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MgO负载Co-Y双金属催化剂对单壁碳纳米管直径分布的调控
1
作者 霍琴梅 汪镭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437-443,共7页
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调控是碳管生长和应用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氧化镁(MgO)为载体,首次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新型钴-钇(Co-Y)双金属催化剂,利用高熔点的Y作为稀释剂和锚定组分控制Co纳米颗粒的尺寸,从而制备窄直径分布的单壁碳纳米管。... 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调控是碳管生长和应用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氧化镁(MgO)为载体,首次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新型钴-钇(Co-Y)双金属催化剂,利用高熔点的Y作为稀释剂和锚定组分控制Co纳米颗粒的尺寸,从而制备窄直径分布的单壁碳纳米管。利用SEM、XRD、XPS和TEM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确定了Y和Co的存在状态分别为Y_(2)O_(3)和Co_(3)O_(4),其中Y金属的加入能显著提高Co_(3)O_(4)晶粒的分散性。利用TEM和Raman分析产物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Co-Y/MgO催化剂体系制备了窄直径分布的单壁碳纳米,其直径范围为1.06~1.4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y/MgO 单壁碳纳米管 直径分布 催化化学气相沉积 浸渍法
下载PDF
均匀沉淀法制备球形Co-Y_2O_3复合粉末 被引量:2
2
作者 覃德清 唐建成 +3 位作者 叶楠 卓海鸥 师晓燕 陆娟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3-438,共6页
以钴粉、氧化钇和草酸铵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Co-Y2O3的前驱体,经氢还原后得到Co-Y2O3复合粉末,研究反应溶液中CoCl2浓度、YCl3与CoCl2的物质的量比n(YCl3)/n(CoCl2)以及表面活性剂对Co-Y2O3复合粉末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Y... 以钴粉、氧化钇和草酸铵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Co-Y2O3的前驱体,经氢还原后得到Co-Y2O3复合粉末,研究反应溶液中CoCl2浓度、YCl3与CoCl2的物质的量比n(YCl3)/n(CoCl2)以及表面活性剂对Co-Y2O3复合粉末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YCl3与CoCl2的物质的量比以及表面活性剂对Co-Y2O3复合粉的形貌都有很大影响。当n(YCl3)/n(CoCl2)的值由0增加到0.014时,复合粉形貌由棒状转变为梅花状;当n(YCl3)/n(CoCl2)进一步增大到0.040和0.078时,复合粉分别为絮状和粗棒状;向n(YCl3)/n(CoCl2)为0.01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时,复合粉末形貌由梅花形转变为球形。CoCl2的浓度c(CoCl2)对复合粉末粒度和分散性有较大影响。随c(CoCl2)从0.2 mol/L增加到0.5 mol/L,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度由7μm减小到4μm,并且粉末的分散性更好;当c(CoCl2)增加到0.8 mol/L时,粉末的平均粒度增大到10μm,粉末的分散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沉淀法 co-y2O3复合粉末 形貌
下载PDF
Al-Co-Y合金系非晶的形成及其晶化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冯雪菲 惠希东 +1 位作者 于家伶 方华志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61,共5页
利用熔体快淬法制备出了Al92-xCo8Yx(x=4,6,8,9,10)薄带,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进行结构分析,示差扫描量热仪(DSC)进行热稳定性分析。研究了Y的加入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Al84Co8Y8合金薄带等温退火的晶化过程。... 利用熔体快淬法制备出了Al92-xCo8Yx(x=4,6,8,9,10)薄带,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进行结构分析,示差扫描量热仪(DSC)进行热稳定性分析。研究了Y的加入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Al84Co8Y8合金薄带等温退火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当Y的原子分数为8%时,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好;非晶态Al84Co8Y8合金的晶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退火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转变为:非晶合金→非晶基体+初晶α-Al+少量未知亚稳相→α-Al相+未知亚稳相+Al9Co2→α-Al相+Al9Co2相+Al3Y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Al-co-y 晶化 非晶形成能力
下载PDF
纯Y和Co-Y合金在800℃不同硫压下的硫化氧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远士 牛焱 吴维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3-97,共5页
研究了纯Y和Co Y合金在 80 0℃H2 H2 S CO2 混合气中的腐蚀 ,以检验添加Y对纯Co耐硫 氧混合气腐蚀的影响 .给定温度下纯Y的腐蚀膜具有保护性 ,并有助于降低纯Co的腐蚀速率 .1 0 - 2 Pa硫压下 ,合金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为多层 .外层为硫... 研究了纯Y和Co Y合金在 80 0℃H2 H2 S CO2 混合气中的腐蚀 ,以检验添加Y对纯Co耐硫 氧混合气腐蚀的影响 .给定温度下纯Y的腐蚀膜具有保护性 ,并有助于降低纯Co的腐蚀速率 .1 0 - 2 Pa硫压下 ,合金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为多层 .外层为硫化钴 ,中间层为由两金属化合物组成的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层 .最内层是由氧和硫引起的Y的内腐蚀区 .在 1 0 - 3Pa硫压下 ,合金没有形成外层硫化钴 ,仅在表面形成较薄的Y的硫氧化物 ,其下为Y的内氧化区 .在Y含量较高条件下未发生Y的选择性外硫化 氧化 ,这与Y在基体金属中的有限固溶度以及合金中出现富Y的金属间化合物相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硫化 钴钇合金 纯钇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Assessment of Co-Y System
