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dification proces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bulk undercooled Co-Sn alloys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礼 马晓丽 +3 位作者 黄起森 李金富 程先华 周尧和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89-293,共5页
A series of Co-Sn alloys with Sn content ranging from 12% to 32%(mole fraction) were undercooled to different degrees below the equilibrium liquidus temperature and the solidification behaviors were investigated by ... A series of Co-Sn alloys with Sn content ranging from 12% to 32%(mole fraction) were undercooled to different degrees below the equilibrium liquidus temperature and the solidification behaviors were investigated by monitoring the temperature recalescence and examing the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s.A boundary clearly exists,which separates the coupled growth zone from the decoupled growth zone of eutectic phases for the alloys with Sn content ranging from 14% to 31%(mole fraction).The other Co-Sn alloys out of this content range are hard to be undercooled into the coupled growth zone in the experiment.It is found that the so-called non-reciprocal nucleation phenomenon does not happen in the solidification of undercooled Co-Sn off-eutectic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n alloy UNDERCOOLING RECALESCENCE coupled growth zone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下载PDF
落管中Co-Sn共晶合金的快速凝固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文静 魏炳波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64-969,共6页
采用落管无容器处理技术实现了Co-34.2%Sn共晶合金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快速凝固,获得了直径为100~900μm液滴的凝固组织。研究发现,随着过冷度的增大,共晶生长由层片共晶向不规则共晶转变,实验中获得了0~309K的过冷度,最大过冷度达到0.2... 采用落管无容器处理技术实现了Co-34.2%Sn共晶合金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快速凝固,获得了直径为100~900μm液滴的凝固组织。研究发现,随着过冷度的增大,共晶生长由层片共晶向不规则共晶转变,实验中获得了0~309K的过冷度,最大过冷度达到0.22T_E,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γCo_3Sn金属间化合物是领先形核相;过冷度大于213K时,金属间化合物γCo_3Sn将取代层片共晶成为领先生长相;Co-Sn合金的共晶共生区偏向于富Co方,其成分范围为19.0%~39.6%Sn,实验达到的过冷度范围内,αCo固溶体和γCo_3Sn金属间化合物均以溶质扩散控制方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n共晶合金 快速凝固 落管 无容器处理 形核相 深过冷 液态金属 凝固规律 溶质扩散控制
下载PDF
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黄峰 卢献忠 +2 位作者 郑超超 余聪 刘芸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16-319,共4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低温(350,500℃)热分解...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低温(350,500℃)热分解得到的是非晶态CoSnO3复合物氧化物,高温(600,700,800℃)热分解得到的是四方相CoSnO3和少量尖晶石型Co2SnO4,所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电化学性能依赖于分解温度和结晶度。从容量和循环寿命综合考虑,相转变温度在600℃热分解所得试样的电化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负极材料 液相沉淀法 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磁记录用Co-Sn替代钡铁氧体微粉的温度特性研究
4
作者 刘小晰 白建民 +1 位作者 魏福林 杨正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5-18,14,共5页
为了减小磁记录介质在运行过程中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干扰以使其具有良好的磁记录特性,对用融盐法制备的化学组成为BaFe12- 2xCoxSnxO19( x = 0~1.40)的Co-Sn 替代钡铁氧体微细磁粉的磁性及其与温度... 为了减小磁记录介质在运行过程中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干扰以使其具有良好的磁记录特性,对用融盐法制备的化学组成为BaFe12- 2xCoxSnxO19( x = 0~1.40)的Co-Sn 替代钡铁氧体微细磁粉的磁性及其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进行了测量与分析。讨论了制备方法的不同对替代离子占位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一种高密度磁记录介质,替代量x = 1.10~1.40的Co-Sn 替代钡铁氧体磁粉不但具有合适的矫顽力Hc ,饱和磁化强度Ms 和适用的居里温度Tc ,而且在273~333K的范围内具有较低的矫顽力温度系数ΔHc/ΔT ,并对ΔHc/ΔT随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 磁记录 co-sn 温度特性
