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冷地区城市公园老年人秋季热舒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思寒 刘铭 +1 位作者 王琨 钞鑫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6-343,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寒冷地区城市公园老年人秋季热舒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合微气候实测和热舒适调研的方法,通过与非老年人进行对比,分析了老年人室外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关系特征,从热中性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PET... 为进一步明确寒冷地区城市公园老年人秋季热舒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合微气候实测和热舒适调研的方法,通过与非老年人进行对比,分析了老年人室外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关系特征,从热中性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PET)、满足80%热可接受率的PET范围以及热偏好PET 3个方面,划定了老年人热舒适评价标准,并探明了微气候因素对老年人热舒适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寒冷地区秋季城市公园中,相较于非老年人,老年人的耐热性较强,耐寒性较弱;老年人的热中性PET为8.3℃,非老年人为11.5℃,热可接受PET范围为3.2~28.0℃,非老年人为4.9~24.3℃,热偏好PET为25.8℃,非老年人为24.2℃;各微气候因素对老年人热感觉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黑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城市公园 老年人 秋季 室外热舒适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高山杜鹃“花妍”盆栽秋冬开花的影响
2
作者 解玮佳 彭绿春 +4 位作者 宋杰 李世峰 张露 王继华 蒋雯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0-25,共6页
以高山杜鹃“花妍”盆栽为材料,试验分别于7月7日、8月11日、9月1日、9月15日分4个批次进行35 d的低温处理;同时于9月27日按批分别进行为期35、45、55 d的低温处理,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日期、时间对其盆栽秋冬自然条件下开花的影响,并对... 以高山杜鹃“花妍”盆栽为材料,试验分别于7月7日、8月11日、9月1日、9月15日分4个批次进行35 d的低温处理;同时于9月27日按批分别进行为期35、45、55 d的低温处理,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日期、时间对其盆栽秋冬自然条件下开花的影响,并对盆栽开花期间的棚内活动积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于9月中下旬对“花妍”盆栽低温处理35~45 d时,可以促使其在出冷库51~56 d时开花,在秋冬季的自然条件下开花率为96.70%~100.00%,花期约为45 d,花序为13 cm×14 cm,单花大于5 cm×6 cm。气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完全和满足需冷量的条件下,≥10℃活动积温超过600.0℃·d时“花妍”即可开花,这为我国自育高山杜鹃新品种的秋冬季低碳促花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花妍” 低温处理时长 秋冬季开花 活动积温
下载PDF
四个紫花苜蓿品种对秋冬低温条件的生理适应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小英 卫智军 +2 位作者 陈立波 刘磊 褚文彬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通过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研究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低温的生理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阿尔冈金苜蓿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活... 通过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研究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低温的生理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阿尔冈金苜蓿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明显高于其它品种,抗寒能力较高;品种牧歌401和驯鹿居中;三得利根部中的积累比其它品种低,三得利抗寒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理指标 抗寒性 秋冬季
下载PDF
陕南汉江上游气温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任利利 殷淑燕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2-277,共6页
以陕南汉江上游汉中、石泉、安康观测站1960-2010年的逐日、逐月平均气温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该区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季节气温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自... 以陕南汉江上游汉中、石泉、安康观测站1960-2010年的逐日、逐月平均气温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该区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季节气温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60年以来,陕南汉江上游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递增速率分别为0.107℃/10a(P<0.01)、0.16℃/10a(P<0.01),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呈不显著递增趋势,三者发生突变的时间分别为2001、2000和2001年;各季节的变化特征表现为冬季增温速率最高(P<0.01),对年平均气温增加的贡献最大;夏季气温变幅较小,变化趋势不显著;春、秋季气温分别呈极显著、显著上升趋势,但日波动性较大;倒春寒天气发生时间推迟,发生频率、强度增大;秋封(冷害)发生频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对该区的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深入了解汉江上游气候变化规律及成因,对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汉江上游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倒春寒 秋封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9
