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se state of iron system colloidal catalyst in butadiene polymerization
1
作者 夏少武 夏树伟 张平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8年第4期386-394,共9页
By Tyndall effect, the observation of electronic microscope, super-filtering experi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non-aqueous system proved that Fe(naph)2-Al(i-Bu)3- CH2=CHCH2CI catalyst was a ... By Tyndall effect, the observation of electronic microscope, super-filtering experi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non-aqueous system proved that Fe(naph)2-Al(i-Bu)3- CH2=CHCH2CI catalyst was a colloidal disperse system in butadiene-contained hydrogenated gasoline solvent. Catalytic activity sites were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colloidal particles. So the catalyst was colloidal catalyst. Al (i-Bu)3 existed in associated state and dissociated into ion couple.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ion couple and Fe(naph)2 was the chief reaction to form colloidal core. Di-i-butylaluminum chloride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ion couple and CH2=CHCH2C1 formed an active sit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re. The electric double layer yielded by a proper excess Al (i-Bu)3 made the colloidal particles comparatively stable. The catalyst particles are amorphous. The ratio of catalyst components affected the shape of colloidal particles, among which the colloidal particles of the optimal ratio were small in size, even distributed and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Since the catalyst was of the coalescence unstable colloidal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aging, the colloidal particles aggregated and grew quickly, so its activity was decreased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oidal catalyst tyndall effect super\|filtering.
原文传递
镍系胶体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的研究——Ⅰ.催化剂的相态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少武 魏庆莉 +1 位作者 左银雪 张书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153-1158,共6页
研究了Ni(naph)_2—Al(i-Bu)_3—(BF_3·OEt_2+n-C_8H_(17)OH)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证明镍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加氢汽油中以小颗粒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为胶体催化剂,属高度分散的多相催... 研究了Ni(naph)_2—Al(i-Bu)_3—(BF_3·OEt_2+n-C_8H_(17)OH)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证明镍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加氢汽油中以小颗粒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为胶体催化剂,属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形的.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影响胶粒形态,其中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 催化剂 聚丁二烯 顺丁橡胶 镍系 相态
下载PDF
铁体系催化剂制备方式对催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少武 夏树伟 +1 位作者 熊培文 毕研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7-542,共6页
通过Tyndal效应,电镜观察,电导率测定,结合聚合实验,发现铁体系催化剂在加氢汽油介质中为胶体催化剂,而且是聚结不稳定胶体体系.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加入顺序影响胶粒的形态,因而影响到催化活性与聚合物微观结构.其中较佳... 通过Tyndal效应,电镜观察,电导率测定,结合聚合实验,发现铁体系催化剂在加氢汽油介质中为胶体催化剂,而且是聚结不稳定胶体体系.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加入顺序影响胶粒的形态,因而影响到催化活性与聚合物微观结构.其中较佳配比,较佳加入顺序(Fe)∶(Cl)∶(Al)=1∶2.5∶20,催化剂颗粒比较小,均匀,因而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相反其他配比的颗粒大,不均匀,催化活性低.陈化使胶粒聚集变大,故催化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催化剂 丁二烯聚合 活性 催化剂 铁系
下载PDF
丁二烯聚合反应用FeCl_3-Al(i-Bu)_3-Phen催化剂体系相态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夏少武 葛晓萍 +1 位作者 李凯 夏树伟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6-409,共4页
通过Tynda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发现FeCl3Al(iBu)3Phen催化剂在溶有丁二烯的加氢汽油介质中为胶体分散系,活性中心位于胶体催化剂的胶粒表面.催化剂各组分间的配比影响着胶粒形态,以较佳配比所得到... 通过Tynda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发现FeCl3Al(iBu)3Phen催化剂在溶有丁二烯的加氢汽油介质中为胶体分散系,活性中心位于胶体催化剂的胶粒表面.催化剂各组分间的配比影响着胶粒形态,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铁 三异丁基铝 菲咯啉 催化剂 聚丁二烯
