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4C对Si3N4/Si_(2)N_(2)O结合SiC材料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曹会彦 吴吉光 +2 位作者 程竹 李杰 黄志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首先以Si粉、SiO_(2)微粉为原料,先在700℃空气气氛处理,然后在1400℃氮气气氛下合成Si_(2)N_(2)O,研究了B_(4)C添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0%)对Si_(2)N_(2)O合成效果的影响。然后根据B_(4)C最优加入量,先在700... 首先以Si粉、SiO_(2)微粉为原料,先在700℃空气气氛处理,然后在1400℃氮气气氛下合成Si_(2)N_(2)O,研究了B_(4)C添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0%)对Si_(2)N_(2)O合成效果的影响。然后根据B_(4)C最优加入量,先在700℃空气气氛保温5 h,然后在1400℃氮气气氛保温5 h制备了Si_(3)N_(4)/Si_(2)N_(2)O结合SiC试样。采用1300℃风冷5次后试样的抗折强度保持率评价其抗热震性,分析了热震前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合成Si_(2)N_(2)O的B_(4)C最优添加量为3%(w);在700℃空气处理时,B_(4)C优先和气氛中O_(2)反应生成液相B2O3,为1400℃氮气气氛生成板片状Si_(2)N_(2)O提供充足液相。2)风冷热震后,添加B_(4)C的试样中Si_(2)N_(2)O结合相保持完整,强度保持率由未添加时的67.5%提高至88.5%;同时,生成的B2O3发生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生成导热性好、具有自润滑特性的BN,改善其抗热震性,并在使用过程中继续为Si_(3)N_(4)/Si_(2)N_(2)O结合SiC材料提供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_(4)c Si_(3)N_(4)/Si_(2)N_(2)o结合Sic 抗热震性 干熄炉 斜道区
下载PDF
Fe_3O_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odified Electrode as a Sensor for Determination of Nimesulide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Jin-lei TAN Xue-cai +4 位作者 ZHAO Dan-dan TAN Sheng-wei LIU Li WANG Lin HUANG Zeng-we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66-569,共4页
A novel type of Fe3O4 nanoparticles modified glass carbon electrode(Fe3O4/GCE)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4-nitro-2-phenoxyphenyl)methanesulfonamide(nimesulide) were studied on the ... A novel type of Fe3O4 nanoparticles modified glass carbon electrode(Fe3O4/GCE)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4-nitro-2-phenoxyphenyl)methanesulfonamide(nimesulide) were studied on the Fe3O4/GCE.In 0.4mol/L HAc-NaAc buffer solution(pH=5.0),the electrode process of nimesulide was irreversible at bare GCE and Fe3O4/GCE.The Fe3O4/GCE exhibited a remarkable catalytic and enhancement effect on the reduction of nimesulide.The reduction peak potential of nimesulide shifted positively from-0.683 V at bare GCE to-0.625 V at Fe3O4/GCE,and the sensitivity was increased by ca.3 times.So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The linear range between the peak curren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imesulide was 2.6×10-6 "1.0×10-4mol/L(R=0.993)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1.3×10-7mol/L.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nimesulide in medical tablets.The recovery was determined to be 96.9% "101.9% by means of standard addition method.The method is comparable to UV-Vis spectro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nanoparticle Modified electrode NIMESULIDE DETERMINATI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Co_3(BTC)(HBTC)(H_2BTC)(C_2H_4O_2)_3]·3(DMF)·6(H_3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5
3
