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tritional and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s of chocolate-coated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fruit for commercial use 被引量:5
1
作者 Mahamadou E. GOUNGA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9期675-683,共9页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the largest chestnut producer in the world.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the roasted freeze-dried Ch...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the largest chestnut producer in the world.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the roasted freeze-dried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RFDC) coated with dark chocolate (DCC) and milk chocolate (MCC) for industrial use and commercial consumption. Chocolate coat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chestnut. RFDC had high levels of starch (66.23%) and fibers (3.85%) while DCC and MCC contained significantly high amounts of sucrose, protein, fat and minerals. Furthermore, the protein content doubled in MCC rather than in DCC. Thi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formulations in the two products. Milk powder and whey protein constituted the source of protein in MCC while cocoa powder added to MCC formulation constituted an additional source of minerals. The amino acid profile showed differences in amino acid composition related to the sample's protein content, indicating their good nutritional quality. The moisture contents in all RFDC, DCC and MCC were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cessing. These results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dditional nutrients of chocolate-coated chestnut and confirm that the product is an interesting nutritional food. The combination of freeze-drying and chocolate-coating generally results in greater reductions on microbiological loads, extending shelf life of harvested chestnut for commercial application. This is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to add value to chestnut, minimizing the significant losses in harvested fruits and providing a wider range of choices of new products to the consumer dispos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子 水果 商业用途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山羊乳中上皮黏蛋白MUC1遗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白文林 尹荣焕 +3 位作者 郑玉才 赵素君 张守纯 王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2,共4页
采用SDS-PAGE法分析9个山羊群体乳中上皮黏蛋白MUC1遗传多态性,并通过构建的线性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乳MUC1位点遗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个山羊群体中,乳MUC1在SDS-PAGE上均呈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表现为1条或... 采用SDS-PAGE法分析9个山羊群体乳中上皮黏蛋白MUC1遗传多态性,并通过构建的线性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乳MUC1位点遗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个山羊群体中,乳MUC1在SDS-PAGE上均呈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表现为1条或2条迁移率不同的区带,317个个体共检测到7个不同分子质量的MUC1区带,分别代表A、B、C、D、E、F、G7个等位基因,共有17种基因型。(2)乳MUC1位点对山羊产羔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基因型为CC、EE和FF的个体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大于基因型为BB、BD和CF的个体最小二乘均值(P<0.05)。因此,说明山羊乳MUC1遗传多态性有望作为产羔数的有效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乳MUC1 遗传多态性 产羔数 相关性
下载PDF
一种新碳源包覆的LiFePO4/C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褚道葆 李艳 +1 位作者 宋奇 周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63-1867,共5页
以富含植物蛋白的豆浆作为碳源,以FePO4.4H2O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流变相方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表征结果显示,样品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平均粒径约200nm,颗粒表面有均匀网络状... 以富含植物蛋白的豆浆作为碳源,以FePO4.4H2O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流变相方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表征结果显示,样品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平均粒径约200nm,颗粒表面有均匀网络状的碳包覆.充放电循环研究结果表明:LiFePO4/C具有稳定的电化学循环性能,LiFePO4/C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6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98.7%;循环4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49mAh.g-1,电池容量保持率在95%以上,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4.7mAh.g-1,显示出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和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亚铁锂 正极材料 植物蛋白 碳包覆 豆浆 流变相法
