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tional-emo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helped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their caregivers to manag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anxiety symptoms 被引量:8
1
作者 Chiedu Esead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9年第2期62-66,共5页
There is a dearth of evidence-based data on how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death anxiety symptoms experienced by cancer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are treated in developing regions. This article sheds light on the report... There is a dearth of evidence-based data on how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death anxiety symptoms experienced by cancer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are treated in developing regions. This article sheds light on the report of the findings from a 2016 study that revealed a rational-emo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helped a select group of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to manage problematic assumption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death anxiety symptoms in Nigeria.Based on my experience as a co-investigat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of this previous study, I addressed the challenges of conducting such a study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encourages future researchers to replicate the study and endeavor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study. Funders were also encouraged to ensure increased access to funds for conducting similar studies with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PATIENTS caregivers Death anxiety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ational-emo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Rational-emotive hospice care therapy
下载PDF
Effect of Montessori method on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f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a meta-analysis
2
作者 Xiao-Chen Sun Zi-Ran Sun Hong-Mei Ma 《Aging Communications》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Background: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ontessori method o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dementia by meta-analysis.Methods: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he effect of Montessori method... Background: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ontessori method o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dementia by meta-analysis.Methods: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he effect of Montessori method o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functions of Alzheimer’s patients in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xcerpt Medica Database,The 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Weipu Information Chinese Periodical Service Platformdatabase and Wanfang database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and the references of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traced.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conducted literature screening,data extraction,evaluation and inclusion in the literature,using RevMan 5.4.1 software for meta-analysis.Results:A total of 11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and 936 patients were enrolled.Meta analysis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routine nursing,Montessori metho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gnitive function(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1.53,95%confidence interval(1.32,1.73),P<0.01),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relative risk=0.37,95%confidence interval(0.21,0.63),P<0.01)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Conclusion:Montessori metho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gnitive function,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dementia.Affected by the included study,it still needs to be confirmed by multi center and large samp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essori method cognitive funct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senile dementia NURSING
下载PDF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on rehabilitation of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 short-term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被引量:3
3
作者 Xue-Lian Chen Xiao-Ting Deng +1 位作者 Fu-Gang Sun Qing-Jun Huang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23年第8期583-592,共10页
BACKGROUND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CBGT)for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nega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is established,but more evidence is required.AIM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CBGT ... BACKGROUND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CBGT)for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nega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is established,but more evidence is required.AIM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CBGT combined wi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s a treatment for schizophrenia compared wi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lone.METHODS In all,120 schizophrenia out-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CBGT combined wi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r singl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cognitive function,excitatory factor,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 improvements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score.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social function and drug compliance.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BGT combined wi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ingl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cognitive functions,excitatory factor,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and social functions.No oth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utcomes was observed.CONCLUSION CBGT combined wi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ay be relevant beneficial treatment method in reducing symptoms,cognitive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ZOPHRENIA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amily members Social functions Mental health COMMUNIT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下载PDF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sychosis
4
作者 Susana Ochoa Raquel López-Carrilero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5年第4期362-365,共4页
The manuscript correspond to an editorial in order to asses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people with psychosis in the early stages.
