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ergence of Zika Virus in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and Anopheles sinensis Mosquitoes i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Jing Wang Hongbin Xu +11 位作者 Song Song Rui Cheng Na Fan Shihong Fu Shaozai Zhang Ziqian Xu Ying He Wenwen Lei Fan Li Huanyu Wang Xiaoqing Lu Guodong Lia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3-42,共10页
Zika virus(ZIKV)has been isolated from mosquitoes such as Aedes,Mansonia uniformis,and Culex perfuscus;However,the isolation of ZIKV from Anopheles sinensis and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In Jun... Zika virus(ZIKV)has been isolated from mosquitoes such as Aedes,Mansonia uniformis,and Culex perfuscus;However,the isolation of ZIKV from Anopheles sinensis and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In June and July2018,22,985 mosquitoes and 57,500 midges were collected in Jiangxi Province in southeastern China.Among them,six strains of ZIKV were isolated from mosquitoes:four from An.sinensis and two from Cx.tritaeniorhynchus.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ZIKV isolated from An.sinensis and Cx.tritaeniorhynchus belonged to genotype 2 in the Asian evolutionary branch of ZIKV.In addition,the ZIKV strains isolated from An.sinensis and Cx.tritaeniorhynchus had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dentical to ZIKV strains prevalent in South America since 2015.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isolate ZIKV from mosquito specimens collected in the wild of Jiangxi Province,China;This is also the first time that ZIKV has been isolated from An.sinensis and Cx.tritaeniorhynchus.Given that An.sinensis and Cx.tritaeniorhynchus have a very wid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China and even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Asia,the isolation of several strains of ZIKV from these two mosquitoes poses new challeng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ZIKV infectio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th the same distribution of mosquito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pheles sinensis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Zika virus(ZIKV)
原文传递
驱蚊涂料对蚊虫的驱避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姜志宽 赵学忠 +1 位作者 刘大鹏 麻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本文首次报告驱蚊涂料的驱蚊效果。将Deet等化合物与缓释剂相结合,研制的驱蚊涂料,经实验室处理1—720d,埃及伊蚊有效保护率达88.9—95.3%;经现场使用1—77d,RPI值白天为0—8.9,晚间为0.74—17.15,对常见蚊种有显著驱避效果。
关键词 驱蚊涂料 DEET 蚊虫
下载PDF
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防制蚊虫的实验小屋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潘波 李祖资 +2 位作者 吴旭光 张满成 李明馨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34-41,共8页