下载PDF
纳米Co-Sn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见超 赵海雷 +2 位作者 王捷 王静 陈敬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52-456,共5页
用水热法于150oC合成了CoSn2纳米合金负极材料。水热反应前还原剂NaBH4的加入速度和水热反应后的热处理均会影响产物的相组成和CoSn2合金组分的颗粒大小,从而影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较大的CoSn2合金颗粒有利于降低电极的首次不可逆容量... 用水热法于150oC合成了CoSn2纳米合金负极材料。水热反应前还原剂NaBH4的加入速度和水热反应后的热处理均会影响产物的相组成和CoSn2合金组分的颗粒大小,从而影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较大的CoSn2合金颗粒有利于降低电极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和提高循环稳定性。电极的循环性能还与循环电流密度有关,较小的初始电流密度能够充分激活活性颗粒的嵌锂通道,并在颗粒表面形成较好的固体电解质膜(SEI膜),有利于改善电极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n合金 颗粒大小 电流密度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Co-Sn Intermetallic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6
作者 DONG Wei SHEN Ding +4 位作者 YANG Shaobin LIANG Bing WANG Xuelei LIU Yue LI Sin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35-240,共6页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s, formation energ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Co-Sn intermetallics have been systemically studied by first-principle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Sn phase is m...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s, formation energ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Co-Sn intermetallics have been systemically studied by first-principle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Sn phase is more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than any other stoichiometry of Co-Sn intermetallic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 content in Co-Sn intermetallic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hange into brittle behavior from ductility character. Adding proper amount of Co to Co-Sn intermetallics can improve the cycle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However, high Co content will lead to a poor cycle performance for Co-Sn intermetall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n intermetallic Mechanical property Electronic property FIRST-PRINCIPLE Lithium ion battery
原文传递
Ni-Co-Sn三元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兴军 邓育灵 +5 位作者 张锦彬 杨木金 杨水源 韩佳甲 卢勇 王翠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39-1545,共7页
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X-ray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Ni-Co-Sn三元体系在700和1000℃时的相平衡。在这两个温度截面中均未发现三元化合物。βCo3Sn2相和Ni3Sn2(h)相形成了一个贯穿连续固溶体相。Ni-Sn侧包含Ni3Sn(l)、Ni3Sn(h)和Ni3Sn43个... 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X-ray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Ni-Co-Sn三元体系在700和1000℃时的相平衡。在这两个温度截面中均未发现三元化合物。βCo3Sn2相和Ni3Sn2(h)相形成了一个贯穿连续固溶体相。Ni-Sn侧包含Ni3Sn(l)、Ni3Sn(h)和Ni3Sn43个化合物相,它们中Sn的固溶度是有很大区别的。700℃时,Co在Ni3Sn(l)和Ni3Sn4中的最大固溶度分别约为6.9 at%和25.6 at%,在1000℃时,Co在Ni3Sn(h)中的最大固溶度约为15.5 at%。在700和1000℃下,Ni-Co侧的(αCo,Ni)相为一个贯穿连续固溶体相,并且Sn在(αCo,Ni)相中的固溶度为1 at%~10.5 at%。Ni在线性化合物CoSn相中的溶解度约为15.9 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sn三元系 相平衡 线性化合物
