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的制备及其对Q235钢的腐蚀防护作用
1
作者 陈淼 林彰银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101,共9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出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以期有效提高Q235钢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实验结果表明: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的表面粗糙度仅为0.41μm,平整度和致密性好于相同厚度的Zn-Ni合金镀层和热...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出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以期有效提高Q235钢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实验结果表明: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的表面粗糙度仅为0.41μm,平整度和致密性好于相同厚度的Zn-Ni合金镀层和热镀锌层。与Zn-Ni合金镀层和热镀锌层相比,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具有更高的膜层电阻、电荷转移电阻、低频阻抗值(|Z|_(0.01 Hz))和最大相位角,分别为1.44×10^(3)Ω·cm^(2)、8.95×10^(3)Ω·cm^(2)、1.50×10^(4)Ω·cm^(2)和66.6°,并且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浸泡腐蚀10 d后整体腐蚀程度最轻,腐蚀失重低至1.42×10^(-3) g/cm^(2),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能够为Q235钢提供长期有效的腐蚀防护作用。原因归结为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无晶界且不存在位错缺陷,加之表面孔洞很少,能更有效阻隔腐蚀介质并阻断其扩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 电沉积 耐腐蚀性能 腐蚀防护作用
下载PDF
基于MOS的CO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祥云 王素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13,共5页
实现对一氧化碳(CO)气体的现场快速监测对公众的健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CO检测方法相比,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的气体传感器具有制作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传感性能优越和可实时监测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本文... 实现对一氧化碳(CO)气体的现场快速监测对公众的健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CO检测方法相比,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的气体传感器具有制作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传感性能优越和可实时监测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本文介绍了基于MOS材料的CO气体传感器件的传感机理及其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基于MOS的CO传感器传感性能的改善方法,并展望了MOS基CO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气敏性能 氧化石墨烯
下载PDF
Co-Ni-Mo三元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氨硼烷制氢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路贺 邹爱华 +2 位作者 康志兵 郭浩 汪杰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3-28,共6页
氨硼烷(AB:NH_(3)BH_(3))是一种新型的储氢材料,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剂是实现以氨硼烷为化学储氢材料的水解产氢的关键。本工作采用一步共还原法,以硼氢化钠(NaBH_(4))作为还原剂,在无载体的情况下,成功制备出Co-Ni-Mo纳米颗粒(NPs),... 氨硼烷(AB:NH_(3)BH_(3))是一种新型的储氢材料,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剂是实现以氨硼烷为化学储氢材料的水解产氢的关键。本工作采用一步共还原法,以硼氢化钠(NaBH_(4))作为还原剂,在无载体的情况下,成功制备出Co-Ni-Mo纳米颗粒(NPs),并对其催化NH_(3)BH_(3)水解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_(0.5)Ni_(0.5))_(0.9)Mo_(0.1)NPs的催化效果最佳,其转化频率(TOF)值为7.94 mol(H_(2))·mol(metal)^(-1)·min^(-1),活化能为46.91 kJ/mol,低于已报道过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活化能值。Co和Ni是磁性材料,可以使用磁铁让催化剂和溶液分离,从而方便回收利用,Co-Ni-Mo NPs在五次循环测试后,其催化活性降至初始活性的68%,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利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制氢 氨硼烷 催化剂 Co-Ni-mo
下载PDF
氧化物共还原制备Mo-10Re预合金粉末及其烧结特性研究
4
作者 曾毅 孙院军 +2 位作者 王娜 安耿 孙军 《中国钼业》 2023年第4期50-56,共7页