5
作者 刘勇 陈艳 +1 位作者 张志毅 李新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4,共7页
为研究施肥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处理苗木 ,结果表明 :在苗高生长结束后的秋季进行了一次性施肥 ,促进苗木对N ,P的被动吸收 ,提高了苗木的抗寒性 .既有速生前期施肥又有秋季施肥的处理 ... 为研究施肥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处理苗木 ,结果表明 :在苗高生长结束后的秋季进行了一次性施肥 ,促进苗木对N ,P的被动吸收 ,提高了苗木的抗寒性 .既有速生前期施肥又有秋季施肥的处理 ,不仅提高了苗木的生长量 ,而且增强了苗木的抗寒性 .在室内应用相对电导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以及生长恢复试验对各施肥处理苗木的抗寒性进行了测定 .综合评定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在提高苗木抗寒力的作用方面大小顺序为 :秋季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2 ,秋季施 1/ 2 >速生前期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3 ,速生后期施 1/ 3 ,秋季施 1/ 3 >对照 (不施肥 ) >速生前期施 1/ 3 ,速生中期施 1/ 3 ,速生后期施 1/ 3 >速生前期施 1/ 2 ,速生后期施 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苗期施肥 秋季施肥 生长 抗寒性 施肥
下载PDF
一次秋季冷锋降水过程气溶胶与云粒子分布的飞机观测 被引量:9
6
作者 居丽玲 牛生杰 段英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707,共11页
利用机载PMS(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s)测量系统,对2008年10月4—5日石家庄地区一次冷锋降水云系的3次气溶胶和云粒子探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锋过境降水前后,气溶胶粒子分布差异较大。降水发生前,气溶胶粒子平均数浓度约为1... 利用机载PMS(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s)测量系统,对2008年10月4—5日石家庄地区一次冷锋降水云系的3次气溶胶和云粒子探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锋过境降水前后,气溶胶粒子分布差异较大。降水发生前,气溶胶粒子平均数浓度约为103cm-3,平均直径为0.95μm;气溶胶主要集中于3000m高度以下的对流层低层,云内气溶胶数浓度明显减少。降水发生后,气溶胶粒子平均数浓度约为102cm-3,比降水前约小1个量级,平均直径为1.28μm;气溶胶主要集中于1200m以下的近地面层,其数浓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溶胶粒子浓度在低层云区内水平变化较小,而在无云区和云下近地层水平起伏较大。云粒子平均浓度比气溶胶小1~2个量级。气溶胶粒子平均谱主要呈双峰型,而云粒子谱主要为单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冷锋 气溶胶 云粒子 飞机观测 石家庄地区
下载PDF
温肠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卫东 周全生 杨宗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54-458,共5页
本研究对温肠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寒湿证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238例,痊愈率81.9%,显效率89.1%,总有效率92.9%,并与对照组(霍香正气水组32例与庆大霉素组5O例)疗效对比,无论在痊愈率、显效率、... 本研究对温肠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寒湿证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238例,痊愈率81.9%,显效率89.1%,总有效率92.9%,并与对照组(霍香正气水组32例与庆大霉素组5O例)疗效对比,无论在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止泻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临床及动物实验证实该药无毒副作用。其治疗机理可能为:(1)抗轮状病毒,抗腹泻;(2)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3)提高机体免疫功能;(4)抑制肠管运动。此药见效快、服用安全、方便,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防治腹泻新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肠宁口服液 婴幼儿 秋季腹泻 腹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春秋季冷空气过程对不同养殖水体水温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邓爱娟 刘志雄 +2 位作者 刘可群 秦鹏程 邓环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9期120-129,共10页
为了探讨冷空气活动对不同大小的水体水温造成的影响,利用2011—2012年春秋季冷空气资料及2个不同水体在冷空气发生前后时段的逐层水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分析各层水温对冷空气活动的响应和变化,建立逐层水温降幅模型。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冷空气活动对不同大小的水体水温造成的影响,利用2011—2012年春秋季冷空气资料及2个不同水体在冷空气发生前后时段的逐层水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分析各层水温对冷空气活动的响应和变化,建立逐层水温降幅模型。结果表明:(1)冷空气过后,浅表层水温比深层水温降幅大,大水体的水温极低值出现时间比小水体明显偏晚;(2)冷空气强度越大,大小水体的水温降幅差异越大,小水体更容易降温;(3)小水体的水温降幅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要好于大水体,且浅层水温更易受气象要素的影响,深层水温尤其是大水体的深层水温受外界环境影响明显较小;(4)建立的水温降幅模型中,小水体模拟效果较好,大水体的浅层10~50 cm层模拟效果相对较好,而深层100~150 cm效果相对较差。据此,利用相关气象要素建立的预报模型可在春秋季水产养殖关键期有冷空气活动时,提供生产指导和预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季 冷空气活动 水温 气象要素 影响