5
作者 杜振民 张维敬 赵亮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85-190,共6页
By means of the Software Thermo-Calculation, the Co-Y system is assessed. It gives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individual phases, including the solutions bee, fee, hep, liquid and the intermetalliccompounds Co_(1... By means of the Software Thermo-Calculation, the Co-Y system is assessed. It gives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individual phases, including the solutions bee, fee, hep, liquid and the intermetalliccompounds Co_(17)Y-2, Co_5Y, Co_7Y_2,Co_3Y,Co_2Y, Co_3Y_2,Co_7Y_6,CoY, Co_3Y_4,Co_5Y_8 and CoY-3, whichare treated as stoichiometric compounds. Good agreement is obtained between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co-y system
下载PDF
TiAl合金表面Si-Co-Y扩散渗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6
作者 吕威 李轩 +3 位作者 位泽坤 谢小青 贾丽娜 来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76-4283,共8页
采用扩散共渗方法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了Si-Co-Y渗层,分析了渗层的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及其在950℃时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Co-Y渗层组织致密,呈多层结构:主要由TiSi_(2)表层,TiSi_(2)+Ti_(5)Si_(4)+Ti_(5)Si_(3)混合组成的... 采用扩散共渗方法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了Si-Co-Y渗层,分析了渗层的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及其在950℃时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Co-Y渗层组织致密,呈多层结构:主要由TiSi_(2)表层,TiSi_(2)+Ti_(5)Si_(4)+Ti_(5)Si_(3)混合组成的外层,Ti_(5)Si_(3)中间层和TiAl_(2)内层组成;渗层生长过程由Si的向内扩散控制,且遵循先沉积Si后沉积Co、Y的有序过程。氧化试验结果表明,Si-Co-Y渗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950℃氧化100 h后表面形成了由SiO_(2)、TiO_(2)和Al_(2)O_(3)组成的保护性氧化膜;该氧化膜的生长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增重的抛物线速率常数约为6.3×10^(-2)mg^(2)·(cm^(4)·h^(1/2))^(-1),较基体合金低约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Si-co-y渗层 渗层组织 形成机制 高温氧化
原文传递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Agricul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 被引量:2
7
作者 WANG Dong-hui Yiw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Yiwu 322000, 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12期8-11,共4页
The thesis selects freight volume and passenger capacity from 1978 to 2008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uses quantitative method of co-integration ... The thesis selects freight volume and passenger capacity from 1978 to 2008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uses quantitative method of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freight volume and passenger capacity, and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After the stationary test of the time sequence, I conduct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ight volume and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senger capacity and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In addition, I conduc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ight volume and passenger capacity, and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port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prominent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plays indistin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portation volume in Zhejiang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AL ECONOMY Co-i
