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O(100)面小分子(CO,NO,O_2)吸附的DV-X_α嵌入簇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鑫 徐昕 +1 位作者 王南钦 张乾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427,共4页
采用在晶体场中嵌入原子簇的量子化学DV-X_α方法,计算了小分子CO、NO、O_2等在NiO(100)面上阳离子吸附位上的吸附行为,发现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存在于XO/NiO(100)吸附体系中,一种是表面电场对吸附分子的... 采用在晶体场中嵌入原子簇的量子化学DV-X_α方法,计算了小分子CO、NO、O_2等在NiO(100)面上阳离子吸附位上的吸附行为,发现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存在于XO/NiO(100)吸附体系中,一种是表面电场对吸附分子的静电作用,大小顺序为:CO>NO>O_2;另一种是吸附分子与表面原子间的轨道相互作用,大小顺序为:NO>O_2>CO.CO与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静电作用;在NO以及O_2分子的吸附中,静电作用和轨道相互作用都有贡献。定性解释了XO分子吸附的IR光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嵌入簇 氧化镍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CO在NiO(100)表面吸附的DV-X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鑫 徐昕 +1 位作者 王南钦 张乾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52-959,共8页
采用SCC-DV-Xa嵌入簇模型方法,研究了CO/NiO(100)吸附体系。比较表面电场作用与轨道作用对CO性质的影响,并考虑到BSSE校正,对CO在NiO(l00)面上的吸附行为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计算结果表明:CO... 采用SCC-DV-Xa嵌入簇模型方法,研究了CO/NiO(100)吸附体系。比较表面电场作用与轨道作用对CO性质的影响,并考虑到BSSE校正,对CO在NiO(l00)面上的吸附行为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计算结果表明:CO以C端垂直吸附于表面阳离子吸附位;CO与表面的作用主要为静电作用,表面电场作用是使得吸附态CO的IR峰蓝移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模型 化学吸附 DV-Xα 一氧化碳 氧化镍
下载PDF
NO在NiO(100)面吸附的DV-X_α簇模型研究
3
作者 吕鑫 徐昕 +1 位作者 王南钦 张乾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796-800,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的SCC-DV-Xα嵌入簇模型方法考察了NO/NiO(100)吸附体系的两种不同吸附方式:以N端在正离子顶位的垂直线性吸附和弯折式吸附方式.结果表明:1)在两种吸附方式下,NO都是电子受体;2)NO与表面正离子间的成键行为尽... 采用量子化学的SCC-DV-Xα嵌入簇模型方法考察了NO/NiO(100)吸附体系的两种不同吸附方式:以N端在正离子顶位的垂直线性吸附和弯折式吸附方式.结果表明:1)在两种吸附方式下,NO都是电子受体;2)NO与表面正离子间的成键行为尽管类似于金属亚硝基化合物,但表面电场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使得吸附的N-O键的σ成链增强的主因.定性解释了NO/NiO(100)面吸附体系的IR光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嵌入簇 一氧化氮 氧化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