原文传递
Ni-Co-Mn-Sn-Gd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丽 胡少辉 +3 位作者 辛向阳 廖华玉 刘紫莉 徐阳睿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Ni-Mn-Sn合金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制冷工质、传感器、驱动器材料之一,但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本征脆性很大程度阻碍了其实际应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研究了Ni_(45)Co_(5... Ni-Mn-Sn合金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制冷工质、传感器、驱动器材料之一,但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本征脆性很大程度阻碍了其实际应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研究了Ni_(45)Co_(5)Mn_(38)Sn_(12-x)Gd_(x)(x=0.3,0.6,1,1.5,原子分数/%,下同)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微观组织、马氏体相变、力学性能和耐海水腐蚀性。结果发现,稀土元素Gd含量为0.3%时,出现了斑状析出相,同时在斑状析出相周围还发现一种颗粒状析出相,随着Gd掺杂量的不断增加,两种析出相逐渐增多并连接在一起呈网状分布。Gd的掺杂使合金基体价电子浓度升高,进而使得合金相变温度升高。同时,Gd含量增多会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Gd含量为1.5%时,合金的压缩断裂强度可达1258 MPa,压缩断裂应变可达13.7%。此外,Ni-Co-Mn-Sn-Gd合金的耐海水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而且随着Gd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也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马氏体相变 耐腐蚀性能 Ni-Co-Mn-Sn-Gd磁性形状记忆合金
下载PDF
强磁场下Ni-Co-Mn-Sn合金近平衡凝固的组织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翟强 卜凡 +4 位作者 马昌尧 刘子瑜 贺一轩 王军 李金山 《铸造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426-433,共8页
利用先进材料处理技术持续优化Ni-Mn-Co-Sn记忆合金(Heusler合金)性能是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磁控记忆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协同提升强烈依赖于合金凝固得到的微观结构。本文探究了磁场强度对Ni42Co8Mn39Sn11合金近平衡条件下凝固组织... 利用先进材料处理技术持续优化Ni-Mn-Co-Sn记忆合金(Heusler合金)性能是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磁控记忆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协同提升强烈依赖于合金凝固得到的微观结构。本文探究了磁场强度对Ni42Co8Mn39Sn11合金近平衡条件下凝固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无磁场条件下,合金凝固组织主要由D03型粗大枝晶及L21枝晶间Heusler相组成,在枝晶间上还析出蠕虫状γ相,其中γ相富Co贫Sn,D03相富Sn贫Co,L21相的成分接近名义配比;D03结构由L21结构产生的成分偏析区域形成,析出γ相并非低温下L21相的固态反应得到。施加10 T强磁场后,合金的相组成、成分及其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各相间由于热流作用大于磁场引起的取向排列作用而未产生明显择优分布特征,但因偏析产生的D03相含量减少,L21相含量增加,这与强磁场促进Heusler相元素分布均匀化,减少偏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场 Ni-Co-Mn-Sn合金 近平衡凝固 微观结构
下载PDF
Sn、P共掺杂MoS_(2)纳米花的制备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10
作者 周靓 何文远 +4 位作者 陈隆源 朱红伟 陈丽娟 凌辉 郑学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6-22,共7页
掺杂被证实是激活MoS_(2)面内析氢活性,从而提高其析氢性能的有效手段,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单一的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掺杂。本工作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Sn、P金属-非金属原子共掺杂的MoS_(2)纳米花(Sn,P-MoS_(2))。通过... 掺杂被证实是激活MoS_(2)面内析氢活性,从而提高其析氢性能的有效手段,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单一的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掺杂。本工作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Sn、P金属-非金属原子共掺杂的MoS_(2)纳米花(Sn,P-MoS_(2))。通过XRD、Raman、XPS、SEM和EDS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n和P原子成功共同掺杂进入MoS_(2)晶格且均匀分布。与纯MoS_(2)和单一的Sn金属原子或P非金属原子掺杂MoS_(2)相比,Sn,P-MoS_(2)纳米花在0.5 mol/L H 2SO 4溶液中展现出更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在10 mA/cm 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仅为277 mV,塔菲尔斜率为50.2 mV/dec。Sn,P-MoS_(2)纳米花优异的析氢性能可归因于Sn、P原子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促进了面内析氢活性位点的形成,同时减小了边缘活性位点的氢吸附自由能。这种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共掺杂策略为MoS_(2)基析氢电催化剂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共掺杂二硫化钼 电催化析氢 一步水热合成 活性位点