下载PDF
挤压Mg-Y-Ni-Co合金的显微组织、加工性能及塑性变形行为
8
作者 毕广利 冉吉上 +5 位作者 满宏生 姜静 孟帅举 毕广阔 王海东 李元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0-237,共8页
本工作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万能实验机对挤压Mg-2Y-0.5Ni-0.5Co(%,原子分数)合金的显微组织、加工性能和塑性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挤压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α-Mg、沿挤... 本工作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万能实验机对挤压Mg-2Y-0.5Ni-0.5Co(%,原子分数)合金的显微组织、加工性能和塑性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挤压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α-Mg、沿挤压方向分布的片层状和细小块状18R-LPSO相、MgY(Co,Ni)_(4)相以及晶粒内细条纹状的14H-LPSO相组成。拉伸测试结果显示,挤压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塑性,断裂延伸率均高于15%。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合金的拉伸强度降低,而塑性增强。合金在300℃、1×10^(-3)s^(-1)和1×10^(-4)s^(-1)应变速率下断裂延伸率分别为117.87%和143.9%,具有准超塑性。通过构建的热加工图谱,优化出合金的稳定加工区间为温度275~300℃、应变速率10^(-4)~10^(-3)s^(-1)。挤压合金的变形行为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而改变,在低温(室温(RT)到200℃)和不同应变速率下,合金的变形机制以位错滑移为主;在高温(300℃)和低应变速率(1×10^(-4)s^(-1)和1×10^(-3)s^(-1))下,合金的变形机制为晶界滑移协调的位错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Mg-Y-Ni-Co合金 显微组织 加工性能 塑性变形
下载PDF
中国刑法中共谋共同正犯理论的消解
9
作者 李志恒 《犯罪研究》 2024年第5期57-68,共12页
共谋共同正犯是由日本判例创造出来的概念,主要为了实现对在共同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为人的合理处罚。日本刑法理论从最初的反对到普遍的接受,实际上是问题性思考优先于体系性思考的结果。中国刑法理论对于共谋共同正犯概念的引进之... 共谋共同正犯是由日本判例创造出来的概念,主要为了实现对在共同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为人的合理处罚。日本刑法理论从最初的反对到普遍的接受,实际上是问题性思考优先于体系性思考的结果。中国刑法理论对于共谋共同正犯概念的引进之争,本质上是关于中国共犯理论体系的选择之争。就理论体系的合理性而言,单一制不值得被采纳。德日的实质区分制在德日立法语境下有其必要性,但从中国的立法实际出发,没必要完全向其靠拢。双层区分制有其道理,在定罪阶段依托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形式客观说来维护基本的法治国原则,进而合理划定入罪范围,在量刑阶段依靠刑法中规定的主犯从犯概念,实现共犯人的合理量刑。在此前提之下,共谋共同正犯概念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并无存在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谋共同正犯 问题性思考 体系性思考 双层区分制
下载PDF
分子筛限域单位点钴体系催化芳香族化合物C-H键自调节高效氧化
10
作者 党健 李玮杰 +3 位作者 秦斌 柴玉超 武光军 李兰冬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通过芳香族化合物的碳-氢键活化与选择氧化,可以将廉价芳香烃类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含氧产品,因此,该反应在基础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均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苯乙酮生产工艺存在毒性底物使用、催化剂回收困难、反应条件苛刻以及产物收率低等问... 通过芳香族化合物的碳-氢键活化与选择氧化,可以将廉价芳香烃类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含氧产品,因此,该反应在基础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均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苯乙酮生产工艺存在毒性底物使用、催化剂回收困难、反应条件苛刻以及产物收率低等问题.通过大量的研究探索,科研人员进一步改进其生产工艺,利用环烷酸钴作为均相催化剂,实现了无溶剂条件下分子氧直接选择氧化乙苯生成苯乙酮.相比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在催化剂回收和产物分离方面具有优势,更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开发用于乙苯选择氧化制苯乙酮的高效稳定多相催化体系非常重要,但具有较大挑战.本文采用原位配体保护的水热合成法将钴配合物(钴-二乙烯三胺)封装在Y型分子筛中,并经进一步焙烧去除配体成功制得Co@Y分子筛催化剂.在无溶剂、无添加剂的条件下,单位点Co作为Co@Y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可催化乙苯选择氧化生成苯乙酮.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固体核磁共振谱等结果表明,该单位点Co(Co^(2+))通过与骨架氧原子作用稳定限域在Y型分子筛中.为明确Co@Y分子筛催化剂中单位点Co在乙苯氧化反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还对比了不同后合成方法所制备的Y分子筛(Co/Y,Co-Y)催化剂及工业环烷酸钴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Co@Y分子筛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性能,也说明在乙苯氧化反应过程中Co@Y分子筛催化剂的单位点Co有别于上述其他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此外,在Co@Y催化剂热过滤实验中未检测出Co物种浸出,表明Co@Y分子筛催化乙苯氧化反应为多相催化过程,并且在多次循环测试后,Co@Y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活性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两项实验均表明Co@Y催化剂具有高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乙苯氧化反应过程中观察到自加速现象,为此进行了对比实验(添加苯甲醛或1-苯乙醇的对比实验)和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痕量苯甲醛或1-苯乙醇的加入会显著改变Co@Y催化剂在乙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行为,痕量苯甲醛的加入可将反应表观活化能从69.7降至53.7 kJ/mol.