分别以MoO_(3)、MoO_(2)为原料与NH_(4)ReO_(4)进行固-固混合,通过两段氢还原制备了Mo-10Re预合金粉末,并将其与传统的Mo-10Re金属粉末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方式制备的Mo-10Re复合粉末形貌、烧结特性及烧结后组织性能差异。结果表... 分别以MoO_(3)、MoO_(2)为原料与NH_(4)ReO_(4)进行固-固混合,通过两段氢还原制备了Mo-10Re预合金粉末,并将其与传统的Mo-10Re金属粉末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方式制备的Mo-10Re复合粉末形貌、烧结特性及烧结后组织性能差异。结果表明:NH_(4)ReO_(4)在共还原过程中抑制了Mo颗粒长大。采用MoO_(3)为原料共还原制备的粉末一次颗粒<1μm,粉末物相为Mo(Re)固溶体,粉末在1700℃烧结后相对密度达97.4%,比传统混合粉末充分致密化温度低200℃,在3种粉末中表现出最佳的烧结活性与烧结后合金组织均匀性。采用MoO_(2)为原料共还原制备的粉末一次颗粒为1~1.5μm,粉末中除Mo(Re)固溶体相外还存在部分Re、Mo_(33)Re_(67)相,粉末烧结后在大晶粒内部及小晶粒晶界处存在约1~3μm的铼元素聚集颗粒,粉末烧结活性及烧结组织均匀性较MoO_(3)共还原粉末低。采用氧化物共还原预合金粉末制备Mo-10Re合金可以改善金属粉末混料工艺导致的Re元素分布不均、烧结活性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还原 mo-10Re合金 预合金粉 烧结特性
下载PDF
超声波功率对电沉积Co-Mo-P镀层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文彦 魏媛 +2 位作者 虞正鹏 陈欢欢 李帅东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2,共8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工艺在20#钢基体上制备Co-Mo-P镀层,并研究超声波功率对Co-Mo-P镀层的形貌、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波功率下电沉积的Co-Mo-P镀层致密性和厚度存在差异,导...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工艺在20#钢基体上制备Co-Mo-P镀层,并研究超声波功率对Co-Mo-P镀层的形貌、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波功率下电沉积的Co-Mo-P镀层致密性和厚度存在差异,导致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磁性能差别较大。超声波功率为150 W时电沉积的Co-Mo-P镀层成分较均匀,孔洞缺陷少且晶粒结合更紧密,其厚度、硬度、电荷转移电阻、最大相位角、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达到11.4μm、460.5 HV、3623.2Ω·cm^(2)、68.2°、769.3 Oe、92.7 A·m^(2)/kg,摩擦系数仅为0.52,相比于常规Co-Mo-P镀层表现出高硬度、优良的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磁性能。由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超声波功率起到较好的强化扩散传质效果,细化晶粒并促使晶粒结合更紧密,Co-Mo-P镀层的厚度增加,致密性逐步改善,因此其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P镀层 超声波功率 硬度 耐磨性能 耐腐蚀性能 磁性能
下载PDF
Co-Mo催化剂上甲苯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伟华 张同来 张建国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3-35,37,共4页
制备一系列的负载型Co-Mo-O/Al2O3-USY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结果表明:在空速6000h-1,空气/甲苯摩尔比100,MoO3负载量为10.00%(质量分数),在480℃反应,得到甲苯转化率43.76%,苯甲醛选择性25.97%,苯甲醛收率为11.37... 制备一系列的负载型Co-Mo-O/Al2O3-USY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结果表明:在空速6000h-1,空气/甲苯摩尔比100,MoO3负载量为10.00%(质量分数),在480℃反应,得到甲苯转化率43.76%,苯甲醛选择性25.97%,苯甲醛收率为11.37%的结果。并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O/A12O3-USY催化剂 甲苯 选择氧化 苯甲醛
下载PDF
Mo基CO/CO_(2)加氢制低碳醇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黄子田 狄佐星 +3 位作者 依孜迪娜·艾山 罗明生 王亚涛 李洪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87,共4页
介绍了Mo基催化剂在CO/CO_(2)加氢制低碳醇工艺(CO/CO_(2)-HAS)中的应用;简要讨论了活性组分和不同助催化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部分反应机理进行了总结;展望了Mo基催化剂在CO/CO_(2)-HAS工业应用中的未来。
关键词 费托合成 CO加氢 CO_(2)加氢 mo基催化剂 电子助剂 结构助剂
下载PDF
[MoO_4^(2-)]对Co-Mo共沉积机制及薄膜磁性能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巧英 葛洪良 +1 位作者 卫国英 吴琼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24-329,共6页
从柠檬酸盐存在的酸性环境中电沉积制备了Co-Mo磁性薄膜.实验中固定电沉积条件,以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暂态法作为研究镀液中电化学响应的主要手段,研究了镀液中[MoO42-]对Co-Mo诱导共沉积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酸性环境中,柠檬酸盐首先... 从柠檬酸盐存在的酸性环境中电沉积制备了Co-Mo磁性薄膜.实验中固定电沉积条件,以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暂态法作为研究镀液中电化学响应的主要手段,研究了镀液中[MoO42-]对Co-Mo诱导共沉积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酸性环境中,柠檬酸盐首先与钼酸盐形成络合物HrMoO4Cit[5-r],再生成钼氧化物.钴在镀液中主要是以CoHCit存在,CoHCit和钼氧化物同时从镀液中减少,最终达到共沉积,这主要取决于镀液中各离子的自身特性.薄膜磁性测量的结果表明:Co-Mo薄膜的易磁化轴平行于膜面.在与该轴平行方向上随镀液中[MoO42-]的增加,薄膜矫顽力(Hc//)增大,饱和磁化强度(Ms//)减小.镀液中[MoO42-]较低时,得到致密、光亮的Co-Mo磁性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 诱导共沉积 [moO4^2-] 磁性能 薄膜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高活性的纳米MoS_2催化剂
