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负载Co-Mo催化剂在孤岛减压渣油加氢裂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传 石斌 +2 位作者 崔敏 商红岩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7-411,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o/Mo原子比的碳纳米管(CNT)负载Co-Mo催化剂。将该系列催化剂用于孤岛减压渣油加氢裂化反应,评价其催化效果,并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γ-Al2O3负载Co-M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o-Mo/CNT催...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o/Mo原子比的碳纳米管(CNT)负载Co-Mo催化剂。将该系列催化剂用于孤岛减压渣油加氢裂化反应,评价其催化效果,并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γ-Al2O3负载Co-M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o-Mo/CNT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略低于Co-Mo/γ-Al2O3催化剂。Co/Mo原子比对Co-Mo/CNT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与相同载体的催化剂相比,当Co/Mo原子比为0.50时,Co-Mo/CNT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效果,而Co-Mo/γ-AlO催化剂在Co/Mo原子比为0.35时具有最佳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负载co-mo催化剂 γ-Al2O3负载co-mo催化剂 减压渣油加氢裂化 Co/Mo原子比 催化效果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对Co-Mo催化剂HDS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商红岩 刘晨光 +2 位作者 徐永强 赵会吉 宋怀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Boehm滴定以及质量滴定(Masstitration)等方法分析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经过浓硝酸改性处理前后的表面酸性和酸性分布;同时运用XRD技术研究了碳纳米管负载Co Mo催化剂的表面物种和活性组分的分散;并在高压微...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Boehm滴定以及质量滴定(Masstitration)等方法分析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经过浓硝酸改性处理前后的表面酸性和酸性分布;同时运用XRD技术研究了碳纳米管负载Co Mo催化剂的表面物种和活性组分的分散;并在高压微型反应器中,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对碳纳米管负载的Co Mo催化剂体系进行了加氢脱硫(HDS)活性评价,以期揭示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对其负载Co Mo催化剂HDS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WCNT表面呈一定的碱性,通过浓硝酸化学修饰以后,反而呈现较强的酸性,并且随着酸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的酸性进一步增加。如,M MWCNT 6(酸化6h)表面总酸量为1.29×10-3mol/g,M MWCNT 24(酸化24h)表面总酸量为2.46×10-3mol/g。酸改性提高了Co Mo催化剂在MWCNT表面的分散程度,以致Co Mo/MWCNT催化剂的HDS活性和选择性明显高于Co Mo/γ Al2O3催化体系。然而,Co Mo/M MWC NT 6的HDS活性以及选择性与Co Mo/MWCNT相差不多,略有降低,但是仍比Co Mo/γ Al2O3催化体系的HDS活性高。Co Mo/M MWCNT 24催化剂的HDS活性降低很多,并且催化性能发生了很大改变,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副产物1,2 二苯基乙烷。表明,深度酸化改性反而不利于提高碳纳米管负载Co Mo催化体系的HD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表面修饰 co-mo催化剂 HDS性能 加氢脱硫
下载PDF
炭负载Co-Mo催化剂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商红岩 徐永强 刘晨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及程序升温还原技术 ,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 Mo/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 ,在一定的温度和空速下对催化剂进行了加氢脱硫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 ,柱状活性炭具有良好... 利用X射线衍射及程序升温还原技术 ,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 Mo/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 ,在一定的温度和空速下对催化剂进行了加氢脱硫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 ,柱状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担载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能力 ,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能很好地分散 ,因而只检测到部分活性组分很弱的衍射峰。在 12 0℃和 2 6 0℃条件下处理的催化剂表面物种主要是MoO3 ,没有发现含Co的物种和CoMoO复合氧化物的衍射峰 ;5 0 0℃焙烧处理的催化剂的表面物种主要是MoO2 。程序升温还原表征结果表明 ,Co Mo/AC催化剂表面物种的还原温度低于Co Mo/γ Al2 O3 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和加氢脱硫活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Co Mo/AC体系中 ,Co与Mo原子比为 0 .7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高于γ Al2 O3 负载的Co Mo催化剂 ;而Co与Mo原子比为 0 .2 ,0 .35和 0 .5的Co Mo/AC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却低于Co Mo/γ 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催化剂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技术 柴油 质量分数 DBT
