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MnCo/MCM-41 catalysts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chlorobenzene combus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Zhen Cheng Jingrong Li +1 位作者 Peng Yang Shufeng Zu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9-856,共8页
MCM-41 was synthesized by a soft template technique.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the MCM-41 were 805.9 m2/g and 0.795 cm3/g,respectively.MCM-41-supported manganese and cobalt oxide catalysts were prepa... MCM-41 was synthesized by a soft template technique.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the MCM-41 were 805.9 m2/g and 0.795 cm3/g,respectively.MCM-41-supported manganese and cobalt oxid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n impregnation method.The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clearly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Mn,Co,and O,which indicated the successful loading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on the surface of MCM-41.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nged by modulating the molar ratio of manganese to cobalt.The 10%MnCo(6:1)/MCM-41(Mn/Co molar ratio is 6:1)catalyst displayed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activity evaluation experiments,and chlorobenzene(1000 ppm)was totally decomposed at 270°C.The high activity correlated with a high dispersion of the oxides and was attributed to the exposure of more active sites,which was demonstr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MnO2,Co3O4,MnCoOx,and MCM-41 indicated that cobalt promoted the redox cycles of the manganese system.The bimetal-oxide-based catalyst showed bett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metal oxide catalysts,which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H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Chlorobenzene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10%MnCo(6:1)/MCM-41 had higher adsorption strength for chlorobenzene than that of single metal catalysts.And stronger adsorption was beneficial for combustion of chlorobenzene.Furthermore,10%MnCo(6:1)/MCM-41 was not deactivated during a continuous reaction for 1000 h at 260°C and displayed good resistance to water and benzene,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atalyst could be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Mn/Co Catalytic combustion CHLOROBENZENE Characterization
下载PDF
ZnO/MCM-41煤气脱硫剂脱硫过程COS生成行为及Co助剂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梦滋 段新伟 +2 位作者 冯宇 武蒙蒙 米杰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2,共8页
在金属氧化物脱硫过程中,普遍存在部分硫化氢(H_(2)S)转化为羰基硫(COS)的现象,而COS具有与H_(2)S相似的危害性,且脱除难度更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良好脱硫性能的ZnO/MCM-41煤气脱硫剂(以下简称“脱硫剂”),在固定床装置上探究... 在金属氧化物脱硫过程中,普遍存在部分硫化氢(H_(2)S)转化为羰基硫(COS)的现象,而COS具有与H_(2)S相似的危害性,且脱除难度更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良好脱硫性能的ZnO/MCM-41煤气脱硫剂(以下简称“脱硫剂”),在固定床装置上探究了COS在煤气脱硫过程中的生成行为,并提出采用Co助剂对脱硫剂进行改性的方法来抑制COS的形成,然后结合XRD和XPS等表征手段对脱硫剂的物相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不同脱硫气氛中COS的生成行为,发现COS主要来源于CO/CO_(2)与H_(2)S之间的反应,且ZnS对CO_(2)与H_(2)S之间的反应起催化作用;CO-H_(2)S反应与CO_(2)-H_(2)S反应之间不存在协同作用;H_(2)对COS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向脱硫剂中添加Co质量分数为1%、3%和5%的Co助剂时,分别使脱硫过程中的COS产生量降低了69.0%、94.9%和98.4%,这主要与Co助剂对COS加氢反应的催化作用有关。此外,添加Co质量分数为3%的Co助剂使脱硫剂的硫容提升了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 ZnO/mcm-41 高温煤气 脱硫剂 加氢脱硫