本文也通过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研究了Co@Y分子筛催化剂单位点Co处乙苯选择氧化反应机理及反应过程中自加速现象产生的原因.DFT计算结果结合上述对比实验和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痕量苯甲醛或者1-苯乙醇后部分乙苯会直接氧化生成苯乙酮,而非通过乙苯→1-苯乙醇→苯乙酮的途径生成苯乙酮.DFT计算结果也阐明反应过程中自加速现象的产生源于单位点Co处活性氧物种(O^(*))的生成.该活性氧物种在乙苯、苯甲醛和1-苯乙醇的氧化途径中均能自发生成,并且该物种类似“引发剂”促使后续更多链式反应的发生,在乙苯氧化反应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为理解芳香族化合物碳-氢键选择氧化实验现象与催化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益见解,可为理性设计开发更高效的催化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键活化 多相催化 Co@Y分子筛催化剂 自加速 活性氧物种
下载PDF
ITO负载单原子钇吸附NO和C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1
作者 曹宇 吴海龙 +4 位作者 邱辰 张立志 王泽瑞 钟山 周晓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5,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表面负载单原子Y模型的表面性能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根据表面能计算结果可知,单原子Y最稳定负载位置为空位(H),即确定了ITO负载单原子钇(Single-atom Y supported on ITO,Y/ITO)稳...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表面负载单原子Y模型的表面性能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根据表面能计算结果可知,单原子Y最稳定负载位置为空位(H),即确定了ITO负载单原子钇(Single-atom Y supported on ITO,Y/ITO)稳定模型.对ITO和Y/ITO表面吸附气体分子(NO和CO)模型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根据对比ITO和Y/ITO表面的吸附能和态密度计算结果可知,单原子钇负载提高了ITO表面的稳定性和吸附性能.根据对比Y/ITO表面吸附NO和CO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和态密度计算结果可知,NO和CO气体分子吸附均为自发行为,过程放热.且NO气体分子更容易吸附在Y/ITO表面,即Y/ITO对NO气体分子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CO 单原子钇 吸附 第一性原理 ITO
下载PDF
不同偏置条件下基区掺杂浓度对NPN双极晶体管电离辐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席善斌 王志宽 +6 位作者 陆妩 王义元 许发月 周东 李明 王飞 杨永晖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对相同工艺制作但基区掺杂浓度不同的国产NPN双极晶体管,在不同偏置条件下进行60Co-γ辐照效应和退火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基区掺杂浓度不同,NPN双极晶体管辐照响应也不相同,低基区掺杂浓度的晶体管辐照损伤要明显大于高基区掺杂浓度的... 对相同工艺制作但基区掺杂浓度不同的国产NPN双极晶体管,在不同偏置条件下进行60Co-γ辐照效应和退火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基区掺杂浓度不同,NPN双极晶体管辐照响应也不相同,低基区掺杂浓度的晶体管辐照损伤要明显大于高基区掺杂浓度的晶体管辐照损伤;偏置条件不同,晶体管辐照响应也有很大差别,反向偏置辐照NPN晶体管参数退化较正向偏置严重。并对对实验现象的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N双极晶体管 ^6^0co-y辐照 基区掺杂浓度 辐照偏置
下载PDF
沿空留巷“Y”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13
作者 糜秋元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1期33-35,共3页
探讨了沿空留巷“Y”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旨在解决煤矿开采中瓦斯抽采与煤的采掘之间存在的问题。通过对“Y”型通风系统进行设计与应用,以及对煤与瓦斯共采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煤矿生产效益和安全性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Y”型通风 煤与瓦斯共采 矿井安全 瓦斯抽采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无芒雀麦种子的辐照效应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波 李祥莉 +1 位作者 赵宇佳 马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对无芒雀麦种子的辐照效应,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其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无芒雀麦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50,100,150,200,250,300 Gy)^(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 【目的】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对无芒雀麦种子的辐照效应,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其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无芒雀麦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50,100,150,200,250,300 Gy)^(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抑制作用,且150~300 Gy剂量辐射与对照差异均显著。