下载PDF
噻吩模拟油对炭改性Co-Mo催化剂的硫化
4
作者 葛晖 李学宽 +2 位作者 秦张峰 吕占军 王建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2-639,共8页
采用Co(Ac)2、(NH4)6Mo7O24.4 H2O和乙二胺的浓氨水溶液共浸渍γ-Al2O3载体,制备适合于含硫原料油硫化活化的炭改性Co-Mo催化剂。炭改性Co-Mo催化剂用噻吩模拟原料油硫化后脱硫活性与对照Co-Mo催化剂用DMDS硫化的脱硫活性相当。由于添... 采用Co(Ac)2、(NH4)6Mo7O24.4 H2O和乙二胺的浓氨水溶液共浸渍γ-Al2O3载体,制备适合于含硫原料油硫化活化的炭改性Co-Mo催化剂。炭改性Co-Mo催化剂用噻吩模拟原料油硫化后脱硫活性与对照Co-Mo催化剂用DMDS硫化的脱硫活性相当。由于添加物乙二胺和Co2+形成络合物,推迟了Co2+的硫化,使活性金属Mo在Co之前完成硫化,这有利于助剂Co2+迁移到已形成的MoS2活性相的侧边形成Co-Mo-S活性结构。在硫化过程中,醋酸和乙二胺的碳化,减弱了载体与活性金属的相互作用,使活性金属Mo更容易硫化。醋酸和乙二胺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对催化剂的碳改性,改善了催化剂噻吩模拟油硫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添加剂 co-mo催化剂 炭改性 硫化 乙二胺
下载PDF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及Co-Mo/TiO_2-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广建 李佳佳 +1 位作者 吴春泽 王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8-1522,共5页
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SG)、共沉淀法(CP)、表面沉淀法(PR)及混捏法(ME)制备TiO_2-Al_2O_3复合载体,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载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Co-Mo/TiO_2-Al_2O_3-X加... 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SG)、共沉淀法(CP)、表面沉淀法(PR)及混捏法(ME)制备TiO_2-Al_2O_3复合载体,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载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脱硫性能。利用XRD、BET、SEM等表征手段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SG法制备的复合载体粒径均一,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CP法制备复合载体时TiO_2以单层或亚单层的分散状态高度分散于γ-Al_2O_3中。在氢气压力3.0 MPa、反应温度280℃、反应时间4 h、液时空速1.4 h-1和氢油比600的条件下,SG法制备的Co-Mo/Ti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高加氢脱硫活性,噻吩转化率达到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载体 加氢脱硫 溶胶-凝胶法 co-mo催化剂
下载PDF
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Co-Mo/TiO_2-Al_2O_3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会芳 侯凯湖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62-65,6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TiO2-Al2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负载Co、Mo后制备的Co-Mo/TiO2-Al2O3催化剂在FCC汽油重馏分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重点考察了复合载体TiO2/(TiO2+Al2O3)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和... 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TiO2-Al2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负载Co、Mo后制备的Co-Mo/TiO2-Al2O3催化剂在FCC汽油重馏分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重点考察了复合载体TiO2/(TiO2+Al2O3)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和载体进行了BET、IR和NH3-TP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均随载体中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均随载体中Ti 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酸中心强度和酸量有所增大,但变化量不大;催化剂载体的L酸量逐渐增大.载体表面仅有微量的B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载体 co-mo催化剂 加氢脱硫
下载PDF
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红外光谱表征研究
7
作者 谭永放 郝树仁 张新堂 《山东化工》 CAS 2000年第6期7-9,共3页
采用双探针 (CO ,CO +NO)原位红外光谱方法对单组分Co ,Mo及双组分Co -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载体Al2 O3 上 ,活性组分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而在载体Al2 O3-MgO上 ,活性组分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双探针 (CO ,CO +NO)原位红外光谱方法对单组分Co ,Mo及双组分Co -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载体Al2 O3 上 ,活性组分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而在载体Al2 O3-MgO上 ,活性组分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适中 ,且活性组分Co、Mo之间存在协调作用 ,提高了催化剂的变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催化剂 耐硫变换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硫化态Co-Mo/Al_2O_3-MgO催化剂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谭永放 张新堂 毛鹏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4,共3页
