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on Different Type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in the Elderly
1
作者 Na Wen Yingcong Xiao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external therapy on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CM constitutions using musculoskeletal ultrasonography and contras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external therapy on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CM constitutions using musculoskeletal ultrasonography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knee joint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57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in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December 2019 to May 2021 were col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group (23 cases) and cold-dampness obstruction type group (34 cases)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CM fumigation and washing.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usculoskeletal ultrasonography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levant data, and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85.96% (49/57) of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patients had suprapatellar bursa effusion, 42.1% (24/57) had iliotibial band bursae effusion, some of which had poor sound transmission, and thickened synovium was seen in most effusions, 33.33% (19/57) had osteophyte formation.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depth of suprapatellar sac effusion in the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group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P Conclusion: Musculoskelet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CM external therapy on KOA for different TCM constitutions. Dynamic observation of synovial lesion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provides a valuable imaging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ee Osteoarthritis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cold-dampness Obstruction type
下载PDF
柏薏灌肠液联合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董杨 李燕 +1 位作者 张伟 刘秀荣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柏薏灌肠液联合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灌肠组、中药颗粒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柏薏灌肠液联合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灌肠组、中药颗粒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中药灌肠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柏薏灌肠液,中药颗粒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丹白颗粒,联合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柏薏灌肠液+丹白颗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和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中药灌肠组、中药颗粒组的70.00%(21/30)、66.67%(2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腰骶胀痛、经行不畅、带下增多和舌红苔黄积分)低于中药灌肠组、中药颗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末期最大流速和搏动指数高于中药灌肠组、中药颗粒组,阻力指数低于中药灌肠组、中药颗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前列腺素E2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水平低于中药灌肠组、中药颗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药灌肠组和中药颗粒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4/30)、10.00%(3/30)和6.67%(2/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柏薏灌肠液联合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盆腔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柏薏灌肠液 丹白颗粒 湿热瘀结证 血流动力学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自拟清化止痛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董其虎 郁春姣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湿热瘀结型急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自拟清化止痛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 目的分析湿热瘀结型急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自拟清化止痛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自拟清化止痛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化止痛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急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清化止痛汤 中药灌肠 湿热瘀结型 急性盆腔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DID模型分析轻盈祛浊汤治疗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的远期疗效及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白海龙 边云 +6 位作者 孟晓峰 王丽芳 王凤英 田风胜 崔荣岗 苏阳 李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基于双重差分法(DID)模型分析轻盈祛浊汤治疗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DN)的远期疗效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痰湿瘀阻型DN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基于双重差分法(DID)模型分析轻盈祛浊汤治疗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DN)的远期疗效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痰湿瘀阻型DN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轻盈祛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血钙、血磷和25(OH)D水平,采用DID模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1、2、3及6个月)的血清25(OH)D水平。结果:随访6个月,无1例失访。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56/60)]较对照组[78.33%(47/6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结束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在时间、组间、时间-组间交互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ID回归模型显示,两组治疗前的差分效应量为0.844,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0.1),满足平行趋势假设;两组治疗后的差分效应量为-1.8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说明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效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双重差分效应值为-2.7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轻盈祛浊汤能上调痰湿瘀阻型DN患者维生素D水平,改善钙磷水平,减轻炎症水平,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盈祛浊汤 糖尿病肾病 痰湿瘀阻型 维生素D 双重差分法模型
下载PDF
运脾调糖方治疗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5
作者 董兵轮 徐江红 吴含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运脾调糖方对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脾调糖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 目的:探讨运脾调糖方对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脾调糖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统计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动态血糖波动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代谢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HbA1c达标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HbA1c达标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HbA1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调糖方可有效改善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糖脂代谢,降低血糖波动和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脾虚湿瘀 运脾调糖方 糖代谢 脂代谢
下载PDF
妇炎清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研究
6
作者 陈怡 张家玮 +5 位作者 黄缨 彭宣文 陈宜斌 贺漪 黄晓艳 胡文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目的评价妇炎清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设计方法,5个试验中心3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试验组予妇炎清颗粒及... 目的评价妇炎清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设计方法,5个试验中心3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试验组予妇炎清颗粒及金刚藤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金刚藤胶囊及妇炎清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4周。将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两组的临床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盆腔疼痛评分疗效、盆腔积液及包块的恢复、宫颈分泌物恢复、复发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0例患者中,符合方案有效病例282例,试验组145例,对照组137例。疗程结束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3%(132/145)、67.88%(93/13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程度对比对照组更佳(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盆腔疼痛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3.10%(135/145)和75.91%(104/13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腔内积液、包块恢复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χ^(2)=15.633,P<0.05);宫颈分泌物恢复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χ^(2)=8.560,P<0.05);治疗结束后12周进行对比,试验组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均有较高安全性。结论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临床疗效确切,在临床综合总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和单个症状积分的疗效等方面均优于金刚藤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清颗粒 湿热瘀结证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下载PDF
