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oup Therapy in Adul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Review
1
作者 Sefa Bulut Mustafa Subasi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20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In the treatment of OCD, sever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individual, group and/or pharmacological therapeutic methods. However, group therapy on OCD has received little research att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CD, sever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individual, group and/or pharmacological therapeutic methods. However, group therapy on OCD has received little research attention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some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OCD can be treated in group settings. In the literature, mentioned group therapies to treat OCD involve behavioral therapy, cognitive therapy, ERP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CT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supportive groups and individual therapy with family member involvement. In relation to their effectiveness, research indicated inconsistent finding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ddress and to review whether group treatments on OCD are efficacious. This review focused on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CBGT), ERP, and 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group therapy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ACT ERP
下载PDF
自然发展行为干预融合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喻斌 吕建敏 +1 位作者 李红霞 何喜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6期83-88,共6页
目的探究自然发展行为干预(NDBI)融合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孤独症(ASD)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60名ASD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团体沙盘游戏疗... 目的探究自然发展行为干预(NDBI)融合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孤独症(ASD)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60名ASD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实验组在传统团体沙盘游戏中融入NDBI干预方法,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社交互动观测指标量表评估ASD儿童的言语、社交、感觉、行为表现,以及沙具摆放、沙盘主题的变化,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基本特征、ATEC评分、社交互动观测指标评分、治愈主题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值介于-10.500~17.675之间,P<0.05);治疗后实验组ATEC评分总分及言语、社交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4、-3.801、-4.003,P<0.05);治疗后实验组社交互动观测指标总分及沙具使用、社交互动、治愈主题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53、2.946、5.659、3.126,P<0.05)。结论相比传统沙盘游戏疗法,NDBI技术融合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能帮助ASD儿童提高言语、社交能力,促进其积极能量的流动,最大限度唤醒ASD儿童的内在力量,改善ASD社交行为、沟通及情绪障碍等核心症状,值得在儿童康复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展行为干预 团体沙盘游戏 孤独症 ATEC量表 社交互动 康复
下载PDF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江韩英 林雅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5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某院儿科护士12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心理疏导,观察组护士则采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应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某院儿科护士12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心理疏导,观察组护士则采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比较两组的职业倦怠评分情况。结果全部120名儿科护士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为(29.85±8.66)分,情感疏远评分为(3.21±0.74)分,情绪衰竭评分为(29.87±6.46)分;其中情感疏远属于中度倦怠,而个人成就感、情绪衰竭则属于高度倦怠。干预后,观察组的个人成就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情感疏远、情绪衰竭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工作压力源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能对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进行有效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认知行为互动 团体治疗 职业倦怠 工作压力 影响
下载PDF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主要特征
4
作者 纳贡毕力格 包文峰 +1 位作者 吴红云 房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2-55,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然疗法,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治疗手段,对健康与疾病也有独特的认知。从心身统一整体观、理论的融合性、治疗过程的互动性、治疗模式的叙事性、疗效的综合性、人格教育特征六方面阐述蒙医心身互... 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然疗法,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治疗手段,对健康与疾病也有独特的认知。从心身统一整体观、理论的融合性、治疗过程的互动性、治疗模式的叙事性、疗效的综合性、人格教育特征六方面阐述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主要特征,旨在进一步探究该疗法与心理学、蒙医学、养生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更好地了解该疗法所具有的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叙事治疗的特点,以及“心身兼治”“多病同治”的治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 心身统一整体观 团体叙事治疗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卿再花 吴彩虹 曹建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效果。以6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进行为期8次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评估两组的干预效果。把干预前...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效果。以6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进行为期8次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评估两组的干预效果。把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一般资料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总分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总分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能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手机成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 大学生 手机成瘾
下载PDF