采用双探针 (CO ,CO +NO)红外光谱方法对Co/Al2 O3、Mo/Al2 O3、Co Mo/Al2 O3、Co/Al2 O3 MgO、Mo/Al2 O3 MgO及Co Mo/Al2 O3 MgO催化剂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载体Al2 O3上 ,活性组分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而在载体Al2 O3 ... 采用双探针 (CO ,CO +NO)红外光谱方法对Co/Al2 O3、Mo/Al2 O3、Co Mo/Al2 O3、Co/Al2 O3 MgO、Mo/Al2 O3 MgO及Co Mo/Al2 O3 MgO催化剂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载体Al2 O3上 ,活性组分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而在载体Al2 O3 MgO上 ,活性组分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适中 ,且活性组分Co、Mo之间存在协调作用 ,提高了催化剂的变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催化剂 耐硫变换 红外光谱
全文增补中
Co-Mo/SiO_2-Al_2O_3润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金玲 宋春敏 +1 位作者 王延臻 段红玲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3-550,共8页
以Pluronic P123作结构导向剂,采用Al(NO3)3-NaAlO_2双水解法合成氧化铝,在成胶过程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制备硅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SiO_2-Al_2O_3载体,并通过共浸渍法制备出Co-Mo/SiO_2-Al_2O_3润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通过XRD、N... 以Pluronic P123作结构导向剂,采用Al(NO3)3-NaAlO_2双水解法合成氧化铝,在成胶过程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制备硅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SiO_2-Al_2O_3载体,并通过共浸渍法制备出Co-Mo/SiO_2-Al_2O_3润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Py-FTIR、NH3-TPD、H2-TPR、TEM和XRF等手段对载体及催化剂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质量分数为10%的SiO_2-Al_2O_3具有优良的孔结构、较多的中强酸以及部分有序的介孔结构。以此为载体制备的Co-Mo/10%SiO_2-Al_2O_3催化剂中,Mo S2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载体上,具有更多的B酸性位和II型Co Mo S活性相。以减二线蜡油为原料油的固定床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生成油中主要组分为链烷烃与环烷烃;尤其Co-Mo/10%Si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加氢性能,在15 M Pa、380℃、氢油比为1000、空速为0.6 h-1的反应条件下,其HDS和HDN数值均超过99%,产品中S含量小于10μg/g,N含量小于2μg/g,可以满足后续异构脱蜡等对原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Al2O3载体 co-mo催化剂 润滑油 加氢处理
下载PDF
Co-Mo/γ-Al_2O_3耐硫脱氧催化剂的TPD-TPR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江 刘够生 +1 位作者 宋兴福 于建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3-707,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Mo/γ-Al2O3非贵金属耐硫脱氧催化剂,在实验室微反装置上进行了脱氧活性考评,利用程序升温脱附法(TPD)对该脱氧剂H2、O2的脱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对新鲜样及中试失活样进行了研究。...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Mo/γ-Al2O3非贵金属耐硫脱氧催化剂,在实验室微反装置上进行了脱氧活性考评,利用程序升温脱附法(TPD)对该脱氧剂H2、O2的脱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对新鲜样及中试失活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催化剂上H2存在两个脱附峰,对应有两种吸附活化位;O2有四个脱附峰,对应有四种吸附活化位,水汽吸附会优先占据弱吸附活性位,从而抑制了其对H2和O2的活化吸附量。催化剂有三种耗氢还原峰,峰面积呈肥胖型,且在各个温度下都有还原,活性组份Co-Mo与Al2O3之间协同作用,直接影响着催化剂脱氧活性,新鲜样中的活性物种与载体间的作用要比失活样的强。研究结果对Co-Mo/γ-Al2O3非贵金属耐硫脱氧催化剂的使用、失活和再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 co-mo/y-Al2O3催化剂 TPD TPR 耐硫脱氧剂
下载PDF
Co-Mo/γ-Al_2O_3非贵金属高效脱氧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宋兴福 万江 +1 位作者 汪瑾 于建国 《工业催化》 CAS 2004年第8期46-49,共4页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 Mo/γ Al2O3非贵金属脱氧催化剂。利用XRD、SEM EDS和TEM等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常压微反脱氧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中氧体积分数为0.1%、空速3000~12000h-1、活性温度80℃以上的条件下,尾气中残氧体积分...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 Mo/γ Al2O3非贵金属脱氧催化剂。利用XRD、SEM EDS和TEM等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常压微反脱氧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中氧体积分数为0.1%、空速3000~12000h-1、活性温度80℃以上的条件下,尾气中残氧体积分数小于1.0×10-6。300h连续运转表明,该脱氧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 co-mo/γ-Al2O3催化剂 脱氧剂
