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原基纳米骨修复拔牙创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廖福琴 张洁 +8 位作者 吴燕丽 韩志峰 张丽军 朱菲 姚丽 张昊 齐小良 胡雪兰 崔福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6-318,329,共4页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修复智齿拔牙创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治疗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 3组 :nHAC组 30例 ,阻生齿 2 1例 ,根端囊肿 9例 ,骨创植入nHAC ;多孔矿化骨 (Bio Oss)组 6例 ,阻生齿 2例 ,根端囊肿 3...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修复智齿拔牙创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治疗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 3组 :nHAC组 30例 ,阻生齿 2 1例 ,根端囊肿 9例 ,骨创植入nHAC ;多孔矿化骨 (Bio Oss)组 6例 ,阻生齿 2例 ,根端囊肿 3例 ,含牙囊肿 1例 ,骨创植入Bio Oss;对照组 30例 ,阻生齿 2 7例 ,根端囊肿 3例 ,骨创不植入材料。结果 nHAC与Bio Oss组 ,12周时x线显示两者骨密度基本一致。nHAC与空白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HAC生物相容性好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 Bio-Oss 拔牙创 骨腔 纳米骨 颌骨囊肿 阻生齿 胶原 术后 骨修复
下载PDF
组织工程中胶原基纳米骨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87
2
作者 廖素三 崔福斋 张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8,T007,共4页
目的依据仿生原理制备纳米骨框架材料。方法以胶原分子为模板,调制钙磷盐在液相中沉积其上,得到矿化胶原基复合材料,并采用液相分离法与少量聚乳酸复合进一步制备成为三维多孔框架材料。分离成骨细胞并在三维框架材料上培养,用x-ray、... 目的依据仿生原理制备纳米骨框架材料。方法以胶原分子为模板,调制钙磷盐在液相中沉积其上,得到矿化胶原基复合材料,并采用液相分离法与少量聚乳酸复合进一步制备成为三维多孔框架材料。分离成骨细胞并在三维框架材料上培养,用x-ray、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胶原基纳米晶钙磷盐复合材料的晶粒度较低,晶体极为细小,与天然骨类似;材料为多孔状,孔隙率较高;内部为典型的纤维束状结构,该纤维束有HA晶体的衍射图样,且具有犤002犦择优取向;成骨细胞可在其上贴附、生长和繁殖。结论仿生制备的三维胶原基纳米骨框架材料,无论从结构还是性能上,都是骨组织工程中的优选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基复合材料 分级结构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丽军 王影 +7 位作者 吴燕丽 齐小良 张洁 韩志峰 朱菲 姚丽 胡雪兰 崔福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32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形成0.8 mm×0.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4、5、6、8、10、11、12周取材,行大体标...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32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形成0.8 mm×0.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4、5、6、8、10、11、12周取材,行大体标本、X线片、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nHAC与CPC相比同期成骨量大。8周时nHAC成骨情况尚不如Bio-Oss。而12周时已接近Bio-Oss成骨水平。空白缺损则未能修复。结论 nHAC生物相容性好,效果较好于CPC,远期与Bio-Oss相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基纳米骨 修复 下颌骨缺损 实验 骨替代材料
下载PDF
纳米组织工程骨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明海 董有海 +6 位作者 冯庆玲 刘新晖 洪洋 顾军 吴俊国 王晓平 童文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9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组织工程骨(NHAC)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MSCs)体外生物相容性,为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将RMSCs与NHAC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在纳米组织工程骨上良好地粘附、增殖、生... 目的探讨纳米组织工程骨(NHAC)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MSCs)体外生物相容性,为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将RMSCs与NHAC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在纳米组织工程骨上良好地粘附、增殖、生长。细胞的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未受到纳米组织工程骨的影响。结论NHA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组织工程骨 骨髓基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沈铁城 黄永辉 +3 位作者 徐晓峰 崔福斋 李艳 任永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种植人体后的骨修复效果,探讨该材料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仿生方法制备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并用于临床,通过影像学方法观察和评价病人骨创愈合情况。结... 目的观察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种植人体后的骨修复效果,探讨该材料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仿生方法制备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并用于临床,通过影像学方法观察和评价病人骨创愈合情况。结果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成分与微结构上与天然骨类似,种植人体后患者无高热、渗出和免疫排斥反应,骨修复情况良好。结论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是优良的骨修复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基复合材料 仿生合成 分级结构 骨缺损 骨移植