9
作者 李佳鹤 王冬娥 +1 位作者 马怀军 田志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5-1131,共7页
采用水热法直接制备了Co/Ni促进的纳米MoS_2催化剂,利用XRD,SEM,EDX-mapping和HRTEM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加氢脱硫(HDS)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由纳米片层堆积而成,为典型的MoS_2结构,纳米... 采用水热法直接制备了Co/Ni促进的纳米MoS_2催化剂,利用XRD,SEM,EDX-mapping和HRTEM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加氢脱硫(HDS)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由纳米片层堆积而成,为典型的MoS_2结构,纳米片尺寸约为5 nm,堆积度为1~2层,助剂元素均匀分布于MoS_2中。催化剂直接用于催化DBT的HDS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原料中n(Co)∶n(Co+Mo)=0.3的催化剂活性最高,DBT转化率达到75.8%。催化剂在H_2和H_2/H_2S氛围中热处理后,晶化度提高,活性位点数减少,HDS活性降低。添加Co助剂的催化剂的活性优于添加Ni助剂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非负载催化剂 助剂 二苯并噻吩 co—mo—S 水热法
下载PDF
以Co-Mo/MgO为催化剂制备小管径碳纳米管
10
作者 江奇 邹永良 赵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催化剂Co-Mo/MgO,以CH4为碳源,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小管径碳纳米管.通过调整反应气氛和温度,优化反应条件.所得碳纳米管形貌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50℃,...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催化剂Co-Mo/MgO,以CH4为碳源,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小管径碳纳米管.通过调整反应气氛和温度,优化反应条件.所得碳纳米管形貌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50℃,H2,N2和CH4的流量分别为200,200和50 mL/min时,可以获得管径约为10 nm的小管径碳纳米管,产率达1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催化剂 co—mo 产率 优化
下载PDF
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硫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新 吴林锋 +1 位作者 张雄兵 李小定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0年第3期1-4,13,共5页
介绍了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基本组成、硫化原理和硫化剂的选择;详细阐述了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方法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关键词 co—mo 耐硫变换 催化剂 硫化
下载PDF
Co-Mo/Al_2O_3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新堂 李欣 +3 位作者 孙海燕 谭永放 纵秋云 毛鹏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9,共5页
采用常压微反、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硫化(TPS)及原位红外光谱(IR)等技术,对Co Mo Al2O3催化剂的表征研究发现:在Co Mo Al2O3催化剂中不仅存在着Co、Mo中心,而且存在由Co、Mo相互作用产生的中心,Co Mo 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是... 采用常压微反、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硫化(TPS)及原位红外光谱(IR)等技术,对Co Mo Al2O3催化剂的表征研究发现:在Co Mo Al2O3催化剂中不仅存在着Co、Mo中心,而且存在由Co、Mo相互作用产生的中心,Co Mo 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是由Co、Mo中心和Co、Mo相互作用产生的中心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Al2O3 表征 耐硫变换 负载型催化剂 氧化铝载体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催化剂Co-Mo/SBA-15的制备及其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温钦武 沈健 +2 位作者 李会鹏 赵昕 李春晶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7,共6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Mo/SBA-15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T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用0.5%二苯并噻吩(DBT)的环己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Co-Mo/SBA-15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担...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Mo/SBA-15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T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用0.5%二苯并噻吩(DBT)的环己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Co-Mo/SBA-15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担载金属后的SBA-15分子筛仍然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介孔结构,金属颗粒高度分散。当MoO3的负载量增加到25%时,分散度有所降低,部分MoO3以聚集态存在于载体表面。含5%CoO和25%MoO3的Co-Mo/SBA-15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加氢脱硫活性,硫质量分数由490μg/g降至11μg/g,DBT的脱硫率可达9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Co-mo/SBA-15 加氢脱硫 催化剂