下载PDF
MCM-41负载钴催化H_2O_2氧化四氢萘合成α-四氢萘酮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永平 赵革建 +3 位作者 陶辉旺 王伟 李斌 王家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3,共5页
比较了醋酸溶液中过渡金属(Fe、Co、Ni、Ce、Cu、La、Zr或Cr)掺杂MCM-41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四氢萘合成α-四氢萘酮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发现其中Co/MCM-41的催化活性最好。探讨了Co/MCM-41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四氢... 比较了醋酸溶液中过渡金属(Fe、Co、Ni、Ce、Cu、La、Zr或Cr)掺杂MCM-41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四氢萘合成α-四氢萘酮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发现其中Co/MCM-41的催化活性最好。探讨了Co/MCM-41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四氢萘氧化的转化率和形成四氢萘酮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m(四氢萘)∶m(催化剂)=12.5∶1;反应温度T=383 K,反应时间8 h。四氢萘的转化率达94.7%,α-四氢萘酮的选择性达到70.3%。在反应体系中,Co/MCM-41是一种固体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剂Co/MCM-41可回收重复使用3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m-41 四氢萘的氧化 α-四氢萘酮
下载PDF
Co-MCM-41催化剂上临CO_2-乙烷脱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亚男 郭晓红 +5 位作者 周广栋 毕颖丽 李文兴 程铁欣 吴通好 甄开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
合成了不同Co掺杂量的Co-MCM-41分子筛.用XRD,FTIR和TG-DTA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对临CO2-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3%Co-MCM-41在973K可使乙烷的转化率达到39.54%,乙烯的选择性达... 合成了不同Co掺杂量的Co-MCM-41分子筛.用XRD,FTIR和TG-DTA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对临CO2-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3%Co-MCM-41在973K可使乙烷的转化率达到39.54%,乙烯的选择性达到98.59%,收率达到38.98%.Co的掺杂量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该反应均有一定影响.Co-MCM-41对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同样也有很高的活性.引入CO2可消除积炭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更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m-41分子筛 乙烷 CO2 乙烯 临CO2-乙烷脱氢
下载PDF
Co-MCM-41介孔分子筛的水热合成与稳定性 被引量:8
5
作者 赵谦 胡晓笑 +2 位作者 张蓉仙 李梅 姜廷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9-194,共6页
以硅酸钠、氯化钴等无机盐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含有不同Co含量的六方介孔分子筛Co-MCM-41。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程序升温还原、透射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样品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所合成... 以硅酸钠、氯化钴等无机盐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含有不同Co含量的六方介孔分子筛Co-MCM-41。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程序升温还原、透射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样品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所合成的Co—MCM-41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合成4种不同Co含量的Co-MCM-41介孔分子筛,其比表面积为809.8~1257.2m2/g,平均孔径为2.7~2.8nm。随着介孔分子筛中Co含量的增加,介孔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变小,介孔有序性变差。所合成的含Co介孔分子筛经750℃焙烧3h后介孔结构被破坏,经100℃水热处理5d后样品虽然具有介孔结构,但介孔有序性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m-41介孔分子筛 水热法 合成 稳定性 表征
下载PDF