下载PDF
麦洼牦牛两个不同毛色选育群产奶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伟生 杨平贵 +4 位作者 罗晓林 罗光荣 罗让甲初 贡科 袁红文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为麦洼牦牛新品系选育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方法]针对两个选育群,选择全天然放牧条件及每日挤奶一次,采用间隔10 d测定第2~3胎次共32头奶牛盛草期的挤奶量、乳常规营养成分和物理参数,应用含草场效应在内的固定模型比较分析方法... [目的]为麦洼牦牛新品系选育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方法]针对两个选育群,选择全天然放牧条件及每日挤奶一次,采用间隔10 d测定第2~3胎次共32头奶牛盛草期的挤奶量、乳常规营养成分和物理参数,应用含草场效应在内的固定模型比较分析方法。[结果]粉嘴黑体的选育群Ⅱ样本乳脂率高于纯黑毛色的选育群Ⅰ,而挤奶量低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个体间及个体相邻测定日间乳脂率有较大变异;乳脂率的草场效应显著(P〈0.05)。[结论]两个选育群产奶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乳脂率较高而乳蛋白率较低;乳脂率性状具有提高的潜力,同时草场可以显著影响乳脂率;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产奶 毛色 选育
下载PDF
ELISA两种包被方法在牛乳氯霉素测定中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蕴哲 马雯 +2 位作者 李聪 李森 袁耀武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42,共3页
为了验证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中一种简化的的氯霉素包被方法,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对氯霉素标准品和牛乳样品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测量孔间吸光度值变异系数,制备了吸光度值与氯霉素浓度关系的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测... 为了验证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中一种简化的的氯霉素包被方法,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对氯霉素标准品和牛乳样品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测量孔间吸光度值变异系数,制备了吸光度值与氯霉素浓度关系的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测算出牛乳样品中氯霉素检出量和回收率,并与目前通用的氯霉素包被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这种简化的包被方法与通用的包被方法相比回归曲线具有更大的斜率,吸光度值的变异系数更低,两者在牛乳样品中氯霉素检出量和回收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这种包被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包被效果,能够用于样品中氯霉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 氯霉素 酶联免疫吸附 牛乳
下载PDF
日粮添加包被尿素对乳山羊泌乳性能、乳成分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孔雪旺 周敏 +1 位作者 卢慧芳 李鹏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包被尿素替代豆粕对乳山羊泌乳性能、养分摄入、乳成分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32头平均泌乳期为(68±3)d的乳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头,每组8个重复(2头/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玉米-豆粕型全混合日...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包被尿素替代豆粕对乳山羊泌乳性能、养分摄入、乳成分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32头平均泌乳期为(68±3)d的乳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头,每组8个重复(2头/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玉米-豆粕型全混合日粮,处理组饲喂用30%包被尿素替代豆粕的全混合日粮,饲养试验持续5周。结果:日粮添加30%包被尿素替代豆粕显著提高了乳山羊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P<0.05),但处理组泌乳量和4%脂肪校正乳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4.12%和4.46%(P<0.05)。两组乳山羊蛋白质、乳糖和非脂固形物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包被尿素组乳山羊脂肪和总固形物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2.30%和4.88%(P<0.05)。与对照组相比,包被尿素组乳山羊瘤胃pH显著降低3.80%(P<0.05),但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提高6.01%(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30%包被尿素替代豆粕提高了乳山羊的养分摄入量及乳中脂肪和总固形物含量,但降低了泌乳量。包被尿素对瘤胃大部分发酵参数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尿素 乳山羊 泌乳性能 乳成分 瘤胃参数
下载PDF
包被氯化胆碱对乳山羊繁殖性能、乳成分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政 严同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5-48,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包被氯化胆碱对乳山羊繁殖性能、乳成分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42.26±0.53)kg、泌乳期为(48.6±3.5)d的90头乳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其中3头带有瘤胃瘘管),...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包被氯化胆碱对乳山羊繁殖性能、乳成分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42.26±0.53)kg、泌乳期为(48.6±3.5)d的90头乳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其中3头带有瘤胃瘘管),试验从妊娠前2周开始,持续到分娩后35 d。整个试验期间对照组、处理1组和处理2组分别饲喂全混合日粮+0、0.5%和1%包被氯化胆碱。结果:随着日粮包被氯化胆碱添加水平的升高,母羊产仔-发情间隔、断奶-发情间隔及发情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5),其中1%包被氯化胆碱组上述指标最低(P<0.05)。1%包被氯化胆碱组总固形物、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包被氯化胆碱组(P<0.05),但对照组乳糖含量较1%氯化胆碱组显著提高8.48%(P<0.05)。1%氯化胆碱组乳糖产量较对照组和0.5%氯化胆碱组分别显著提高22.50%和21.67%(P<0.05)。1%包被氯化胆碱组乳山羊瘤胃氨氮浓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6.00%(P<0.05),但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41.38%和35.71%(P<0.05)。结论:在整个妊娠和哺乳期间饲喂全混合日粮+1%包被氯化胆碱可以改善乳山羊的繁殖性能,缩短产仔或断奶-发情间隔,提高瘤胃氨氮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氯化胆碱 乳山羊 繁殖性能 乳成分 瘤胃发酵
