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电池用CoS2正极材料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潇薇 刘波 +1 位作者 李科 王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3-628,634,共7页
以硝酸钴(Co(NO_3)_2·6H_2O)和硫脲(NH2CSNH2)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物浓度下水热合成了不同形貌的Co S2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后将石墨烯添加到制备的Co S2... 以硝酸钴(Co(NO_3)_2·6H_2O)和硫脲(NH2CSNH2)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物浓度下水热合成了不同形貌的Co S2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后将石墨烯添加到制备的Co S2中作为正极材料制备成单体热电池进行恒流和脉冲放电测试。SEM、XR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中反应物(Co(NO_3)_2·6H_2O)量从0.02 mol/L增加到0.08 mol/L,产物Co S2材料纳米棒尺寸逐渐缩短,球形颗粒尺寸趋于均匀,团聚现象更加明显;材料晶相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都为立方晶系的Co S2;XPS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元素价态分别为Co2+和S-1。当恒流放电电流密度较大增加到0.8 A/cm2时,Co S2/石墨烯阴极材料有更好的电性能;脉冲放电测试结果表明,Co S2材料制备的单体电池内阻明显小于Fe S2材料,在放电初期的平稳阶段,内阻约小0.5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水热法 正极材料 cos2 石墨烯
下载PDF
FeS2-CoS2多相硫化物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耿嘉 朱艳丽 吴启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380,共7页
采用物理机械混合法制备了热电池用FeS2-CoS2多相正极材料,并探索了Fe、Co含量对热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获得混合硫化物的成分、结构以及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相正极材料相比,Fe/Co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FeS... 采用物理机械混合法制备了热电池用FeS2-CoS2多相正极材料,并探索了Fe、Co含量对热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获得混合硫化物的成分、结构以及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相正极材料相比,Fe/Co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FeS2高电压的优势,又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热电池放电时间;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正极材料放电前后的形貌发生了变化,Li+通道随着反应的进行被产物覆盖而减少;当Fe/Co比为1∶4和1∶0.25时,单体电池放电的最高电压分别为1.67 V和1.72 V,且当截止电压为1.25 V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50.7 mA·h/g和167.1 mA·h/g,高于其他比例的多相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FeS2 cos2 物理混合 电化学性能 扫描电镜
下载PDF
CoS2和CoP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析氧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文君 王梦娇 +3 位作者 杨阳 杜庶铭 徐冬 郭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通过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和硫化、磷化处理合成具有多孔结构的CoS2和CoP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将这2种材料用于析氧反应的催化剂,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 A/cm2时,2种... 通过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和硫化、磷化处理合成具有多孔结构的CoS2和CoP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将这2种材料用于析氧反应的催化剂,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 A/cm2时,2种催化剂均需要较小过电位。CoS2和CoP催化剂相应的塔菲尔曲线显示其斜率值较小,分别为78 m V/dec和77 m V/dec,说明这2种催化剂在析氧催化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很好的析氧反应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氧 全解水 cos2 COP 催化
下载PDF
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MoS2/CoS2二元复合材料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燕 韩耀 +1 位作者 陈林辉 汪长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5-610,共6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原料配比的MoS2/CoS2二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当原料中Mo:Co (摩尔比)=2:1时,该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循环稳定性能和最高的比电容,在2 mV/s扫描...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原料配比的MoS2/CoS2二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当原料中Mo:Co (摩尔比)=2:1时,该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循环稳定性能和最高的比电容,在2 mV/s扫描速度下,比电容为549 F/g;或1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434 F/g。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八面体形状的CoS2和花状的MoS2组成。综合分析可知,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2种组元材料的协同效应、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可调控的组分含量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cos2二元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Embedding CoS2 nanoparticles in N-doped carbon nanotube hollow frameworks for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被引量:5
5
作者 Jintao Zhang Le Yu Xiong Wen (David) Lo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4298-4304,共7页