Co-Mo/MCM-41上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瑶 孙仲超 +5 位作者 王安杰 阮立峰 鲁墨弘 任靖 李翔 姚平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上考察了以MCM-41担载不同原子物质的量比的Co-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并在总压5.0MPa、温度280~340℃和液时空速30~90h-1条件下,研究了HDS的反应动力学.利用假1级平推流反应...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上考察了以MCM-41担载不同原子物质的量比的Co-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并在总压5.0MPa、温度280~340℃和液时空速30~90h-1条件下,研究了HDS的反应动力学.利用假1级平推流反应模型求得了DBT加氢脱硫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反应活化能.根据DBT加氢脱硫反应网络中氢解路径的速率常数和加氢反应路径的速率常数随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氢解反应和加氢反应在不同的活性中心上进行,Co的引入强化了催化剂的氢解反应活性.在不同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催化剂上进行反应时,DBT加氢脱硫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不同.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为0.25、0.50、0.75和1.0时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1.0、92.9、82.1和101.4kJ.mol-1.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活化能与反应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反应动力学 二苯并噻吩 HDS 钴-钼催化剂
下载PDF
Co掺杂ZnO/MCM-41分子筛的制备及对异戊醇的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高虎飞 赵彬侠 +5 位作者 刘卫娟 刘林学 叶维 高晗 章毅 张小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3-1730,共8页
以Co掺杂的介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5%ZnO/xCo-MCM-41催化剂,并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异戊醇合成异戊醛的反应.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子显微... 以Co掺杂的介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5%ZnO/xCo-MCM-41催化剂,并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异戊醇合成异戊醛的反应.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了Co掺杂量对分子筛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掺杂量的增大,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减小,而其平均孔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Co掺杂量为0.05时,5%ZnO/0.05Co-MCM-41仍保持了MCM-41高度有序的六方介孔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989 m2/g)、较大孔径(2.88 nm)和孔体积(0.88 cm3/g),引入的Co主要以孤立态钴离子[Single-site Co(Ⅱ)]形式存在于MCM-41骨架,MCM-41骨架中的Co可以有效提高ZnO微粒的分散度,适度降低5%ZnO/MCM-41的表面酸性,并大幅度提高5%ZnO/MCM-41的氧化还原性.与5%ZnO/MCM-41相比,5%ZnO/0.05Co-MCM-41可使异戊醛的选择性提高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Co—mcm-41分子筛 催化氧化 异戊醛 选择性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Co-MCM-41介孔分子筛 被引量:10
8
作者 陶涛 姜廷顺 +1 位作者 王忠华 殷恒波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了Co-MCM-41介孔分子筛,并用N2低温吸附、FT-IR、XRD和T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其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晶体形貌等特性。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合成的Co-MCM-41分子筛诱导期极短,晶化速度很快,样品的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了Co-MCM-41介孔分子筛,并用N2低温吸附、FT-IR、XRD和T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其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晶体形貌等特性。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合成的Co-MCM-41分子筛诱导期极短,晶化速度很快,样品的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热稳定性高于1000K,但水热稳定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m-41 微波 合成 稳定性
下载PDF
杂原子介孔Co-MCM-41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吸附脱氮性能 被引量:19
9
作者 洪新 唐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0-727,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介孔MCM-41和Co-MCM-41分子筛,并利用XRD、FT-IR、低温N2吸附-脱附和NH3-TPD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陈化时间对合成介孔Co-MCM-41分子筛的影响,确定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陈化时间1 h...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介孔MCM-41和Co-MCM-41分子筛,并利用XRD、FT-IR、低温N2吸附-脱附和NH3-TPD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陈化时间对合成介孔Co-MCM-41分子筛的影响,确定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陈化时间1 h,晶化温度110℃,晶化时间2 d。XRD和FT-IR表征结果说明,Co原子已经进入MCM-41的骨架。M CM-41和Co-M CM-41的平均孔径均为2.82 nm,BET比表面积分别为986.42和637.69 m2/g,孔容分别为0.762 1和0.537 2 m3/g。NH3-TPD的表征结果表明,M CM-41和Co-M CM-41的酸性都较弱,但Co-M CM-41的酸性明显强于M CM-41。在此基础上,利用合成的MCM-41和Co-MCM-41吸附脱除氮含量为1 737.35μg/g的模拟燃料中的喹啉。喹啉分子尺寸的模拟结果为0.711 6 nm×0.500 2 nm,说明其可以很容易地进入MCM-41和Co-MCM-41的介孔孔道中。Co-MCM-41分子筛的氮脱除率明显高于MCM-41,这是由于其较强的酸性及与喹啉之间的化学吸附,而且,Co-MCM-41吸附脱氮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m-41 合成 表征 脱氮