作者 方千荣 石鑫 +9 位作者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朱广山 李亚丰 叶玲 王春雷 张震东 唐璐璐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Compound [Co 3(BTC)(HBTC)(H 2BTC)(C 2H 4O 2) 3]·3(DMF)·6(H 3O)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 Compound [Co 3(BTC)(HBTC)(H 2BTC)(C 2H 4O 2) 3]·3(DMF)·6(H 3O)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solved by direct method and refined by full-matrix least-square method.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and belongs to space group Cc with a=2.645 3(5) nm, b= 1.670 4(3) nm, c=1\^821 6(4) nm, β=128.16(3) °, V=6.329(2) nm 3, Z=2 , D c=20.200 Mg/m 3, M r= 1 314.744, μ=10.274 mm -1, F(000) =38 226, GOF=0.99, R=0.094 1, ωR=0.257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 合成 沸石 分子筛 晶体结构 微孔材料 [co3(BTc)(HBTc)(H2BTc)(c2H4o2)33(DMF) ·6(H3o)
下载PDF
从废旧锂离子电池浸出液制备Co_3O_4微球 被引量:1
4
作者 梅光军 李莹雪 叶聪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9-891,共3页
采用沉淀焙烧法从废旧锂离子电池LiCoO2电极浸出液制备Co3O4。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SEM)及ICP-AES对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表征产物的特性。研究表明:以10%NaOH溶液调节LiCoO2电极超声辅助硫酸浸出液的pH值至5.2去除Al3+,再加... 采用沉淀焙烧法从废旧锂离子电池LiCoO2电极浸出液制备Co3O4。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SEM)及ICP-AES对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表征产物的特性。研究表明:以10%NaOH溶液调节LiCoO2电极超声辅助硫酸浸出液的pH值至5.2去除Al3+,再加入Na2S、NaF溶液去除Cu2+、Ca2+、Mg2+等离子。净化后,通过对比实验得到制备Co3O4的最佳实验条件:即净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H4)2C2O4,用NH3.H2O调节溶液pH=9.5沉钴,使用20%的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滤渣在55℃条件下真空干燥、在400℃条件下焙烧2.5 h,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μm Co3O4微球。Co3O4的纯度为84.32%,Co的回收率为7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NH4)2c2o4 焙烧 co3o4
下载PDF
C_3A-CaSO_4·2H_2O-CaCO_3-H_2O体系水化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肖佳 马保国 +1 位作者 董荣珍 许彩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9-813,835,共6页
研究了C3A-CaSO4·2H2O-CaCO3-H2O体系水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对该体系进行了物相分析,采用量热试验对其水化历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CO3的引入阻碍了反应产物AFt向AFm转化,提高了AFt的稳定性;CaCO3提供的CO23-导... 研究了C3A-CaSO4·2H2O-CaCO3-H2O体系水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对该体系进行了物相分析,采用量热试验对其水化历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CO3的引入阻碍了反应产物AFt向AFm转化,提高了AFt的稳定性;CaCO3提供的CO23-导致AFm向单碳铝酸盐转化,而该转化重新提供的SO24-又促进AFm向AFt转化,从而使AFm不稳定;掺入12.5%(质量分数)CaCO3和12.5%(质量分数)CaSO4.2H2O后,C3A-CaSO4·2H2O-CaCO3-H2O体系放热峰较纯C3A体系放热峰增强、前移,其峰值及峰值出现的时间介于纯C3A和单掺25%CaCO3体系之间,第1放热峰为C3A初始水解和AFt形成所致,第2放热峰为AFt向AFm转化以及碳铝酸盐水化物形成所致,第3放热峰为碳铝酸盐水化物大量形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A-caSo4·2H2o-caco3-H2o体系 水化历程 水化产物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Rh/Co_3O_4催化剂对C_3H_6还原NO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肖益鸿 丁作斌 +3 位作者 王冬梅 钟富兰 蔡国辉 郑勇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9期686-692,共7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3O4氧化物,并以其为载体制备负载型Rh催化剂。考察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织构、氧化还原性能及其对C3H6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600℃焙烧的载体制备的Rh/Co3O4催化剂中Rh与Co3O4的相...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3O4氧化物,并以其为载体制备负载型Rh催化剂。考察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织构、氧化还原性能及其对C3H6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600℃焙烧的载体制备的Rh/Co3O4催化剂中Rh与Co3O4的相互作用较强,促进对N—O键的削弱作用,提高对C3H6还原NO的还原能力。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当体系中C3H6为500×10-6、NO为500×10-6和O2体积分数为5%时,NO转化率50%,催化性能优于Rh/Al2O3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Rh/co3o4催化剂 c3H6 催化还原 No