奥氮平合并团体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关涛 杨丹 韩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5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药物合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药物合并认... 目的 探讨药物合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药物合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的研究组(n=50)及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n=50)。研究组进行每组10例,每周1次,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两组进行量表评定,量表选择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比较,研究组的BPRS、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有助于提高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 依从性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肖利军 王玉红 张佳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考察团体治疗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8名急诊科护士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4人。干预组进行每周1次持续8周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护士工作倦怠测试得分差异。结果急诊科护士情... 目的考察团体治疗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8名急诊科护士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4人。干预组进行每周1次持续8周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护士工作倦怠测试得分差异。结果急诊科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较Malach常模高,而低个人成就感得分较常模低(P<0.05);干预组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低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前测,低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前测,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各维度前后测得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显著降低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可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治疗 急诊科护士 工作倦怠
下载PDF
对“网瘾”大学生扶助问题的团体工作设计
8
作者 韦春北 《煤炭高等教育》 2008年第5期93-94,123,共3页
青少年团体工作中团体认知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大学生改变网络依赖的现状,使之重新回归正确健康的社会认知轨道。团体治疗方案的设计与运作不仅需要学校方面提供组织、制度、师资、经费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和支持,而且需要... 青少年团体工作中团体认知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大学生改变网络依赖的现状,使之重新回归正确健康的社会认知轨道。团体治疗方案的设计与运作不仅需要学校方面提供组织、制度、师资、经费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和支持,而且需要学校调整管理和教育的观念和做法,使治疗活动融入一个社会系统中,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依赖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 高校德育
下载PDF
团体式多元作业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沟通与互动技巧的效果
9
作者 井荣 付继勇 樊元元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3期948-950,共3页
目的 探讨团体式多元作业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沟通与互动技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团体式多元作业疗法... 目的 探讨团体式多元作业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沟通与互动技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团体式多元作业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沟通与互动技巧量表(ACI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ACIS量表躯体、关系、信息交换评分均显著增加,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式多元作业疗法能够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沟通与互动技巧,并促进精神分裂症相关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式多元作业疗法 精神分裂症 沟通与互动技巧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育林 骆利 肖利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0期2390-2392,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名儿科护士分成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进行8周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职业倦怠测试得分的差异。结果儿科护...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名儿科护士分成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进行8周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职业倦怠测试得分的差异。结果儿科护士情绪衰竭得分(29.80±6.52)分,高于Malach常模(22.19±9.5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情感疏远、个人成就感得分较常模低(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情绪哀竭得分差值为(-4.21±2.37)分,与对照组差值(-0.64±1.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P〈0.01),情感疏远、低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得分也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 儿科护士 职业倦怠
原文传递
社交焦虑障碍“团体实证认知行为疗法”的构建 被引量:17
11
作者 唐继亮 余嘉元 +1 位作者 宣宾 王佳智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0-204,174,共6页
本研究拟在传统社交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构建新治疗模式——"团体实证认知行为疗法(Empirical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EGCBT)",模式鼓励来访者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深入调研治疗关系以外"第三方&q... 本研究拟在传统社交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构建新治疗模式——"团体实证认知行为疗法(Empirical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EGCBT)",模式鼓励来访者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深入调研治疗关系以外"第三方"他人对社交焦虑相关问题的观念,进行认知取证,同时强调来访者对自我"正面和负面评价恐惧"内容进行实证检验。"团体实证认知行为疗法"注重利用"第三方"视角的真实信息为社交焦虑个体认知合理化提供更客观的依据,在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丰富实证模块及增强治疗模块间的递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 团体实证认知行为疗法(Empirical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EGCBT) 构建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倪士光 伍新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9年第4期512-514,506,共4页
目的:考察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9名大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为期4周8次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并建立对照组和榜样组,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学业倦怠总分及... 目的:考察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9名大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为期4周8次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并建立对照组和榜样组,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学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讥诮态度、低个人成就感三个分量表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前测,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学业倦怠及分量表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榜样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分数没有显著差异。组员量化报告和定性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互动训练 学业倦怠 团体辅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