下载PDF
贵州水稻抽穗开花期秋风灾害指标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连喜 左晋 +2 位作者 谷晓平 徐永灵 李琪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根据历史典型秋风气候年(1974、1980、1988、2002年)气候资料和水稻产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印证方法,综合考虑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下水稻抽穗开花期的界限温度,选取冷积温作为水稻秋风灾害指标,对贵州水稻秋风灾害冷积温指标进行研究... 根据历史典型秋风气候年(1974、1980、1988、2002年)气候资料和水稻产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印证方法,综合考虑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下水稻抽穗开花期的界限温度,选取冷积温作为水稻秋风灾害指标,对贵州水稻秋风灾害冷积温指标进行研究。计算2002年减产率与相应的冷积温,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方程及验证结果确定贵州水稻轻、中、重、严重各秋风灾害冷积温指标(LJW,℃.d)分别为17<LJW≤21、21<LJW≤25、25<LJW≤29、LJW>29,并对冷积温与秋风指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冷积温值对水稻秋风灾害的识别较秋风指数更敏感,其判断结果优于秋风指数。利用冷积温指标可为水稻秋风灾害监测预警、水稻风险评估及区划提供参考,有利于避免水稻大量减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秋风灾害 冷积温指标 贵州
下载PDF
秋冬季叶施N、Fe提高假俭草草坪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1 位作者 毛凯 张新全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过渡性气候地区的假俭草草坪,宜在最低气温为12℃时(11月中、下旬)叶施Fe,最佳施用浓度为:单施Fe为0.6L/m2,N+Fe为4g/m2 N + 0.6L/m2Fe。秋冬季叶施Fe、N+Fe可提高草体内抗寒指标性物质的含量,叶施0.6L/m2 Fe或4g/m2 N + 0.6L/m2 Fe,... 在过渡性气候地区的假俭草草坪,宜在最低气温为12℃时(11月中、下旬)叶施Fe,最佳施用浓度为:单施Fe为0.6L/m2,N+Fe为4g/m2 N + 0.6L/m2Fe。秋冬季叶施Fe、N+Fe可提高草体内抗寒指标性物质的含量,叶施0.6L/m2 Fe或4g/m2 N + 0.6L/m2 Fe,可使草坪草体内脯氨酸、可溶性糖类含量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提高25%、310%、180%和41%、182%、160%。叶施N+Fe处理的效果比单独施Fe的效果更好,施后草坪枯黄期比对照组推迟6~8d,半致死温度降低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草坪 FE N 秋冬季 抗寒性
下载PDF
推拿对寒湿型小儿秋季腹泻预后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嘉莹 周翔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74-776,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对寒湿型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予以补液纠酸等对症处理;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手法。两组均治疗7天后以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判定疗效。[结果]最终统计结...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对寒湿型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予以补液纠酸等对症处理;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手法。两组均治疗7天后以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判定疗效。[结果]最终统计结果时治疗组纳入35例,临床治愈2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纳入35例,临床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推拿治疗寒湿型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未发生不良事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寒湿型 小儿秋季腹泻
下载PDF
秋季北极海冰与欧亚冬季气温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的不同联系 被引量:17
12
作者 何金海 武丰民 祁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9-1102,共14页