下载PDF
胶原基纳米骨结合胶原膜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菲 王影 +4 位作者 吴燕丽 韩志峰 张丽军 姚丽 张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 (GTR)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和可吸收性引导骨再生膜。方法 在 14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 8mm× 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 ,每一缺损作为一...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 (GTR)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和可吸收性引导骨再生膜。方法 在 14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 8mm× 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 ,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 6、8、12周取材 ,行大体标本 ,X线片 ,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8周时 ,nHAC/GTR成骨量尚不如Bio -Oss/Bio-Gide ,12周时已接近Bio -Oss/Bio -Gide ,而且两组的骨修复方式很类似 ;nHAC/GTR与CPC/GTR相比同期成骨量大。空白缺损组则未能修复。结论 nHAC/GTR生物相容性好 ,同期成骨量较好于CPC/GTR ,远期成骨量与Bio -Oss/Bio -Gide相似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和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基纳米骨 多孔矿化骨 自固化磷酸钙 生物膜 颌骨缺损
下载PDF
阳离子型皮革胶原基衍生物/Fe掺杂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增强太阳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崇裔 余小光 +2 位作者 廖红光 刘宏 童孟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8-213,共6页
通过结构设计,将阳离子胶原基衍生物(CPAD)化学固定至铁掺杂二氧化钛(Fe^(3+)/TiO_(2))球形颗粒表面,构成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CPAD-Fe^(3+)/TiO_(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衍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 通过结构设计,将阳离子胶原基衍生物(CPAD)化学固定至铁掺杂二氧化钛(Fe^(3+)/TiO_(2))球形颗粒表面,构成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CPAD-Fe^(3+)/TiO_(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衍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系统性表征。采用甲基橙(MO)溶液模拟印染废水,研究了样品在太阳辐射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CPAD添加量为3%,溶液pH为3时,CPAD-Fe^(3+)/TiO_(2)对MO的降解效率高达94.91%(120min),且具有较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胶原基衍生物 铁掺杂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胶原基纳米骨的遗传毒性及对体外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鹏 毛天球 +3 位作者 刘冰 岳进 雷德林 杨耀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胶原基纳米骨的遗传毒性,及对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兔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Am es致突变试验、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法,测定不同浓度胶原基纳米骨(nHAC)的浸提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的影响... 目的:体外研究胶原基纳米骨的遗传毒性,及对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兔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Am es致突变试验、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法,测定不同浓度胶原基纳米骨(nHAC)的浸提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的影响和对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及兔成骨细胞的影响。结果:nHAC的浸提液各剂量组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均小于2,nHAC不会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的回复突变数增加。不同时间点用不同浓度浸提液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正常增殖,浸提液不影响兔成骨细胞的功能表达。结论:胶原基纳米骨无遗传毒性,不影响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兔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是一种组织工程骨支架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生物材料 胶原基纳米骨 遗传毒性