下载PDF
介孔材料Co-MCM-41的合成及其吸附脱除各种碱性氮化物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新 李云赫 +1 位作者 赵永华 唐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250,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CM-41和不同Co/Si物质的量比的Co-MCM-41介孔材料,并采用XRD、FT-IR和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FT-IR及XRD表征结果说明,Co原子已经进入了介孔材料的孔壁。合成的MCM-41及Co/Si(物质的量比)为0.18以下...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CM-41和不同Co/Si物质的量比的Co-MCM-41介孔材料,并采用XRD、FT-IR和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FT-IR及XRD表征结果说明,Co原子已经进入了介孔材料的孔壁。合成的MCM-41及Co/Si(物质的量比)为0.18以下的Co-M CM-41都具有六方有序排列的介孔结构。当加入的Co/Si(物质的量比)为0.22时,样品的(100)峰完全消失,不具备六方有序排列的介孔结构,说明以硝酸钴为钴源合成Co-MCM-41的最大Co加入量为Co/Si(物质的量比)为0.18左右。与MCM-41相比,各Co-MCM-41样品的XRD(100)峰随着Co加入量的增加逐渐变宽变弱,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小,平均孔径增大。当加入的Co/Si物质的量比大于0.06时,Co-MCM-41的介孔孔道中存在少量聚集态的Co3O4。利用合成的Co-MCM-41吸附脱除氮含量为1737.35μg/g模拟燃料中的碱性氮化物喹啉、苯胺或吡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吸附脱氮效果顺序为苯胺>吡啶>喹啉。Co-MCM-41(0.06)的吸附容量和氮脱除率明显要高于其他样品,对苯胺、吡啶和喹啉的吸附容量分别为42.17、35.66和29.18 mg(N)/g,去除率分别为82.38%、73.53%和61.11%。添加到模拟燃料中的芳烃化合物萘、苯或甲苯对其吸附脱氮没有影响,表明介孔材料Co-MCM-41对各种含氮化合物的吸附主要是N原子与Co的配位络合吸附,而不是π-π络合作用。采用焙烧或乙醇溶剂洗涤再生后的Co-MCM-41(0.06)恢复了吸附脱氮能力,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Co-mcm-41 合成 表征 吸附脱氮
下载PDF
杂原子介孔Co-MCM-41分子筛的制备及其柴油深度吸附脱碱氮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洪新 唐克 丁世洪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5,共7页
以硝酸钴为钴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CM-41和不同Co含量的Co-MCM-41分子筛,并利用XRD、FT-IR和低温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当加入的Co/Si物质的量比达到0.1时,依然能够成功合成具有规整有序的介孔结构的Co-MCM-41。MCM... 以硝酸钴为钴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CM-41和不同Co含量的Co-MCM-41分子筛,并利用XRD、FT-IR和低温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当加入的Co/Si物质的量比达到0.1时,依然能够成功合成具有规整有序的介孔结构的Co-MCM-41。MCM-41和Co-MCM-41静态吸附脱除0#柴油中碱氮的实验结果表明,Co/Si物质的量比为0.06的Co-MCM-41(2)分子筛的吸附容量最大,达到5.324 mg(N)/g分子筛,明显高于MCM-41分子筛的吸附容量2.532 mg(N)/g,说明Co进入MCM-41分子筛骨架后显著提高了分子筛的吸附脱除碱氮能力。当加入的Co/Si物质的量比大于0.06时,分子筛吸附脱除柴油中碱氮的能力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加入过多Co会使其以Co3O4形式高度分散在分子筛孔道中,堵塞了吸附活性位,使其无法与碱性氮化物接触造成吸附脱氮能力下降。动态吸附脱除0#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结果表明,每克CoM CM-41(2)分子筛可将35 m L柴油的碱氮从147.54μg/g吸附脱除到10μg/g以下,吸附容量为4.2 mg(N)/g(吸附剂),由于动态吸附的接触时间较短使MCM-41失去了吸附脱氮能力,说明Co-MCM-41(2)对柴油中的碱氮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m-41 合成 表征 柴油 脱氮
下载PDF