下载PDF
浅谈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春国成 侯琳 《化肥设计》 CAS 2007年第6期19-22,46,共5页
介绍了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硫化原理和硫化方法;论述了催化剂在硫化升温过程中相应注意事项;阐述了影响催化剂硫化效果的各项因素——温度、压力、H2S浓度、水分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和指标控制范围。
关键词 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 硫化技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升温硫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军超 张秀芳 曹志斌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3期217-219,共3页
介绍了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各组分的主要作用,阐述了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升温硫化的机理、影响硫化反应的因素、硫化剂的选取、采用循环硫化法的具体升温硫化工艺过程以及反硫化现象。指出工业上最常... 介绍了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各组分的主要作用,阐述了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升温硫化的机理、影响硫化反应的因素、硫化剂的选取、采用循环硫化法的具体升温硫化工艺过程以及反硫化现象。指出工业上最常用的循环硫化法升温硫化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开发新型安全无毒的硫化剂和更加经济的加热方法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变换 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 升温硫化
下载PDF
有机络合剂对Co-Mo/γ-Al_(2)O_(3)催化剂金属分散和硫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俊霖 赵基钢 +1 位作者 赵陈 江洪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研究了有机络合剂对Co-Mo/γ-Al_(2)O_(3)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和硫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络合剂的Co-Mo/γ-Al_(2)O_(3)催化剂更容易发生硫化,有机络合剂可以降低新鲜Co-Mo/γ-Al_(2)O_(3)催化剂硫化后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损失,... 研究了有机络合剂对Co-Mo/γ-Al_(2)O_(3)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和硫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络合剂的Co-Mo/γ-Al_(2)O_(3)催化剂更容易发生硫化,有机络合剂可以降低新鲜Co-Mo/γ-Al_(2)O_(3)催化剂硫化后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损失,提高了新鲜催化剂的中等强度酸位的强度,增强硫化物与催化剂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添加有机络合剂,新鲜催化剂硫化后的活性金属的团聚程度从59.5%降低至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络合剂 加氢脱硫 co-mo/γ-Al_(2)O_(3)催化剂 酸性中心 团聚
下载PDF
浅谈Co-Mo系变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瑞华 孙小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6-189,共4页
首先介绍了Co-Mo系催化剂的发展历程、性能指标,其次对催化剂装填、升温硫化的工业应用经验和在应用过程中造成失活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Co-Mo系变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co-mo系变换催化剂 升温硫化 失活
下载PDF
Co-Mo脱氧催化剂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6
作者 徐学林 张钦辉 于建国 《工业催化》 CAS 2005年第z1期445-448,共4页
采用醇凝胶-流动氮气干燥法制备了Al2O3载体,并与商业Al2O3和13X分子筛载体对比,通过N2低温吸附和XRD方法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Al2O3载体的比表面积与商业Al2O3载体相当,而孔结构却大幅度改善,孔体积增大... 采用醇凝胶-流动氮气干燥法制备了Al2O3载体,并与商业Al2O3和13X分子筛载体对比,通过N2低温吸附和XRD方法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Al2O3载体的比表面积与商业Al2O3载体相当,而孔结构却大幅度改善,孔体积增大近一倍,具有最可几孔径分布在4.6 nm和18.6 nm的中孔结构,与商业13X分子筛的孔结构相近.当活性组分Mo负载质量分数小于5%时,催化剂的孔结构仍保持Al2O3载体的中孔结构,而Mo负载质量分数大于5%时,过量的Mo与载体Al2O3发生作用形成Al2(MoO4)3,在衍射图谱上出现了尖锐的衍射峰,该晶体的形成直接改变了催化剂的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γ-Al2O3催化剂 BET XRD
下载PDF
FBK型Co-Mo/MgAl_2O_4高压CO耐硫变换催化剂工业侧线试验
17
作者 覃淑英 段宗仁 +5 位作者 李良意 曹彦宁 马永德 张祯祥 江莉龙 魏可镁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以制备的具有高比表面积Mg Al2O4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工业生产新型高效FBK型Co-Mo/Mg Al2O4高压CO耐硫变换催化剂。在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变换工段100 L侧线装置上开展近四个月的催化剂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以制备的具有高比表面积Mg Al2O4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工业生产新型高效FBK型Co-Mo/Mg Al2O4高压CO耐硫变换催化剂。在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变换工段100 L侧线装置上开展近四个月的催化剂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运行过程易调节和控制,催化剂活性和热稳定性优异,低汽气比条件下不发生副反应,出口CO浓度完全满足生产要求。使用过程中催化剂无粉化,无结块,机械强度高,抗水合性能优越,适应宽汽气体积比(约0.4-2.0)条件,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工程技术 co-mo/MgAl2O4 FBK型co-mo/MgAl2O4耐硫变换催化剂 工业侧线试验