下载PDF
Co-Mo/MCM-41上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瑶 孙仲超 +5 位作者 王安杰 阮立峰 鲁墨弘 任靖 李翔 姚平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上考察了以MCM-41担载不同原子物质的量比的Co-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并在总压5.0MPa、温度280~340℃和液时空速30~90h-1条件下,研究了HDS的反应动力学.利用假1级平推流反应...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上考察了以MCM-41担载不同原子物质的量比的Co-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并在总压5.0MPa、温度280~340℃和液时空速30~90h-1条件下,研究了HDS的反应动力学.利用假1级平推流反应模型求得了DBT加氢脱硫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反应活化能.根据DBT加氢脱硫反应网络中氢解路径的速率常数和加氢反应路径的速率常数随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氢解反应和加氢反应在不同的活性中心上进行,Co的引入强化了催化剂的氢解反应活性.在不同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催化剂上进行反应时,DBT加氢脱硫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不同.Co和Mo原子物质的量比为0.25、0.50、0.75和1.0时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1.0、92.9、82.1和101.4kJ.mol-1.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活化能与反应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反应动力学 二苯并噻吩 HDS 钴-钼催化剂
下载PDF
磷对Ni(Co)Mo(W)/Al_2O_3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同娜 尹海亮 +2 位作者 韩姝娜 柳云骐 刘晨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81-1587,共7页
Ni(Co)Mo(W)/Al2O3催化剂是工业中最常用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磷作为Ni(Co)Mo(W)/Al2O3加氢处理催化剂中较为常用的添加剂,用于改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从磷对Ni(Co)Mo(W)/Al2O3加氢催化剂孔结构、酸性、活性组分分散度等理化性能... Ni(Co)Mo(W)/Al2O3催化剂是工业中最常用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磷作为Ni(Co)Mo(W)/Al2O3加氢处理催化剂中较为常用的添加剂,用于改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从磷对Ni(Co)Mo(W)/Al2O3加氢催化剂孔结构、酸性、活性组分分散度等理化性能以及磷对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催化性能两个方面的影响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对磷添加剂的研究结果、存在的分歧以及研究机会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mo(W)/Al2O3催化剂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下载PDF
混合法制备Co-Mo/MgO-Al_2O_3变换催化剂的XRD和TPR表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泉兴 王琪 +4 位作者 宋建华 李一农 陈汉宗 方维平 杨意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0-823,共4页
用混合煅烧法制备的Co Mo/MgO Al2O3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在2.0MPa及多种汽气比条件下与同类型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比较,达到德国催化剂K8 11的活性水平.对催化剂及参比样MoO3/Al2O3、MoO3/MgO Al2O3和MgO Al2O3等进行XRD或TPR表征,结果显... 用混合煅烧法制备的Co Mo/MgO Al2O3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在2.0MPa及多种汽气比条件下与同类型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比较,达到德国催化剂K8 11的活性水平.对催化剂及参比样MoO3/Al2O3、MoO3/MgO Al2O3和MgO Al2O3等进行XRD或TPR表征,结果显示Co Mo/MgO Al2O3催化剂存在MoO3、CoMoO4、MgMoO4和MgAl2O4等物种,单纯的Mo在MgO Al2O3载体上分散度比在γ Al2O3载体上低,MoO3的结晶度较高,其还原温度提高;添加Co后,MoO3的分散度得到提高.在Co Mo/MgO Al2O3催化剂的TPR谱中出现属于MoO3(624℃)和CoMoO4(805℃)的两个还原峰,该催化剂对CO变换活性的提高与CoMoO4相的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变换催化剂 CO-mo moO3 TPR 活性评价 变换活性 表征 XRD 分散度
下载PDF