下载PDF
包膜半胱胺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侯嘉 柘丽 +1 位作者 余荣 董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2,4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包膜半胱胺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头泌乳量、体重和胎次(1.58±0.97)相近的泌乳中期[(160±10)DIM]奶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20 g/头的包... 试验旨在研究包膜半胱胺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头泌乳量、体重和胎次(1.58±0.97)相近的泌乳中期[(160±10)DIM]奶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20 g/头的包膜半胱胺。试验期25 d,其中预饲期10 d,正式期15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包膜半胱胺组第7天、15天奶牛产奶量提高0.93%(P=0.074)、5.61%(P<0.05);同时,乳脂率提高18.51%(P<0.05)、乳蛋白含量提高1.57%(P=0.086),乳中尿素氮明显降低2.85%(P>0.05)(降低0.41 mg/100 mL)、体细胞数降低5.25%(降低11500/mL);此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极显著降低17.02%、21.71%和17.13%(P<0.01),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极显著提高9.27%(P<0.01)。日粮中添加包膜半胱胺组提高相对利润4.1%(提高4.20元/头/天),投入产出比为1:2.8。结果提示,在泌乳中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包膜半胱胺具有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功能,同时能够提高奶牛抗氧化能力,并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半胱胺 泌乳中期 奶牛 乳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牛奶中活沙门氏菌BCAC-EMA-Rti-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天添 陈鹄 +3 位作者 吴国平 舒梅 林丽萍 钟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2-1199,共8页
研究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结合蒙脱石封闭的活性炭(BCAC)吸附、叠氮溴化乙锭(EMA)前处理牛奶样品,建立了一种基于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法(Rti-LAMP)非预增菌快速检测牛奶中低浓度活沙门氏菌的方法。以每份25 mL牛... 研究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结合蒙脱石封闭的活性炭(BCAC)吸附、叠氮溴化乙锭(EMA)前处理牛奶样品,建立了一种基于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法(Rti-LAMP)非预增菌快速检测牛奶中低浓度活沙门氏菌的方法。以每份25 mL牛奶样品,人工模拟不同浓度沙门氏菌污染,用4.0 g蒙脱石封闭的活性炭吸附处理样品,然后对回收精制的细菌样品用4.0μg/mL EMA终浓度作用处理,提取细菌样品DNA用于RtiLAMP扩增检测,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10^1CFU/mL活沙门氏菌,整个检测过程约5 h。以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法为参照,采用BCAC-EMA-Rti-LAMP检测生鲜牛奶样品27份,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检测到同一份沙门氏菌阳性牛奶样品,而BCAC-EMA-Rti-LAMP另检测到3份牛奶样品沙门氏菌阳性。研究表明,建立的BCAC-EMARti-LAMP检测方法较国标检测法更灵敏、快速,可用于牛奶沙门氏菌污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沙门氏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蒙脱石封闭的活性炭 叠氮溴化乙锭
下载PDF
叶类蔬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李晓然 张若鸿 +5 位作者 王纯 尹树仁 王晓芳 杨洋 崔生辉 郭云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09-2018,共10页
为建立一种无需样品前增菌即可快速检测叶类蔬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本试验将β-环糊精和牛乳蛋白包被活性炭结合用于去除叶类蔬菜基质中的PCR反应抑制因子,从而促进该菌的回收,随后以iap为靶基因,进行... 为建立一种无需样品前增菌即可快速检测叶类蔬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本试验将β-环糊精和牛乳蛋白包被活性炭结合用于去除叶类蔬菜基质中的PCR反应抑制因子,从而促进该菌的回收,随后以iap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用性,并评估该方法所用主要试剂在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与prfA序列相比,该方法检测78株目标菌和63株非目标菌后,无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特异性为100%;该方法无需前增菌,可在4 h内完成检测,灵敏度为10~1 CFU·25g^(-1);该方法与常规培养法在实际叶类蔬菜样品中目标菌的检出率、活体菌检测率均一致(符合率100%);所用的主要试剂在-20℃冰箱中保存至少12个月后仍可正常使用,稳定性较好。综上,该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叶类蔬菜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且实用性较好。本研究结果为降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消费者造成的安全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Β-环糊精 牛乳蛋白包被活性炭 叶类蔬菜 PCR
下载PDF
3种毛细管电泳方法分析牛乳蛋白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婷 姜金斗 刘宁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4-218,共5页
对比毛细管凝胶电泳(CGE)、毛细管未涂层管区带电泳(CZE)和涂层管区带电泳(CZE)在牛乳蛋白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条件、分离效果和定量特征上,毛细管涂层区带电泳优于其他两种电泳。应用涂层毛细管区带电泳对不同阶段婴幼儿配... 对比毛细管凝胶电泳(CGE)、毛细管未涂层管区带电泳(CZE)和涂层管区带电泳(CZE)在牛乳蛋白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条件、分离效果和定量特征上,毛细管涂层区带电泳优于其他两种电泳。应用涂层毛细管区带电泳对不同阶段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蛋白组成进行测定,分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凝胶电泳 毛细管未涂层管区带电泳 毛细管涂层管区带电泳 牛乳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