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ACF及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谢斌 左铮云 +1 位作者 姚亮亮 严小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8-1090,共3页
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变异腺窝区(ACF)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以ip氧化偶氮甲烷(AOM)及饮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结肠炎相关性结... 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变异腺窝区(ACF)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以ip氧化偶氮甲烷(AOM)及饮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动物模型,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18.72 g.kg-1预防(与造模同时开始ig 7周)和治疗(造模开始7周后ig,连续7周)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ACF及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预防组及治疗组ACF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NF-κB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预防组、治疗组NF-κB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养阴化瘀解毒方用于预防和治疗实验小鼠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可逆转小鼠结肠ACF和上皮内瘤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NF-κB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化瘀解毒方 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 变异腺窝区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邵文琳 谢斌 +1 位作者 姚亮亮 严小军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7-91,共5页
结肠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结肠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癌变风险不断升高,25年以上病程癌变率高达40%。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伴上皮内瘤变由于其较易转化为癌组织所以被称为结肠癌前病变... 结肠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结肠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癌变风险不断升高,25年以上病程癌变率高达40%。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伴上皮内瘤变由于其较易转化为癌组织所以被称为结肠癌前病变。因此,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的研究和关注成为近年来结肠癌二级预防的热点。本文从中医病名溯源、病因病机、治疗和现代医学在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发病机制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本病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结肠癌前病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HLA-E在老年人群结肠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史冬梅 潘长宝 +5 位作者 王一倩 王姣锋 黄任翔 项平 邹健 保志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8年第3期319-321,356,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E(human leukocyte antigen-E,HLA-E)在老年人群结肠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现状。方法随机选取109例内镜手术患者的病理标本,其中管状绒毛状腺瘤组织59例,高级别类瘤变/癌变组织50例;肠镜活检获取20例健康体检者的...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E(human leukocyte antigen-E,HLA-E)在老年人群结肠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现状。方法随机选取109例内镜手术患者的病理标本,其中管状绒毛状腺瘤组织59例,高级别类瘤变/癌变组织50例;肠镜活检获取20例健康体检者的正常黏膜组织。根据年龄分为<60岁、60~70岁及>70岁,比较不同年龄受试者结肠组织的一般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检测HLA-E表达。结果不同年龄受试者在正常黏膜组、管状绒毛状腺瘤组及高级别类瘤变/癌变组中HLA-E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E强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黏膜组、管状绒毛状腺瘤组和高级别类瘤变/癌变组中依次增多,随着年龄增加HLA-E强阳性表达率增高(P<0.001)。结论 HLA-E在老年人群结肠癌癌前病变中高表达,可能促使早期结肠癌细胞形成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癌前状态 免疫逃避 人类白细胞抗原E
下载PDF
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严小军 付丽琴 +1 位作者 姚亮亮 谢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8-261,共4页
目的: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以单次ip氧化偶氮甲烷(AOM),7 d后及饮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SS)连饮7 d,复制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 目的: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以单次ip氧化偶氮甲烷(AOM),7 d后及饮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SS)连饮7 d,复制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动物模型,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18.72 g.kg-1预防(与造模同时开始ig连续7周)和治疗(造模开始7周后ig,连续7周)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养阴化瘀解毒方预防组和治疗组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均有明显改善;预防组、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比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组明显高于预防组(P<0.01)。结论:养阴化瘀解毒方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病变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化瘀解毒方 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