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he computer fuzzy control on coal seam injection
1
作者 宋华岭 杨景才 +3 位作者 王金力 王安 刘淑芹 Cornelis Reima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To enhance the technology and efficiency of strata injection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Because of effected by the rough and poor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mining and the changeable bearing condition of strata... To enhance the technology and efficiency of strata injection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Because of effected by the rough and poor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mining and the changeable bearing condition of strata,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injection can not be controlled automatically.The fuzzy controlling technology of the coal strata injection is applied. This is the good way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coal strata injection and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production and safety in min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trata injection fuzzy control mining safety
下载PDF
Study on Dust-Control WaterInjection in Fully-Mchanized Top-Coal Caving Longwall Faces
2
作者 傅贵 吴健 +2 位作者 张英华 张廷芳 邢天亮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7年第2期56-59,共4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op-coal movement, the appropriate position of holes through which dustcoutrol water is injected is confirmed. And a practical test has been carried out,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reuslts bo...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op-coal movement, the appropriate position of holes through which dustcoutrol water is injected is confirmed. And a practical test has been carried out,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reuslts both in dust control and in the flow rate of water injected into 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coal CAVING DUST control water injection HOLE PLACEMENT
下载PDF
Analysis and Design Innovation on Underground Gasifier for Medium-Deep Coal Seam 被引量:1
3
作者 Kong Lingfeng Zhan Enqiang Zhao Chenhui 《China Oil & Gas》 CAS 2019年第4期32-37,共6页
Over the past 80 years,dozens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mine field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world.However,in the early days,only a small number of shallow UCG project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 Over the past 80 years,dozens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mine field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world.However,in the early days,only a small number of shallow UCG project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chieved commercialised production.In this century,a few pilot projects in Australia also achieved short-term small-scale commercialised production using modern UCG technology.However,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UCG,especially medium-deep UCG projects with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but difficult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ditions,has not progressed smoothly around the world.Considering investment economy,a single gasifier must realise a high daily output and accumulated output,as well as hold a long gasification tunnel to control a large number of coal resources.However,a long gasification