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cutaneous fixation of neonatal humeral physeal fractur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1
作者 Wei Tan Fu-Hua Wang +4 位作者 Jing-Hui Yao Wei-Ping Wu Yi-Bin Li Yue-Lun Ji Yue-Peng Qi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9期4535-4543,共9页
BACKGROUND Neonatal distal humeral physeal fractures are rare and difficult to diagnose.Thus,missed diagnoses and delayed healing are possible.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surgical treatment,because a callus may develop ... BACKGROUND Neonatal distal humeral physeal fractures are rare and difficult to diagnose.Thus,missed diagnoses and delayed healing are possible.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surgical treatment,because a callus may develop at the fracture site 5 d after the fracture,resulting in difficult reduction,and reduction of the limb may cause further physeal injury.Other surgical challenges include the provision of adequate anesthesia and complexity of the operation.However,without appropriate reduction and fixation,a varus elbow deformity may develop.Manual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 fixation are ideal treatment options.CASE SUMMARY A 4-day-old neonate with left elbow pain accompanied by limited movement for 4 d was admitted,and diagnosed with delayed physeal fracture of the distal humerus based on physical examination,ultrasonography,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he patient was treated by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pin fixation under arthrography.Postoperatively,the reduction was successful.The upper limbs could have been lifted and the fingers could have been moved freely on the second day after the operation.CONCLUSION The techniques of manual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 fixation,to treat neonatal distal humeral physeal fractures,are safe and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eal fracture of the distal humerus Manual reduction percutaneous pin fixation NEONATE Case report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杰 李卓燕 张雨辰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9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 目的探讨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施以石膏固定治疗,研究组施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Flynn肘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血管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Fly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SA评分与Flynn评分分别为(2.02±0.53)分、(85.79±6.53)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1、9.771,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可改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疼痛程度、肘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 内固定治疗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3
作者 任小军 苏春红 +5 位作者 陈永刚 移志刚 丁界先 刘文忠 董平 夏亚一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24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24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8~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8~16周。术后未发生肘外翻畸形、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骨化性肌炎、缺血性肌挛缩以及神经症状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4例患儿肘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但不影响生活,Flynn肘关节评分等级均为良;20例肘关节功能均恢复至健侧水平,Flynn肘关节评分等级均为优。结论采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中能清楚显示儿童肱骨远端的软骨成分,有助于判断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闭合复位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切开复位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造影 闭合复位 经皮固定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下载PDF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柳松 钟晓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采用Flynn评分评价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闭合复位有手术切口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下载PDF
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5
作者 年争好 张中礼 +3 位作者 孙军 唐淼 许康永 刘长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 目的探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术后均无针道感染、肘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环、小指麻木,不能完全伸直,于术后第2天拔除尺侧克氏针后症状逐渐消失。35例骨折均愈合,时间4~6周。末次随访时,患儿均无明显疼痛不适;肘关节伸直0°~8°、屈曲115°~145°,前臂旋前75°~85°、旋后70°~80°,腕关节背伸35°~60°、掌屈50°~60°,患侧活动度均与健侧无明显区别;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2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及时减轻患儿痛苦,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人急诊 闭合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下载PDF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志京 李立鹏 张连起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76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复位后,2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症状,去除石膏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石膏固定...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76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复位后,2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症状,去除石膏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石膏固定中,74例骨折不稳定,至少进行了2次复位。克氏针固定中,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患儿均获随访,时间1~18个月。发生肘内翻畸形17例,骨化性肌炎7例。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35例,良30例,差11例。结论骨折早期应积极处理和预防血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肘内翻畸形和骨化性肌炎的防治应贯穿于复位、固定及功能康复的全过程。尽早行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复合加压系统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何荣富 梁羽 刘绍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加压系统(CCS)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复合加压系统(CCS)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CCS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ES)评分]、成骨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骨钙素(BGP)、成纤维细胞因子(FGF)、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35.67±4.13)mL,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10±5.23)min、(3.19±0.41)个月,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5.88±9.12)、(92.78±5.