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backfilling rat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backfilling bodyimmediate roof"cooperative bearing structure 被引量:5
1
作者 Xianjie Du Guorui Feng +2 位作者 Min Zhang Zehua Wang Wenhao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197-1206,共10页
To reduce the cost of backfilling coal mining and utilize the underground space of coal mines,a new backfilling mining method with low backfilling rate called constructional backfilling coal mining(CBCM)is proposed.Th... To reduce the cost of backfilling coal mining and utilize the underground space of coal mines,a new backfilling mining method with low backfilling rate called constructional backfilling coal mining(CBCM)is proposed.The "backfilling body-immediate roof" cooperative bearing structure of CBCM is analyzed by establishing the model of the medium thick plate on an elastic foundation.The influence of the backfilling rate on the stability of overlying strata is analyz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The control effect of CBCM is verified by a physic similar simulation test.The economic benefit of CBCM is analyzed.The conclusions are: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mediate roof and critical backfilling spacing in CBCM can be analyzed based on the Hu Haichang’s theory.Exer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immediate roof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overlying strata.The CBCM has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the overburden in Xinyang Mine when the backfilling rate is lower than 25%.The backfilling cost of per ton coal is 37.39 yuan/t when the backfilling rate is 13.7%,with a decrease rate of 56.63%than the full-filling.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BCM in coal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al backfilling coal mining Immediate roof Cooperative bearing structure Medium thick plate on elastic foundation Backfilling rate Overlying strata
下载PDF
鲁西地区石炭纪-二叠纪煤系关键金属富集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2
作者 郑雪 李景贤 +3 位作者 周鑫 李旭超 张盟 陈文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51-2364,共14页
关键金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系关键金属已成为国内外煤地质学和矿床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鲁西地区已发现多个煤田富集关键金属元素,为了查明鲁西地区煤系关键金属的富集特征与影响因素,本文在综合前人对鲁西地区煤系微量元素研究的基础... 关键金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系关键金属已成为国内外煤地质学和矿床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鲁西地区已发现多个煤田富集关键金属元素,为了查明鲁西地区煤系关键金属的富集特征与影响因素,本文在综合前人对鲁西地区煤系微量元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兖州煤田和济宁煤田煤中关键金属含量,并分析了关键金属在鲁西地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兖州煤田、宁汶煤田南部、济宁煤田北部和巨野煤田西部富集关键金属Li-Se-Zr-Hf,并且富集层位均为山西组;滕县煤田南部富集Ga和Ge,其中Ga的富集层位包含山西组和太原组,而Ge仅在太原组富集;肥城煤田和新汶煤田有Li和Ge的富集,Li的富集层位包含山西组和太原组,Ge仅在太原组富集。陆源物质及热液流体/地下水是鲁西地区关键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阴山古陆和秦岭造山带是鲁西石炭纪—二叠纪煤系的主要沉积源区。Li是鲁西地区富集范围最广且富集程度最高的关键金属,热液流体是其富集的主控因素。海水引起鲁西地区太原组煤系U、V、Cr、及Tl等关键金属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 煤系 关键金属 石炭纪—二叠纪
下载PDF
