路径能够改善医疗质量,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临床路径优化后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缺血性脑卒中 医疗质量
下载PDF
临床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在1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建欣 王玲娇 +3 位作者 于静 边佳明 杨继章 周春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115-2120,共6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主导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管理的效果,为慢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5-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干预组(92例),对照组不实...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主导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管理的效果,为慢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5-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干预组(92例),对照组不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干预组以临床药师为主导对患者进行住院期间药学监护、出院时用药教育、出院后药学随访等慢病管理措施;考察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用药(使用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依从性良好率及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控制指标的达标率,考察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最终干预组与对照组统计患者数分别为84、82例。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95.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使用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分别为92.86%、91.67%和77.38%,高于对照组的78.57%、69.70%和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指标的达标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6.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HbA1C和LDL-C指标的达标率分别为80.56%和66.67%,高于对照组的57.58%和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8%,低于对照组的20.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再住院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临床药师为主导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管理,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控制指标的达标率,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慢病管理 临床药师 用药依从性 再住院率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试验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伟 雷丹荣 +1 位作者 袁婷婷 邹晓毅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试验的质量现状。方法全面检索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 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试验的质量现状。方法全面检索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采集有关丁苯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而后按照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标准进行分析、评估。检索时间为每个数据库建库至2009年12月。结果共纳入62篇文献,合计5762例患者。其中随机对照试验56个,仅有8个详细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4个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55个研究的诊断标准明确,40个研究有纳入标准,28个研究有排除标准;36个研究评价了治疗末期的总疗效,51个研究报告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7个研究报告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2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10个研究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0个研究无不良反应报告;6个研究报告了脱落及退出病例,但未进行意向性分析。结论现有丁苯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中,除少部分为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外,多数研究的设计质量均不高。建议今后的临床试验应采用国际通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标准(CONSORT)"报告临床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缺血性卒中 临床试验 质量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中风阴类证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立新 蔡业峰 +4 位作者 郭建文 尤劲松 梁伟雄 黄燕 黄培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剔除15例、脱落54例)分为试验组(274例)和对照组(263例),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西药加中药安慰剂...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剔除15例、脱落54例)分为试验组(274例)和对照组(263例),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西药加中药安慰剂疗法治疗,并使用中风病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患者残障水平。结果两组在治疗后21天、随访60天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随访90天残障程度明显改善(P<0.05);两组不同时间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趋势,并且随着随访日期的延长,差异越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降低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严重致残率,有改善患者90天生活质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中风 多中心临床试验 残障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何晶 马琴 +1 位作者 范珊 姜淑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64例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首...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64例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首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医时限,时间≥3 h为延迟就医组,时间<3 h为及时就医组。[结果]延迟就医组病人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及医疗保险、在职状态比例明显低于及时就医组病人(P<0.05);延迟就医组病人离异或丧偶比例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估量表得分(NIHSS)水平明显高于及时就医组病人(P<0.05)。延迟就医组病人家庭动力学评分、家庭气氛、个性化、疾病观念和系统逻辑得分均明显高于及时就医组病人(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IS病人家庭动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和延迟就医时间呈负相关(P<0.05)。以延迟就医为应变量,基线资料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离婚/丧偶与已婚)、家庭年收入(<10元万与≥10元万)、职业状态(退休/无业与在职)和家庭动力学评分(每标准差变化)是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IS病人家庭动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和延迟就医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且家庭动力学评分是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延迟就医 影响因素 家庭动力学 护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中国缺血性卒中早期静脉溶栓的现状、阻碍因素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49
11
作者 徐安定 丁燕 李牧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6期522-528,共7页
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最有效的方法,且越早治疗获益越多。但全球都存在溶栓率低下,院前、院内延误明显的现象,而针对性干预可以提高溶栓率,缩短从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 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最有效的方法,且越早治疗获益越多。但全球都存在溶栓率低下,院前、院内延误明显的现象,而针对性干预可以提高溶栓率,缩短从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对我国AIS的早期静脉溶栓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阻碍因素,并提出我国相应的改进策略。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针对公众和相关行业人员的卒中健康教育,实施卒中中心认证,对院前、院内各环节实施组织化和优化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医疗质量
下载PDF
舒血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明盛 林建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1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血宁,对照组加用安慰剂,2周为一疗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SS-QO...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1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血宁,对照组加用安慰剂,2周为一疗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SS-QOL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评价,检测血中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治疗后,治疗组SS-QOL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内皮素1含量下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上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结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 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文一 李帅 +2 位作者 毛丽 郑超 张璇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第5期29-33,共5页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如何有效防治是医院管理的难题。某大型医院对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搭建了救治绿色通道,组建了基于移动端的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构建了急诊区域标准化诊疗路径,并应用科学...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如何有效防治是医院管理的难题。某大型医院对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搭建了救治绿色通道,组建了基于移动端的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构建了急诊区域标准化诊疗路径,并应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流程监测,规范了急性脑梗死急救流程,推动了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显著提高了患者救治效率。但在院前急性脑梗死高危人群早期识别、院内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还需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再灌注治疗 急救 专病管理 医疗质量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l/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樊润润 赵建华 +1 位作者 马明明 郝永茂 《陕西中医》 2019年第8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Thl/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改善脑循环及相应合并症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Thl/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改善脑循环及相应合并症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MBI评分、NIHSS评分、IFN-γ、IL-4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IL-6及IL-4水平均降低,IFN-γ及IL-2均升高;观察组IL-6及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L-2及IFN-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MBI评分明显升高,而NIHSS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NSE、BNP水平明显下降,NGF水平明显上升,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率46.67%,总有效率95.33%均高于对照组24.67%及8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调节机体Thl/Th2细胞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阿司匹林 缺血性卒中 THL/TH2细胞因子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美缺血性卒中门诊医疗质量改进项目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盼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