北极海冰的急剧消融在近年来欧亚大陆频发的低温事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秋季北极海冰的偏少对应着冬季欧亚大陆的低温天气,然而二者的联系在年代际和年际两种时间尺度上存在显著区别.本文运用1979—2012年哈德莱中心第一套海冰覆盖率(Had... 北极海冰的急剧消融在近年来欧亚大陆频发的低温事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秋季北极海冰的偏少对应着冬季欧亚大陆的低温天气,然而二者的联系在年代际和年际两种时间尺度上存在显著区别.本文运用1979—2012年哈德莱中心第一套海冰覆盖率(HadISST1)、欧洲中心(ERA_Interim)的2m温度、风场、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等资料,分别研究了年代际和年际时间尺度上前期秋季北极海冰与欧亚冬季气温的联系.结果表明,欧亚和北极地区(0°—160°E,15°N—90°N)的冬季气温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在年代际尺度上,温度异常分布在21世纪初由北极冷-大陆暖转为北极暖-大陆冷.这一年代际转折与前期秋季整个北极地区的海冰年代际减少联系密切.秋季北极全区海冰年代际偏少对应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高压异常,有利于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北上和北极的冷空气南侵,造成北极暖-大陆冷的温度分布;在年际时间尺度上,温度异常分布主要由第一模态的年际变化部分和第二模态组成,且第一模态包含的年际变率信号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年际尺度上全区北极海冰对欧亚冬季气温的影响远不及位于北冰洋西南边缘的巴伦支海、喀拉海和拉普捷夫海西部(30°E—120°E,75°N—85°N)的关键区海冰影响显著.关键区内海冰的偏少会引发冬季的北大西洋涛动负位相,导致北大西洋吹往欧亚大陆的暖湿气流减弱和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气温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北极海冰 冬季欧亚低温 年代际 年际
下载PDF
秋冬季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杨阳 张练 万蕾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30,34,共4页
通过构建耐寒植物人工湿地,研究苏北地区秋冬季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N、TP及有机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秋冬季耐寒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其中TN的平均去除率西伯利亚鸢尾49%,金边麦冬43%;TP平均去除率鸢尾77%,麦冬70%;... 通过构建耐寒植物人工湿地,研究苏北地区秋冬季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N、TP及有机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秋冬季耐寒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其中TN的平均去除率西伯利亚鸢尾49%,金边麦冬43%;TP平均去除率鸢尾77%,麦冬70%;有机质平均去除率鸢尾68%,麦冬66%,西伯利亚鸢尾的处理效果优于金边麦冬。气温变化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规律不同,气温降到10℃以下时,TN和TP的去除率开始下降,气温降到5℃以下时,COD的去除率明显下降。合理选择湿地植物,对于维持人工湿地在低温状况下的良好去除效果有重要意义,为人工湿地在北方地区的应用及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秋冬季 耐寒植物 去除率
下载PDF
2009年造成广东深秋一次急降温冷空气的特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炳洪 林良勋 肖伟军 《广东气象》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分析2009年11月中旬广东入秋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此次冷空气属于横槽转竖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稳定维持使得冷空气在中高纬堆积,横槽转竖后引导下来的冷空气在南岭山脉受到阻挡。分析冷空气的垂直结构发现,本次冷... 分析2009年11月中旬广东入秋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此次冷空气属于横槽转竖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稳定维持使得冷空气在中高纬堆积,横槽转竖后引导下来的冷空气在南岭山脉受到阻挡。分析冷空气的垂直结构发现,本次冷空气较为浅薄,堆积发生在850hPa以下,弱冷空气经过长时间堆积形成较强冷空气,冷空气带来的阴雨天气使得降温以平流降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阻塞高压 横槽 深秋冷空气 广东
下载PDF
华西南区秋雨异常及其对青藏高原冬季大气冷源的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然 刘嘉慧敏 +3 位作者 王春学 李栋梁 唐红玉 刘博 《干旱气象》 2021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利用1971—2017年华西秋雨南区26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分析华西南区秋雨强度变化及其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寻找影响华西南区秋雨强度的大气冷源关键区,并就关键区大气冷源对南区秋雨强度的影响进行诊断。结果表明... 利用1971—2017年华西秋雨南区26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分析华西南区秋雨强度变化及其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寻找影响华西南区秋雨强度的大气冷源关键区,并就关键区大气冷源对南区秋雨强度的影响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华西南区秋雨强度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其年际变化可能受前期冬季(1月)青藏高原大气冷源异常变化的滞后影响。当前期冬季高原冷源偏强(弱)时,可激发南海到西太平洋一带气旋(反气旋)性异常环流并持续到夏季,其南侧持续偏西(东)气流使得赤道西(中)太平洋地区表层暖水东(西)传,造成赤道中太平洋地区海温暖(冷)异常,继而在其西北侧西太平洋地区激发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华西地区处于该环流西侧的偏北(南)风控制下,水汽条件较差(好),降水偏少(多),华西南区秋雨偏弱(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南区 秋雨 青藏高原 大气冷源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理论溯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先小乐 肖相如 《河南中医》 2016年第6期957-959,共3页