阴极发光分析在恢复砂岩碎屑长石含量中的应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川西凹陷三叠系须家河组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思静 佟宏鹏 +2 位作者 黄可可 刘丽红 张雪花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3-1019,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太原组和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砂岩都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其特征是具有极低的长石含量和广泛的方解石胶结作用。对这些地层的样品进行了阴极发光分析并很好地揭示了方解石胶结作用发生前的砂岩组构。研究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太原组和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砂岩都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其特征是具有极低的长石含量和广泛的方解石胶结作用。对这些地层的样品进行了阴极发光分析并很好地揭示了方解石胶结作用发生前的砂岩组构。研究表明:在这些含煤地层的砂岩中,至少有10%~20%的长石在埋藏成岩过程中被煤系地层的酸性流体所溶解,因而砂岩的高成分成熟度和较大的“粒间孔隙体积”都不是原生的。另外,残余长石的阴极发光性还表明:埋藏成岩过程中被溶解的长石主要是钾长石,说明在风化、搬运和埋藏成岩作用的早期阶段,钾长石是相对稳定的,更多的斜长石是在埋藏前或埋藏成岩作用的早期阶段被溶解的,因而钾长石应是碎屑岩埋藏成岩过程中对次生孔隙贡献最大的长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阴极发光 长石溶解 埋藏成岩作用 煤系地层
下载PDF
太原西山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最大沉积年龄的碎屑锆石U-Pb定年约束及地层意义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蓓蕾 曾凡桂 +2 位作者 刘超 崔秀琦 王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97,共13页
太原西山是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标准层型剖面所在地,自1882年以来,已广泛进行了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绝对年代学数据,年代地层界线多次变更,从而影响了地层划分与对比... 太原西山是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标准层型剖面所在地,自1882年以来,已广泛进行了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绝对年代学数据,年代地层界线多次变更,从而影响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了确定太原西山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的沉积时间,应用LA-MC-ICPMS对该剖面太原组、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作为标志层的8个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确定了它们的最大沉积年龄,为地层形成时限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太原组底部晋祠砂岩及上部的七里沟砂岩的YC1δ(24-)年龄分别为296±4Ma和277土2Ma,且在七里沟砂岩-A中,62颗锆石构成了271~301Ma年龄谱,其单颗粒最年轻年龄(YSG)271±7Ma代表了其最大沉积年龄。山西组底部北岔沟砂岩及其上覆下石盒子组底部的骆驼脖子砂岩所获得的U-Pb年龄均大于七里沟砂岩,不能用来限定山西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与太原组牙形石生物地层的比较表明,太原组沉积于早二叠世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碎屑锆石U_Pb定年结果表明太原组包含Asselian、Sakmarian、Artinskian和Kungurian4个时期的沉积,甚至进入了中二叠世,而非牙形石确定的只为Asselian期沉积,石炭-二叠系界线可能位于晋祠砂岩底界或其以下。结合前人对太原西山地区及华北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学、岩石学、事件地层学等的结果,认为不能排除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存在盆内岩浆与火山活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碎屑锆石 U—Pb定年 上古生界含煤地层 牙形石 太原西山剖面
下载PDF
DEPOSITS OF TIDAL SAND RIDGES IN THE COAL-BEARING STRATA OF MAYI DISTRICT, PANXIA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5
作者 刘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2年第14期1189-1193,共5页
Tidal sand ridges are large-scale linear bottom configurations in a good many tidal seas. The modern tidal sand ridges in Jianggang area, the northern part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g... Tidal sand ridges are large-scale linear bottom configurations in a good many tidal seas. The modern tidal sand ridges in Jianggang area, the northern part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geological circles because of the radial form and large scale. Berg, Brenner and Davies have reported that linear sand bodies of this kind were recognized within the Mesozoic strata of western America, but we have not seen any reports about the discovery of this kind of sediment from the ancient lithofacies analyses of China, especially in coal-bearing strata. Based on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facies, this note describes the deposits of tidal sand ridges in the coal-bearing strata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 sand RIDGES SEDIMENTARY character coal-bearing strata
原文传递