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FM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步行能力评分为(1.45±0.34)分,低于对照组,FMES评分为(25.78±3.5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PINP、BGP、FGF、BAP、PIC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TRACP-5b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PINP、BGP、FGF、BAP、PICP水平分别为(1054.67±123.14)pg/L、(9.63±1.43)ng/mL、(11.24±1.56)ng/mL、(43.89±5.12)ng/mL、(18.98±2.88)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RACP-5b水平为(0.89±0.14)U/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5-HT、PGE2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5-HT、PGE2水平分别为(83.89±15.23)、(84.89±14.34)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S固定可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降低疼痛介质水平,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加压系统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疗效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刘琦 苏联彬 李楠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闭合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接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合石膏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拆除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骨折部位疼痛程度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48 h及出院后1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PRW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RWE评分为(47.32±6.18)分,对照组为(48.62±6.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占比2.33%,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9例,占比20.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固定物拆除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在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拆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 石膏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闭合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9
作者 孟超 孟真 +2 位作者 黄欣 杨群 赵逢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79-2286,共8页
背景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哪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 背景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哪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ORKF)在小儿肱骨外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在内的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立至2023-01-01。筛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后,对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括1165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RPP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ORKF组(MD=-11.81,95%CI=-15.04~-8.58,P<0.00001),术中出血量低于ORKF组(MD=-3.36,95%CI=-4.37~-2.36,P<0.00001),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ORKF组(MD=-3.92,95%CI=-6.80~-1.03,P=0.008),克氏针存留时间短于ORKF组(MD=-3.35,95%CI=-6.33~-0.38,P=0.03),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率低于ORKF组(OR=0.44,95%CI=0.25~0.76,P=0.006),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ORKF组(OR=0.33,95%CI=0.19~0.56,P<0.0001),浅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ORKF组(OR=0.39,95%CI=0.21~0.73,P=0.003);而两组深部感染、不良愈合、肱骨外髁缺血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无论从效果还是从整体并发症上均优于ORKF,但在具体并发症方面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肱骨外髁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针对性康复干预在闭合撬拔辅助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上骨折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艳 李程 +1 位作者 梁丽伟 张慧园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干预在闭合撬拔辅助治疗儿童难复性肽骨上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难复性骨上骨折患儿281例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采用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干预123例与观察组(针...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干预在闭合撬拔辅助治疗儿童难复性肽骨上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难复性骨上骨折患儿281例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采用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干预123例与观察组(针对性康复干预)158例。干预后3个月对比2组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肘关节活动度、依从性、满意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47%,明显高于对组的91.05%(P<0.05)。干预后,2组肘关节屈曲较干预前增加,伸直活动度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肘关节屈曲明显大于对照组,伸直活动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1.26%,对照组为6.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康复干预可促进难复性肱骨上骨折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期间患儿依从性,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 康复 闭合橇拔复位经皮穿针固定 难复性肱骨踝上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黄乙勇 符凯 +1 位作者 洪聪 朱立宁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指标,术前、手术当天与术后12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12周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当天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升高,术后12周的VAS评分与术前和术后当天比较均降低(P<0.05),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2周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有良好的愈合效果,但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疗效更好,可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 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 疗效
下载PDF
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孙磊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Henry入路掌侧T型钢板内固... 目的研究并分析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Henry入路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经皮穿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围手术期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12周影像学参数、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进行逐项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12周影像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式优势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 改良经皮穿针技术
下载PDF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王磊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关节功能、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关节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弹性髓内针固定 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 儿童
下载PDF
