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珠海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事件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欧林坚 张玉宇 +5 位作者 李扬 王华接 谢学东 荣志明 吕颂辉 齐雨藻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赤潮在全球频繁爆发。2006年10-11月间,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则较为少见。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于富营养的近岸水体,赤潮发生区内水温变化范围23.41-27.54℃,... 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赤潮在全球频繁爆发。2006年10-11月间,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则较为少见。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于富营养的近岸水体,赤潮发生区内水温变化范围23.41-27.54℃,盐度变化范围15.49-17.92。双胞旋沟藻的细胞密度随温度和盐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最高细胞密度达1.6×106个.L-1。在赤潮发生后期,海区水温下降及群落中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数量的上升,可能是导致双胞旋沟藻赤潮衰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胞旋沟藻 多环旋沟藻 赤潮 珠海 近岸水体
下载PDF
有毒有害赤潮藻类旋沟藻(Cochlodinium Schütt)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朝晖 林朗聪 +2 位作者 康伟 邵娟 张珂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旋沟藻(Cochlodinium Schütt)是目前世界上扩展最为迅速的赤潮生物,2009年10月底广东珠海海域发生的旋沟藻赤潮标志着该藻赤潮已经向我国沿海扩展.旋沟藻属于甲藻门裸甲藻科,能形成链状群体,具有光能自养型和吞噬营养两种营养模式... 旋沟藻(Cochlodinium Schütt)是目前世界上扩展最为迅速的赤潮生物,2009年10月底广东珠海海域发生的旋沟藻赤潮标志着该藻赤潮已经向我国沿海扩展.旋沟藻属于甲藻门裸甲藻科,能形成链状群体,具有光能自养型和吞噬营养两种营养模式,并且能形成孢囊.旋沟藻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能适应强光,并具有广温广盐的特性.旋沟藻所产生的毒素能令鱼类和贝类死亡,并且对其它浮游植物具有较强的克生作用.旋沟藻赤潮严重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就旋沟藻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理生态特征及其赤潮发生和防控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为我国旋沟藻赤潮的预防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沟藻 赤潮 防治
下载PDF
珠江口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生消过程的环境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庞勇 聂瑞 吕颂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6-293,共8页
为了解2009年珠江口双胞旋沟藻赤潮生消过程,探索其生消机制,对赤潮进行了连续10 d(10月28日─11月6日)的跟踪监测,设置了3条监测断面,共12个站位。通过现场测定和实验室分析,研究赤潮藻密度、叶绿素a、营养盐、温度、盐度、p H和溶... 为了解2009年珠江口双胞旋沟藻赤潮生消过程,探索其生消机制,对赤潮进行了连续10 d(10月28日─11月6日)的跟踪监测,设置了3条监测断面,共12个站位。通过现场测定和实验室分析,研究赤潮藻密度、叶绿素a、营养盐、温度、盐度、p H和溶解氧的变化规律。赤潮区双胞旋沟藻的密度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密度达到2.765×107 cells·L-1,叶绿素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值达到172.76μ·L-1,监测海域无机氮和无机磷均处于富营养化水平,无机氮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在赤潮末期稍有回升的趋势,无机磷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赤潮区水温变化范围为19.33~27.66℃,盐度的变化范围为9.16~31.5,p H的变化范围为7.45~8.51,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5.50~11.45 mg·L-1。通过对赤潮期间的环境因子分析,并结合2006年该海域发生的双胞旋沟藻赤潮事件和近几年周边海域发生赤潮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2009年珠海双胞旋沟藻赤潮规模较大,是中国沿海由双胞旋沟藻引起的最大规模赤潮。10月25日─10月27日为赤潮的起始发展阶段,10月28日─11月1日为赤潮形成维持阶段,11月2日─11月6日为赤潮消亡阶段。赤潮生消过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赤潮持续期双胞旋沟藻占主要优势,赤潮消亡期间硅藻(骨条藻Skeletonema spp.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p.)数量增加,演替双胞旋沟藻成为优势种。此次赤潮事件中有机氮浓度较高,约占总氮的60%,是赤潮藻大量繁殖代谢所致。研究海域处于严重富营养化水平,这是诱发赤潮发生的基础。同时,长时间处于高温、低盐的环境,使双胞旋沟藻急剧繁殖,诱发赤潮。在赤潮后期,恶劣的气象条件是赤潮消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赤潮 双胞旋沟藻 环境因子
下载PDF
Global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the 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model using bioassay data
4
作者 CHO Hong-Yeon PARK Kwang-Soon KIM Su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9-45,共7页