大倾角层状采动煤岩体重力-倾角效应与岩层控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伍永平 解盘石 +7 位作者 贠东风 王红伟 罗生虎 高喜才 郎丁 胡博胜 闫壮壮 王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重力-倾角效应是导致细观层状煤岩体单元体主应力偏转和层间接触面应力非均衡传递,介观层状采动模型优势破裂面方向偏移,宏观层状关键层区域迁移、岩体结构异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倾角35°以上煤层采场... 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重力-倾角效应是导致细观层状煤岩体单元体主应力偏转和层间接触面应力非均衡传递,介观层状采动模型优势破裂面方向偏移,宏观层状关键层区域迁移、岩体结构异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倾角35°以上煤层采场中重力-倾角效应影响尤为明显:(1)煤岩组合界面倾角35°~60°时,非均衡传力特性逐渐凸显,界面附近煤岩体内应力传递方向发生偏转,且偏转量随倾角增加逐渐增大;煤体破坏由压剪破坏转化为近平行于界面的滑移剪切破坏,煤岩体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也随之减小。(2)改变了采场围岩采动应力路径演变规律,在采动应力驱动下顶板的损伤变形与破坏运动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时序性。(3)诱发了大倾角采场顶板结构跨层迁移转化、底板非对称破坏滑移、区段煤柱或煤壁局部-整体破坏,以上围岩失稳存在多尺度链式时空关联性,特别是引发围岩灾变的采场关键岩块位置多变,形成采场围岩承载结构异化和泛化特征。理论与实践表明,重力-倾角效应作用下大倾角煤层岩层控制具有显著的多维度和多尺度特点,突破传统开采方法与技术瓶颈,研发全新型成套装备是实现该类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重力-倾角效应 非均衡应力传递 承载结构泛化 多尺度岩层控制
下载PDF
稀土-锆(铪)-铌(钽)-镓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机理——以务正道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煤系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宝庆 庄新国 +6 位作者 宁树正 李晶 汪小妹 黄少青 杜红毅 刘旭 杨林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2-1839,共18页
对务川—正安—道真(务正道)地区桥溪河矿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底部煤系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测试和分析,以便查明煤系战略性金属的活化、迁移和富集过程,并评价其综合利用潜力。依据矿物组成和高岭石的结晶程度,自上而下确定了4... 对务川—正安—道真(务正道)地区桥溪河矿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底部煤系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测试和分析,以便查明煤系战略性金属的活化、迁移和富集过程,并评价其综合利用潜力。依据矿物组成和高岭石的结晶程度,自上而下确定了4个矿物组合层段(层A、层B、层C和层D)。层A(煤层顶板)的矿物主要由方解石、石英和伊利石组成;层B(煤层)由高岭石、黄铁矿、黄钾铁矾和伊/蒙混层组成;层C(直接底板黏土岩)由有序高岭石组成;层D(间接底板黏土岩)由无序高岭石组成。REY,Zr(Hf),Nb(Ta),Ga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是:层C+D>层B>层A。层A,B,C和D中的REY分别赋存于磷灰石、独居石、锆石+高岭石、高岭石+磷酸盐矿物中。层A,B中的Nb(Ta)和Zr(Hf)主要赋存于锆石和钛矿物中,层C,D中则主要赋存于锆石中。层A,B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和少量的碱性火山灰,层C黏土岩起源于过碱质中酸性火山灰的沉降和蚀变,层D黏土岩起源于碱性基性火山灰的沉降和蚀变。煤系剖面中REY,Zr(Hf)和Nb(Ta)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受控于载体矿物的控制:①Zr(Hf)和Nb(Ta)主要赋存于耐蚀变性的锆石或钛矿物中,水/岩作用过程中Zr(Hf)和Nb(Ta)无明显的活化、迁移和分异,故它们的分布受控于火山灰性质(过碱质、中酸性火山灰)和输入量的控制;②REY主要来源于火山碎屑或峨眉山玄武岩,水/岩作用过程中容易解离出来而随溶液迁移和沉淀,引起REY质量分数和REY地化参数的不均匀分布。煤层(层B)和黏土岩(层C+D)可作为REY-Zr(Hf)-Nb(Ta)-Ga的潜在来源,可考虑综合勘探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金属 赋存状态 富集机理 煤系 吴家坪组
下载PDF
A NEW TYPE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DEPOSITS IN COAL-BEARING STRATA OF NAYONG AREA, GUIZHOU PROVINCE
8
作者 马维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5期393-396,共4页
Considerable progresses in the sedimentologic studies of the anastomosing river models have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now many modern and ancient examples such as those described by Smith, Rust et al. Flore... Considerable progresses in the sedimentologic studies of the anastomosing river models have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now many modern and ancient examples such as those described by Smith, Rust et al. Flores et al. But all examples are found in the alluvial plains and the intermontane basins. None is known reporting about the upper delta plain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type of distributary cha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stomosing-distributary channels DEPOSITIONAL features delta plain coal-bearing strata.