The construction of metal sulfides-carbon nanocomposites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is highly attractive for various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Herein, we report a facile two-step method for preparing a ... The construction of metal sulfides-carbon nanocomposites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is highly attractive for various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Herein, we report a facile two-step method for preparing a nanocomposite with CoS2 nanoparticles in N-doped carbon nanotube hollow frameworks (NCNTFs). Starting from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67 (ZIF-67) particles, in situ reduced metallic cobalt nanocrystals expedite the forma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hollow frameworks from staggered carbon nanotubes via a carbonization process. After a follow-up sulfidation reaction with sulfur powder, the embedded cobalt crystals are transformed into CoS2 nanoparticles. Benefitting from the robust hollow frameworks made of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and highly active CoS2 ultrafine nanoparticles, this advanced nanocomposite shows greatly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when evaluated as an electr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Impressively, the resultant CoS2/NCNTF material delivers a 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 -937 mAh.g-1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A-g-1 with a cycle life longer than 16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 carbon nanotub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lithium-ion batteries
原文传递
利用cos2θ公式的变形解题几例
6
作者 周作杰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4年第9期45-45,共1页
21/2(21/2/2cosθ+21/2/2sinθ)cos2θ=cos2θ-sin2θ=(cosθ+sinθ)(cosθ-sinθ) =21/2(21/2/2cosθ+21/2/2sinθ) ·21/2(21/2/2cosθ-21/2/2sinθ), 则得cos2θ=2cos(θ+π/4)cos(θ-π/4)或者cos2θ=2sin(π/4+θ)si... 21/2(21/2/2cosθ+21/2/2sinθ)cos2θ=cos2θ-sin2θ=(cosθ+sinθ)(cosθ-sinθ) =21/2(21/2/2cosθ+21/2/2sinθ) ·21/2(21/2/2cosθ-21/2/2sinθ), 则得cos2θ=2cos(θ+π/4)cos(θ-π/4)或者cos2θ=2sin(π/4+θ)sin(π/4-θ). 应用上面的结论求解某些余弦函数或正弦函数的乘积时则显得简洁又明快,现举例如下. 例1 求证sin15°sin30°sin7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弦函数 正弦函数 cos2 一宁 原式
原文传递
金属有机骨架衍生CoS_(2)/NC作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7
作者 傅世郑 安鹏燕 +5 位作者 董默涵 王舒冉 杨浩 王子丹 边煜华 刘朝孟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3期258-265,共8页
随着能源的持续消耗和需求量日益增加,电化学储能器件飞速发展。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电的替代储能体系成为研究重点,电极材料作为关键组成部件对电池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高理论比容量可作为钠电负极而备受关注,且储量丰... 随着能源的持续消耗和需求量日益增加,电化学储能器件飞速发展。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电的替代储能体系成为研究重点,电极材料作为关键组成部件对电池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高理论比容量可作为钠电负极而备受关注,且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但是存在离子存储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体积变化引起结构退化等问题。本文以高容量的硫化钴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在一个相对刚性的基体中束缚住硫化钴颗粒,限制离子插嵌过程中硫化钴的体积膨胀。主要通过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ZIF-67,以ZIF-67为前驱体,经高温碳化及硫化反应,合成氮掺杂碳包覆CoS_(2)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CoS_(2)/NC)。采用X射线衍射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测试,揭示了CoS_(2)/NC的储钠机理。结果表明:CoS_(2)/NC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60 mA/g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达到了599.6 mA·h/g,在12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仍可保持455.4 mA·h/g的高容量。较小的电化学阻抗和较高的电容贡献率保证了电极材料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大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CoS_(2)/NC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储钠性能,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负极材料。改性策略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电化学储能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NC复合材料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金属有机框架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CoS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吉 魏彤 +2 位作者 闫俊 龙从来 范壮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49-2854,共6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石墨烯纳米片(GNS)/CoS2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过程中,氧化石墨(GO)逐渐被还原成石墨烯纳米片(...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石墨烯纳米片(GNS)/CoS2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过程中,氧化石墨(GO)逐渐被还原成石墨烯纳米片(GNS),能够为CoS2晶核的形成提供更多的接触点,有利于CoS2颗粒均匀地生长在GNS表面。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既能够显著增加CoS2和电解液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CoS2的电化学利用率,同时又能够改善材料的导电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 石墨烯 超级电容器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热电池用CoS_2的制备及其放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平 吕坤 +1 位作者 杨少华 高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108-111,共4页
