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战略转型与韩朝关系缓和
1
作者 郑安光 谭云潇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2,共11页
20世纪70年代初,在冷战局势缓和的国际背景下,韩朝双方进行了首次对话。美国对此次韩朝对话持支持态度。然而,由于美韩两国对朝鲜半岛事务的战略认知不同,在对话进程中美韩同盟内部多次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情况。随着朝鲜半岛冷战“本土化... 20世纪70年代初,在冷战局势缓和的国际背景下,韩朝双方进行了首次对话。美国对此次韩朝对话持支持态度。然而,由于美韩两国对朝鲜半岛事务的战略认知不同,在对话进程中美韩同盟内部多次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情况。随着朝鲜半岛冷战“本土化”趋势的加强,美国为了保证韩国安全并遏制朝鲜,最终选择维持驻韩美军数量,同时援助韩国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相应的,韩国为自身发展谋求了更多的利益和空间。美国在韩朝对话期间的政策选择和回旋余地,与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实力和地位并不成正比,而美国政策本身的矛盾性又加剧了韩朝双方的冷战竞争。华盛顿最终未能阻止韩朝关系再度恶化,半岛局势走向与美国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亚战略 韩朝关系 朝鲜半岛 冷战
下载PDF
卫星多通道观测揭示的东北冷涡异常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尚城 杨向东 +1 位作者 商树荣 顾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8-697,共10页
利用美国气象卫星OLR ,HIRS Tb12 ,ERB ,VIS ,SSMR和SSM I多通道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东北冷涡异常年的全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关键地区的先兆特征 ;对于东北冷涡异常 ,发现了有一个由北半球的海冰 ,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 ,亚洲的季风以及东... 利用美国气象卫星OLR ,HIRS Tb12 ,ERB ,VIS ,SSMR和SSM I多通道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东北冷涡异常年的全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关键地区的先兆特征 ;对于东北冷涡异常 ,发现了有一个由北半球的海冰 ,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 ,亚洲的季风以及东北地区地气系统辐射收支组成的影响链存在。由此讨论了影响链上的各因子对东北冷涡异常的作用。结果表明多通道卫星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在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多通道观测 东北冷涡 异常特征 EL-NinO 冰雪盖 亚洲季风 东北亚地区 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冷战后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安全利益 被引量:5
3
作者 陆俊元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72,共4页
冷战后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向纵深发展。同时 ,随亚太格局变化产生的国际矛盾斗争 ,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 冷战后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向纵深发展。同时 ,随亚太格局变化产生的国际矛盾斗争 ,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是中国在亚太地区安全利益的核心成分。政治安全利益内容广泛 ,包括国家统一、民族关系稳定、反对宗教势力渗透、维护政治稳定等 ;军事安全利益着重表现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领土完整、防范军事威胁以及军控和防止核扩散 ;经济安全利益涵盖金融安全、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资源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市场安全、运输线安全、海外投资安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亚太 地缘政治格局 中国 国家安全利益
下载PDF
后冷战时期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少华 陶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冷战后,东亚地区涌现出大量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东亚地区及东亚各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自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以非传统安全的含义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为切入点,分... 冷战后,东亚地区涌现出大量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东亚地区及东亚各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自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以非传统安全的含义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东亚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合作的现状,对合作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冷战时期 东亚 非传统安全合作
下载PDF
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牛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6,共6页
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与东亚地区战略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等,在那个时期与诸多重大事态一起,塑造了该时期东亚国际政治格局,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美两国国内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历史进程,给世界政治也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些重... 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与东亚地区战略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等,在那个时期与诸多重大事态一起,塑造了该时期东亚国际政治格局,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美两国国内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历史进程,给世界政治也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些重要的后果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并不仅仅是指中美这两个超大型国家从对抗到合作的发生、发展和转变自然会给世界和地区政治带来的那种广泛而自然的变化,如紧张局势的发生和缓和、地区国际安全环境的动荡和稳定、经济和相互贸易的隔绝与增长、广泛丰富的文化交流被阻绝或蓬勃发展,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它促成了近四十年来世界历史进程中两个革命性的和最具持久影响的伟大事件。其一是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和平落幕,人类从随时可能被核战争毁灭的恐怖阴影中解脱出来;其二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东亚 冷战