tunnel can easily be affected by blockages and failure,for which the remedial solutions ar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which greatly restricts the investment economy.The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gasifier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UCG projects,and it also requires the related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linear horizontal well(L-CRIP)and parallel horizontal well(P-CRIP),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sign scheme for an“inclined ladder”underground gasifier.That is to say,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in shaft of paired P-CRIP and multipl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gasification tunnels is adopted to realise the control of a large number of coal resources in a single gasifier.The completion of the main shaft by well cementation is benefi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main shaft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ain structure.Th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is used as the gasification tunnel,but the length and number of retracting injection points are limited,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blockage or failure.Th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spacing can be adjusted flexibly to avoid minor faults and large cracks,which is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he resource utilisation rate.In addition,for multi-layer thin coal seams or ultra-thick coal seams,a multi-layer gasifier sharing vertical well sections can be deployed,thereby saving investment on the vertical well sections.Through preliminary analysis,this gasifier design scheme can be realised in engineering,making it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deployment where it can increase the resource utilisation rate and ensure stable and controllable operations.The new gasifier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 in investment economy,and good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 in the commercial UCG projects of medium-deep coal s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 Medium-deep coal Seam controlled Retracting injection Point(CRIP) Parallel HORIZONTAL WELL Pair Branch HORIZONTAL WELL “Inclined Ladder”Underground GASIFIER Cluster Coiled Tubing Flexible and Combustible Tubing GASIFICATION Tunnel GASIFICATION Chamber coal-based Syngas
下载PDF
Controllogix5000控制系统在高炉喷吹煤粉生产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付民 《自动化信息》 2008年第10期57-59,共3页
本文结合1#高炉工程项目,从生产工艺、系统组成、解决方案、应用总结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罗克韦尔AB的Controllogix5000系统在炼铁喷吹煤粉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controllogix5000控制器 煤粉 喷吹煤粉 自动控制
下载PDF
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的气化腔安全宽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东振 任博 +7 位作者 陈艳鹏 赵宇峰 陈浩 陈姗姗 薛俊杰 张梦媛 易海洋 吴瀚琦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煤炭地下气化是目前温度最高(超过1200℃)的化石能源非常规开发方式,中深层(本文指埋深800~1500 m)煤炭地下气化在提高气化压力、降低地质安全风险方面优势明显,科学预测气化腔安全宽度对保障气化稳定运行十分重要,由于目前基于可控注... 煤炭地下气化是目前温度最高(超过1200℃)的化石能源非常规开发方式,中深层(本文指埋深800~1500 m)煤炭地下气化在提高气化压力、降低地质安全风险方面优势明显,科学预测气化腔安全宽度对保障气化稳定运行十分重要,由于目前基于可控注入点后退(CRIP)工艺的气化腔安全宽度计算方法尚未建立,为保证现场试验顺利实施,需要开展针对性研究。气化腔顶板“裸露”在气化腔后会受到高温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压应力约束条件下岩石内部热应力产生位置以及颗粒、基质热膨胀系数差异对热应力大小的影响规律,结合高温处理后的岩石电镜扫描结果,查明了高温下岩石热损伤机理。