下载PDF
电沉积-烧结法制备掺杂碳的Co_3O_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3
7
作者 钱建才 于维平 +2 位作者 张世超 黄东 吴寒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40,共4页
采用电沉积烧结法制备了掺杂C的Co3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XRD分析结果表明,电沉积物质是Co(OH)2,经245℃的真空烧结后转变为Co3O4。能谱分析表明,镀液中添加甲醛后,获得的镀层中含有C。SEM观察发现加入甲醛后镀层表面形成的孔间距加大... 采用电沉积烧结法制备了掺杂C的Co3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XRD分析结果表明,电沉积物质是Co(OH)2,经245℃的真空烧结后转变为Co3O4。能谱分析表明,镀液中添加甲醛后,获得的镀层中含有C。SEM观察发现加入甲醛后镀层表面形成的孔间距加大、空隙增多、孔壁变薄。在Li/Co3O4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加入甲醛不但使电极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比容量的值也有所提高。电极性能试验表明加入甲醛后电池的循环寿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沉积-烧结 co3o4 掺杂c
下载PDF
La_2O_3-B_4C系反应合成LaB_6粉末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树起 闵光辉 +2 位作者 邹增大 王效志 韩建德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系统研究了利用 La2O3和 B4C粉制备 LaB6粉末的反应合成工艺 La2O3-B4C系反应热力学分析表明反应产物的气体分压对 LaB6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减小气体分压可以明显降低 LaB6的合成温度,结合 DTA 测定结... 系统研究了利用 La2O3和 B4C粉制备 LaB6粉末的反应合成工艺 La2O3-B4C系反应热力学分析表明反应产物的气体分压对 LaB6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减小气体分压可以明显降低 LaB6的合成温度,结合 DTA 测定结果,确定了 LaB6粉末的合成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所生成粉末的相组成,并分别用扫描电镜和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所生成 LaB6粉末的颗粒尺寸、形貌及纯度实验结果表明, La2O3-B4C系制备 LaB6粉末的优化工艺是真空度 133 Pa,1673 K保温2.5 h,所合成的LaB6粉末颗粒比较规整,大多呈近似圆球形,平均直径3μm,纯度达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o3 B4c 反应合成 LaB6 粉末冶金
下载PDF
桉树遗态Fe_2O_3-Fe_3O_4/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锑(Ⅲ)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韦文慧 朱宗强 +2 位作者 朱义年 秦辉 梁美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2,共4页
以桉树为植物模板,通过氨水浸提、硝酸铁浸渍和马弗炉有氧焙烧等处理制备获取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质分析;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初始Sb(Ⅲ)含量、pH、吸附剂投加量以及... 以桉树为植物模板,通过氨水浸提、硝酸铁浸渍和马弗炉有氧焙烧等处理制备获取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质分析;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初始Sb(Ⅲ)含量、pH、吸附剂投加量以及吸附剂粒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取的复合材料很好地保留了桉树自身固有的植物本征结构,且Fe2O3和Fe3O4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其对水中Sb(Ⅲ)的良好吸附性能;随着Sb(Ⅲ)初始含量的增加,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对Sb(Ⅲ)的吸附量增大;温度对吸附除Sb(Ⅲ)没有明显影响;初始溶液pH为8时,Sb(Ⅲ)的去除效果最好;适宜吸附剂投加量为0.5 g/50 mL;吸附剂粒径小利于吸附率的提高,但块状材料也显示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遗态 Fe2o3-Fe3o4 c复合材料 制备 吸附
下载PDF
B_4C加入量对Al_2O_3-SiC-C铁沟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涂军波 魏军从 李朝云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电熔棕刚玉为骨料,碳化硅、白刚玉、硅粉、球沥青、硅微粉、氧化铝微粉及高铝水泥为细粉,按大颗粒、中颗粒、细粉的质量比为55∶15∶30配料,分别外加0、0.2%、0.4%、0.6%的碳化硼细粉,加水和少量减水剂共混后,振动成型为160 mm×4... 以电熔棕刚玉为骨料,碳化硅、白刚玉、硅粉、球沥青、硅微粉、氧化铝微粉及高铝水泥为细粉,按大颗粒、中颗粒、细粉的质量比为55∶15∶30配料,分别外加0、0.2%、0.4%、0.6%的碳化硼细粉,加水和少量减水剂共混后,振动成型为160 mm×40 mm×40 mm的试样。自然干燥24 h脱模后,再自然干燥24 h,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于800、1 000、1 200、1 550℃下热处理3 h。检测各温度热处理后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耐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抗氧化性,高温抗折强度是在空气气氛中于1 400℃0.5 h进行检测,并利用XRD分析部分试样经高温抗折试验后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由于B4C在较低温度下氧化产生少量液相,一方面促进了材料的烧结,增大了中温强度;另一方面在材料表面形成防氧化膜,阻碍了炭素材料的氧化,利于次生β-SiC的形成,因而增大了浇注料的高温抗折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B4C加入量为0.4%时,浇注料的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 AL2o3 -Sicc 铁沟浇注料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Y_2O_3对WC-B_4C激光合金化层裂纹与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友宏 刘敏 马文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6,6-7,共4页
