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覆Ni60和Co-Cr-W合金层的高温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蔡振兵 朱旻昊 +3 位作者 刘军 徐轶 俞佳 周仲荣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8,31,共4页
在4Cr14N iW2Mo耐热合金钢表面熔覆N i60和Co-Cr-W合金粉末,获得具有良好冶金结合和组织致密的熔覆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室温、250℃和420℃),对N i60和Co-Cr-W熔覆层及其基体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o-Cr-W熔覆层和基... 在4Cr14N iW2Mo耐热合金钢表面熔覆N i60和Co-Cr-W合金粉末,获得具有良好冶金结合和组织致密的熔覆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室温、250℃和420℃),对N i60和Co-Cr-W熔覆层及其基体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o-Cr-W熔覆层和基体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剥层和氧化磨损的共同作用,其摩擦因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N i60熔覆层,其摩擦因数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其磨损机制表现为磨粒磨损。在高温条件下,N i60熔覆层比Co-Cr-W合金熔覆层具有更优良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层 高温磨损 镍基合金 co-cr-w合金
下载PDF
激光熔覆Co-Cr-W合金涂层组织及热疲劳性能
2
作者 朱天辉 虞钢 +5 位作者 何秀丽 李少霞 宁伟健 郑彩云 王高飞 刘昊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224,共6页
针对钢质热负荷部件易产生热疲劳损伤的问题,采用同步送粉激光熔覆工艺,在活塞用中碳钢38Mn VS6表面制备了Co-Cr-W抗热疲劳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SEM、EDS及XRD对熔覆层显微组织和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和实验室开发... 针对钢质热负荷部件易产生热疲劳损伤的问题,采用同步送粉激光熔覆工艺,在活塞用中碳钢38Mn VS6表面制备了Co-Cr-W抗热疲劳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SEM、EDS及XRD对熔覆层显微组织和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和实验室开发的激光热疲劳实验平台对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热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冶金结合,无气孔、裂纹等缺陷。由于固溶强化、弥散强化效应,熔覆层具有较高的强度。送粉率为5.9 g/min时,涂层显微硬度在530~590 HV0.1之间,是基体硬度的2倍左右;熔覆层试样抗热疲劳性能相较于基体材料试样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o-cr-w合金 显微组织 热疲劳性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Co-Cr-W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宇 孙元 +5 位作者 侯星宇 张洪宇 荀淑玲 侯桂臣 刘文强 周亦胄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35,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Co-Cr-W合金,利用SEM、EPMA等研究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W合金在1100℃×4 h/炉冷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合金的相组成与未热处理前相同,基体由γ-Co和ε-Co双相构成,合金中的碳化物...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Co-Cr-W合金,利用SEM、EPMA等研究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W合金在1100℃×4 h/炉冷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合金的相组成与未热处理前相同,基体由γ-Co和ε-Co双相构成,合金中的碳化物增强相为富W的M6C和富Cr的M23C6型碳化物;在1150~1250℃热处理4 h,合金基体为γ-Co单相构成,增强相为M6C和M23C6型碳化物;在1100~1200℃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块状M6C型碳化物和颗粒状M23C6型碳化物长大,ε-Co相减少并消失,合金的致密度提高,抗拉强度增加,但当热处理温度超过1200℃,合金的性能无明显变化;在1200℃×4 h/炉冷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合金的性能最佳,硬度为63.5HRC,抗拉强度为40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w合金 热处理温度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o-Cr-W合金大面积堆焊工艺
4
作者 芦宇 龚凤 刘策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7年第A01期148-150,共3页
Co-Cr-W合金是以Co为基本成分,加入Cr、W、C等元素,具有高温下硬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但其焊接性较差,大面积堆焊时对层间温度的控制要求严格,且对焊工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较高的层间温度造成现场工作环境恶劣。本文针对Co-Cr-W合金... Co-Cr-W合金是以Co为基本成分,加入Cr、W、C等元素,具有高温下硬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但其焊接性较差,大面积堆焊时对层间温度的控制要求严格,且对焊工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较高的层间温度造成现场工作环境恶劣。本文针对Co-Cr-W合金的特性选择适合的焊接材料,进行产前工艺性试验,根据实际产品情况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并采用合理的工艺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返修。证明合理的工艺方案可以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Co-Cr-W合金大面积堆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w合金 堆焊 耐磨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assessment of Co-Cr-W ternary system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舒宇 蒋敏 +1 位作者 李洪晓 王磊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2270-2275,共6页
The Co-Cr-W ternary system was critically assessed using the CALPHAD technique.The solution phases including the liquid,γ-Co,ε-Co and α-Cr were described by a substitutional solution model.The σ,μ and R phases we... The Co-Cr-W ternary system was critically assessed using the CALPHAD technique.The solution phases including the liquid,γ-Co,ε-Co and α-Cr were described by a substitutional solution model.The σ,μ and R phases were described by three-sublattice models of(Co,W)8(Cr,W)4(Co,Cr,W)18,(Co,Cr,W)7W2(Co,Cr,W)4 and(Co,W)27(Cr,W)14(Co,Cr,W)12,respectively,in order to reproduce their homogeneity ranges.A self-consistent set of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each phase was derived.The calculated isothermal sections at 1 000,1 200 and 1 350 ℃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A eutectoid reaction of R μ+γ-Co+σ in this ternary system was predicted to occur at 1 02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w system Co-based superalloys phase diagram THERMODYNAMICS σ phase μ phase R pha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