下载PDF
美国在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中的作用(1951-1965)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俊华 韩志斌 《唐都学刊》 2007年第2期89-94,共6页
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1951-1965)历时长达14年之久,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尤其受到美国东北亚战略的影响。反之,日韩会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亚冷战格局的演变。探讨美国在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中的作用,可以分析美国为什么“... 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1951-1965)历时长达14年之久,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尤其受到美国东北亚战略的影响。反之,日韩会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亚冷战格局的演变。探讨美国在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中的作用,可以分析美国为什么“搭台”以及如何“搭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韩关系 邦交正常化 东北亚 冷战
下载PDF
论当代国际格局变化下的印度中东外交 被引量:4
7
作者 钮维敢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67-73,共7页
冷战时期,印度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奉行了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支持阿拉伯联盟和反对以色列的中东外交政策,但在冷战缓和时期也有些变化;冷战结束后,印度在试图维持与中东国家的传统关系基础上与以色列建交,在试图与西方大国的协... 冷战时期,印度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奉行了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支持阿拉伯联盟和反对以色列的中东外交政策,但在冷战缓和时期也有些变化;冷战结束后,印度在试图维持与中东国家的传统关系基础上与以色列建交,在试图与西方大国的协同中谋取在中东的利益最大化。印度的中东外交受到多极化力量和单极化力量角逐的影响,但其中东外交的角色转变基本上围绕与美以加强合作,它属于介于西方与伊斯兰两种国际力量间的游移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印度 国际格局变化 印度的中东政策 冷战
下载PDF
战后东亚地区冷战格局的形成及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4-28,共5页
从 1 945年 8月 1 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 1 95 0年 6月 2 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帝国的垮台为东亚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际大格局 ,朝鲜战争是一... 从 1 945年 8月 1 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 1 95 0年 6月 2 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帝国的垮台为东亚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际大格局 ,朝鲜战争是一场由内战而引发但带有地区性战争特点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热战。在这 5年间的东亚政治格局演变形成过程中 ,多种类型的国际关系交错并存 ,国内政治斗争同国际关系密不可分 ,参预国众多且差异较大等特征 ,使东亚地区成为冷战时代的热点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东亚冷战格局 亚洲战略 朝鲜战争
下载PDF
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成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6,F0003,共12页
16世纪全球航路开通,世界开始联为一体。西学东渐、激活日本,完成统一的丰臣秀吉试图颠覆东亚国际秩序,发动侵朝战争。明朝出兵援朝,丰臣独霸亚洲的帝国梦最终破产。19世纪前期欧美西力东渐,日本再次被激活,吞并琉球、韩国,劫掠中国、... 16世纪全球航路开通,世界开始联为一体。西学东渐、激活日本,完成统一的丰臣秀吉试图颠覆东亚国际秩序,发动侵朝战争。明朝出兵援朝,丰臣独霸亚洲的帝国梦最终破产。19世纪前期欧美西力东渐,日本再次被激活,吞并琉球、韩国,劫掠中国、击败沙俄,武力崛起为地区性强国,东亚国际格局面目全非。昭和初期,军国主义群体癫狂,日本嬗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日本发动14年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东亚国际格局剧烈动荡。最终,日本战败投降,帝国梦与共荣圈化为泡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主导非军国主义化改革,日本第三次被激活。冷战与后冷战时期,日本顺势嬗变,对东亚国际格局产生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力东渐 日本的帝国梦 冷战 东亚国际格局
下载PDF
激进革命与“保守选择”的对峙:关于冷战时期东亚地区现代化道路之争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34,153,共12页
冷战初期,激进革命与"保守选择"作为现代性构建的两种不同选择,曾在东亚处于对抗与竞争。激进革命一度似乎占据了上风,但终究未成为一种得以排除一切"他者"的主导性选择。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保守选择"以&... 冷战初期,激进革命与"保守选择"作为现代性构建的两种不同选择,曾在东亚处于对抗与竞争。激进革命一度似乎占据了上风,但终究未成为一种得以排除一切"他者"的主导性选择。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保守选择"以"亚洲小龙"崛起为标志的成功同激进革命国家主要由于自身原因而发生的内外政策转变结合在一起,不仅对东亚地区的现代性构建起到了塑造和再塑造的作用,也导致了冷战从东亚开始的转型。随着冷战走向结束,激进革命与"保守选择"则在诸多方面开始出现了"合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进革命 保守选择 民族主义 冷战 东亚
下载PDF