美国指南优势(The Guideline Advantage,TGA)医疗质量改进项目为"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项目的门诊延伸,其数据直接通过电子病历和卫生技术平台进行收集,以体现循证医学指南的依从性。中国门诊医疗质量改... 美国指南优势(The Guideline Advantage,TGA)医疗质量改进项目为"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项目的门诊延伸,其数据直接通过电子病历和卫生技术平台进行收集,以体现循证医学指南的依从性。中国门诊医疗质量改进项目刚起步,其中中国金桥工程中的中国城市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登记研究拟对全国约100家医院门诊的1.5万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和随访,评估缺血性卒中的医疗服务现状、二级预防的长期依从性、临床结局等,为进一步的医疗质量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二级预防 门诊 医疗质量改进 指南优势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卒中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燕 王翠萍 +2 位作者 王凤玲 于萍 郎丽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176-178,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大脑中动脉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 例大脑中动脉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n = 33)和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n = 33),对比2 组患者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大脑中动脉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 例大脑中动脉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n = 33)和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n = 33),对比2 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 d、溶栓治疗后7 d 的NIHS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6.06%)均低于对照组(27.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应用在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中,可提高预后效果,降低风险,最大程度改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大脑中动脉硬化 缺血性卒中 溶栓 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
下载PDF
以病例为导向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卒中急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美 于龙娟 +7 位作者 李冬梅 陆小英 张玲娟 胡敏 甘丽芬 杨鹏飞 张永巍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导向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卒中急救护士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择我院符合卒中急救护士岗位要求的7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以病例为基础、以脑卒中急救过程为主线、以卒中急救...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导向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卒中急救护士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择我院符合卒中急救护士岗位要求的7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以病例为基础、以脑卒中急救过程为主线、以卒中急救护士急诊室岗位能力要求为本位的OSCE对卒中急救护士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共设6个站点,考核内容分别为预检初判评估、护理技术操作、患者从急诊预检台至CT室的转运、CT和多模态CT检查前后护士与影像科技师的配合、静脉溶栓药物的使用情况、静脉溶栓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与宣教。考试结束后计算各站点得分率和考试的难度系数、区分度系数,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考生对本次考核的反馈。结果 71名卒中急救护士的考试成绩为78.6~95.8分,平均考试成绩为(82.9±3.2)分。考试的难度系数为0.17,区分度系数为0.36。6个站点的平均得分率为86.1%,其中第2站点的得分率最高(92.2%),第5站点的得分率最低(74.3%)。大部分考生认为这种考试模式符合临床实际(97.2%,69/71),能够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思维能力(95.8%,68/71)和综合急救护理能力(95.8%,68/71),且应进行临床推广(98.6%,70/71)。结论以病例为导向的OSCE模式能客观地反映卒中急救护士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综合急救能力,并得到了考生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急救护士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培训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临床状态医学理论的综合疗法对前循环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状态的影响
18
作者 孔繁鑫 郑浩涛 +3 位作者 李晋芳 李丽灵 林松俊 虢周科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临床状态医学理论治疗前循环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将74例符合研究标准患者随机分入临床状态医学治疗组、对照组,进行12周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联合中药辨证... 目的观察基于临床状态医学理论治疗前循环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将74例符合研究标准患者随机分入临床状态医学治疗组、对照组,进行12周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及中医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予以脑血管二级预防用药,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Rankin量表(mRS)、中风病中医症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变化等变化。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减分率临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临床治疗组治疗后SCL-90、SDS、SAS分值差别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临床状态医学理论的身心兼顾疗法能较好的改善前循环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状态医学 前循环型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萱 成涛 +4 位作者 张为艳 王春娟 李子孝 王伊龙 陈小飞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9期747-751,共5页
目的评价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continued quality improvement,CQI)前后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的变化。方法收集山西省心血管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前(2013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61... 目的评价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continued quality improvement,CQI)前后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的变化。方法收集山西省心血管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前(2013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61例作为基线组,实施质量改进方案后(2014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18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12项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KPI)以及综合医疗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后干预组综合医疗质量指标为92.53%,高于基线组(81.52%)(P<0.001)。干预组各项KPI指标较基线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吞咽困难筛查(99.54%vs96.55%,P=0.03)、康复干预(88.07%vs 68.22%,P<0.001)、他汀药物使用(98.62%vs 77.01%,P<0.001)、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66.67%vs 20.00%,P=0.02)执行率有明显的升高。结论实施标准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有助于改善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关键绩效指标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用药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皓翔 王志恒 +5 位作者 张梦培 左凯妮 潘婕 王晓梅 赵静 朱文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438-1442,1449,共6页
目的:评价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研究的用药现状,对中西药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关联分析,为中成药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公开... 目的:评价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研究的用药现状,对中西药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关联分析,为中成药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从用药频次、辨证用药、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数据提取,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42篇文献,包括143种中成药,其中脑心通胶囊和通心络胶囊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高频用药;该病恢复期以气虚血瘀证为主要中医辨证证型,且该证为多数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适应病证;西药如抗血小板药、调脂药与灯盏生脉胶囊等中成药的联合使用置信度较高。结论: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应用广泛,通心络胶囊、脑心通胶囊、灯盏生脉胶囊等中成药与抗血小板药联合使用是该病恢复期关联性较强的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恢复期 中成药 数据挖掘 临床研究 辨证用药 联合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