根据CRIP气化工艺造腔特点,建立了考虑高温影响的气化腔顶板薄板模型,结合“关键层”理论提出了气化腔安全宽度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岩石热损伤是岩石物理化学反应与热应力互相促进、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温下岩石发生不规则变形,岩石热损伤引起的微观结构变化是导致岩石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变化的根本原因。岩石的最大拉张热应力出现在颗粒界面或热膨胀系数较小的颗粒中,颗粒与基质热膨胀系数比值在[0.01~1)时,最大拉张热应力随颗粒热膨胀系数减小而快速增加。泥岩加热到200℃时开始出现微裂隙;加热到400℃时裂隙发育更加明显,主要是沿颗粒边缘破裂;加热到600~800℃时,裂隙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加热到1000℃时,除出现较大裂隙外,还产生了大量孔隙;1200℃时裂隙连通性明显增加,气孔发育较大。由于高温的影响,薄板模型的步距准数不再是定值,需要根据气化腔顶板热破坏范围与顶板硬岩层的空间位置关系确定具体数值。气化腔安全宽度受温度影响,在研究算例中,砂岩顶板在35、1000℃时安全宽度计算结果分别为34.3 m和14.1 m,相差达58.9%,泥岩顶板在35、1000℃时安全宽度计算结果分别为16.7 m和15.9 m,相差4.8%。最后从降低顶板垮落风险、有利于气化控制角度,提出了煤层纵向靶区位置的确定方法,当煤层厚度超过气化腔安全宽度一半时,建议将水平井纵向靶区设计在距离煤顶不超过气化腔安全宽度一半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可控注入点后退工艺 气化腔 热应力 热损伤 薄板模型 步距准数 安全宽度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模糊PID采煤机截割路径自适应控制方法
6
作者 李勇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5期86-88,共3页
截割路径自适应控制是提高采煤机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现行方法控制精度较低,在实际中,截割路径RMSE、MAE均比较高。针对现行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模糊PID采煤机截割路径自适应控制方法。采用多传感器融... 截割路径自适应控制是提高采煤机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现行方法控制精度较低,在实际中,截割路径RMSE、MAE均比较高。针对现行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模糊PID采煤机截割路径自适应控制方法。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感知采煤机截割运动学模型中位置及状态信息,并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根据采煤机截割运动学规律得到采煤机截割路径,模糊化截割路径偏差,利用PID控制器调控比例、积分、微分3个参数,修正采煤机截割路径偏差,实现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模糊PID采煤机截割路径自适应控制。实验证明,设计方法应用下的采煤机截割路径RMSE和MAE得到了明显降低,为采煤机截割路径自适应控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模糊 PID 采煤机 截割路径 自适应控制 角速度
下载PDF
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葛腾泽 王创业 +5 位作者 刘猛 刘丹璐 高尔斯 吴松 袁淑霞 樊玉光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334,共11页
煤炭地下气化注入点可控后退(Controlled Retraction Injection Point,CRIP)工艺能够实现中深层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原位开采,将我国富裕的煤炭资源转化为战略或缺的燃气资源。为取代CRIP工艺中氧气和点火液的注入、提高煤层气化反应活性... 煤炭地下气化注入点可控后退(Controlled Retraction Injection Point,CRIP)工艺能够实现中深层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原位开采,将我国富裕的煤炭资源转化为战略或缺的燃气资源。为取代CRIP工艺中氧气和点火液的注入、提高煤层气化反应活性,基于煤炭地下气化生产工艺和微波加热技术特点,创新提出了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设计,将气化剂和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经由连续油管注入到地下煤层并在目标气化区释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从微波的产生、传输、释放、与煤层作用、以及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该工艺设计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加热煤层所需的热量较大,大功率磁控管可以满足工业生产规模需求;微波能够通过双层连续油管镀铜的内管外壁和外管内壁间的环形空间远距离传输到地下煤层;微波频率越高,微波功率衰减越快,2450 MHz和915 MHz频率微波在双层连续油管中传输500 m时,其功率分别衰减至15.6%和32.1%,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应选用较低频率来远距离、低损耗输送微波;在双层连续油管前端的外管壁面上按一定规则割开缝隙,形成微波释能器,将微波从管线中泄漏出来辐射煤层;原煤在干燥、热解和燃烧阶段都能够较好地吸收微波能而被加热,在有氧条件下煤样温度升高到587℃时焦炭被点燃,最高温度可达1080℃;风光电−储能−煤炭地下微波气化融合产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实现中深层煤炭清洁高效原位开采。研究能够为微波辅助煤炭地下气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注入点可控后退 微波加热 注入井系统
下载PDF
烟煤特性及其对喷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振飞 张建良 +4 位作者 李飞 徐润生 吕国明 王申洋 罗宁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13,共6页