关键词 SCHIZOPHRENIA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PSYCHOSIS EARLY PSYCHOSI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心理负担和自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刚 莫丽飞 胡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心理负担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某院收治的90例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认知行...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心理负担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某院收治的90例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负担[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舒适度和疼痛情况[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自我效能[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结果: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5.404,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8.993,-7.187;P<0.05);干预后,两组Kolcaba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10.804,P<0.05);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15.429,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及ESCA量表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6.692,3.663,5.640,5.183;P<0.05);干预后,两组口腔就诊、正确刷牙、平衡饮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4.295,7.013,7.427;P<0.05)。结论: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缓解疼痛,提高舒适度、自护能力和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固定矫正器 正畸 心理负担 自护能力 舒适度 疼痛 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酒精使用障碍伴抑郁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崔平 王丹 +4 位作者 栗春燕 李文慧 张杰 顾家鹏 王嘉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酒精使用障碍(AUD)伴抑郁患者酒精戒断反应、负性情绪以及复饮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84例AUD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酒精使用障碍(AUD)伴抑郁患者酒精戒断反应、负性情绪以及复饮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84例AUD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BT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修订版临床酒精戒断症状评定量表(CIWAAr)、宾夕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A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DA)评分,并随访半年统计两组患者的复饮情况。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研究组脱落0例,最终对照组纳入90例,研究组纳入92例。治疗后,两组患者CIWA-Ar、PACS、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QOL-D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8周、16周、24周,研究组患者复饮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UD伴抑郁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BT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戒断酒精依赖,减轻其负性情绪,降低复饮率,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抑郁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干预 戒断 负性情绪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的BPSD非药物治疗及其与Apo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朱烨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期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BPSD)的非药物治疗效果及其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 目的分析老年期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BPSD)的非药物治疗效果及其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盐酸美金刚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音乐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三组患者的BPSD严重程度、痴呆严重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NPI、CDR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MMSE、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PI、CDR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MMSE、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ApoE共有ε2、ε3、ε4三种等位基因,其中ε3表达频率最高,共55例,其次为ε4和ε2;三组患者的ApoE不同基因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ε4型患者的NPI评分显著高于ApoEε3型与ApoEε2型(P<0.05)。结论非药物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BPSD和痴呆表现,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poEε4型基因与老年期痴呆患者的BPSD存在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 APOE基因多态性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 田丽 +2 位作者 陈意飞 葛勤 朱思遥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分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2023年1月1~31日收治的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分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2023年1月1~31日收治的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3月1~31日收治的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急诊输液室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间自我效能(GSE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以及随访1个月时、2个月时与3个月时的饮酒次数。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2组患者自我效能(GSE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但试验组更高(P<0.05)。2组患者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MUIS-A)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随访1个月、2个月与3个月时的饮酒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减少患者饮酒次数,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正向影响,建议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认知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 心理应激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术后疼痛控制、心理状态的影响
9
作者 刘圆方 段永福 +4 位作者 周晓波 王冠涛 姚丹丹 赵东征 赵成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手术疼痛控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60,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控制情况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手术疼痛控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60,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控制情况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中活动度(A)、肢体(L)、面部表情(F)、哭泣(Cry)、安慰(C)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1.258,15.256,17.877,17.173,19.460,22.533;P<0.001);观察组患儿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7.21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儿童焦虑自评量表(SCARED)及抑郁自评量表(DSR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5.226,12.332;P<0.001)。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手术患儿,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手术疼痛控制,提高依从性,缓解不良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认知行为干预 术后疼痛控制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高俊 陈晓敏 +1 位作者 马静 张荣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870-2873,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及对其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及对其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的心理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评分、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护患信任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3个月的PCL-C评分分别为(24.08±7.85)分和(28.59±7.83)分,出院6个月分别为(21.34±6.29)分和(24.42±6.32)分,观察组PCL-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干预后的护患信任程度得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6.83%(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缓解负向情绪,提高干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 颅脑损伤 焦虑 心理应激水平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患者中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李想 窦姗姗 +2 位作者 杨恒 吴园园 鲍晓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69-871,共3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在不孕患者中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选择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 目的:研究并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在不孕患者中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选择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情况及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度+重度焦虑和中度+重度抑郁患者均减少,且观察组正常+轻度焦虑及正常+轻度抑郁患者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67、40.368、4.248、6.046,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SQI量表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情况、主观睡眠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3、6.064、5.659、8.12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8,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选择辅助生殖技术不孕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明显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团体心理护理 不孕 辅助生殖技术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卫伟 何畅 +1 位作者 王利军 葛培培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7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34)和认知行为干预组(n=36),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7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34)和认知行为干预组(n=36),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GSE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瑾 张容 +3 位作者 洪妙璇 谭雯渲 柳颖 张立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90-2395,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心理韧性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并进行手术的5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 目的:探索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心理韧性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并进行手术的5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现场和网络化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共47例病人完成研究,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4例。干预后,两组心理韧性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医学应对方式方面,观察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能提高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心理韧性,改善其负性情绪和医学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干预 心理弹性 焦虑 抑郁 医学应对方式