棉纱蚊帐浸泡二氯苯醚菊酯500mgai/m2在实验小屋试验,浸帐后1年内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毒杀死亡率分别为78.9%和80.2%,吸血率为0.27%和0.23%,在蚊帐穿孔条件下,即蚊帐每个穿孔的面积为10&... 棉纱蚊帐浸泡二氯苯醚菊酯500mgai/m2在实验小屋试验,浸帐后1年内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毒杀死亡率分别为78.9%和80.2%,吸血率为0.27%和0.23%,在蚊帐穿孔条件下,即蚊帐每个穿孔的面积为10×10cm,所有孔的面积之和占蚊帐面积的5%,浸帐后7个月内对中华接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死亡率为84.5%和94.5%,且可降低吸血率,中华按蚊为44.9%,三带喙库蚊为66.9%。同时发现二氯苯醚菊酯浸帐有明显阻止蚊虫飞入屋内的现象,阻止入屋率,中华按蚊77.4%,三带喙库蚊76.7%;而以溴氰菊酯25mgai/m2浸帐作比较则无此现象。研究结果证明,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具有毒杀、接触兴奋驱避和降低吸血率及阻止蚊虫入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苯醚菊酯 实验小屋 防制
下载PDF
三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防制蚊媒的实验小屋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波 吴旭光 +2 位作者 阳文胜 辜少虹 何群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防制蚊媒的有效方法。将棉纱蚊帐分别浸泡20mg/m^2和10mg/m^2三氟氯氰菊酯在实验室进行持效生物测试。结果:浸帐后1后内对中华按蚊的平均致死分别为80.1%和74.0%。结论咕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的剂量... 目的:探防制蚊媒的有效方法。将棉纱蚊帐分别浸泡20mg/m^2和10mg/m^2三氟氯氰菊酯在实验室进行持效生物测试。结果:浸帐后1后内对中华按蚊的平均致死分别为80.1%和74.0%。结论咕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的剂量应不低于20mgai/m^2,以确保防制蚊媒的效果和发挥控制疟疾流行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氯氰菊酯 蚊帐 灭蚊
下载PDF
两种罗索线虫对不同蚊种的自然感染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锦章 彭玉芳 薜群力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3年第1期23-25,共3页
1984年在河南信阳地区发现两种蚊体寄生索线虫,在同一孳生地内生长繁殖,分别寄生于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及三带喙库蚊等幼虫体内,自然寄生率为5.48%、4.32%、5.82%。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感染率均较高,可达61.5%~95.7%。试验证明两者... 1984年在河南信阳地区发现两种蚊体寄生索线虫,在同一孳生地内生长繁殖,分别寄生于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及三带喙库蚊等幼虫体内,自然寄生率为5.48%、4.32%、5.82%。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感染率均较高,可达61.5%~95.7%。试验证明两者对按蚊和库蚊具有显然不同的生理特性。这两种罗索线虫在稻田、田沟等多种水体内均有孳生,宿主范围广泛,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罗索线虫 罗索线虫 中华按蚊
下载PDF
稻田中华按蚊与三带喙库蚊幼期的死亡率 被引量:2
6
作者 许荣满 张金桐 +2 位作者 胡玉凤 杜效峰 王修文 《医学动物防制》 1991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按 Service(1973)的方法调查分析了湖南怀化地区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幼期在稻田中的自然存活率。中华按蚊在6—8月份的发育历期从Ⅰ龄到蛹分别为3.375,3.583,3.500,5.750,2.083天,合计18.291天;三带喙库蚊为1.375,2.125,2.063,4.100,2.... 按 Service(1973)的方法调查分析了湖南怀化地区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幼期在稻田中的自然存活率。中华按蚊在6—8月份的发育历期从Ⅰ龄到蛹分别为3.375,3.583,3.500,5.750,2.083天,合计18.291天;三带喙库蚊为1.375,2.125,2.063,4.100,2.125天,合计11.788天.从1龄幼虫到成虫的成虫率,中华按蚊为0.06,三带喙库蚊为0.013。幼期的环境致死强度,中华按蚊为1.225,三带喙库蚊为1.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三带喙库蚊 生命表
下载PDF
二氯苯醚菊酯浸泡大孔网织物对蚊媒的毒效试验
7
作者 潘波 吴旭光 +1 位作者 李祖资 张满成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95-199,共5页
二氯苯醚菊酯500mgai/m ̄2浸泡PVC网(孔径为0.4cm×1.0cm)和棉纱网(孔径为0.3cm×0.5cm)在实验室的特效生物测试结果显示,浸后17个月内对中华按蚊的毒杀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2.1%和... 二氯苯醚菊酯500mgai/m ̄2浸泡PVC网(孔径为0.4cm×1.0cm)和棉纱网(孔径为0.3cm×0.5cm)在实验室的特效生物测试结果显示,浸后17个月内对中华按蚊的毒杀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2.1%和87.9%。上述两种网分别在实验小屋悬挂窗、门和窗阱出口处对蚊媒的毒效显示,PVC网浸后2~219d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0.4%和73.7%,减少两种蚊媒吸血率约10%,有明显的阻止蚊虫侵入小屋内的作用,减少两种蚊媒入屋率分别为63.2%和70.4%;棉纱网浸后1~219d对上述两种蚊媒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70.5%和73.9%,减少吸血率约15%,减少两种蚊媒入屋率分别为79.3%和65.3%。若浸药网只挂于蚊入口处窗和门上,而不挂于窗阶出口处时,对该两种蚊媒的死亡率较低约为20%,但仍可见减少蚊虫入屋率约65%。试验结果表明:无论PVC网还是棉纱网,只要孔径适宜,浸泡二氯苯醚菊酯后对蚊媒均有毒杀、兴奋驱避、减少吸血率和明显阻止蚊虫侵入屋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苯醚菊酯 大孔网 中华按蚊 三带喙库蚊