目前,有关稀土氧化物粉末粒度大小及含量对激光陶瓷合金化层裂纹及耐磨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以近纳米级Y2O3-WC-B4C粉末对60CrMnMo钢表面进行激光陶瓷合金化,以提高其耐磨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轮... 目前,有关稀土氧化物粉末粒度大小及含量对激光陶瓷合金化层裂纹及耐磨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以近纳米级Y2O3-WC-B4C粉末对60CrMnMo钢表面进行激光陶瓷合金化,以提高其耐磨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轮式磨耗试验机分析、考察了Y2O3含量对合金化层的组织、物相、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2O3使合金化层表面更加平整、光滑,表面裂纹减少、变细;合金化层硬度随着Y2O3含量增加而降低;合金化层物相主要有Fe-Cr,Cr23C6,B2W,B13C2等;随Y2O3含量增加,树枝晶减少,合金化层组织更均匀致密,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Y2O3含量为4%时,合金化层组织最细、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Y2o3-Wc-B4c粉末 60cRMNMo 裂纹 耐磨性能
下载PDF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PhCH_2Sn(O)(O_2CC_4H_3S)]_6·2CH_2Cl_2 和 [PhCH_2Sn(O)(O_2CC_3H_2NO)]_6·2CH_2Cl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7
12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8-963,共6页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 2 76 0 (3) nm,b=1 .30 5 6 (3) nm,c=1 .334 3(3) nm,α=1 0 5 .6 5 (3)°,β=96 .2 7(3)°,γ=97.2 0 (3)°,Z=1 ,V=2 .0 997(7) nm3 ,Dc=1 .80 9g/ cm3 ,μ=2 .0 97mm- 1 ,F(0 0 0 ) =1 1 1 6 ,R=0 .0 6 5 1 ,w R=0 .1 2 92 .化合物 2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2 2 4 0 (4 ) nm,b=1 .36 73(4 ) nm,c=1 .374 4(4 ) nm,α=1 0 7.76 0 (4 )°,β=98.0 6 9(5 )°,γ=91 .4 80(5 )°,Z=2 ,V=2 .1 6 31 (1 2 ) nm3 ,Dc=3.373g/ cm3 ,μ=3.799mm- 1 ,F (0 0 0 ) =2 1 36 ,R=0 .0 382 ,w R=0 .0 79.它们均为鼓形簇状结构 ,锡原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化合物 1通过分子间 S… S近距离作用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 [PhcH2Sn(o)(o2cc4H3S)]6·2cH2c12 [PhcH2Sn(o)(o2cc3H2N0)]6·2cH2cl2 合成 晶体结构 2-噻吩甲酸 2-噁唑甲酸 三苄基氧化锡
下载PDF
咪唑配位的夹心型杂多化合物Na_9[{Na(H_2O)}_3{Co(C_3H_4N_2)}_3(BiW_9O_(33))_2]·33H_2O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虎林 薛岗林 +3 位作者 王继武 王大奇 李君 史启祯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39-1843,共5页
在pH =7 5的水溶液中 ,咪唑与Na2 WO4,Bi(NO3 ) 3 及Co(NO3 ) 2 反应 ,得到了咪唑配位的新型杂多钨酸盐Na9[{Na (H2 O) 3 }{Co(C3 H4N2 ) }3 (BiW9O3 3 ) 2 ]·3 3H2 O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胞参数为 :空间... 在pH =7 5的水溶液中 ,咪唑与Na2 WO4,Bi(NO3 ) 3 及Co(NO3 ) 2 反应 ,得到了咪唑配位的新型杂多钨酸盐Na9[{Na (H2 O) 3 }{Co(C3 H4N2 ) }3 (BiW9O3 3 ) 2 ]·3 3H2 O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胞参数为 :空间群P3 - ,a =1 3 90 4( 4 )nm ,b =1 3 90 4( 4 )nm ,c =3 3 169( 13 )nm ,γ =12 0° ,V =5 5 5 3 ( 3 )nm3 ,Z =2 ,R1 =0 0 3 61,wR2 =0 0 5 0 7(I >2σ) .杂多阴离子 [{Na(H2 O) }3 {Co(C3 H4N2 ) }3 (BiW9O3 3 ) 2 ] 9-为夹心式结构 ,两个三空缺Keggin离子α B BiW9O9-3 3 夹层中的中心离子为交替排列的三个Na(H2 O) + 和三个Co(C3 H4N2 ) 2 + ,中心离子钴的配位数为 5 ,该杂多阴离子具有C3v对称性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磁性质表征 ,拟合结果为J =6 90cm-1 ,g =2 10 ,θ =0 2 5K ,表明该化合物中的Co(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配位 夹心型杂多化合物 Na9[{Na(H2o)}3{co(c3H4N2)}3(BiW9o33)2]·33H2o 合成 结构 磁性质 杂多钨酸盐