下载PDF
Co_(79.5)Sn_(20.5)合金结构及等效磁导率的变化
11
作者 詹成伟 侯纪新 +2 位作者 田学雷 马兆领 王永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8-530,共3页
使用DSC分析Co79.5Sn20.5合金在降温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并使用自主设计的等效磁导率测量仪测量此合金在降温过程中等效磁导率的变化情况。当Co79.5Sn20.5合金发生结构变化时,其热量和等效磁导率都存在明显的突变。研究Co79.5Sn20.5合金... 使用DSC分析Co79.5Sn20.5合金在降温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并使用自主设计的等效磁导率测量仪测量此合金在降温过程中等效磁导率的变化情况。当Co79.5Sn20.5合金发生结构变化时,其热量和等效磁导率都存在明显的突变。研究Co79.5Sn20.5合金在固态的无序-有序相变过程中结构及等效磁导率的变化,比较不同物理性质对合金结构变化的表征情况的结果表明,合金等效磁导率的变化可以表征其液-固相变、居里转变以及固态相变等结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n合金 结构 磁导率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钴和锡钴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丁 杨绍斌 张淑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92-1896,共5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锡钴二元合金和锡钴碳三元复合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反应机理及制备方法。改善锡基材料的循环性能主要有3个途径:元素多元化,减小颗粒粒度,无定形化。仅靠上述单一途径很难达到产业化对循环性能的要求,因此多种途...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锡钴二元合金和锡钴碳三元复合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反应机理及制备方法。改善锡基材料的循环性能主要有3个途径:元素多元化,减小颗粒粒度,无定形化。仅靠上述单一途径很难达到产业化对循环性能的要求,因此多种途径联合运用成为解决循环性能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钴合金 锡钻碳复合材料 无定形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n-Co合金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见超 赵海雷 +2 位作者 贾喜娣 王梦微 陈敬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3-1079,共7页
锡基合金有望替代碳成为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Sn-Co合金是研究最为广泛的锡基合金负极材料之一,但该材料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大、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Sn-Co合金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受Sn/Co比例、活性材料... 锡基合金有望替代碳成为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Sn-Co合金是研究最为广泛的锡基合金负极材料之一,但该材料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大、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Sn-Co合金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受Sn/Co比例、活性材料结晶形态、颗粒尺寸和电极结构等因素影响,纳米材料可提高电极循环稳定性,但易导致较大的首次不可逆容量,而多孔结构的Sn-Co活性材料或多孔结构的电极集流体,有利于电极综合性能的提高。Sn-Co合金中引入碳可明显改善电极的循环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同时综述了Sn-Co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锡基合金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合金 负极材料 Sn-Co
下载PDF
新型三维网状锡-钴合金负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令 江宏宏 +4 位作者 柯福生 樊小勇 庄全超 杨防祖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37-1541,共5页