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is a notoriously harmful algal species that inflicts severe damage on the aquacultures of the coastal seas of Korea and Japan. Information on their expected movement tracks and boundaries of... 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is a notoriously harmful algal species that inflicts severe damage on the aquacultures of the coastal seas of Korea and Japan. Information on their expected movement tracks and boundaries of influence is very useful and important for the effective establishment of a reduction plan. In general, the information is supported by a red-tide(a.k.a algal bloom) mode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accuracy of parameters, which are the coefficients of functions approximating the biological growth and loss patterns of the C. polykrikoides. These parameters have been estimated using the bioassay data composed of growth-limiting factor and net growth rate value pairs. In the case of the C. polykrikoides, the parameter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sed data because the bioassay data are sufficient compared to the other algal species. The parameters estimated by one specific dataset can be viewed as locally-optimized because they are adjusted only by that dataset. In cases where the other one data set is used, the estimation error might be considerable. In this study, the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by all available data sets without the use of only one specific data set and thus can be considered globally optimized. The cost func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is defined as the integrated mean squared estimation error, i.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ues of the experimental and estimated rates. Based on quantitative error analysis, the root-mean squared errors of the global parameters show smaller values, approximately 25%–50%, than the values of the local parameters. In addition, bias is removed completely in the case of the globally estimated parameters. The parameter sets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default values of a red-tide model because they are optimal and representative. However, additional tuning of the parameters using the in-situ monitoring data is highly required.As opposed to the bioassay data, it is necessary because the bioassay data have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the in-situ coast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and local estimation gain and loss parameters 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bioassay data model performance
下载PDF
无机氮磷对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方方 李霞 吕颂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结合2009年双胞旋沟藻赤潮现场调查无机营养盐和双胞旋沟藻细胞密度数据,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无机氮、磷源对双胞旋沟藻生长的影响。固定氮源(NaNO3)浓度为160μmol/L,以NaH2PO4为磷源,氮磷比为12时,比生长... 结合2009年双胞旋沟藻赤潮现场调查无机营养盐和双胞旋沟藻细胞密度数据,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无机氮、磷源对双胞旋沟藻生长的影响。固定氮源(NaNO3)浓度为160μmol/L,以NaH2PO4为磷源,氮磷比为12时,比生长速率最大为0.42 d-1;氮磷比为4~32时,细胞密度均能达到4×103~6×103cells/L;氮磷比为64和100时,对数期较短且最大细胞密度较低。固定磷源(NaH2PO4)浓度为5μmol/L,研究了3种无机氮源(NaNO3,NaNO2,NH4Cl)对双胞沟藻生长的影响。以NaNO3为氮源,氮磷比为4和8时对数期较短且最大细胞密度也较低,氮磷比为16时获得最大比生长速率(0.40 d-1)和最大细胞密度(6×103cells/L),氮磷比达到100时也未对细胞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以NaNO2为氮源,氮磷比为64时比生长速率最大,氮磷比为20时获得最大细胞密度,氮磷比大于32时初期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以NH4Cl为氮源,延迟期较长,氮磷比为12时比生长速率最大,氮磷比大于32时初期生长也受到抑制,氮磷比为64和100时细胞基本没有生长。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发现,以NaH2PO4为磷源、NaNO3为氮源时双胞旋沟藻的生长情况取决于氮磷的浓度而不是比例。而以NaNO2和NH4Cl为氮源时,氮源浓度超过一定值后会对双胞旋沟藻生长产生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双胞旋沟藻 氮磷比 比生长速率 硝酸盐 亚硝酸盐 铵盐
下载PDF