以EDTA-2Na为螯合剂,在不同pH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CoS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后将不同形貌的CoS2装配成单体电池进行放电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pH... 以EDTA-2Na为螯合剂,在不同pH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CoS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后将不同形貌的CoS2装配成单体电池进行放电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pH值=1、4)下制备的CoS2呈空心球形,在中性条件(pH值=7)下制备的CoS2呈表面带有大量纳米级颗粒的块状,在碱性条件(pH值=9、11)下制备的CoS2呈片状。随pH值的增大,CoS2材料的粒度逐渐减小,单体电池的放电平台电压逐渐升高,内阻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 形貌 粒度 热电池
下载PDF
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苑晓宇 马伟民 +1 位作者 闻雷 杨化仁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3-669,共7页
热电池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温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电池性能的提高,研究与开发新型热电池正极材料是提高热电池性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热电池的氧化物正极材料和硫化物正极材料及... 热电池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温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电池性能的提高,研究与开发新型热电池正极材料是提高热电池性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热电池的氧化物正极材料和硫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比较了几种不同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特性及存在的问题。简要叙述了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并提出了不断探索新型热电池正极材料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正极材料 cos2 合成方法
下载PDF
热电池CoS_2正极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潇薇 刘效疆 +1 位作者 李立 兰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5-148,共4页
论述了热电池正极材料CoS_2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常用的合成方法有高温固相法、水热合成法和溶剂热合成法,对比了几种常用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各反应体系的相关化学反应机理。对大功率、长寿命热电池较为理想正极材料Co... 论述了热电池正极材料CoS_2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常用的合成方法有高温固相法、水热合成法和溶剂热合成法,对比了几种常用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各反应体系的相关化学反应机理。对大功率、长寿命热电池较为理想正极材料CoS_2的制备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cos2 正极材料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CoS_2纳米粉体 被引量:7
12
作者 段鹤 郑毓峰 +2 位作者 张校刚新疆大学化学系 孙言飞 董有忠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1,共3页
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无水氯化钴与多硫化纳(Na2Sx)(2.8<x<3.5)在恒温条件下反应合成了黄铁矿结构二硫化钴纳米粉体,该方法类似水热过程,不同之处在于以有机溶剂代替水,可防止反应物在水热体系中被氧化。用XRD、SEM和TEM对所得产物... 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无水氯化钴与多硫化纳(Na2Sx)(2.8<x<3.5)在恒温条件下反应合成了黄铁矿结构二硫化钴纳米粉体,该方法类似水热过程,不同之处在于以有机溶剂代替水,可防止反应物在水热体系中被氧化。用XRD、SEM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 溶剂热法 纳米材料 黄铁矿结构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CoS_2纳米粉体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明旭 岳光辉 +2 位作者 耿中荣 渠冬梅 闫鹏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0-652,共3页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以CoC l2.6H2O、Na2S.9H2O为原料,乙二醇和无水乙醇为溶剂,在180℃恒温下制备出CoS2纳米粉体。用XRD和SEM、TEM对其组成、粒径大小、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用VSM对其铁磁性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制得的CoS2为粒度均匀、粒径...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以CoC l2.6H2O、Na2S.9H2O为原料,乙二醇和无水乙醇为溶剂,在180℃恒温下制备出CoS2纳米粉体。用XRD和SEM、TEM对其组成、粒径大小、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用VSM对其铁磁性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制得的CoS2为粒度均匀、粒径分布在10~50nm之间的球形铁磁性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体 cos2 溶剂热法 铁磁性
下载PDF
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杰 种晋 高文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论述了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天然FeS2仍具有成本优势。合成FeS2具有高的电位平台和利用率,已开展了众多的合成研究。常用的合成方法有高温硫化法和水热合成法。比对研究了高温硫化法和常规水热合成法的优缺点。重... 论述了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天然FeS2仍具有成本优势。合成FeS2具有高的电位平台和利用率,已开展了众多的合成研究。常用的合成方法有高温硫化法和水热合成法。比对研究了高温硫化法和常规水热合成法的优缺点。重点论述了晶种水热合成法。晶种水热合成法独特性在于步骤简化,易于控制,所需反应温度低和设备简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合成FeS2 合成cos2 高温硫化法 水热合成法 晶种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二硫化钴空心微球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敏 闵宇霖 +1 位作者 张元广 陈友存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7-579,589,共4页