"治未病"作为一种医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为后世"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中医养生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的含义,将... "治未病"作为一种医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为后世"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中医养生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的含义,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原则具体化。《伤寒论》将"治未病"理论传承并将其发展和完善,强调了"未病先防"的思想。华佗首先继承了《吕氏春秋》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治未病"养生观点,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动形养生之理。张从正提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观点,张氏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总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为要。补虚同时不应忘记通流,应补而不滞,使人体阴阳气血流畅。另外,还应注意补其不足,促使人体脏腑经络平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论》 《吕氏春秋》 张从正
下载PDF
关于秋燥之邪温凉属性之争的探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媛 郑韦莎 +2 位作者 李玉 刘桂荣 司国民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1期24-26,共3页
关于秋燥之邪属凉还是属热,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见解,有燥属火热、燥属次寒、燥分温凉等多种观点。从秋燥实质的角度,对两种观点进行探究,认为秋燥本由凉生,而产生之后可表现为热,由此尝试对古代的两种观点做出了解释。
关键词 秋燥 寒温属性 吴鞠通 喻嘉言 费伯雄 王孟英
下载PDF
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勇 徐娟娟 +2 位作者 李明娟 胡启元 李萍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39-749,共11页
利用常规高低空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FY-2C红外云图,对2011年9月16-18日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500hPa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下,西西伯利亚阻塞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持续强劲的... 利用常规高低空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FY-2C红外云图,对2011年9月16-18日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500hPa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下,西西伯利亚阻塞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持续强劲的东路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为区域性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系统的层结特征与夏季暴雨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即暴雨发生在大气层结稳定的状态下;卫星云图显示,暴雨云系主要以中低云为主,云顶亮温一般最低为-43℃;低层东路的冷空气对暴雨的作用远远超过中空冷空气;低层锋区附近的强水汽辐合是秋季区域性暴雨产生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连阴雨 区域性暴雨 东路冷空气 锋区 强水汽辐合
下载PDF
1621秋季台风“莎莉嘉”路径突变和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文 苏洵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4期32-38,I0002,共8页
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流场资料和各种物理量诊断综合分析"莎莉嘉"后期路径突变和形成暴雨的各种有利因素。结果表明:(1)台风"莎莉嘉"后期路径在北部湾突然转折,这主要是由副高的变化引起,台风云系与锋面... 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流场资料和各种物理量诊断综合分析"莎莉嘉"后期路径突变和形成暴雨的各种有利因素。结果表明:(1)台风"莎莉嘉"后期路径在北部湾突然转折,这主要是由副高的变化引起,台风云系与锋面云系相联系,转受西风带系统引导;(2)这次台风暴雨在广西分布不均匀,分别包含了台风本体暴雨、台风与冷空气相互作用的暴雨、台风和地形作用产生的暴雨;(3)这次暴雨过程中有充足的水汽输送和强烈的水汽辐合,强烈的上升运动是形成暴雨的直接动力条件,局地特大暴雨与地形的增幅作用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台风 路径突变 副高 冷空气
下载PDF
河套灌区小麦后复种燕麦草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林凤 张文敬 +3 位作者 刘琳 巴雅尔图 刘金平 达兰其其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年第10期59-64,共6页
为研究小麦后复种燕麦草(Avenasativa L.)的品种适应性、生长特性、产量与营养价值,引进适合秋季种植的8个燕麦草品种(青引1号、青引2号、青燕1号、加燕2号、林纳、青海甜燕、胜利者、天鹅),通过对各燕麦草品种的农艺性状特征、分蘖数... 为研究小麦后复种燕麦草(Avenasativa L.)的品种适应性、生长特性、产量与营养价值,引进适合秋季种植的8个燕麦草品种(青引1号、青引2号、青燕1号、加燕2号、林纳、青海甜燕、胜利者、天鹅),通过对各燕麦草品种的农艺性状特征、分蘖数、平均旗叶宽、平均旗叶长、茎直径、株高、茎叶比、生物产量与主要营养价值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相同品种生育期46d霜冻前的CP含量高于生育期76d,NDF、ADF、可溶性糖含量与鲜、干草产量均低于76d;霜冻后30d的生长速度与高度结果表明适合小麦后种植的秋性耐冷品种为青引2号、加燕2号和林纳;茎叶比与CP含量呈负相关,与NDF、ADF、可溶性糖呈正相关。单位面积生物产量(除天鹅)与CP、NDF、ADF、可溶性糖总产量呈正相关。从8个燕麦草品种中选出分蘖数适中、植株高、叶片长而宽、茎叶比低、干草总产量高和总营养价值高的品种为青引2号、加燕2号与林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后复种 燕麦草 秋性耐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