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学案例“新解”与“新课改”评估体系的改良——基于柯林武德、波普尔的知识论 |
周志发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2
|
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熊声波
张丽
|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3
|
柯林武德史学理论的阶段性、连续性与体系性 |
张作成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4
|
柯林伍德的“可能” |
庄长达
|
《艺术探索》
|
2010 |
2
|
|
5
|
试析外国教育史教材编写中的去语境现象——基于柯林伍德的视点 |
丁永为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3 |
2
|
|
6
|
“历程”中的客观性——对柯林武德思想的再认识 |
唐科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7
|
柯林武德自然哲学思想初探 |
罗常军
|
《平顶山学院学报》
|
2014 |
0 |
|
8
|
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历史贡献 |
胡江飞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9
|
柯林伍德和伽达默尔问答逻辑的共通性探析 |
赵振鲁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11 |
1
|
|
10
|
科学历史学与批判历史学——谈柯林伍德对布拉德雷的评论 |
汪凯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1
|
朱光潜与科林伍德语言表现论之比较 |
刘斌
宛小平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2
|
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美学观异同论 |
邓敬
|
《红河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3
|
自然与自然观何以变化?——柯林武德自然哲学思想论析 |
雷环捷
王伯鲁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4
|
论柯林伍德 |
伯纳德·威廉斯
吴芸菲(译)
|
《科学.经济.社会》
|
2023 |
0 |
|
15
|
“重演历史”的前提依据——柯林武德“先验想象”理论辨析 |
艾俊树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6
|
现代西方政治文明需要何种“利维坦”?——论柯林伍德与奥克肖特的“霍布斯遗产” |
李昊晟
|
《哲学评论》
|
2022 |
0 |
|
17
|
散论多元史观——历史哲学散步 |
王树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历史理性批判:历史知识何以可能?——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述评 |
林超
|
《理论界》
|
2013 |
0 |
|
19
|
历史学的主题、解释与价值——柯林武德对伯林的影响 |
姚汉昌
陈恒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柯林武德进步观念评析 |
姚汉昌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