冷战后中东欧地缘政治博弈:过程、规律及未来走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通 解楠楠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第1期77-87,共11页
冷战后,俄罗斯势弱,北约、欧盟借势东扩,中东欧呈现欧、美、俄三方激烈博弈态势。由于大国间实力对比出现变化,中东欧地缘政治形势发生剧变:俄罗斯战略空间被大大挤压,美国与欧盟成为中东欧地缘政治的赢家。但由于无法摆脱"安全困... 冷战后,俄罗斯势弱,北约、欧盟借势东扩,中东欧呈现欧、美、俄三方激烈博弈态势。由于大国间实力对比出现变化,中东欧地缘政治形势发生剧变:俄罗斯战略空间被大大挤压,美国与欧盟成为中东欧地缘政治的赢家。但由于无法摆脱"安全困境"的铁律,北约东扩势头将会继续,美俄间的地缘竞争将继续,中东欧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将呈上升趋势,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上升。未来中东欧地缘政治总体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欧俄在该地区的战略部署与竞争性博弈,但无论是美国、欧盟、俄罗斯还是中国,单凭一己之力都无法为中东欧地区提供安全、增长、稳定等所有公共产品,唯有多方协调,才能实现地区稳定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地缘政治 中东欧博弈 过程 规律 未来走势
下载PDF
冷战氛围下的日本经济复苏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加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1-76,共6页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消除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潜力,对日本实施惩罚式的赔款政策。但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阵营的扩大使美国将促进日本经济复苏与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阵营相结合,立足于将日本打造成亚洲的经济堡垒,促成了东亚资本主义经济...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消除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潜力,对日本实施惩罚式的赔款政策。但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阵营的扩大使美国将促进日本经济复苏与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阵营相结合,立足于将日本打造成亚洲的经济堡垒,促成了东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使日本得以进入以美国为中心的太平洋经济圈。朝鲜战争以及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冷战思维为日本带来了大量特需订单,保证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冷战 经济援助 日本赔款 朝鲜战争
下载PDF
论冷战遗留下的台湾问题与美日合流 被引量:1
13
作者 钮维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6-104,共9页
台湾问题既是中国内战的后遗症,也是冷战的遗留问题;冷战在亚洲的结束具有相对的非彻底性,即冷战结束的渐变性。这种特征反映在美国和日本调整对台湾的战略中;同时,日本染指台湾问题、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加强,两者殊途同归,也塑造和... 台湾问题既是中国内战的后遗症,也是冷战的遗留问题;冷战在亚洲的结束具有相对的非彻底性,即冷战结束的渐变性。这种特征反映在美国和日本调整对台湾的战略中;同时,日本染指台湾问题、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加强,两者殊途同归,也塑造和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渐变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结束 东亚 美中关系 台湾问题 日台关系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利益与目标的三重解析
14
作者 刘雪莲 李家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3-160,共8页
冷战后,随着东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美国越来越深地介入这一地区,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与目标也由此变得错综复杂起来。不过,它还是有脉络可循的,可将其分层为"生死攸关的利益"、"重大利益"和"... 冷战后,随着东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美国越来越深地介入这一地区,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与目标也由此变得错综复杂起来。不过,它还是有脉络可循的,可将其分层为"生死攸关的利益"、"重大利益"和"次要利益"。这三重战略利益与目标框定了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作为的轻重缓急与优先次序,提供了指导美国东亚战略运行的北极星与基本坐标轴,它们的战略运作皆指向冷战后美国东亚霸权的护持。这不仅有助于澄清这些可识别的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利益清单之间的利害关系和平衡关系,还有利于我们把握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实质与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的美国 东亚战略 经贸利益 东亚地区
下载PDF
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与我国面临的安全挑战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科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东北亚地区异质政治文明与非兼容战略目标的并存,使东北亚地区在政治上表现出鲜明的非整合性特征;遗留的冷战遗产和因热点问题引发的国家间对抗,使该地区安全形势处于"两难"与"困境"之中;涉及到资源、环境等各个方... 东北亚地区异质政治文明与非兼容战略目标的并存,使东北亚地区在政治上表现出鲜明的非整合性特征;遗留的冷战遗产和因热点问题引发的国家间对抗,使该地区安全形势处于"两难"与"困境"之中;涉及到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呈现出愈来愈突出的发展态势。在中国致力建设多元均衡的东北亚安全秩序之际,美国在关系到中国根本安全利益的台湾问题上向中国直接挑战,并利用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干扰中国对外政策的一贯性,利用对华政策的矛盾性牵制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统筹性。中国必须准确识别美国针对中国综合安全的政治讹诈,保持清醒,及时调整自身战略的阶段性目标,控制内政与外交的节奏,稳健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安全形势 冷战遗产 非传统安全
下载PDF
从关系性的“亚东”到地缘性的“东亚”:冷战与台湾的解殖
16
作者 石之瑜 朱凌毅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18,152,共19页