Na^+、K^+离子交换对Co-Mo/MCM-41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翔 王安杰 +2 位作者 张生 鲁墨弘 胡永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用偏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作硅源制备了MCM-41(分别记作MCM-41(S)和MCM-41(T))分子筛,并用Na2C2O4和K2C2O4对MCM-41(S)进行了碱金属离子交换改性。以质量分数0.8%的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不同MCM-41担载的Co-Mo... 用偏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作硅源制备了MCM-41(分别记作MCM-41(S)和MCM-41(T))分子筛,并用Na2C2O4和K2C2O4对MCM-41(S)进行了碱金属离子交换改性。以质量分数0.8%的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不同MCM-41担载的Co-Mo硫化物催化剂对DBT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结果表明,MCM-41担载的Co-Mo催化剂加氢活性较低,DBT主要通过直接脱硫反应路径脱硫。其活性顺序为:Co-Mo/MCM-41(T)>Co-Mo/MCM-41(S)>Co-Mo/MCM-41(K)>Co-Mo/MCM-41(Na)。UV-Vis结果表明,部分Co与MCM-41(S)中少量Al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CoAl2O4,是造成Co-Mo/MCM-41(S)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而在Co-Mo/MCM-41(K)和Co-Mo/MCM-41(Na)中,除CoAl2O4物种之外,碱金属的引入还促进了Co3O4物种的形成,使其活性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mcm-41 CO-MO 碱金属 离子交换
下载PDF
五乙烯六胺(PEHA)改性MCM-41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力 蓝任凯 +2 位作者 靖宇 高正明 王运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43-148,共6页
采用浸渍方法将有机胺五乙烯六胺(PEHA)负载在介孔分子筛MCM-41的孔道表面进行改性,合成一种新型CO_2吸附剂MCM-41-PEHA。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低温N_2吸附/脱附法(BET)和热重分析法(TGA)等手段表征了吸附剂改性前后样品的结构特... 采用浸渍方法将有机胺五乙烯六胺(PEHA)负载在介孔分子筛MCM-41的孔道表面进行改性,合成一种新型CO_2吸附剂MCM-41-PEHA。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低温N_2吸附/脱附法(BET)和热重分析法(TGA)等手段表征了吸附剂改性前后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其热物理性质,并通过固定床吸附实验,对MCM-41-PEHA吸附CO_2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PEHA改性后,MCM-41-PEHA吸附剂仍具有MCM-41规则均一的孔道结构;随着PEHA负载量在孔道内的增加,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之相应下降。在75℃下,MCM-41-PEHA的吸附量随PEHA负载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其中当PEHA负载量为60%(质量分数)时,吸附剂在75℃和100 kPa(CO_2分压)下吸附量最高。吸附/脱附循环稳定性实验表明:PEHA改性的MCM-41分子筛吸附剂在5次吸附/脱附循环吸附操作下,CO_2吸附量基本保持不变,吸附剂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五乙烯六胺 mcm-41 CO2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有序Co-MCM-41介孔分子筛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燕 李湘祁 +1 位作者 陈琼霞 汤德平 《化工时刊》 CAS 2008年第2期12-15,共4页
微波法合成了Co-MCM-41有序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FT-IR和UV-Vis进行表征。UV-Vis结果表明Co掺杂进入MCM-41分子筛骨架,并以Co(Ⅱ)态存在。TEM和FT-IR结果表明孔道表面存在Co3O4形态聚集的钴原子。
关键词 微波法 合成 Co-mcm-41有序介孔分子筛 表征
下载PDF
Co-MCM-41催化H_2O_2氧化4-甲基吡啶生成4-吡啶甲酸的反应条件及机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缪应纯 翟忠标 +1 位作者 杨盛春 王家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研究了乙酸溶剂中无引发剂条件下,Co掺杂MCM-41催化过氧化氢(30%)氧化4-甲基吡啶的反应,催化剂表现出高底物转化率和产物吡啶甲酸选择性以及良好的再生性。探讨了不同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H2O2氧化4-甲基吡啶反应... 研究了乙酸溶剂中无引发剂条件下,Co掺杂MCM-41催化过氧化氢(30%)氧化4-甲基吡啶的反应,催化剂表现出高底物转化率和产物吡啶甲酸选择性以及良好的再生性。探讨了不同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H2O2氧化4-甲基吡啶反应的影响,确定较优反应条件为m(4-甲基吡啶)∶m(催化剂)=10∶1,V(4-甲基吡啶)∶V(冰醋酸)=1∶10,温度363 K,时间6 h。该条件下4-甲基吡啶的转化率为96.5%,4-吡啶甲酸的选择性为91.4%。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催化氧化 甲基吡啶 吡啶甲酸
下载PDF
介孔Co-MCM-41分子筛吸附脱除FCC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新 李云赫 +2 位作者 高畅 赵永华 唐克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共6页
研究了不同Co掺杂量介孔Co-MCM-41分子筛吸附脱除FCC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各Co-MCM-41分子筛的吸附脱碱氮能力均优于MCM-41,其中Co-MCM-41(0.06)的吸附容量最大为9.11mg/g,优于MCM-41的7.36mg/g。但当掺杂Co/Si比... 研究了不同Co掺杂量介孔Co-MCM-41分子筛吸附脱除FCC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各Co-MCM-41分子筛的吸附脱碱氮能力均优于MCM-41,其中Co-MCM-41(0.06)的吸附容量最大为9.11mg/g,优于MCM-41的7.36mg/g。但当掺杂Co/Si比大于0.06时,过多的Co会以Co3O4形式高度分散在分子筛孔道中,堵塞了吸附活性位,使其吸附脱除FCC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能力反而有所下降。Co-MCM-41(0.06)静态实验时FCC柴油的GC-NCD结果表明,脱除了82.21%苯胺类碱性氮化物,44.68%的弱碱性吲哚类氮化物及24.43%的非碱性的咔唑类氮化物,说明Co-MCM-41(0.06)对碱性氮化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动态实验结果表明,每克Co-MCM-41(0.06)可将15.2mL的FCC柴油的碱氮从235.95μg/g脱除到10μg/g以下,吸附容量为3.09mg/g,动态实验时MCM-41吸附脱碱氮能力几乎完全消失了。采用焙烧或乙醇溶剂洗涤再生处理模拟柴油的Co-MCM-41(0.06)几乎完全恢复了吸附脱氮能力,但处理FCC柴油试样的再生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m-41 分子筛 催化裂化柴油 碱性氮化物 吸附脱氮