下载PDF
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毒效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波 李祖资 +1 位作者 吴旭光 张满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07-410,共4页
普通棉纱蚊帐浸泡10%氯氰菊酯EC,浓度为60mg a.i/m^2。实验室的残效生物测试,对中华按蚊的毒杀率达50.0%以上,可维持14个月;在广州市近郊的番禺县大石镇洛溪村,以牛作诱饵,进行实验小屋试验,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后1年内对中华按蚊的平均毒... 普通棉纱蚊帐浸泡10%氯氰菊酯EC,浓度为60mg a.i/m^2。实验室的残效生物测试,对中华按蚊的毒杀率达50.0%以上,可维持14个月;在广州市近郊的番禺县大石镇洛溪村,以牛作诱饵,进行实验小屋试验,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后1年内对中华按蚊的平均毒杀率为54.2%,其中窗阱死亡率为45.2%,吸血率为3.1%;对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杀灭率54.2%,其中窗阱死亡率为43.4%,吸血率为1.1%。同时有增加窗阱逃入率的作用,对中华按蚊为30.1%,而对三带喙库蚊不很明显。在蚊帐穿孔(10×10cm)条件下,所有孔的面积之和占蚊帐面积的5%,浸泡蚊帐后8个月内对中华按蚊的杀灭率为35.8~76.1%。对三带喙库蚊的杀灭率为53.5~64.2%;且可降低吸血率,中华按蚊为23.2%,三带喙库蚊为46.8%。研究结果表明: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具有毒杀、接触兴奋驱避和降低吸血率的作用,但未见有明显减少飞入屋内蚊虫数量的拒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蚊帐 中华按蚊 库蚊
全文增补中
1-辛烯-3-醇对我国稻田区主要媒介蚊种的引诱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春晓 阎婷 +3 位作者 董言德 褚宏亮 黄谊 赵彤言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88-91,共4页
1-辛烯-3-醇对蚊虫等吸血昆虫具有广谱引诱作用。本研究通过调配引诱剂中1-辛烯-3-醇的含量,测试不同1-辛烯-3-醇浓度下引诱剂对我国稻田区主要媒介蚊种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现场引诱效果。目的在于提高现有捕蚊装置对三带喙库蚊和中... 1-辛烯-3-醇对蚊虫等吸血昆虫具有广谱引诱作用。本研究通过调配引诱剂中1-辛烯-3-醇的含量,测试不同1-辛烯-3-醇浓度下引诱剂对我国稻田区主要媒介蚊种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现场引诱效果。目的在于提高现有捕蚊装置对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引诱能力。结果显示,6.3%~20%1-辛烯-3-醇粉剂均可显著提高捕获器对两种蚊虫的捕获效率,其中15%的浓度可提高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捕获效果达3倍以上,引诱效果明显,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辛烯-3-醇 三带喙库蚊 中华按蚊 引诱剂
下载PDF
稻田养草鱼灭蚊幼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仕 徐博钊 +2 位作者 陈昌源 梁志平 张宏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在稻田中放养1.9尾细/m^2草鱼,78d后中华按蚊幼虫密度下降87.4%,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下降80.0%,残存的幼虫有73.3%为新孵化的1—2龄幼虫。抽样解剖10条鱼的30%和89份鱼粪中有24.7%检出蚊幼的呼吸管(孔)。在盛清水的容器中,每条鱼24... 在稻田中放养1.9尾细/m^2草鱼,78d后中华按蚊幼虫密度下降87.4%,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下降80.0%,残存的幼虫有73.3%为新孵化的1—2龄幼虫。抽样解剖10条鱼的30%和89份鱼粪中有24.7%检出蚊幼的呼吸管(孔)。在盛清水的容器中,每条鱼24h平均捕食蚊幼861.5只,容器中加入草和藻类等食料后,捕食蚊约为661只,在模拟稻田中鱼仅捕食蚊幼362只。试验的结果证实草鱼能捕食大量蚊幼,降低稻田中蚊幼密度,同时也增加了稻谷和鱼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草鱼 灭蚊幼虫 中华按蚊
下载PDF
上海海滨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消失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闵继光 曹菊 +1 位作者 唐玉林 王仁赉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3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报道了1982~1990年8年间三带喙库蚊在上海海滨猪圈秋季和冬季消失情况。该蚊9月下旬成虫密度下降明显,且出现突减现象,11月消失。中华按蚊无消失现象。对三带喙库蚊消失期间偶然出现的二个特例,经气象分析,认为也符合迁飞昆虫北迁... 本文报道了1982~1990年8年间三带喙库蚊在上海海滨猪圈秋季和冬季消失情况。该蚊9月下旬成虫密度下降明显,且出现突减现象,11月消失。中华按蚊无消失现象。对三带喙库蚊消失期间偶然出现的二个特例,经气象分析,认为也符合迁飞昆虫北迁降落的规律。最后还探讨了三带喙库蚊滞育后回迁南方过冬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期 三带喙库蚊 中华按蚊
