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Glimpse of Hong Kong "Chineseness": Pre-existing Tunes as the Redemption of a Cultural Identity
1
作者 LEUNG Tai-wai David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7期887-898,共12页
When the umbrellas were held up against the tear gas attack in the protest on September 28, 2014, the hot issue raised by the marathon-like Yellow Umbrella Movement was not only the matter of politics but also a coinc... When the umbrellas were held up against the tear gas attack in the protest on September 28, 2014, the hot issue raised by the marathon-like Yellow Umbrella Movement was not only the matter of politics but also a coincidence created for the Hong Kong locals to face, or to be faced with an already moot cliche: How the Hongkongese can redef'me and redeem their almost lost socio-cultural identity, particularly under the increasingly hegemonic influences and the socio-cultural invasion of the mainland after the 1997 Handover. My present paper is not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topic of identity on the platform of politics, or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such as transculturation or cultural hybridty. But instead, I am far more interested in locating such issue on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which is revealed in two local contemporary Hong Kong compos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and reshaping a form of"HongKongeseness" in which the composers tend to create and the local listeners tend to experience, albeit transient, can appear in every nuance of the sonic metaphor embedded in the pre-existing indigenous tunes of a self-contained compositional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thetics Cantonese Folk Lullaby Cantonese language Cantonese Opera Cantopop CantoneseTones CHINESENESS Collective Memory Cultural Identity Hong Kong Chineseness Melodic Fragment Metaphorical Respresentation Nostalgic Childhood Operatic Vocality POSSESSIon QUOTATIon Tang-song poetry(唐宋诗词) Voice Yellow Umbrella Movement Zi Hou (子喉)
下载PDF
论《世说新语》的“语料体小说”性质
2
作者 陶成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相比于其他“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具有独特的玄学文化特征。自东晋中期开始,世族阶层纯粹的思辨性的谈玄活动逐渐被其他形式的玄学活动取代,这个短暂的文化变迁时期和后来的文化追怀时...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相比于其他“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具有独特的玄学文化特征。自东晋中期开始,世族阶层纯粹的思辨性的谈玄活动逐渐被其他形式的玄学活动取代,这个短暂的文化变迁时期和后来的文化追怀时期合称为“后玄学时代”。在“后玄学时代”,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新的内容,而比谢灵运稍早,一种在世族中风靡的具有语料传播功能的作品应需而生,《语林》《郭子》正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些“语料”迅速成为世族子弟领会玄学精神、学习名士风范的指南。《世说新语》正是对这种文化风尚的总结。结合现代文学意义的“小说”定义,《世说新语》可称为“语料体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 语料体 文化生成
下载PDF
汉语研究中学术批评和学术规范的范例及其他——读伍铁平教授《语言和文化评论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红霞 杨文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1-75,共5页
《语言和文化评论集》是我国语言学界近年来第一部学术批评论文的汇集 ,它对我国学术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笔者深感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本书。本文从该书的具体文章出发 ,重点分析了学术批评和... 《语言和文化评论集》是我国语言学界近年来第一部学术批评论文的汇集 ,它对我国学术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笔者深感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本书。本文从该书的具体文章出发 ,重点分析了学术批评和学术规范的相关问题 ,希望能唤起大家的注意 ,实事求是地治学做人 ,为共同营造中国健康活泼的学术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研究 学术批评 学术规范 伍铁平 《语言和文化评论集》
下载PDF
基于华文教育主题的专业搜索引擎的结构分析与程序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崇忻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4,70,共4页
本文论述了主题型专业搜索引擎的结构特点,并针对华文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设计面向该特定主题的搜索引擎,为华文教育专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种高效信息采集的技术模式。
关键词 华文教育 搜索引擎 信息采集
下载PDF
面向华文教育主题的专业搜索引擎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崇忻 《晋图学刊》 2007年第6期38-41,共4页
本文论述了主题型专业搜索引擎的结构特点,并针对华文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设计面向该特定主题的搜索引擎,为华文教育专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种高效信息采集的技术模式。
关键词 华文教育 搜索引擎 信息采集
下载PDF
抗战期间华西协合大学对西南民族语言的认识与研究——以《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为例
6
作者 申晓虎 计志宏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6-72,共7页
民族语言的研究是华西协合大学的重要学脉。抗战期间,以闻宥为代表的众多中外学者借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开展语言研究。通过积极开展田野调查,综合运用语言学、民族学及历史学等理论知识,研究民族语言,探析民族学问题。同时,该... 民族语言的研究是华西协合大学的重要学脉。抗战期间,以闻宥为代表的众多中外学者借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开展语言研究。通过积极开展田野调查,综合运用语言学、民族学及历史学等理论知识,研究民族语言,探析民族学问题。同时,该所发行《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扩大了华西协合大学的学术影响,推动了中国民族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闻宥 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 民族语言研究
下载PDF
“三言二拍”中的骂詈语
7
作者 唐宁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5期78-81,共4页
文章对"三言二拍"这五部作品中的骂詈语进行分类,对其特点以及功能等进行分析,并阐述采用这种骂詈形式的原因和背景,同时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化和道德意义,这对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还原当时市民阶级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 文章对"三言二拍"这五部作品中的骂詈语进行分类,对其特点以及功能等进行分析,并阐述采用这种骂詈形式的原因和背景,同时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化和道德意义,这对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还原当时市民阶级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的探讨,我们能在今后的语言研究中对骂詈语这种语言形式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骂詈语 “三言二拍” 文化蕴含
下载PDF
运用平面设计原理研究数字拷贝类文物的视觉语言--以16世纪手绘彩色城市地图研究为例
8
作者 解晨阳 姜旬恂 刘桐 《流行色》 2022年第8期105-107,共3页
本文通过平面设计视角对16世纪的城市彩绘地图中色彩语言进行研究,并在视觉语言研究过程中探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信息采集、保护和研究的作用、意义及影响。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由博物馆或图书馆的专职部门所保管的早期地图,有部分提供数... 本文通过平面设计视角对16世纪的城市彩绘地图中色彩语言进行研究,并在视觉语言研究过程中探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信息采集、保护和研究的作用、意义及影响。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由博物馆或图书馆的专职部门所保管的早期地图,有部分提供数字拷贝图片文档,这为研究提供了便捷,然而由于不同的采集手法和设备导致了各单位间的数字拷贝版本存在差异,尤其是色彩的变化,因此对于数字化文物采集需要形成一套标准体系便于跨部门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语言 历史地图 数字化文物采集 视觉语言
下载PDF
满—通古斯民族文物的文化特色
9
作者 孟祥义 《满语研究》 2005年第2期61-67,共7页
本文通过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展出与收藏的满—通古斯民族的文物,来探索、研究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进而探究民族文物的抢救与搜集,以便进一步促进满—通古斯民族文化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满—通古斯民族 民族文物 民族文化 文物搜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