以CoCl2.6H2O和Na2S2O3.5H2O为原料,在150℃的水热条件下反应12 h制备了CoS2空心微球。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产物... 以CoCl2.6H2O和Na2S2O3.5H2O为原料,在150℃的水热条件下反应12 h制备了CoS2空心微球。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立方晶系的CoS2单相,呈空心球状,其直径约为2μm,壁厚约为100 nm。此外,反应物的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对产物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 水热法 空心微球
下载PDF
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放电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种晋 高文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论述了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的放电机理研究进展。大部分的文献都是根据电池的电压平台与对应的放电容量推理出反应机理,并无物相检测结果或其他分析手段来佐证。有部分研究者利用XRD物相分析、SEM形貌分析、原位X射线吸收结构精修技术(... 论述了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的放电机理研究进展。大部分的文献都是根据电池的电压平台与对应的放电容量推理出反应机理,并无物相检测结果或其他分析手段来佐证。有部分研究者利用XRD物相分析、SEM形貌分析、原位X射线吸收结构精修技术(in situ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缩写为insituXAFS)、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确定出了部分中间产物和反应机理,其结果和根据电池的电压平台与对应的放电容量推理出的反应机理吻合。由于原位反应检测分析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和发展,对于硫化物正极材料还未确定的放电机理分析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2 cos2 热电池 放电机理
下载PDF
新型锂离子蓄电池阳极材料CoS_2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俊美 黄惠贞 +3 位作者 辜驰 张静 刘志坚 杨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356,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锂离子蓄电池阳极材料CoS2,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BET等技术研究了其结构和形貌。XRD显示CoS2为立方结构,晶胞参数a=0.5531nm,SEM观察其颗粒大约在30mm,表面有丰富的微结构。对不同乙炔黑含量的材料进... 报道了一种新型锂离子蓄电池阳极材料CoS2,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BET等技术研究了其结构和形貌。XRD显示CoS2为立方结构,晶胞参数a=0.5531nm,SEM观察其颗粒大约在30mm,表面有丰富的微结构。对不同乙炔黑含量的材料进行研究发现,乙炔黑含量为30%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最大嵌锂容量高达1280mAh·g-1。非原位XRD研究了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其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 锂离子蓄电池 阳极材料
下载PDF
水热微乳液法制备锂离子阳极材料CoS_2纳米空心球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筛霞 葛新亚 +2 位作者 叶鸽 刘良富 蒋庆华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11年第3期50-53,共4页
通过自制的纳米苯丙乳液粒子为吸附载体,以CoCl.6H2O和CS2为原料,在100℃水热条件下,于微乳液粒子表面反应6h制备出了CoS2空心纳米球。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通过自制的纳米苯丙乳液粒子为吸附载体,以CoCl.6H2O和CS2为原料,在100℃水热条件下,于微乳液粒子表面反应6h制备出了CoS2空心纳米球。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纯相的立方晶系CoS2空心纳米球,直径约120nm。此外还对其形成机理以及作为锂离子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cos2 水热法 空心纳米球 阳极材料
下载PDF
热电池用CoS_2薄膜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王学营 胡静 +1 位作者 吴启兵 李云伟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6年第1期201-203,共3页
以CoSO_4及Na_2S_2作为原料,采用共沉淀-烧结制备了CoS2粉体材料。利用XRD、SEM及DSC对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CoS2薄膜,对薄膜的物相、形貌及单体电池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制备的粉体为纯的CoS2,且在最高温... 以CoSO_4及Na_2S_2作为原料,采用共沉淀-烧结制备了CoS2粉体材料。利用XRD、SEM及DSC对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CoS2薄膜,对薄膜的物相、形貌及单体电池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制备的粉体为纯的CoS2,且在最高温度700℃下均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涂层薄膜为纯的CoS2,喷涂过程中CoS2未发生明显的分解,200mA/cm2恒流放电时,单体电池放电电压为1.99~2.02V,单体电池放电比容量为232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 正极薄膜 等离子喷涂 热电池
下载PDF
CoS_2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明炜 马伟民 +3 位作者 闻雷 马雷 李军 葛丽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1-2216,2230,共7页
以CoCl2·6H2O和CS(NH2)2为水热前驱物,在不同pH值下制备了CoS2粒子,对CoS2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CoS2粒子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形核生长机制不同,当pH=5和pH=10时分别获得黄... 以CoCl2·6H2O和CS(NH2)2为水热前驱物,在不同pH值下制备了CoS2粒子,对CoS2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CoS2粒子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形核生长机制不同,当pH=5和pH=10时分别获得黄铁矿结构CoS2粒子其形貌为类球形和不规则块状,对应热分解温度为650℃和610℃。在100 m A/cm2放电时,两种形貌CoS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基本相近;800 m A/cm2放电时,类球形CoS2放电比容量较块状CoS2高9.65%,并具有优于后者的高初始放电电压及低内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cos2 正极材料 热稳定性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