下载PDF
减压蒸馏生物油与乙醇在ZSM-5/MCM-41上共催化裂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美惠 马文超 +2 位作者 毕亚东 陈冠益 陈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9-314,共6页
采用减压蒸馏生物油为原料,与无水乙醇2∶3(质量比)混合,在固定床中ZSM-5/MCM-41分子筛上共催化裂化,考查了反应温度和质量空速(WHSV)对裂化产物的影响。对ZSM-5/MCM-41进行了NH3-TPD、BET、N2吸附-脱附等表征,对裂化气体产物通过气相... 采用减压蒸馏生物油为原料,与无水乙醇2∶3(质量比)混合,在固定床中ZSM-5/MCM-41分子筛上共催化裂化,考查了反应温度和质量空速(WHSV)对裂化产物的影响。对ZSM-5/MCM-41进行了NH3-TPD、BET、N2吸附-脱附等表征,对裂化气体产物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减压蒸馏生物油和精制生物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0℃、WHSV 3.75 h-1为反应优化工况。此反应条件下,精制生物油酸类物质从减压蒸馏生物油中的25.6%降至反应后的0.1%,效果显著,且精制生物油产率为46.8%,气体产物中CO2和CO的浓度共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ZSM-5/mcm-41 共催化裂化 精制
下载PDF
喹吖啶酮衍生物/介孔分子筛MCM-41组装体的金属离子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慧东 张萍 +3 位作者 孙迎辉 叶开其 张晶莹 王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6-509,共4页
将5,12-二[6(2氨基乙基氨基)己基]喹吖啶酮(BAEAHQA)组装到介孔分子筛MCM-41的孔道中,制备了金属离子传感材料BEDAHQA/MCM-41.荧光光谱显示组装体的发光避免了喹吖啶酮固体发光的浓度猝灭现象.引入不同的金属离子将使BAEAHQA/MCM41的荧... 将5,12-二[6(2氨基乙基氨基)己基]喹吖啶酮(BAEAHQA)组装到介孔分子筛MCM-41的孔道中,制备了金属离子传感材料BEDAHQA/MCM-41.荧光光谱显示组装体的发光避免了喹吖啶酮固体发光的浓度猝灭现象.引入不同的金属离子将使BAEAHQA/MCM41的荧光光谱强度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峰位移动.尤其是金属钴离子可以使BAEAHQA/MCM-41的发光产生明显的猝灭,猝灭程度可达到92.63%.通过引入乙二氨基团BAEAHQA达到了发光基团与螯合基团之间的分离,有效地避免了pH值对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AEAHQA/MCM4-1对于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传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传感材料 BAEAHQA mcm-41 钴离子
下载PDF
杂原子介孔分子筛Co-MCM-41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新 赵欢 +1 位作者 曹宇 唐克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介孔分子筛Co-MCM-41,并考察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p H值、陈化时间对合成介孔分子筛Co-MCM-41的影响。确定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晶化温度110℃,晶化时间48 h,p H值10-11,陈化时间1 h,Co-MCM-41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当...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介孔分子筛Co-MCM-41,并考察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p H值、陈化时间对合成介孔分子筛Co-MCM-41的影响。确定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晶化温度110℃,晶化时间48 h,p H值10-11,陈化时间1 h,Co-MCM-41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当焙烧温度增加到900℃,介孔结构出现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原子介孔分子筛 水热合成 Co-mcm-41
下载PDF
C_3H_6和NO在Cu-Al-MCM-41催化剂上的反应和吸附行为 被引量:3
20
作者 万颖 王正 +2 位作者 马建新 张益群 周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5-288,299,共5页
利用 XRD、NMR、N2 吸附等温线、TPD、原位红外 ( in situ FTIR)和程序升温反应技术等手段考察了 Cu- Al- MCM- 41的结构特征、化学吸附性能和催化 NO选择性还原的反应活性。经 Cu离子交换的 Al- MCM- 41并未改变载体的结构特征 ,仍保... 利用 XRD、NMR、N2 吸附等温线、TPD、原位红外 ( in situ FTIR)和程序升温反应技术等手段考察了 Cu- Al- MCM- 41的结构特征、化学吸附性能和催化 NO选择性还原的反应活性。经 Cu离子交换的 Al- MCM- 41并未改变载体的结构特征 ,仍保持长程有序的中孔结构。C3H6和 NO在Cu- Al- MCM- 41上发生竞争吸附。C3H6在反应中起双重作用 :一方面 ,提供 NO选择性还原的还原物种 ;另一方面 ,由于其在催化剂上的强吸附而阻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6 NO 催化剂 反应 吸附行为 选择性催化还原 贫燃 尾气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