下载PDF
牙本质混合层原位再矿化模型的构建及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古丽莎 亓益品 +2 位作者 麦穗 黄琪 凌均棨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构建牙本质混合层原位再矿化诱导模型,并从微观形态学角度探讨其矿化效果,为仿生再矿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5 mm ×5 mmⅠ型胶原海绵块作为3D胶原支架,结合电镜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评估... 目的:构建牙本质混合层原位再矿化诱导模型,并从微观形态学角度探讨其矿化效果,为仿生再矿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5 mm ×5 mmⅠ型胶原海绵块作为3D胶原支架,结合电镜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评估成核诱导物多聚磷酸钠(STTP)和硅酸盐水门汀树脂的仿生矿化诱导潜能。在此基础上,将仿生矿化技术与牙本质粘接程序结合,以STTP作为治疗性底剂应用于酸蚀脱矿牙本质面,在完成常规粘接处理后以硅酸盐水门汀树脂为洞衬剂,构建临床相关的混合层原位再矿化模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矿化1~3个月后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再矿化区域的分布和再矿化程度。结果矿化诱导28 d后的3D胶原样本,纤维内可见磷灰石纳米晶体的有序沉积,纤维重现了与天然矿化胶原结构类似的横纹特征。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在900~1200 cm-1和500~600 cm-1区域,矿化胶原基质出现与纯羟基磷灰石特征峰相吻合的吸收峰,提示矿化胶原中形成的无机物是磷灰石。混合层原位矿化诱导1~3个月后,混合层内可见纤维内再矿化现象的存在,纳米晶体在胶原纤维内呈现迭序排列特征。结论在牙体粘接修复过程中,以矿化诱导物STTP和硅酸盐水门汀树脂作为治疗性底剂和洞衬剂,能使混合层内树脂渗透不良的胶原基质发生纤维内矿化。通过混合层原位再矿化模型的成功构建,初步证实仿生矿化技术应用于临床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损伤修复的可行性,建立了研究方法学,为仿生再矿化技术的最终临床应用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 混合层 原位再矿化 多聚磷酸钠 硅酸盐水门汀
原文传递
胶原多糖基纳米羟基磷灰石仿生骨支架材料的研制
10
作者 陈学忠 李志宏 +4 位作者 李瑞欣 郭勇 刘璐 王亮 张西正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70,I0001,共7页
目的依据仿生原理制备新型的胶原多糖基纳米羟基磷灰石(HA)复合骨支架材料,并与成骨细胞复合培养,检测其细胞相容性。方法以胶原分子与透明质酸钠的交联产物为模板,调制钙磷盐在液相中沉积其上,得到矿化胶原多糖基复合材料;采用... 目的依据仿生原理制备新型的胶原多糖基纳米羟基磷灰石(HA)复合骨支架材料,并与成骨细胞复合培养,检测其细胞相容性。方法以胶原分子与透明质酸钠的交联产物为模板,调制钙磷盐在液相中沉积其上,得到矿化胶原多糖基复合材料;采用液相分离法与少量聚乳酸复合进一步制备成为三维多孔支架,使用成骨细胞(Mc3T3-E1)接种于该支架上培养。用X—ray衍射、扫描电镜、万能材料测试机等对材料进行观察和测试分析;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等观察和分析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胶原多糖基纳米HA仿生复合材料的晶粒度较低,晶体极为细小,与天然骨中羟基磷灰石的组装结构类似;该复合支架为多孔状,孔隙率约82%,孔径大小为200~650μm;抗压性能好,成骨细胞可在其上贴附、生长和繁殖,并表现出较高的成骨活性。结论所制备的胶原多糖基纳米HA仿生骨支架材料,无论从组分和结构上均与天然松质骨类似,与成骨细胞相容性好,可望成为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多糖基复合材料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组织工程 支架 交联
原文传递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在口腔骨缺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月 王瑾 +1 位作者 刘克达 王蔚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75-378,共4页
炎症、外伤、肿瘤、先天性畸形以及牙周炎等均可导致口腔骨缺损,植骨或增加骨量是目前口腔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理想的骨修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和成骨特性。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同种异体骨存在免疫排斥... 炎症、外伤、肿瘤、先天性畸形以及牙周炎等均可导致口腔骨缺损,植骨或增加骨量是目前口腔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理想的骨修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和成骨特性。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同种异体骨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疾病交叉感染等问题,因此研发理想的骨修复材料是目前口腔领域的研究热点。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 composite,nHAC)通过体外仿生矿化过程制备,与天然骨组织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和分层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生物降解性等,因而被广泛研究与应用。文章通过检索分析相关文献对nHAC的组成、性能及其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其在临床中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 骨缺损 仿生矿化 生物降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