原文传递
煤系高岭石-醋酸钾复合体的热行为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钦甫 丁述理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用煤系高岭石与醋酸钾合成夹层复合体,并利用热分析(TA)、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其热行为特征。夹层复合体在低于300℃左右的条件下相当稳定,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夹在高岭石层间的醋酸钾就会发生熔化,在此阶... 用煤系高岭石与醋酸钾合成夹层复合体,并利用热分析(TA)、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其热行为特征。夹层复合体在低于300℃左右的条件下相当稳定,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夹在高岭石层间的醋酸钾就会发生熔化,在此阶段脱羟基作用发生。复合体脱羟基所需的温度比纯高岭石发生同样作用所需的温度要低得多。红外光谱研究发现,高岭石复合体中不同性质羟基团的脱羟基作用的发生遵循着一个固定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高岭石 夹层作用 热行为 醋酸钾复合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可容纳空间变化控制的C-P煤系沉积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勇 汤达祯 牛鑫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8-1838,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是国内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区域范围广,沉积环境多变。结合野外露头、钻井岩芯、单井和连井剖面刻画了研究区构造隆降、海水进退、多向物源影响下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环境演变。结果表明:在统一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是国内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区域范围广,沉积环境多变。结合野外露头、钻井岩芯、单井和连井剖面刻画了研究区构造隆降、海水进退、多向物源影响下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环境演变。结果表明:在统一研究区典型标志层的基础上,可将太原组分为4个和山西组3个III级层序;太原组主煤层顶面是区域范围内的构造转换面,南北地势近乎水平,之后中间地势进一步沉降;北部物源在太原期初始即发生影响,但南部物源到山西期才产生明显影响;研究区大致以北纬38°构造带为南北隆降支点,控制地层的厚度和岩性变化,影响厚煤带的迁移;太原期的汇水中心由南部逐渐向中部过渡,即由延川南(Sq1)到大宁—吉县(Sq2)到柳林石楼地区(Sq4),在Sq3沉积时期,海侵范围相对最大。相关成果对认识研究区含煤地层发育规律,开展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煤系沉积 可容纳空间 煤层气 非常规天然气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明明 张发德 +3 位作者 鲁静 陈飞 祝铠甲 邵龙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为揭示北祁连西段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模式及聚煤规律,采用野外露头观察、钻孔岩心描述、测井分析及综合作图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识别出太原组砂砾岩段发育河流相,羊虎沟组和太原组含煤段发育潟湖相、潮坪相、碳酸盐台地及沼泽相;... 为揭示北祁连西段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模式及聚煤规律,采用野外露头观察、钻孔岩心描述、测井分析及综合作图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识别出太原组砂砾岩段发育河流相,羊虎沟组和太原组含煤段发育潟湖相、潮坪相、碳酸盐台地及沼泽相;沉积环境经历了陆源碎屑体系发育、泥炭沼泽体系发育、碳酸盐体系发育、陆源碎屑体系复活4个阶段。研究表明:成煤期主要发育潟湖—潮坪沉积模式,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潟湖泥炭沼泽环境,在潮坪成煤环境煤层较薄或不发育;太原组含煤段发育M5、M6和M3、M4两套主采煤组,聚煤中心分布在东部的日旭-青羊沟-阿力克一带和西部的五林沟-野马泉滩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西段 石炭-二叠纪 含煤地层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川中-蜀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赋存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百一 林小兵 +3 位作者 明盈 王兴 高康 彭顺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78,共4页
通过野外露头研究、钻井资料分析结合镜下薄片研究,在川中-蜀南地区龙潭组识别出煤层、泥晶灰岩、生屑灰岩、粉砂质泥岩、灰质泥岩、碳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岩石类型。煤层与围岩组合类型可划分砂-泥-灰-煤互层型和泥页岩夹煤层型。龙... 通过野外露头研究、钻井资料分析结合镜下薄片研究,在川中-蜀南地区龙潭组识别出煤层、泥晶灰岩、生屑灰岩、粉砂质泥岩、灰质泥岩、碳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岩石类型。煤层与围岩组合类型可划分砂-泥-灰-煤互层型和泥页岩夹煤层型。龙潭组沉积相主要为滨岸、潮坪沉积,早-中期,泥炭坪的分布范围较大,晚期灰坪在研究区东部普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岩性组合 沉积环境 龙潭组 川中-蜀南地区
下载PDF
Study on the AVO forward modeling of coal bearing strata 被引量:4
13
作者 Suping Peng Yunfeng G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S1期151-158,共8页
Based on the AVO theoretical modeling of the coalb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VO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albed P-P reflection wave. On the top interface of the coalbed, the P-P reflection wav... Based on the AVO theoretical modeling of the coalb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VO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albed P-P reflection wave. On the top interface of the coalbed, the P-P reflection wave absolute value of reflective coefficient decreases when the incidence angle increases between 0 and 60 degrees, and then increases gradually. On the bottom interface of the coalbed, the total reflection occurs rather strikingly because the incident wave propagates from low impendence media to high one. And for the soft and fractured coal in particular, such a phenomenon takes place even at an incidence angle less than 15 degrees. So the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lbed bottom interface are not conducive to AVO analysis. AVO response is closely relative to the coal structure, and AVO intercept and gradient of top interface of the coalbed reflection wave increases when the coal structure is destroyed severely. For coalbeds of the same coal structure, AVO intercept and gradient of the coalbed top interface with the sandstone roof is greater than that with the mudstone one. The tuning of coal-bed thickness has adverse influence on coalbed AVO attributes analysis obviously. Those AVO characteristics of coalbed are shown further by modeling from Well 9-10-15 and Well 10-E-3 in Huainan coalfield,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bearing strata AVO FORWARD modeling coalbody structure.