下载PDF
3-硝基-1,2,4-三唑-5-酮二甲胺盐(CH_3)_2NH_2^+C_2N_4O_3H^-的合成、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海霞 宋纪蓉 +4 位作者 徐抗震 胡荣祖 翟高红 文振翼 郁开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19-1823,共5页
利用 3 硝基 1,2 ,4 三唑 5 酮 (NTO)的乙醇溶液与二甲胺的水溶液合成了NTO的二甲胺盐 (CH3 ) 2 NH+ 2 C2 N4O3 H-,在二甲基甲酰胺 (DMF)和甲醇的混合溶剂 (体积比为 1∶5 )中培养出单晶 .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分子结构和晶... 利用 3 硝基 1,2 ,4 三唑 5 酮 (NTO)的乙醇溶液与二甲胺的水溶液合成了NTO的二甲胺盐 (CH3 ) 2 NH+ 2 C2 N4O3 H-,在二甲基甲酰胺 (DMF)和甲醇的混合溶剂 (体积比为 1∶5 )中培养出单晶 .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 1) /c ,晶胞参数为 :a =0 7116( 1)nm ,b =0 873 5 ( 2 )nm ,c =1 3 160 ( 3 )nm ,β =10 1 12( 2 )° ,V =0 80 2 6( 3 )nm3 ,Dc=1 45 0g/cm3 ,Z =4,F( 0 0 0 ) =3 68.采取HF/ 6 3 1+G(d)和MP2 / 6 3 1+G(d)以及B3LYP/6 3 1+G(d)方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几何全优化 ,并对其成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1 2 4-三唑-5-酮二甲胺盐 (cH3)2NH2^+c2N4o3H^- 合成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 理论计算 二甲胺盐 3-硝基-1 2 4-三唑-5-酮
下载PDF
B_4C/Al_2O_3/TiC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军龙 刘长霞 何士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29,共3页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探讨了TiC含量对B4C/Al2O3/TiC复合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的增韧机制。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B4C与TiC发生原位反应,生成了TiB2。发生原位反...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探讨了TiC含量对B4C/Al2O3/TiC复合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的增韧机制。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B4C与TiC发生原位反应,生成了TiB2。发生原位反应有效的降低了B4C/Al2O3复合陶瓷的致密化烧结温度;B4C/Al2O3复合陶瓷烧结温度为2150℃,B4C/Al2O3/TiC复合陶瓷的烧结温度为1900℃。而且,原位反应提高了B4C/Al2O3/TiC复合陶瓷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裂纹偏转和裂纹钉扎是B4C/Al2O3/TiC复合材料主要增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 AL2o3 TIc 热压烧结 微观结构
下载PDF
O3和C2H4在介质阻挡放电转化NO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侃 聂勇 +3 位作者 汪晶毅 王黎明 关志成 贾志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放电等离子体结合选择催化还原脱除NOx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贫燃尾气治理技术,其预处理过程中,尾气中NO会向NO2转化。为了解重要的活性中间产物O3的作用和生成特性以及常见的烃类添加剂C2H4的作用,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了相... 放电等离子体结合选择催化还原脱除NOx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贫燃尾气治理技术,其预处理过程中,尾气中NO会向NO2转化。为了解重要的活性中间产物O3的作用和生成特性以及常见的烃类添加剂C2H4的作用,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监测N2/O2,N2/O2/NO,N2/O2/C2H4,N2/O2/NO/C2H4共4个体系下的O3产生特性,并通过N2/O2/NO和N2/O2/NO/C2H4体系的比较考察C2H4对NO转化影响的结果表明:除N2/O2体系外,其它体系中都不会产生大量的O3;C2H4不但提高了NO的转化率,还明显地抑制放电过程NO的生成。可以推断,O3作为氧化剂能促进NO向NO2的转化,C2H4添加剂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c2H4 贫燃发动机尾气 氮氧化物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Co_3O_4/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求忠 魏芬 +2 位作者 何小英 吴静嫆 黄雪梅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86-292,共7页