“亚东”不同于“东亚”。从“亚东”一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政治历史中的消逝,可以看出冷战期间台湾解殖渐行渐弱的过程。当前去殖民学术中流行一种为了解殖而实行的“策略性本质主义”,鼓励底层刻意采纳某一种具有本质性的身分... “亚东”不同于“东亚”。从“亚东”一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政治历史中的消逝,可以看出冷战期间台湾解殖渐行渐弱的过程。当前去殖民学术中流行一种为了解殖而实行的“策略性本质主义”,鼓励底层刻意采纳某一种具有本质性的身分,作为动员抵抗的话语策略,然而这反而会巩固殖民与被殖民的二分视角,进而迫使底层依赖被殖民意识来维系自我认识。我们主张必须对解殖进行再理论化,将解殖话语及其实践视为一项关系性的建构,以化解本质性的二分及所导致的对被殖民身分的反复强调。因而,透过亚东话语在台湾的消逝,可以证实冷战造成的地缘安全话语已经取代解殖。亚东话语之失落,间接揭露了台湾解殖难以为继的困境。冷战的进行关乎美国透过围堵政策划分世界之知识建构,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东亚话语对亚东话语的替代。亚东话语所投射的,是一种地缘文化的视角,而东亚话语则意谓着地缘战略意图。后者承继“大东亚共荣圈”,恰恰是日本在二战前及战时用来支持殖民主义与军事扩张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亚东 冷战 台湾 解殖 孙中山
下载PDF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当代国际格局演化
17
作者 钮维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0,共8页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当今国际格局变化关系密切。国际格局主要行为体的综合实力相对消长及其带来的深刻影响,促使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心调整;这种调整带来的国际及地区影响,反过来凸显出国际格局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冷战结...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当今国际格局变化关系密切。国际格局主要行为体的综合实力相对消长及其带来的深刻影响,促使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心调整;这种调整带来的国际及地区影响,反过来凸显出国际格局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格局演化为美国"再平衡"战略提供了宏观的机制性调整空间,而体现国际格局变动性的重大国际争端在微观上为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提供了现实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亚太“再平衡”战略 当代国际格局 冷战遗留问题
下载PDF
浅析冷战后美国东亚大国战略嬗变下的中日关系
18
作者 赵品宇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13,共5页
冷战后美国成为东亚大国力量结构中的关键角色,在美、中、日三角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冷战后美国东亚大国战略的核心是如何平衡与中日两国的关系,其战略的嬗变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制约中日关系的外部因素。美国东亚大国战略... 冷战后美国成为东亚大国力量结构中的关键角色,在美、中、日三角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冷战后美国东亚大国战略的核心是如何平衡与中日两国的关系,其战略的嬗变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制约中日关系的外部因素。美国东亚大国战略由均势战略转向优势战略不仅破坏了地区力量均势,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中日两国间在安全、历史等问题上的分歧。中日关系的趋冷将对东亚的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东亚大国战略 中日关系 冷战后
下载PDF
冷战后东亚的两种战略态势及冲突
19
作者 高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46-50,共5页
东亚的战略发展态势中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战略。一种是日本、中国奉行的发展战略 ,面向未来 ,追求全方位影响 ;另一种是美国奉行的“均势”战略 ,面向现实 ,力图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冷战结束后 ,在美日矛盾与美中矛盾中就集中体现了这... 东亚的战略发展态势中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战略。一种是日本、中国奉行的发展战略 ,面向未来 ,追求全方位影响 ;另一种是美国奉行的“均势”战略 ,面向现实 ,力图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冷战结束后 ,在美日矛盾与美中矛盾中就集中体现了这两种战略态势的冲突。未来东亚的发展过程中 ,“均势”战略的实施将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而发展战略也有难点 ,最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战略 ,将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东亚 战略态势 冲突
下载PDF
冷战中后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中苏大国博弈——以第三次印支战争为中心的考察
20
作者 宋少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5-19,75,共6页
东南亚安全格局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苏联在同美国的全球博弈过程中开始逐渐明确冷战中自身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取得第三世界亚非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苏联和美国都试图对这些新兴国家施加影响力,并控... 东南亚安全格局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苏联在同美国的全球博弈过程中开始逐渐明确冷战中自身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取得第三世界亚非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苏联和美国都试图对这些新兴国家施加影响力,并控制这些国家倒向自身阵营,冷战中后期双方争夺的重点也开始转向这些新兴国家。美国在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特别是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立场对这一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美国在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对苏联的一系列严厉警告是导致苏联最终放弃直接干涉企图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在谋划、实施和结束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展现出中国领导人对当时中美准同盟关系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格局 大国博弈 东南亚冷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