活力指数、芽苗高度、主根长度和鲜重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辐射剂量为50 Gy处理时各指标测定值最大,随辐射剂量增加,各指标抑制作用增强,且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剂量辐射对芽苗干重表现在随辐射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剂量在150~300 Gy区间与对照差异显著。低剂量辐射对种子的出苗率、幼苗高度均有促进作用,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高剂量辐射抑制种子的出苗率。根据辐射剂量对种子的发芽状况和出苗率的影响,初步确定无芒雀麦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00~150 Gy。【结论】50~100 Gy范围内^(60)Co-γ射线辐射对无芒雀麦种子的活力、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在150~300 Gy范围内均有抑制作用,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60Co-γ射线 辐照效应 萌发特性 幼苗生长
下载PDF
Al掺杂对Li(Al_yCo_(1-y))O_2材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郝万君 陈岗 史延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报道了在 80 0℃烧结制备的新型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yCo1-y)O2 (y =0 ,0 .11)的X射线衍射结果和由此而揭示的结构演化过程 .研究表明 ,y≤ 0 .5时 ,材料呈单相 ,0 .6≤ y≤ 0 .9时 ,材料呈两相[Li(AlyCo1-y)O2 ,γ LiAlO2 ]共存状态... 报道了在 80 0℃烧结制备的新型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yCo1-y)O2 (y =0 ,0 .11)的X射线衍射结果和由此而揭示的结构演化过程 .研究表明 ,y≤ 0 .5时 ,材料呈单相 ,0 .6≤ y≤ 0 .9时 ,材料呈两相[Li(AlyCo1-y)O2 ,γ LiAlO2 ]共存状态 ,y =1时 ,材料又呈单相 ,为γ LiAlO2 相 .Li(AlyCo1-y)O2 材料中y值 的上限即Al的最大固溶度在 0 .5左右 .在单相区 (y≤ 0 .5 ) ,随着Al掺杂的增多 ,Li(AlyCo1-y)O2 材料晶格结构参数发生变化 ,a轴缩短 ,c轴变长 ,c/a比基本呈线性增加 ,材料的层状属性更加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XRD 结构 锂二次电池 钴酸锂 掺杂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_(1-y)Co_yO_2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煜娟 杜翠薇 +2 位作者 余仲宝 王静 刘庆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9-372,共4页
采用球形氢氧化镍的生产工艺合成了Ni1-yCoy(OH) 2 (0≤y≤ 0 .5 )共沉淀前驱体 ,利用该前驱体和锂盐一同焙烧后得到系列LiNi1-yCoyO2 固溶体。该方法避免了共沉淀时胶体的生成 ,而且与普通高温固相产物相比 ,烧成后的Li Ni1-yCoyO2 产... 采用球形氢氧化镍的生产工艺合成了Ni1-yCoy(OH) 2 (0≤y≤ 0 .5 )共沉淀前驱体 ,利用该前驱体和锂盐一同焙烧后得到系列LiNi1-yCoyO2 固溶体。该方法避免了共沉淀时胶体的生成 ,而且与普通高温固相产物相比 ,烧成后的Li Ni1-yCoyO2 产物不仅保持了前驱体的原有形貌 ,而且具有更优良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SEM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 ,我们系统研究了不同Co含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构以及前驱体形貌的影响。随着Co含量的增加 ,材料粒度逐渐降低 ,颗粒形貌由球形变为不规则形状 ;并且LiNi1-yCoyO2 材料的充放电及不可逆容量、放电电压均随Co含量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当 0 .10≤y≤ 0 .2 0时 ,材料比容量可达 190mAh/g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Ni-yCoyO2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Y,Gd)_2O_3:Eu^(3+)纳米粒子制备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易芬 马伟民 +4 位作者 闻雷 沈世妃 刘晶 王华栋 尹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9-1152,共4页
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Y,Gd)_2O_3:Eu^(3+)纳米粒子.用XRD,TEM,SEM及差示/热重分析(DSC/TG)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800℃保温2h时,合成出近似球形、粒径均匀且分散... 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Y,Gd)_2O_3:Eu^(3+)纳米粒子.用XRD,TEM,SEM及差示/热重分析(DSC/TG)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800℃保温2h时,合成出近似球形、粒径均匀且分散性好的(Y,Gd)_2O_3:Eu^(3+)纳米粒子,一次颗粒尺寸约为20 nm.样品在波长为612.0 nm监控光下激发,出现235和250 nm两个激发峰,分别为(Y,Gd)_2O_3基质吸收和Eu^(3+)迁移态(CTS)吸收造成的.两个波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峰强度前者高于后者.当掺杂Eu^(3+)的摩尔浓度为3%时,发射光谱对应~5D_0→~7F_2能级跃迁的相对峰强度最大,当Eu^(3+)掺杂的摩尔浓度为7%时,相对峰强度反而降低,这是由于Eu^(3+)的浓度猝灭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 共沉淀法 (Y Gd)2O3:Eu^3+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下载PDF