下载PDF
认知-行为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昕怡 阴山燕 +3 位作者 赵雪帆 李金树 兰雪姣 姚梓涵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对于缓解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式选择某大学存在手机依赖困扰的45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安慰剂组(n=15)和对照组(n=15),对实验组进行...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对于缓解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式选择某大学存在手机依赖困扰的45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安慰剂组(n=15)和对照组(n=15),对实验组进行基于认知-行为模型的手机依赖心理干预,安慰剂组接受与手机依赖主题无关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则正常生活,不参加任何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3组被试均使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中文版作为测评工具,同时结合个体的日均手机使用时长来共同探究干预前后各组实验数据的差异。结果:在前测中,各组的MPAI得分与日均手机使用时长均不存在显著差异(MPAI前测:F=0.79,P>0.05;日均手机使用时长前测:F=1.51,P>0.05)。但在后测中,实验组的MPAI得分与日均手机使用时长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01),且都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对照组(P<0.01)。干预后1个月追踪测量显示,实验组各项数据依然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且与前测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基于认知-行为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水平,帮助其尽早摆脱对手机的过度使用,回归并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与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团体心理干预 大学生 认知-行为模型
下载PDF
基于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在舌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王凌 赵建敏 徐慧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727-1730,173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在舌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16例舌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基于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在舌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16例舌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依从性和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UW-QOL、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UW-QOL、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依从率和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属支持的心理-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舌癌根治术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的依从率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支持 心理-行为-认知干预 舌癌根治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艳玮 郭瑞萍 +1 位作者 皮睿 刘震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496-1501,共6页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某院接诊的脊髓损伤NB患者82例,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干预)、试验组(常规...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某院接诊的脊髓损伤NB患者82例,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干预)、试验组(常规干预联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各41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膀胱功能。结果:干预后试验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2.780,2.9861;P<0.05)。干预后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t=3.434,P<0.05)。干预后试验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常规组(t=2.813,2.478,2.376,3.349;P<0.05)。干预后试验组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均大于常规组(t=2.901,5.313,5.191;P<0.05),残余尿量、每日排尿次数均少于常规组(t=5.393,4.916;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减轻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认知行为 团体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森田日记式心理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喜梅 吴联凤 +2 位作者 李海燕 涂小芳 钟伦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森田日记式心理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BPD患者70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 目的:探讨森田日记式心理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BPD患者70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观察组给予森田日记式心理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状况[阴性和阳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HAMA、HAMD评分)、精神状况(PANSS评分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及总分)、社会功能缺陷程度(SDSS评分)均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生活质量(ADL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森田日记式心理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BPD患者中,不仅能有效缓解青少年患者的负性情绪、精神状况,还能明显改善青少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田日记式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理论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急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朱皖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6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鼻出血患者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鼻出血患者6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 目的:探讨急性鼻出血患者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鼻出血患者6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并发症。结果:干预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医院焦虑量表(HADS-A)评分、医院抑郁量表(HADS-D)评分较入院时下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积极应对评分较入院时升高,消极应对评分下降,干预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鼻出血患者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负性情绪,促使患者选择积极应对方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鼻出血 积极心理学理论 认知行为干预 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无痛理念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早期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19
作者 杨静雯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理念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早期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无痛理念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早期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无痛理念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数字疼痛分级法(NRI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心理状态[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生活质量[胃癌生存质量评价表(QLICP-ST)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RI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0、2.48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NAS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ANAS正性情绪评分及QLICP-S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4、2.311、2.32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5)。结论:无痛理念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早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水平,进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理念 认知行为干预 早期胃癌 术后疼痛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心理弹性支持及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在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
作者 叶慧琴 刘怡欣 +1 位作者 樊梦琪 占晶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8期3121-3124,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应用心理弹性支持及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心理弹性支持护... 目的 探讨在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应用心理弹性支持及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心理弹性支持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心理弹性支持护理基础上实施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均持续护理干预30 d。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30 d后Fugel-Meyer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弹性支持及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可改善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增加其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介入溶栓治疗 心理弹性支持 动机行为转化理论 护理干预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