珠海旋沟藻赤潮水样对其他微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朝晖 姜珊 +5 位作者 谷阳光 康伟 冯杰 林朗聪 邵娟 张珂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3-558,共6页
2009年10月25~30日中国珠海发生面积超过300 km2的大规模旋沟藻赤潮.于2009年10月29日作者采集赤潮区水样,对水样中浮游植物进行分析鉴定,研究旋沟藻赤潮水样对中肋骨条藻、海洋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揭示旋沟藻赤潮对海洋浮... 2009年10月25~30日中国珠海发生面积超过300 km2的大规模旋沟藻赤潮.于2009年10月29日作者采集赤潮区水样,对水样中浮游植物进行分析鉴定,研究旋沟藻赤潮水样对中肋骨条藻、海洋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揭示旋沟藻赤潮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赤潮水体中,旋沟藻细胞密度为3.15×106 L-1,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的73.26%,是绝对优势藻种.旋沟藻赤潮水样对海洋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但对骨条藻生长不但没有明显抑制,且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赤潮水样中的抑藻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滤液中,是一种具有水溶性和热稳定性的胞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旋沟藻 浮游植物 赤潮 藻类 珠江口
下载PDF
东海多环旋沟藻的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红霞 陆斗定 +3 位作者 何飘霞 戴鑫烽 夏平 李冬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7-763,共7页
本文首次对分离自我国东海海域的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Margalef)藻株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报道。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多环旋沟藻的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 本文首次对分离自我国东海海域的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Margalef)藻株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报道。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多环旋沟藻的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核糖体大亚基序列(LSU rDNA)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该藻以单细胞或链状细胞形态存在。通常链状包括2、4、8和16个细胞。横沟宽且深围绕细胞近2圈,内含鞭毛。纵沟窄并浅紧挨着横沟延伸。具有U形顶沟,细胞核大而圆,分布在上锥的前端。叶绿体棒状,数量较多并呈簇状分布。测序获得核糖体大亚基D1—D3区序列为870bp,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和Jukes-Cantor遗传距离矩阵可知东海多环旋沟藻藻株为东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旋沟藻 东海 形态特征 系统进化
下载PDF
珠江口海域双胞旋沟藻赤潮对卤虫幼体、鱼苗和虾苗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霓 江涛 +2 位作者 江天久 吕颂辉 桓清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8-1333,共6页
为研究2009年10月下旬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赤潮对养殖鱼类及水体中其它生物的影响,实验以卤虫幼体、金鼓鱼苗和凡纳滨对虾苗作为受试生物,在赤潮现场测试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鱼苗和虾苗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24 h双... 为研究2009年10月下旬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赤潮对养殖鱼类及水体中其它生物的影响,实验以卤虫幼体、金鼓鱼苗和凡纳滨对虾苗作为受试生物,在赤潮现场测试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鱼苗和虾苗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24 h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的LC50(半致死浓度)为9.55×104/mL,藻密度为2.5×103/mL的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的LT50(半致死时间)为48.5 h。60 h内该赤潮水体对鱼苗和虾苗的存活无不利影响,卤虫幼体和金鼓鱼苗均可摄食双胞旋沟藻,卤虫幼体对双胞旋沟藻的摄食率低。研究表明,双胞旋沟藻赤潮水体对卤虫幼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在低藻密度条件下,卤虫幼体能以该藻为食并维持其生命,双胞旋沟藻对金鼓鱼苗和凡纳滨对虾苗无急性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胞旋沟藻 卤虫幼体 金鼓鱼 凡纳滨对虾 急性毒性
下载PDF
不同pH对双胞旋沟藻和血红哈卡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涛 董宏坡 +1 位作者 李霞 吕颂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和血红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是我国近海的两种赤潮藻种。研究了不同pH(8.30、7.80、6.80)值对上述两种甲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不同pH值下两种甲藻... 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和血红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是我国近海的两种赤潮藻种。研究了不同pH(8.30、7.80、6.80)值对上述两种甲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不同pH值下两种甲藻的细胞密度产生了差异,与对照组(8.30)相比,7.80组无显著性,6.80组则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在两种甲藻的三组实验培养结束时,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7.80组藻细胞的叶绿素a含量、最大光合效率(Fv/Fm)、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6.80组与对照组均表现出显著性降低(p<0.05),说明弱酸pH值条件对两种甲藻的光合特性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双胞旋沟藻 哈卡血红藻 生长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四种海洋藻华甲藻与红色赤潮藻的化学互感作用(allelopathy)初步研究