活性元素Y对高Nb-TiAl合金表面硅化物渗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涌泉 杜晓娟 +2 位作者 蒋亮 张小丽 魏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3,共6页
目的提高Nb-TiAl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方法采用NaF为催化剂、1080℃下Si-Y扩散共渗5 h的方法,在高Nb-Ti Al表面制备了Y改性硅化物渗层,利用SEM、EDS和XRD分析了渗剂中Y_2O_3含量对共渗层组织及相组成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含量Y_2O_3... 目的提高Nb-TiAl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方法采用NaF为催化剂、1080℃下Si-Y扩散共渗5 h的方法,在高Nb-Ti Al表面制备了Y改性硅化物渗层,利用SEM、EDS和XRD分析了渗剂中Y_2O_3含量对共渗层组织及相组成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含量Y_2O_3所制备的Si-Y共渗层具有多层复合结构,共渗层的厚度随Y元素的添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共渗层的内层均由γ-Ti Al相组成;当渗剂中Y_2O_3含量为2%和3%(质量分数)时,共渗层的外层主要为(Ti,Nb)Si_2相,中间层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为(Ti,Nb)_5Si_4相和(Ti,Nb)_5Si_3相,其中2%Y_2O_3的Si-Y共渗层有一层富Al的(Ti,Nb)_5Si_4和(Ti,Nb)_5Si_3相组成的浅表层;当渗剂中Y_2O_3含量为0%、1%和5%时,共渗层外层以(Ti,Nb)_5Si_4相为主,中间层主要为(Ti,Nb)_5Si_3相。结论稀土Y元素质量分数为2%~3%时具有明显的促渗作用,且获得的Si-Y渗层组织结构致密,但添加过量的稀土元素会抑制Si元素的吸附与扩散,使得Si-Y共渗层中产生较多的孔洞,同时渗层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b9合金 Si-Y共渗层 渗层结构 活性元素Y
下载PDF
小球藻热裂解油催化加氢精制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仲卫成 郭庆杰 +1 位作者 王许云 张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1-578,共8页
以Ni-Co-Pd/γ-Al2O3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小球藻热裂解油的催化加氢精制。在较低加氢压力(2×106 Pa)下考察了加氢温度和氢油比(体积比)对精制生物油的含水率、热值、运动黏度和十六烷值等参数的影响,并对加氢前后油品... 以Ni-Co-Pd/γ-Al2O3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小球藻热裂解油的催化加氢精制。在较低加氢压力(2×106 Pa)下考察了加氢温度和氢油比(体积比)对精制生物油的含水率、热值、运动黏度和十六烷值等参数的影响,并对加氢前后油品进行了元素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在2×106 Pa压力下,氢油比为120∶1,温度为300℃时,精制油收率达89.6%,热值和十六烷值较加氢前分别增加了17.94%和71.2%,黏度下降66.32%。元素分析和GC-MS分析表明,精制生物油的H/C原子比由1.55提高至1.97,氧、氮、硫含量明显降低,脱氧率达到80.46%。精制油中的有机酸、酯、酮、醛的含量明显降低,烷烃和醇醚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热裂解油 催化加氢 Ni-Co-Pd/γ-Al2O3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Phylogenetic evaluation of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Papilio maackii and P.syfanius(Lepidoptera:Papilionidae) 被引量:2
20
作者 诸立新 吴孝兵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8-254,共7页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Papilio maackii and P.syfanius has long been disputed.We conducted a molecular phylogenetic study to evaluate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P.maackii and P.syfanius.A total of twenty-four P.maackii i...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Papilio maackii and P.syfanius has long been disputed.We conducted a molecular phylogenetic study to evaluate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P.maackii and P.syfanius.A total of twenty-four P.maackii individuals from six localities and sixteen P.syfanius individuals from two localities were analyzed.We sequenced the partial region of the CO-I gene(about 579 bp) and partial CO-II gene sequence(about 655bp) of the two species.The Kimura-2-Parameter distances among P.maackii and P.syfanius ranged from 0 to 0.6%.Fifteen haplotype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combined data set.The results strongly supported that all P.maackii individuals and all P.syfanius individuals formed a large clade,and could not be divided into separated clades.This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two species have only very recently undergone spe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ilio maackii Papilio syfanius CO-I CO-II PHYLOGENY TAXONOM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