烟煤挥发分高、易燃易爆的特性使得烟煤用于高炉喷吹时受到较大限制。文章选取了山西建龙高炉喷吹的四种烟煤,分析了四种烟煤燃烧特性参数、爆炸性和可磨指数等,研究了烟煤粒度和比例对喷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煤中烟煤比例... 烟煤挥发分高、易燃易爆的特性使得烟煤用于高炉喷吹时受到较大限制。文章选取了山西建龙高炉喷吹的四种烟煤,分析了四种烟煤燃烧特性参数、爆炸性和可磨指数等,研究了烟煤粒度和比例对喷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煤中烟煤比例逐渐提升,混煤的着火点逐渐降低,爆炸性逐渐增强;增大烟煤煤粉的粒度能够有效减弱烟煤的爆炸性,是保证烟煤喷吹安全性的有效方法;国华能源烟煤和内蒙江化烟煤配比高于80%时,应合理控制煤粉的制粉、储运和喷吹系统的温度和氧含量以保障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喷煤 高挥发分烟煤 粒度 安全控制参数
下载PDF
采动应力作用下煤岩渗流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希培 邢玉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1,共9页
煤岩体内孔裂隙的发育状况对注水渗流的影响占主要因素,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动应力会造成煤层孔裂隙结构的改变。为探究采动过程中煤岩孔裂隙的变化规律,在三轴压缩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体积变形表征煤岩孔隙体积变化随应力加载的演化过程... 煤岩体内孔裂隙的发育状况对注水渗流的影响占主要因素,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动应力会造成煤层孔裂隙结构的改变。为探究采动过程中煤岩孔裂隙的变化规律,在三轴压缩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体积变形表征煤岩孔隙体积变化随应力加载的演化过程,应用Fluent自定义函数(UDF)对孔隙体积随加载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编程,以开采时间及注水时间为轴,数值模拟分析采动应力对煤层注水渗流场的影响作用;对比不同应力加载阶段相同时间增量的煤体内钻孔附近渗流场的渗透压力、渗流速度及注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增量条件下,压密阶段、体积膨胀阶段、变形破坏阶段煤体内钻孔周围水压与含水量依次增加,注水润湿范围逐渐增大;采动应力对注水渗流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 粉尘防治 采动应力 全应力-应变 孔隙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台阶型煤体孤岛开采自然发火防治技术应用
10
作者 梁东辉 曲柱 +1 位作者 谷廷华 刘述勋 《陕西煤炭》 2024年第8期141-145,共5页
金桥煤矿1306工作面四面临空,孤岛布置,分层开采,上分层存在遗留煤柱,形成了特殊的“台阶型”构造。针对1306工作面漏风通道多,自然发火风险较大的实际,分正常回采、回撤2个阶段制定针对性防灭火措施。回采期间采取了沿空喷涂、采空区... 金桥煤矿1306工作面四面临空,孤岛布置,分层开采,上分层存在遗留煤柱,形成了特殊的“台阶型”构造。针对1306工作面漏风通道多,自然发火风险较大的实际,分正常回采、回撤2个阶段制定针对性防灭火措施。回采期间采取了沿空喷涂、采空区注氮、停采线及采空区压注凝胶、遗煤喷洒阻化剂等措施,回撤期间重点采取了架后压注凝胶措施。通过对安全监控系统、采空区微漏风监测系统及人工检测数据进行耦合性分析,对1306工作面防灭火效果进行验证,得出1306工作面防灭火措施落实得当,肯定了台阶型煤体孤岛开采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的成效。该技术能够为后续不规则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对类似开采条件的矿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型煤体 孤岛开采 防灭火 采空区注氮 压注凝胶 漏风通道
下载PDF
高性能SCR喷氨混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严晓勇 谢新华 +1 位作者 周健 李明磊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4,共6页
随着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调峰日益频繁,现有喷氨混合技术已不能满足燃煤电厂新常态的需求,超低排放对SCR反应器入口NH3/NOx摩尔比分布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CFD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对格栅型AIG和静态混合器进行了优... 随着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调峰日益频繁,现有喷氨混合技术已不能满足燃煤电厂新常态的需求,超低排放对SCR反应器入口NH3/NOx摩尔比分布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CFD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对格栅型AIG和静态混合器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保证喷氨格栅布氨均匀、调节灵活、抗堵灰的设计方法和防堵型AIG喷嘴,并研发出了一种三角形大范围烟气自混合装置,提高了SCR反应器入口NOx质量浓度场的均匀性,从根源上提升了SCR脱硝装置的负荷适应性。某2×600 MW机组的SCR脱硝装置采用本技术改造后,高中低负荷下SCR反应器出口NOx分布相对标准偏差达到了8%~19%,高负荷下氨逃逸下降了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硝 喷氨格栅 静态混合器 负荷适应性
下载PDF
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煤锅炉热值校正方法
12
作者 雷志伟 张剑 欧阳宫喆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38,共8页
燃料热值自适应控制是提升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热值校正技术仍主要采用英制热量单位(BTU)校正器,难以实现燃料热值精准、快速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料热值校正新方法。首先,实时检测机组运行参数,... 燃料热值自适应控制是提升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热值校正技术仍主要采用英制热量单位(BTU)校正器,难以实现燃料热值精准、快速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料热值校正新方法。首先,实时检测机组运行参数,动态构建弱稳态邻近模型。其次,设计热值校正控制回路,将模型输出用于协调控制系统中,解决燃料热值在线动态校正的行业难题。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热值校正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当前煤质下的燃料热值校正量,缩短协调控制系统闭环调节过程,降低机组负荷、主蒸汽压力、中间点温度的控制偏差,全面提升机组协调控制品质。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校正精度,实现模型动态更新,能够较快地掌握机组热值变化情况,可用于开展配煤掺烧的火力发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协调控制 热值校正 弱稳态 配煤掺烧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技术发展历程(三)——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