下载PDF
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华西 安楚玉 +5 位作者 张礼树 韦光建 张杰 张新波 黄超明 李毅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49,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球形γ-Al_2O_3负载的过渡金属改性的钴钼加氢脱硫催化剂。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两段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进行性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对不饱和烃和有机硫具有较强的加氢转化能力,稳定性较好。...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球形γ-Al_2O_3负载的过渡金属改性的钴钼加氢脱硫催化剂。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两段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进行性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对不饱和烃和有机硫具有较强的加氢转化能力,稳定性较好。该催化剂优化的反应条件为:GHSV=2000h^(-1),p=2.5MPa,T_(一段)=280℃,T_(二段)=360℃,在此条件下可将原料气中的有机硫脱除至总硫小于0.1mg/m^3,满足焦炉煤气深度净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煤气 加氢 脱硫 改性co-mo催化剂
下载PDF
Co修饰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K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小满 郭岩岩 +2 位作者 李辉 林国栋 张鸿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5-450,共6页
利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一类Co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记为y%Co/MWCNT,y%为质量分数),进而用其作为促进剂,制备共沉淀型y%Co/MWCNT促进的Co-Mo-K氧化物基催化剂,CoiMOjKk-x%(y%Co/MWC-NT)(x%为质量分数),... 利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一类Co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记为y%Co/MWCNT,y%为质量分数),进而用其作为促进剂,制备共沉淀型y%Co/MWCNT促进的Co-Mo-K氧化物基催化剂,CoiMOjKk-x%(y%Co/MWC-NT)(x%为质量分数),实验发现,Co对MWCNT的预修饰明显地提高了单纯MWCNT促进的Co-Mo-K催化剂对CO加氢制低碳醇的催化活性,在所制备的Co1Mo1K0.05-12%(4.2%Co/MWCNT)催化剂上,在经优化的两种反应条件(5.0MPa,563K,V(H2)/V(CO)/V(N2)=60/30/10,GHSV=8000mL/(h·g)和5.0MPa,593K,V(H2)/V(CO)/V(COs)/V(N2)=60/30/5/5,GHSV=10000mL/(h·g))下,C2~9-醇的时空产率分别达294和628mg/(h·g),分别是单纯MWCNT促进的对应物在其最佳操作条件下这个值(269mg/(h·g))的1.09和2.33倍;在所制得两种低碳混合醇产物中,C2~9-醇的含量分别达89%和96%(质量分数),并分别以C7-醇和C5-醇为主要醇产物.本文结果表明,Co对MWCNT的预修饰并辅以原料合成气中添加适量CO2对于CO加氢转化率和C2~9-醇时空产率的显著提高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修饰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基促进剂 co-mo—K氧化物基催化剂 CO加氢 低碳醇合成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废钴钼催化剂中关键助剂元素钛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雪峰 王志坚 +2 位作者 刘荣丽 张曼宁 陈燕群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通过改变传统的灼烧再酸化处理催化剂的实验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法将石化工业中常用的难溶废钴钼催化剂快速溶解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准确测定样品中关键助剂元素钛,为钴钼催化剂后续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 通过改变传统的灼烧再酸化处理催化剂的实验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法将石化工业中常用的难溶废钴钼催化剂快速溶解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准确测定样品中关键助剂元素钛,为钴钼催化剂后续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分析依据,对钛金属元素的回收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优化了ICP-OES仪器最佳工作参数,确定了酸试剂体系及钛元素的分析谱线,对比了不同前处理方法的精密度。结果表明:相比于灼烧再酸化,直接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法溶解样品时,测定结果更为理想,这是由于在灼烧的过程中相当部分金属元素钴与Al_(2)O_(3)反应生成钴青(CoO·n Al_(2)O_(3))使得回收率降低。在仪器最佳测定条件下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钛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4%,加标回收率在99.0%~101%。对同一样品与采用分光光度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结果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吻合,方法简便易操作且适合大批量的检测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OES co-mo催化剂 助催剂 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