下载PDF
稻田放养满江红对蚊虫孳生影响的初步观察
12
作者 胡玉凤 李红梅 +2 位作者 郭石山 许荣满 陆宝麟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89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实验室笼内研究表明,容器水面覆盖细绿萍可阻止库蚊在其中产卵,但对中华按蚊产卵无显著作用。1987年在湖南桂东县对放养细绿萍的稻田观察结果,库蚊(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明显比对照田为低,而且随着覆盖面积比例扩大而下降率愈大,... 实验室笼内研究表明,容器水面覆盖细绿萍可阻止库蚊在其中产卵,但对中华按蚊产卵无显著作用。1987年在湖南桂东县对放养细绿萍的稻田观察结果,库蚊(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明显比对照田为低,而且随着覆盖面积比例扩大而下降率愈大,当覆盖面积达到95%时,平均下降率达78.96%,但对按蚊幼虫密度下降率甚微,这与实验室观察结果相符。在桂东县,养萍稻田每亩可收鲜萍1500-2000公斤,可用作禽畜饲料或其他作物基肥。养萍稻田也可使稻谷增产8%左右。由于养萍既可减少库蚊幼虫孳生,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在稻田蚊虫综合治理中值得采用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蚊虫 防治 满江红 放养
下载PDF
蚊帐浸泡二氯苯醚菊酯对侵入实验小屋内蚊虫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荣满 陆宝麟 +3 位作者 陈学良 聂兆宏 姜志宽 张瑞铭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35-441,共7页
应用实验小屋对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防治侵入屋内蚊虫,作了田间试验.普通棉纱蚊帐,浸药量200~220mg,ai/m^2,对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毒杀效果大致相同,留在屋内的蚊虫,具有高死亡率,70%以上毒杀死亡率可维持约2.5月,而在2.5月内,外... 应用实验小屋对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防治侵入屋内蚊虫,作了田间试验.普通棉纱蚊帐,浸药量200~220mg,ai/m^2,对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毒杀效果大致相同,留在屋内的蚊虫,具有高死亡率,70%以上毒杀死亡率可维持约2.5月,而在2.5月内,外逃蚊虫(即窗阱中蚊虫)的死亡率只有15~30%.半闭帐条件下,可降低吸血率,三带喙库蚊约45%,中华按蚊约15%.蚊虫因接触药物而兴奋,可大大减少在蚊帐上停落数量,缩短蚊虫在屋内停留时间.证明蚊帐浸泡二氯苯醚菊酯是提高蚊帐防护作用并能杀死侵入屋内蚊虫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帐 二氯苯醚菊酯 实验小屋
原文传递
江苏省城市环境中蚊虫越冬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治明 褚宏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市环境中各种蚊虫的越冬虫态、种类构成及栖息场所,为蚊虫防制及蚊媒传染病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7-17日,在江苏省南京、徐州、常州、苏州、镇江、宿迁和扬中市7个城市的中心城区和城郊结合部区域,选择冬...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市环境中各种蚊虫的越冬虫态、种类构成及栖息场所,为蚊虫防制及蚊媒传染病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7-17日,在江苏省南京、徐州、常州、苏州、镇江、宿迁和扬中市7个城市的中心城区和城郊结合部区域,选择冬季相对温暖的场所开展越冬蚊调查,成蚊调查采用栖息蚊捕捉法,幼蚊调查采用吸管法和勺舀法。结果捕获成蚊4种共1237只,包括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占比达99.43%。淡色库蚊在楼房底层楼梯间、地下室、地下车库、城郊民房和公共厕所5类场所中密度较高,蚊密度分别为16.79、11.07、15.61、18.86和13.50只/处;在徐州市云龙区潘塘姜楼牲畜棚发现3只雌性三带喙库蚊;在扬中市滨江公园瞭望塔和观江阁地下室发现3只雌性中华按蚊;在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客厅小区一地下车库发现1只雄性白纹伊蚊。在地下室/车库集水井、地下室排水沟、积水容器、低洼积水和污水池5类场所捕获淡色库蚊幼蚊461只,在常州市新北区奥体中心地下车库集水井中采集淡色库蚊卵筏1个。在有雌、雄蚊同时存在的场所中,淡色库蚊雌蚊体内有脂肪体积累的占42.86%(21/49),有吸血现象的占16.33%(8/49),卵巢有发育现象的占32.65%(16/49),其中7只卵巢中出现卵粒。结论淡色库蚊是江苏省城市环境中越冬蚊中的优势蚊种,越冬场所主要包括楼房底层楼梯间、地下车库、地下室、城郊民房和公共厕所等;当地下车库、地下室等场所中环境条件适宜时,淡色库蚊能够以成蚊、幼蚊、卵等虫态度过相对温暖的冬季。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可以栖息在城市郊区的牲畜棚或地下室场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蚊 淡色库蚊 三带喙库蚊 中华按蚊 江苏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