13
作者 葛世荣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刮板输送机自诞生以来,其控制技术从人工控制发展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在综采工作面“大三机”中,刮板输送机是最先实现自动化,也是最早跨入初级智能化的采矿装备,智能刮板输送机支撑了智能化采煤时代的发展。认... 刮板输送机自诞生以来,其控制技术从人工控制发展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在综采工作面“大三机”中,刮板输送机是最先实现自动化,也是最早跨入初级智能化的采矿装备,智能刮板输送机支撑了智能化采煤时代的发展。认为,高级智能化刮板输送机至少应具备运行状态、机器姿态和设备状态3种状态,具备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调控3种能力,以此形成采煤工作面煤流装载运输智能协作机群。总结了刮板输送机软启动技术发展,介绍了刮板输送机转弯驱动技术。指出,最新研发的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取代了传统驱动方式,使刮板输送机在综采工作面端头占用的空间大幅度缩减,提升了输刮板送机的驱动智能性、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井下空间的通畅性和端头顶板的支护性。近年来,国外公司推出的Opti Drive AFC自动控制系统,国内公司推出的采煤工作面远程集中监控驾驶舱和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均具有刮板输送设备工况监测、链条自动张紧、煤量监测、关键零部件健康状态分析、智能启动调速及故障诊断等功能,支撑了综采工作面的全自动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刮板输送机 煤矿智能化 智能驱动 自适应调速 智能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回转窑喷煤量预测
14
作者 阳诚平 刘奇 +5 位作者 刘曙 劳逸 汤启宙 文爽 周德军 赵士林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5,102,共10页
喷煤量调节是回转窑内各段温度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由于回转窑内球团的煅烧过程具有非线性、时滞性、多变量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该部分温度难以有效控制。本文构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的回转窑喷煤量预测模型,... 喷煤量调节是回转窑内各段温度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由于回转窑内球团的煅烧过程具有非线性、时滞性、多变量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该部分温度难以有效控制。本文构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的回转窑喷煤量预测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比喷煤量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分析误差和辨识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精度优于原始BP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寻优效率,总体拟合效果较好,其线性拟合度约为0.95,绝对误差约为0.09 t/h,相对误差约为2.4%。基于PSO-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预热段的温度平均相对误差为0.8%,总体平均温度波动在±10℃以内,说明构建的回转窑喷煤量预测模型准确可靠且适用性强,将建立的神经网络作为前馈控制模块与传统的PID控制相结合构成预热段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回转窑温度场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球团 粒子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喷煤量 温度控制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综合降尘技术研究
15
作者 任凯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3506综采工作面回采的5#煤层瓦斯含量高、煤层含水率低等特点,采面回采期间粉尘浓度较高,在一定程度制约煤炭安全高效回采并影响现场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依据现场条件以及5#煤层特点,提出综合采用煤层超前注水、全覆盖喷雾(包括尘源跟踪... 3506综采工作面回采的5#煤层瓦斯含量高、煤层含水率低等特点,采面回采期间粉尘浓度较高,在一定程度制约煤炭安全高效回采并影响现场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依据现场条件以及5#煤层特点,提出综合采用煤层超前注水、全覆盖喷雾(包括尘源跟踪喷雾、液压支架移架喷雾降尘、回风巷自动喷雾),并在破碎及转载环节制定针对性降尘措施。现场应用后,3506综采工作面在割煤、移架以及运输等各环节粉尘外溢量均得以较好控制,采面各位置呼吸性粉尘、全尘降幅较应用前分别超过79.0%、82.8%,取得较好综合降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粉尘治理 煤层注水 喷雾降尘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磨煤机系统
16