原文传递
济阳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砂岩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14
作者 车艳 余继峰 +1 位作者 刘华 王玉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11,共4页
对砂岩进行粒度分布研究不仅有助于成因分析和环境解释,而且是评价砂岩储集性能和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的重要指标。应用分形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了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砂岩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分维数大小能够反映砂岩形成背景的复... 对砂岩进行粒度分布研究不仅有助于成因分析和环境解释,而且是评价砂岩储集性能和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的重要指标。应用分形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了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砂岩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分维数大小能够反映砂岩形成背景的复杂性和环境,且分维越大,背景复杂性越高,自组织程度越低。因此,研究砂岩粒度分形特征,对分析沉积环境和沉积背景的复杂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 砂岩粒度分布 分形 济阳地区 石炭-二叠系
下载PDF
潞安矿区构造-热演化特征
15
作者 孙腾 潘结南 邓晓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0,共6页
通过对潞安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在镜质体反射率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多个井田含煤地层的埋藏史及其热史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早三叠世—侏罗纪,研究区构造运动强烈,埋深增大至3500m左右,经历较高古地温(120~135℃),热流... 通过对潞安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在镜质体反射率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多个井田含煤地层的埋藏史及其热史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早三叠世—侏罗纪,研究区构造运动强烈,埋深增大至3500m左右,经历较高古地温(120~135℃),热流达到第一个峰值(76~89mW/m2);侏罗纪晚期—早白垩世,受燕山期火山运动及深层侵入岩影响,研究区含煤地层温度骤升至160~180℃并伴随出第二个古热流峰值(90~99mW/m2)。通过比对,认为沁水盆地东南缘潞安矿区所处构造–热演化程度较沁水盆地中部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潞安矿区 构造–热演化 镜质体反射率 古温标 含煤地层
下载PDF
河南-山西地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中氮的转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16
作者 高永利 代凤红 +2 位作者 王福国 郑启明 于红艳 《中国煤炭地质》 2012年第12期8-10,43,共4页
通过对山西南寨煤矿、王台铺煤矿以及河南朱村煤矿部分矸石的有机氮同位素组成及固定铵含量进行测定,主要研究了含煤地层中有机氮同位素组成和固定铵含量变化以及氮元素在含煤地层中重新分配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煤层中氮元素的转化主... 通过对山西南寨煤矿、王台铺煤矿以及河南朱村煤矿部分矸石的有机氮同位素组成及固定铵含量进行测定,主要研究了含煤地层中有机氮同位素组成和固定铵含量变化以及氮元素在含煤地层中重新分配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煤层中氮元素的转化主要受成岩温度、反应矿物的稳定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影响。较高的成岩温度、反应矿物较低的稳定性以及滨海过渡沉积环境均有利于有机氮的释放;煤层气中的氮气以及含铵黏土矿物中的NH4+均来源于有机氮;在高变质烟煤阶段,有机氮同位素组成及固定铵含量均随煤化程度加深而发生规律性变化,是多种成岩条件共同作用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 有机氮 固定铵 含煤地层 石炭-二叠纪
下载PDF
基于POA-ELM的含煤地层异常构造分类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洁 伊雨 +2 位作者 赵雯宇 王元军 王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35-4144,共10页
为了更准确地对含煤地层异常构造识别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鹈鹕优化算法(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OA)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的含煤地层异常构造识别分类模型POA-ELM。针对极限学习机随机生成输入权值和... 为了更准确地对含煤地层异常构造识别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鹈鹕优化算法(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OA)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的含煤地层异常构造识别分类模型POA-ELM。针对极限学习机随机生成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置导致性能不稳定的缺点,利用鹈鹕优化算法对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置进行寻优,从而改进极限学习机模型性能,并将POA-ELM应用到含煤地层异常构造的识别分类。首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5.5建立小断层、冲刷带和陷落柱3种含煤地层仿真模型,以雷克子波作为震源信号,采用透射波法采集3种模型的槽波信号,建立槽波信号数据集。通过z-score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槽波数据进行标准化和降维处理。通过MATLAB构建鹈鹕优化算法改进的极限学习机分类模型POA-ELM,对小断层、冲刷带和陷落柱进行分类,并通过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等评价指标以及交叉验证法对比和评估ELM、POA-ELM的分类性能,结果表明POA能够有效优化ELM,POA-ELM模型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和更好的稳定性,POA-ELM对含煤地层异常构造的分类准确率可达99%以上。为验证POA-ELM的实际应用效果,将实际断层槽波数据进行小波去噪等预处理后,作为测试集导入POA-ELM模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POA-ELM模型对实际断层识别准确率可达97%以上。基于同样的槽波数据集将POA-ELM与EL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BP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分类效果对比,结果表明POA-ELM模型的识别分类准确率最高。经研究与分析,POA能够有效优化ELM,POA-ELM模型能够准确分类地质构造,并有效识别出实际断层,效果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学习机 鹈鹕优化算法 含煤地层异常构造 识别分类 槽波地震勘探