Co-Mo/MgO-Al_2O_3水煤气耐硫变换催化剂失活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小定 李耀会 +2 位作者 吕小琬 陈劲松 孔渝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8-66,共9页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和比表面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状态下失活及新鲜催化剂的结构,杂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超温使催化剂晶化明显,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有直接影响,再生使其强度降低,条形催化...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和比表面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状态下失活及新鲜催化剂的结构,杂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超温使催化剂晶化明显,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有直接影响,再生使其强度降低,条形催化剂比较容易粉化。无机杂质是次要的失活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气 变换 催化剂 失活
下载PDF
硫化态Co-Mo-K/AC合成醇催化剂的EXAFS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忠瑞 伏义路 +3 位作者 姜明 胡天斗 刘涛 谢亚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采用XRD、EXAFS等手段考察了Co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并关联其合成醇活性。活性炭担载的硫化态Co Mo K样品中 ,Mo主要以MoS2 物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的表面上 ,而Co在低Co载量时主要形成“Co Mo S”相 ,在高Co负载量会有部分类Co9S8的... 采用XRD、EXAFS等手段考察了Co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并关联其合成醇活性。活性炭担载的硫化态Co Mo K样品中 ,Mo主要以MoS2 物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的表面上 ,而Co在低Co载量时主要形成“Co Mo S”相 ,在高Co负载量会有部分类Co9S8的物相出现。经Co助剂修饰后的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合成醇催化性能 ,Co助剂有利于合成C2 + 醇。Co/Mo原子比为 0 5时 ,表面“Co Mo S”相可能达到饱和 ,合成醇的收率也最高。Co物种是和MoS2 物相以协同的方式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基催化剂 活性炭载体 硫化态 负载型催化剂 XRD 结构 钴助剂 催化活性 EXAFS 合成 低碳醇
下载PDF
MoO_3/TiO_2-Al_2O_3催化剂表面结构的LRS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魏昭彬 魏成栋 辛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61-265,共5页
负载型Mo和Co-Mo催化剂由于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多年来一直是催化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工业上应用的Mo和Co-Mo催化剂多以活性Al_2O_3和SiO_2-Al_2O_3为载体,近年来也有用TiO_2,ZrO_2和活性碳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报导.有关催化剂活性组... 负载型Mo和Co-Mo催化剂由于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多年来一直是催化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工业上应用的Mo和Co-Mo催化剂多以活性Al_2O_3和SiO_2-Al_2O_3为载体,近年来也有用TiO_2,ZrO_2和活性碳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报导.有关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对催化剂表面相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方面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多年来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研究基础上,以石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为应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 催化剂 LRS
下载PDF
在纳米晶Co-Mo/Ni复合电极上的析氢反应 被引量:10
20
作者 虞慰曾 马洁 +3 位作者 初一鸣 朱慧哲 汪洪杰 刘顺诚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不同球磨时间制备的高催化活性的纳米晶Co-Mo合金粉直接镀在电极表面,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活性,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监测了Co-M...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不同球磨时间制备的高催化活性的纳米晶Co-Mo合金粉直接镀在电极表面,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活性,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监测了Co-MO合金粉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和复合镀层的成份、形貌,实验结果表明,Co-Mo纳米晶合金粉有较高的析氢催化活性。球磨使钴钼粉合金化成为纳米晶,一方面增加了复合镀层的真实表面积,另一方面由于纳米晶合金具有高比例的表面活性原子,致使析氢活化能降低,加快了析氢反应,研究表明在不太高温度下,电化学脱附的活化能和整个析氢反应的活化能一致。说明电化学脱附为速度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纳米晶 复合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