作者 鞠晓凤 武文杰 王祥乐 《山东工业技术》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使用发电厂钢球磨煤机进行实验,收集相关数据,获取辨识结果,以其为研究对象,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分别搭建磨煤机控制系统的PID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仿真模型获取仿真效果图像。针对控制系统的强相关性,提出单位矩阵法对该系统... 使用发电厂钢球磨煤机进行实验,收集相关数据,获取辨识结果,以其为研究对象,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分别搭建磨煤机控制系统的PID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仿真模型获取仿真效果图像。针对控制系统的强相关性,提出单位矩阵法对该系统进行动态解耦经解耦可获得三个单回路,为三个单回路分别建立控制系统,优化对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入口负压控制以及负荷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能有效改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自适应 PID 磨煤机控制
下载PDF
高瓦斯矿井煤层注水防尘技术研究
17
作者 王凯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87-188,232,共3页
针对30603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粉尘浓度高、现有的喷雾降尘措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结合采面现场情况提出将动压、静压注水方式应用到采面注水中。具体利用30603回风巷原有瓦斯抽采钻孔进行动压注水,在采面布置短钻孔进行静压注水,并对采... 针对30603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粉尘浓度高、现有的喷雾降尘措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结合采面现场情况提出将动压、静压注水方式应用到采面注水中。具体利用30603回风巷原有瓦斯抽采钻孔进行动压注水,在采面布置短钻孔进行静压注水,并对采面注水孔布置及注水工艺进行详细分析。现场应用后,采面注水区域捏煤层含水率增至1.98%~2.94%间,采面粉尘质量浓度控制在187.2、102.1 mg/m^(3),取得较好分防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粉尘治理 注水技术
下载PDF
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系统的研究运用
18
作者 王晓明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6期271-273,共3页
以MG180/435型滚筒采煤机为例,介绍一种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由两个模块构成,一个为硬件模块,包括控制器、显示器、A/D转换器、倾角传感器与旋转编码器,用于对截割结构高度的调节;另一个为软件模块,包括记忆截割控... 以MG180/435型滚筒采煤机为例,介绍一种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由两个模块构成,一个为硬件模块,包括控制器、显示器、A/D转换器、倾角传感器与旋转编码器,用于对截割结构高度的调节;另一个为软件模块,包括记忆截割控制程序、记忆截割路径优化程序,用于控制硬件的运行。通过实践应用分析可以发现,该控制系统自动调节耗时减少了1.3min左右,人工干预次数减少了3次左右,可显著提升采煤机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采煤机 自适应调高控制系统 记忆截割
下载PDF
煤矿巷道掘进机液压系统随机振动负载控制技术
19
作者 李申龙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12期61-67,共7页
煤矿巷道掘进机是矿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大型装置,其关键构成部分——液压系统无法避免随机振动负载的影响,致使液压系统作业稳定性很难保障,故提出煤矿巷道掘进机液压系统随机振动负载控制技术。基于光纤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压阻式传... 煤矿巷道掘进机是矿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大型装置,其关键构成部分——液压系统无法避免随机振动负载的影响,致使液压系统作业稳定性很难保障,故提出煤矿巷道掘进机液压系统随机振动负载控制技术。基于光纤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获取液压系统随机振动信号相关数据,并提取其特征量,利用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精准地确定液压系统随机振动信号,以获取到的随机振动信号结果为输入,通过自适应逆控制技术中的逆控制器实时调整控制输入,使实际输出控制参量与参考控制参量之间的误差最小化,进而得到更为准确的液压系统负载控制参量。利用所得的液压系统负载控制参量调整负载,实现煤矿巷道掘进机液压系统随机振动负载的有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能够将随机振动频率的范围控制在-0.1~0.3 Hz之间,可以保证液压系统作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掘进机 液压系统 随机振动控制 自适应逆控制技术 负载控制参量
下载PDF
长倾向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20
作者 吕栋男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06-108,共3页
为治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放顶煤回采工作面瓦斯,以大淑村矿近几年治理措施为背景,采取高位短钻孔、中高压短壁注水、瓦斯治理钻孔的瓦斯治理手段,煤巷掘进区间防突预测指标△h_(2)稳定在60 Pa左右,掘进期间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稳定在1 m... 为治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放顶煤回采工作面瓦斯,以大淑村矿近几年治理措施为背景,采取高位短钻孔、中高压短壁注水、瓦斯治理钻孔的瓦斯治理手段,煤巷掘进区间防突预测指标△h_(2)稳定在60 Pa左右,掘进期间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稳定在1 m^(3)/min左右,杜绝了突出和瓦斯超限事故,解决了大煤工作面保护层局部不可采及后续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难题。该技术为治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放顶煤回采工作面瓦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回采 瓦斯治理 高位长短钻孔 中高压短壁注水 埋管抽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