应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三维网状结构的Sn-Co合金负极材料,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该负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XRD分析表明,该三维网状结构的Sn-Co合金镀层为六方固溶体结构.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三维网状结构Sn-Co合金微晶电极的... 应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三维网状结构的Sn-Co合金负极材料,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该负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XRD分析表明,该三维网状结构的Sn-Co合金镀层为六方固溶体结构.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三维网状结构Sn-Co合金微晶电极的性能稳定,其首次放电容量高达493.4mAh·g-1,首次库仑效率达80.03%,而平面结构Sn-Co合金电极的首次库仑效率为63.47%.经50周充放电循环后,三维网状结构Sn-Co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为329.6mAh·g-1,放电容量保持率为66.8%;SEM分析表明:三维网状Sn-Co合金电极表面是由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岛”紧密排列在一起;“岛”和多孔结构的存在,缓冲了锂嵌入时体积的膨胀,部分抑制了材料结构的变化,减缓了电极容量的衰减,改善了电极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三维网状Sn-Co合金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锡钴合金电沉积层的结构与锂离子嵌脱行为 被引量:8
15
作者 江宏宏 黄令 +4 位作者 周顺维 柯福生 杨防祖 樊小勇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应用电沉积方法制备Sn-Co合金镀层.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该Sn-Co合金镀层为六方固溶体结构,含Co量为20%的Sn-Co合金,其沉积层呈现(110)择优取向.表面微孔随沉积层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多.以Sn-Co合金镀层作锂离子电极材料,... 应用电沉积方法制备Sn-Co合金镀层.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该Sn-Co合金镀层为六方固溶体结构,含Co量为20%的Sn-Co合金,其沉积层呈现(110)择优取向.表面微孔随沉积层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多.以Sn-Co合金镀层作锂离子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其首次充电曲线表现出锡钴合金、锡及锡氧化物与锂合金化的多个反应综合特征,随后的充电曲线趋于稳定,呈现L i-Sn-Co合金化反应特征;具有择优取向和多孔结构的Sn-Co合金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较好,首次库仑效率为63.9%,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充电容量为461mAg/h,库仑效率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Sn-Co合金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厚度对Mg-Sn共掺ZnO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细妹 胡跃辉 +3 位作者 陈义川 胡克艳 徐斌 张志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00,114,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旋涂法在抛光石英衬底上制备不同厚度Mg-Sn共掺的ZnO薄膜。用XRD、SEM、UVVis、PL、FT-IR光谱仪和四探针等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室温光致发光及光电特性进行表征。薄膜结构分析显示样品均沿c轴高度择优取...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旋涂法在抛光石英衬底上制备不同厚度Mg-Sn共掺的ZnO薄膜。用XRD、SEM、UVVis、PL、FT-IR光谱仪和四探针等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室温光致发光及光电特性进行表征。薄膜结构分析显示样品均沿c轴高度择优取向,呈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随着膜厚的增加,薄膜结晶度明显提高,薄膜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由SEM照片观察到,厚度的增加明显促进了薄膜表面颗粒生长的均匀性与致密性。由光致发光谱表明:厚度增加,薄膜的本征发光峰增强且均出现较强的紫外发光峰和蓝光发光峰。FT-IR结果显示780 nm厚的薄膜在高波数区域红外吸收明显比320 nm和560 nm弱。薄膜电阻率随厚度增加由1.4×10-2Ω·cm减小至2.6×10-3Ω·cm,且薄膜透过率均保持在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Mg-Sn共掺ZnO 厚度 电阻率 透过率
下载PDF
固相烧结法制备Sn-Co合金及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丁 杨绍斌 +1 位作者 杨芳 张淑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以金属Sn、Co粉末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三种Sn-Co合金,即CoSn2,CoSn和Co3Sn2,考察了原料配比对合金形貌、结构和可逆储锂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按照目标产物配比可分别获得单相CoSn2,CoSn和Co3Sn2合金。SEM观察表明,原料配比... 以金属Sn、Co粉末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三种Sn-Co合金,即CoSn2,CoSn和Co3Sn2,考察了原料配比对合金形貌、结构和可逆储锂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按照目标产物配比可分别获得单相CoSn2,CoSn和Co3Sn2合金。SEM观察表明,原料配比对形貌和粒度有着显著的影响。Sn与Co配比为1∶1时,CoSn颗粒较小且结构疏松,约为3~12μm,Sn含量过大导致颗粒长大,而过小导致结构致密。电性能分析表明,CoSn2晶胞中具有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表现出较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分别为413mAh/g、68.2%。而CoSn和Co3Sn2晶胞中Sn被大量Co原子"遮蔽",表现出较低的电化学活性。但正是由于Co的存在,有利于稳定合金的结构,经过25次循环后Co3Sn2容量保持率为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n-Co合金 固相烧结 储锂性能