采用沉淀-水热法制备CoCO3/C前驱体,再热分解制得Co_3O_4/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外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充放电曲线和循环伏安测试探讨材料的充放电特征,通过交流阻抗谱分析掺碳对材料性能的... 采用沉淀-水热法制备CoCO3/C前驱体,再热分解制得Co_3O_4/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外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充放电曲线和循环伏安测试探讨材料的充放电特征,通过交流阻抗谱分析掺碳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_3O_4/C复合材料中Co_3O_4呈纳米颗粒聚集的片状结构.Co_3O_4/C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44 mA·h·g^(-1)和1 167 mA·h·g^(-1),首次库仑效率为72.3%;50次循环后,充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506 mA·h·g^(-1)和60.4%,明显高于纯Co_3O_4材料(190 mA·h·g^(-1)和22.6%),说明掺杂C能有效改善Co_3O_4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co3o4/c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吸附Sb(Ⅲ)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延鹏 朱宗强 +1 位作者 朱义年 秦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以制备获得的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为吸附剂,研究了Sb(Ⅲ )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其对模拟废水中Sb(Ⅲ)的静态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初始质量浓度为5、10和50 mg/L Sb(Ⅲ)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吸附平衡... 以制备获得的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为吸附剂,研究了Sb(Ⅲ )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其对模拟废水中Sb(Ⅲ)的静态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初始质量浓度为5、10和50 mg/L Sb(Ⅲ)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吸附平衡时间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提高;4种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和回归分析显示,遗态材料对Sb(Ⅲ)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很好地遵循准2级动力学模型(R2>0.99);在25、35、45℃试验条件下,遗态材料对Sb(Ⅲ)的吸附量均随着溶液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遗态材料对Sb(Ⅲ)的等温吸附更适合用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合(R2>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遗态Fe2o3 FE3o4 c复合材料 吸附 Sb(Ⅲ)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复合材料Al/Al_4C_3/Al_2O_3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德昌 周玉 +1 位作者 雷廷权 郑玉峰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84,共4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MA)球磨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Al/Al4C3/Al2O3,对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育良好的Al4C3棒状单晶体和等轴状γAl2O3均匀分布在铝晶界或晶粒内部,二者体积... 采用机械合金化(MA)球磨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Al/Al4C3/Al2O3,对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育良好的Al4C3棒状单晶体和等轴状γAl2O3均匀分布在铝晶界或晶粒内部,二者体积含量约为66v%。Al/Al4C3和Al/Al2O3界面洁净,为直接的原子结合,但不存在确定的位向关系。复合材料的室温、高温强度及刚度比粉末冶金纯铝(P/MAl)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Al/Al4c3/Al2o3
下载PDF
热压烧结增强Ca_3Co_4O_9多晶的c轴择优织构和电输运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世金 虞澜 +3 位作者 傅佳 陈琪 邱兴煌 钟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共4页
分别采用常压固相反应和进一步的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了Ca_3Co_4O_9多晶块材,通过XRD、SEM、致密度、电阻率-温度曲线、霍尔效应测试,对比研究了热压烧结对多晶织构和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多晶样品均为c轴择优,经热... 分别采用常压固相反应和进一步的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了Ca_3Co_4O_9多晶块材,通过XRD、SEM、致密度、电阻率-温度曲线、霍尔效应测试,对比研究了热压烧结对多晶织构和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多晶样品均为c轴择优,经热压烧结后多晶的择优织构显著增强,致密度增大,但真空烧结使样品中氧的化学计量比不足,结晶质量略有下降。热压烧结后多晶的面内电阻率显著下降,其室温电阻率约为常压烧结样品的1/7,且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这主要是由于热压样品晶粒沿(00l)择优排列显著增强,使沿材料ab面内的电输运占优,且晶界和缺陷散射减弱使Co^(4+)载流子迁移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3co4o9多晶 热压烧结 c轴择优 电输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