10
作者 王欢 胡章喜 唐赢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101,共8页
化学互感作用或化感作用(allelopathy)在浮游植物的种群相互作用及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已经成为有害藻华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但在被研究的种类和化感作用的规律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空白。本研究选取分离自中国和美国... 化学互感作用或化感作用(allelopathy)在浮游植物的种群相互作用及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已经成为有害藻华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但在被研究的种类和化感作用的规律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空白。本研究选取分离自中国和美国近海的重要藻华甲藻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短沟别什莱藻(Biecheleria brevisulcate),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72 h共培养)观察其与另一种常见的藻华甲藻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的化感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化感效应随种类和特别是起始细胞密度比率而分别表现为抑制或促进共存种的生长。与起始细胞密度为500个/m L的红色赤潮藻共培养时,多环旋沟藻起始密度为25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米氏凯伦藻苏澳株和短沟别什莱藻在细胞密度低于1 00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同时起始密度为5 000~50 000个/m L的剧毒卡尔藻被红色赤潮藻促进生长。但是,米氏凯伦藻深圳湾株在细胞密度500个/m L以上时均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多环旋沟藻在起始密度大于250个/m L时开始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且抑制效应在起始密度2 500个/m L时接近100%。米氏凯伦藻的化感作用在不同株系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有害藻华甲藻之间的化感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形式,随着作用的种类和互相之间的密度比率变化而有互相促进、抑制或一方抑制(或促进)另一方等作用,这对进一步认识藻华甲藻的种群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红色赤潮藻 多环旋沟藻 剧毒卡尔藻 米氏凯伦藻 短沟别什莱藻
下载PDF
2009年秋季旋沟藻赤潮爆发期间珠江口表层水体的环境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柯志新 谭烨辉 +2 位作者 黄良民 宋星宇 张建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5-638,共4页
2009年秋季在珠江口海域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双胞旋沟藻赤潮,影响面积高达300 km2。赤潮爆发期间,我们对珠江口水域的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珠江口西侧受径流的影响程度远高于东部,营养盐一般呈西高东低的水平分布格... 2009年秋季在珠江口海域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双胞旋沟藻赤潮,影响面积高达300 km2。赤潮爆发期间,我们对珠江口水域的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珠江口西侧受径流的影响程度远高于东部,营养盐一般呈西高东低的水平分布格局,其中以NO3-N、DIN和SiO3-Si的差异最为明显。表层水体的DIN、PO4-P和SiO3-Si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64μmol/L、0.71μmol/L和46.3μmol/L。SiO3-Si和PO4-P的高值区主要位于洪奇门及以下的珠海沿岸,PO4-P的高值区主要位于洪奇门以上的水域,虎门附近S1站位的PO4-P浓度高达6.23μmol/L。高的营养盐输入、低的降雨量和严重的咸潮入侵应该是导致这次双胞旋沟藻赤潮爆发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营养盐 环境因子 旋沟藻 赤潮
原文传递
氮源对双胞旋沟藻生长和链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薇薇 王小冬 +2 位作者 江涛 齐雨藻 吕颂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9-792,812,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氮源对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生长和链状结构的影响,探索双胞旋沟藻生长、形态建成和藻华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浓度NH4-N对双胞旋沟藻具有毒害作用,而NO3-N和尿素支持双胞旋沟藻的生长及双细胞链状结... 通过研究不同氮源对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生长和链状结构的影响,探索双胞旋沟藻生长、形态建成和藻华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浓度NH4-N对双胞旋沟藻具有毒害作用,而NO3-N和尿素支持双胞旋沟藻的生长及双细胞链状结构的形成。双胞旋沟藻偏好吸收尿素,其最大生物量(1.2×107/L),最高生长率(0.19 d-1)均高于NO3-N组,并且尿素组指数生长期约40%的细胞以双胞链状结构存在,其数量达到2 146/mL,亦明显高于NO3-N组。近海水体中日益增加的尿素含量有助于提高旋沟藻藻华的发生规模和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胞旋沟藻 氮源 尿素 有害藻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