下载PDF
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系锂锗镓含矿特征及综合利用远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会韬 李建 +1 位作者 高继雷 张梦雪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第12期18-23,共6页
通过搜集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钻孔岩心取样情况,研究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锂锗镓的含矿特征,并结合开采利用现状,对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锂锗镓的综合利用远景进行评价。通过分析研究,锂元素在铝土岩中较其... 通过搜集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钻孔岩心取样情况,研究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锂锗镓的含矿特征,并结合开采利用现状,对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锂锗镓的综合利用远景进行评价。通过分析研究,锂元素在铝土岩中较其他岩类富集,在煤层中较难达到综合利用价值;镓元素既可在铝土岩中富集,也可在煤层中富集,在淄博地区铝土矿中提交了伴生资源量;锗元素则主要在煤层中富集,在济宁-滕州煤田中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为鲁西地区煤系中锂锗镓资源的勘查预测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锗镓 含矿特征 石炭-二叠系 煤系地层 鲁西地区
下载PDF
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理论与技术体系框架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代勇 魏迎春 +4 位作者 李新 张昀 徐来鑫 位金昊 董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9-494,共16页
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模型的建立,是实现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向金属矿产转变的前提条件,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则是建立协同勘查模型的核心任务。从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的基本特点分析入手,论... 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模型的建立,是实现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向金属矿产转变的前提条件,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则是建立协同勘查模型的核心任务。从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的基本特点分析入手,论证了实施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的必要性;通过对协同勘查概念演变历史的梳理,阐明了煤炭综合勘查与协同勘查的关系,认为协同勘查是综合勘查的继承和发展,强调2种或多种矿产综合勘查过程中的协调有序和科学组织,其核心是协同组织勘查工程、协同实施关键技术。在论述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原则的基础上,初步提出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框架,作为建立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模型的基础。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应以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富集成矿机制、组合类型与赋存规律研究为前提条件,以煤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勘查工程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以精准钻探、精细物探和精细化探等关键技术构成的协同勘查技术体系为支撑,以固体矿产勘查规范等标准为工作依据,遵循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和综合勘查及单矿种勘查的一般性原则,以及研究先行、技术有效、精细勘查、动态调整、分区施策、协调同步等原则,协同组织勘查工程、协同实施关键技术,实现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的最佳技术效益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平衡,在完成煤炭地质勘查任务的基础上,查明共伴生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地质特征和开发地质条件,获得相应的资源量或元素分布特征,为煤系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协同勘查对象的确定,勘查技术的选择和协同实施,勘查工程的协同部署,资源量的科学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战略性金属矿产 协同勘查 勘查原则 理论与技术体系
下载PDF
南坑泉水坳煤矿Ⅰ3-2煤层厚度采用问题
20
作者 罗盈 宋炉生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9年第4期68-71,共4页
煤层采用厚度是估算煤炭资源/储量的主要参数。Ⅰ^3-2煤层作为泉水坳煤矿的主采煤层,具有厚度大,煤层结构复杂的特点,通过介绍泉水坳煤矿的地质概况、地层构造、含煤地层、煤质特征等方面分析Ⅰ^3-2煤层,对Ⅰ^3-2煤层的煤层厚度确定进... 煤层采用厚度是估算煤炭资源/储量的主要参数。Ⅰ^3-2煤层作为泉水坳煤矿的主采煤层,具有厚度大,煤层结构复杂的特点,通过介绍泉水坳煤矿的地质概况、地层构造、含煤地层、煤质特征等方面分析Ⅰ^3-2煤层,对Ⅰ^3-2煤层的煤层厚度确定进行讨论。在采用厚度时参照规范要求,结合矿山地质特征及实际开采情况综合确定煤层采用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含煤地层 夹矸厚度 南坑泉水坳煤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