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伟 郭凤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观察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的疗效。方法:78例分为参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两组均用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目的:观察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的疗效。方法:78例分为参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两组均用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面部红斑灼热、腰膝酸软痛、关节疼痛、神疲乏力等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LE病情活动程度评分(SLEDAI)、24h蛋白尿定量(24hTUP)、血素氮(BUN)、血肌酐(Scr)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补体C3、补体C4高于参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湿瘀交阻型 脾肾不足型 通补降浊方 针刺
下载PDF
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寒湿瘀滞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刘雪 李庆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42-45,共4页
目的 观察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寒湿瘀滞型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寒湿瘀滞型DKD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一般性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 目的 观察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寒湿瘀滞型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寒湿瘀滞型DKD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一般性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阳降浊通络方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水平、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蛋白酶激活受体(PAR)、血浆黏度(PV)]水平变化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44.00%(χ^(2)=5.763,P=0.03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CRP、MALB、BUN、SCr、Fib、PAR、PV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寒湿瘀滞型DKD的临床效果肯定,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改善肾功能,纠正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寒湿瘀滞型 温阳降浊通络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四金石灵膏联合帕瑞昔布治疗湿热瘀阻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丁宇飞 王晓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四金石灵膏联合帕瑞昔布治疗湿热瘀阻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湿热瘀阻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 目的分析四金石灵膏联合帕瑞昔布治疗湿热瘀阻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湿热瘀阻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联合四金石灵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24 h尿生化指标[尿酸(UA)、尿草酸(UOA)、尿钙(U-C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腰腹疼痛、小便艰涩、口干欲饮、大便干结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腰腹疼痛、小便艰涩、口干欲饮、大便干结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0.20±0.05)、(0.27±0.04)、(0.34±0.04)、(0.34±0.0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77±0.11)、(0.91±0.08)、(0.89±0.21)、(0.38±0.0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1.22±0.23)分低于对照组的(3.21±0.67)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生化指标UA、U-Ca、UOA均下降,且观察组24 h尿生化指标UA、U-Ca、UOA分别为(2.80±0.95)、(3.27±1.32)、(0.22±0.08)mmol/d,均低于对照组的(3.63±1.03)、(4.64±0.19)、(0.39±0.14)mmol/d,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金石灵膏联合帕瑞昔布治疗湿热瘀阻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可快速缓解疼痛,利于结石排出体外,改善其生命健康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瘀阻型 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 四金石灵膏 帕瑞昔布
下载PDF
坦索罗辛联合复方黄柏制剂坐浴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夹瘀证)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叶华 曹超 +2 位作者 甘晶 冯杰 魏书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坦索罗辛联合复方黄柏制剂坐浴在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夹瘀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夹瘀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 目的:探究坦索罗辛联合复方黄柏制剂坐浴在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夹瘀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夹瘀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坦索罗辛联合温水坐浴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坦索罗辛联合复方黄柏制剂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内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中医症候积分及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NIH-CPSI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复方黄柏制剂坐浴在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夹瘀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控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索罗辛 复方黄柏制剂 坐浴 ⅢB型前列腺炎 湿热蕴结夹瘀证
下载PDF
益气化湿通痹方治疗气虚湿瘀互结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11
作者 雷琳丽 陈训梅 +3 位作者 彭婵 梁惠贤 康奕飞 马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目的分析益气化湿通痹方治疗气虚湿瘀互结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本次进行对照试验,纳入气虚湿瘀互结型DPN患者90例,全部配合完成治疗。按照等比例随机数字表分3组,分别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每组有30例。西药... 目的分析益气化湿通痹方治疗气虚湿瘀互结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本次进行对照试验,纳入气虚湿瘀互结型DPN患者90例,全部配合完成治疗。按照等比例随机数字表分3组,分别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每组有30例。西药组采用甲钴胺片;中药组采用益气化湿通痹方;中西结合组采用益气化湿通痹方联合甲钴胺片。所有患者用药期为2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测定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3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反射评分和感觉检测评分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症状评分、反射评分和感觉检测评分,中西结合组和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3组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P<0.05);并且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中西结合组和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3组治疗后尺神经和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SCV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尺神经和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SCV,中西结合组和中药组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86.7%)和中药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西药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湿通痹方对于气虚湿瘀互结型DPN的疗效显著,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湿通痹方 气虚湿瘀互结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自拟降脂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血瘀湿浊型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李大龙 徐美良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降脂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血瘀湿浊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来宾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观察组联合应用本... 目的探讨自拟降脂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血瘀湿浊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来宾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观察组联合应用本研究自拟降脂方,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生化结果指标以及血脂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例数为24例(60.0%),无效例数为6例(15.0%),其中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壮医自拟降脂方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血瘀湿浊型高脂血症,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促进血脂快速恢复正常,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临床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方剂 降脂方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 血瘀湿浊型