经皮撬拔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昌斌 龙丁柏 陈兴强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拔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sandersⅢ型骨折,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选择9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经皮撬拔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sandersⅢ型骨折,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选择9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皮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VAS评分、足踝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管引流量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5天Bohler角、Gu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升高(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能达到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相似的效果,且在改善远期疼痛、足踝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安全可靠,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撬拨闭合复位 空心钉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两种疗法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鑫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索两种疗法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 目的:探索两种疗法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角度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40.28±11.46)min、术中出血量(8.39±4.76)mL以及术后住院时间(3.82±1.15)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屈曲丢失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伸展丢失(0.92±0.45)和屈伸活动范围丢失角度(2.07±0.7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为优、良、中、差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均具有较高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疗效显著,但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微创、恢复时间短以及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功能恢复好,因而效果更好,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屈伸功能
下载PDF
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清泽 罗明星 +4 位作者 曾帅 鲍军国 罗文礼 袁凯宗 劳立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克氏针穿刺次数,术后复查X线片记录螺钉位置分布、随访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32.17±6.18)min短于对照组(53.83±7.31)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33±2.94)ml小于对照组(38.17±5.56)ml(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7.50±1.05)次少于对照组(21.00±4.82)次(P<0.05);观察组克氏针穿刺次数(8.00±0.63)次少于对照组(32.67±3.08)次(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12.88±0.74)个月,对照组(12.83±0.7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82.00±4.52)分,对照组(81.00±3.41)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7.50±1.05)个月,对照组(7.67±1.2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螺钉相互平行度正位(0.50±0.11)°、侧位(0.76±0.15)°,均低于对照组正位(1.57±0.31)°、侧位(1.87±0.21)°(P<0.05)。观察组螺钉分布面积比(0.13±0.02)cm2高于对照组(0.08±0.01)cm2(P<0.05)。两组术后均无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内固定物退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提高了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具有微创、减少射线暴露、快速、精准等优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 空心螺钉 内固定 3D打印 经皮手术导板
下载PDF
2种不同方式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17
作者 孙子淇 黎立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和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021年山东省中医院符合条件的桡骨远端骨折病号,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40例患儿分为试验组,采用手法复位传统... 目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和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021年山东省中医院符合条件的桡骨远端骨折病号,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40例患儿分为试验组,采用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外固定的4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患肢的骨折恢复愈合时间、骨折再移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后期腕关节功能评分等差别。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试验组在骨折断端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后期腕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再移位率低,能有效恢复腕关节功能活动,优于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外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学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 手法复位传统竹夹板外固定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空心钉数量对股骨颈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蒙永晖 马平 +1 位作者 莫贵康 黄国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79-1382,1395,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空心钉数量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的FN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入空心钉数量分为A组(n=47)和B组(n=63),A...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空心钉数量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的FN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入空心钉数量分为A组(n=47)和B组(n=63),A组植入2枚空心钉;B组植入3枚空心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骨折力学稳定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大于A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B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力学稳定性评分均高于A组(P<0.05);术后1、6、12个月,B组Harris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中植入3枚空心钉可改善FNF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 空心钉数量 股骨颈骨折 骨折力学稳定性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接骨七厘片联合塞来昔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戴箴言 倪冰颖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16-120,共5页
目的:观察接骨七厘片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均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塞来昔布胶... 目的:观察接骨七厘片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均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接骨七厘片治疗,2组均治疗14 d,随访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肿胀度,随访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肿胀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1.49%,高于对照组74.47%(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17.02%(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与对照组8.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能有效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疼痛、肿胀程度,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接骨七厘片 塞来昔布 疼痛 肿胀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及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伟 江向明 +3 位作者 刘文国 胡力 曾仪 彭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于崇州市人民医院骨科诊治的5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微创组)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于崇州市人民医院骨科诊治的5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微创组)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组(闭合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负重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Neer评分、Mayo评分以及随访X线摄片检查结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术后第1、7天微创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闭合组(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可负重时间、骨性愈合时间、继发感染发生率和固定失败率均明显低于闭合组(P<0.05)。微创组Neer评分和Mayo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5.71%和96.42%,均明显高于闭合组(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以及更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老年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