下载PDF
Al-Sn共掺杂ZnO薄膜的结构与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斌 沈鸿烈 +3 位作者 冯晓梅 王威 岳之浩 吴天如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了Al与Sn共掺杂的ZnO(ATZO)薄膜。在固定ZnO∶Al(AZO)靶溅射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Sn靶溅射功率对ATZO薄膜的结晶质量、表面形貌、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ATZO薄膜是六角纤锌...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了Al与Sn共掺杂的ZnO(ATZO)薄膜。在固定ZnO∶Al(AZO)靶溅射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Sn靶溅射功率对ATZO薄膜的结晶质量、表面形貌、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ATZO薄膜是六角纤锌矿结构的多晶薄膜,具有c轴择优取向,而且表面致密均匀。当Sn溅射功率为5W时,330 nm厚度的ATZO薄膜的电阻率最小为1.49×10-3Ω.cm,比AZO薄膜下降了22%。ATZO薄膜在400~900 nm波段的平均透过率为88.92%,禁带宽度约为3.62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磁控溅射 Al-Sn共掺杂 光电特性
下载PDF
Pt-Sn/γ-Al_(2)O_(3)工业失活重整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向彦娟 郑爱国 +4 位作者 忻睦迪 袁蕙 王春明 徐广通 马爱增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1,共7页
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工业失活Pt-Sn/γ-Al_(2)O_(3)型PS-Ⅴ重整催化剂的载体形貌与微观结构,活性金属位置、尺寸与聚集状态等信息进行了深入表征。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结果显示失活剂载体结构完好,与新鲜剂无明显差异,但高分辨透射电子显... 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工业失活Pt-Sn/γ-Al_(2)O_(3)型PS-Ⅴ重整催化剂的载体形貌与微观结构,活性金属位置、尺寸与聚集状态等信息进行了深入表征。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结果显示失活剂载体结构完好,与新鲜剂无明显差异,但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失活剂中载体部分转化为蜂窝状或片状结构的α-Al_(2)O_(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活性金属形成了大量的Pt-Sn合金聚集体,尺寸在20~150 nm之间,统计平均尺寸为50 nm左右;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Cs-STEM)观测结果表明未聚集的Pt原子在载体表面依然呈现原子级分散特性;CO探针原位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失活剂中Pt金属形成聚集。同时从载体和金属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工业失活剂微观结构,给出了其结构变化与催化剂性能下降之间的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CO探针原位红外光谱 Pt-Sn/γ-Al_(2)O_(3) 重整催化剂 失活剂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碳源对Sn-Co/C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丁 董伟 +1 位作者 李思南 杨绍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90-1896,共7页
分别以葡萄糖和乙炔黑为碳源,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Sn-Co/C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探讨碳源种类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尔比为1:1的Sn-Co合金由Co Sn相和微量Co Sn2相组成;在Sn-Co/C复合材料中,大部分葡萄糖热解... 分别以葡萄糖和乙炔黑为碳源,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Sn-Co/C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探讨碳源种类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尔比为1:1的Sn-Co合金由Co Sn相和微量Co Sn2相组成;在Sn-Co/C复合材料中,大部分葡萄糖热解炭和乙炔黑存在于Sn-Co合金颗粒表面,少部分进入颗粒内部,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Sn-Co合金的相变反应,残留微量Co Sn2和Co3Sn2相,同时阻碍Sn-Co合金晶粒或颗粒的长大,起到细化晶粒或颗粒的作用。添加葡萄糖热解炭和乙炔黑有利于提高Sn-Co/C复合材料的电子导电和Li+扩散,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活性;并且添加葡萄糖的Sn-Co/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更好,在电流密度为0.05 m A/cm2条件下的首次可逆放电容量为325 m A·h/g,经过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达到70.8%,循环性能比Sn-Co合金的提高26.8%,显示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n-Co合金 碳源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