下载PDF
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3
作者 黄钟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9-22,26,共5页
目的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疗效,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治疗时间≤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及停药6个月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病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χ^(2)=5.741,P=0.016);2组治疗后胃脘部胀痛、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及两肋胀满评分,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血清三叶因子3水平,大便溏泄、食欲减退、舌诊脉象、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腹部喜按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vs.16.00%,χ^(2)=4.396,P=0.036);试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vs.70.00%,χ^(2)=11.977,P=0.001),病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00%vs.16.00%,χ^(2)=4.396,P=0.036)。结论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可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降低病症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 理中通络化浊汤 脐灸 胃肠功能 炎性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加味桂枝茯苓丸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袁新 吴筱花 应慧群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37-140,151,共5页
目的 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在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96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桂枝茯苓丸... 目的 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在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96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糖类抗原CA125(CA125)、D二聚体(D-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低于对照组(t分别=-11.92、-14.61、-9.82、-9.28、-12.91、-10.28,P均<0.05);白介素-10(IL-10)、CD^(4+)/CD^(8+)、CD^(4+)及CD^(3+)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9.18、8.06、8.16、9.06,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结论 联合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抗纤维化,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桂枝茯苓丸 湿热瘀结型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连术消渴方对湿热互结兼瘀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15
作者 付永祥 顾娟娟 +3 位作者 李鹏辉 卢昭 王银姗 闫镛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687-1690,1695,共5页
目的探讨连术消渴方对湿热互结兼瘀型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初发T2DM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连术消渴方对湿热互结兼瘀型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初发T2DM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连术消渴方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微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并记录疗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脱落4例,最终纳入36例;对照组患者脱落3例,最终纳入37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4%(34/36)vs.78.38%(29/37)],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连术消渴方可改善初发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恢复糖脂代谢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术消渴方 初发2型糖尿病 湿热互结兼瘀型 糖脂代谢 微炎症状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艾箱灸联合针刺、中药灌肠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於永梅 杜中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艾箱灸联合针刺、中药灌肠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中药灌肠+针刺+红外... 目的 探讨艾箱灸联合针刺、中药灌肠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中药灌肠+针刺+红外线理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药灌肠+针刺+艾箱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艾箱灸联合针刺、中药灌肠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箱灸 针刺 中药灌肠 寒湿瘀滞型 慢性盆腔炎
下载PDF
特定电磁波谱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张艳明 罗丽华 +2 位作者 王慧鸽 董继革 王雨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162-165,共4页
目的 观察特定电磁波谱(TDP)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64例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疾病后遗症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 观察特定电磁波谱(TDP)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64例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疾病后遗症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TDP照射八髎穴,治疗周期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的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局部体征轻重分级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局部体征轻重分级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P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改善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相关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寒湿瘀滞型 桂枝茯苓胶囊 电磁波谱治疗仪
下载PDF
中药口服联合热奄包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齐丹 刘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6期64-67,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联合热奄包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SPI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口服治疗,研究组予以中药口服配合热...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联合热奄包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SPI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口服治疗,研究组予以中药口服配合热奄包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腰骶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盆腔积液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口服联合热奄包外敷治疗SPID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SPID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药 湿热瘀阻型 热奄包
下载PDF
穴位敷贴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9
作者 王娟 毛静 +1 位作者 郭会平 韩咏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针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应用穴位贴敷干预后其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2022年10月所收治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99例纳入至该项研究中... 目的:针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应用穴位贴敷干预后其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2022年10月所收治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99例纳入至该项研究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9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给予穴位敷贴干预。2组均干预21 d。比较相关指标。结果:与护理前比,护理后2组患者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分、PI、RI、PSV、血清IL-2、IL-6、CRP水平均降低,而各项QLQ C-30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各项趋势较对照组均更为明显,数据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应用穴位贴敷干预后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并调节血流动力学,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湿热瘀结型 穴位敷贴 临床症状 血流动力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名中医李惠林从三焦伏邪论治肥胖2型糖尿病经验采撷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小雪 王红丽 +5 位作者 蔡芳英 王晨洋 方泽彬 刘德亮 李惠林 楚淑芳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439-1442,1447,共5页
随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加。李惠林教授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可属中医“消渴、消瘅”等范畴,指出三焦为水火、气机之通路,痰、湿、瘀等邪气伏匿三焦,影响三焦功能,致水液代谢障碍,诸身气机不利,亦使... 随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加。李惠林教授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可属中医“消渴、消瘅”等范畴,指出三焦为水火、气机之通路,痰、湿、瘀等邪气伏匿三焦,影响三焦功能,致水液代谢障碍,诸身气机不利,亦使伏邪更甚,病邪郁久化热伤阴所致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故李教授守正创新,主张治疗上应从三焦伏邪的角度出发,以通调三焦,重在祛邪为主要原则,立论“汗、消、下”祛邪三法,随证治之。李教授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如“抵当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化裁,消、下并用,疗效颇佳。文章总结了李惠林教授从三焦伏邪论治肥胖2型糖尿病的经验,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2型糖尿病 肥为百病之长 三焦伏邪 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