下载PDF
钼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相态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少武 夏树伟 +1 位作者 赵菁 张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297-1299,共3页
钼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相态的研究夏少武,夏树伟,赵菁,张平(青岛化工学院应化系,青岛,266042)关键词胶体催化剂,Tyndall效应,陈化MoCl3(OC8H17)2~(i-Bu)2AIOPhCH3(间)... 钼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相态的研究夏少武,夏树伟,赵菁,张平(青岛化工学院应化系,青岛,266042)关键词胶体催化剂,Tyndall效应,陈化MoCl3(OC8H17)2~(i-Bu)2AIOPhCH3(间)体系在加氢汽油溶液中具有较高的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 催化剂 tyndall效应 陈化 丁二烯
下载PDF
Ni(naph)_2-Al(i-Bu)_3-(BF_3·OEt_2+n-C_8H_(17)OH)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相态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庆莉 左银雪 夏少武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2·OEt2+n-C8H(17)OH)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证明镍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加氢汽油中以小颗粒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为胶体催化剂,属于高度...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2·OEt2+n-C8H(17)OH)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证明镍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加氢汽油中以小颗粒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为胶体催化剂,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型的。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影响胶粒的形态,其中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催化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催化剂 聚丁二烯 催化剂 镍系
下载PDF
钴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宗成中 董兰国 +1 位作者 于天玲 宁利红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常温下在甲苯介质中,钴催化体系(Co(naph)2-Al(i-Bu)3-CS2)单组分、多组分按不同比例混合,非水体系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结合Tyndall效应及聚合实验,讨论了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三异丁基铝以缔合状态存在,体系为胶体... 研究了常温下在甲苯介质中,钴催化体系(Co(naph)2-Al(i-Bu)3-CS2)单组分、多组分按不同比例混合,非水体系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结合Tyndall效应及聚合实验,讨论了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三异丁基铝以缔合状态存在,体系为胶体催化体系,催化体系中加入少量丁二烯引起电导率下降,表明活性中心是正离子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系催化剂 tyndall效应 电导率
下载PDF
环烷酸钴-氯二异丁基铝催化体系相态的研究
8
作者 杨丰科 夏树伟 +1 位作者 刘彧 夏少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研究了Co(naph) 2 Al(i Bu) 2 Cl催化体系的相态 .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 ,证明了Co(naph) 2 Al(i Bu) 2 Cl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苯溶剂中以纳米级小颗粒分散 ,在较佳配比时 ,粒径在 1~10 0nm之间 ,为胶体催化剂 ... 研究了Co(naph) 2 Al(i Bu) 2 Cl催化体系的相态 .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 ,证明了Co(naph) 2 Al(i Bu) 2 Cl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苯溶剂中以纳米级小颗粒分散 ,在较佳配比时 ,粒径在 1~10 0nm之间 ,为胶体催化剂 ,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 .催化剂的活性位位于胶粒表面 ,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形的 .以较佳配比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 ,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活性高 .归纳出胶体催化剂的制备特点为外观类似于均相催化体系 ,但是制备方法 (各组分配比、加入顺序、陈化等 )对催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并给出将胶体催化动力学作均相动力学近似的条件 ,在聚合反应初期 ,且单体浓度比烷基铝以及其他填加物浓度大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钴 氯二异丁基铝 相态 胶体催化剂 tyndall效应 超过滤 1 4-聚丁二烯
下载PDF
FeCl_3-Al(i-Bu)_3-phen胶体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夏少武 宋昭峥 刘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研究了 Fe Cl3- Al( i- Bu) 3- phen胶体催化剂各组分的配比、加入顺序、陈化等制备方式影响催化活性的原因。在加氢汽油介质中 ,较佳 [Al]/[Fe]比值 ,能将 Fe Cl3颗粒表面的 Fe3+ 还原成 Fe2 + ,又与 Al( i- Bu) 3形成双电层使胶粒稳... 研究了 Fe Cl3- Al( i- Bu) 3- phen胶体催化剂各组分的配比、加入顺序、陈化等制备方式影响催化活性的原因。在加氢汽油介质中 ,较佳 [Al]/[Fe]比值 ,能将 Fe Cl3颗粒表面的 Fe3+ 还原成 Fe2 + ,又与 Al( i- Bu) 3形成双电层使胶粒稳定。较佳的 [phen]/[Fe]比值保证有充分的 phen与 Fe2 +生成稳定的配合物 ,阻止 Al( i- Bu) 3将 Fe2 +还原成低价态 ( Fe+ ,Fe0 ) ,同时较佳配比制得的胶体催化剂颗粒小而均匀。因为生成活性位的反应是快速反应 ,只有 phen、Fe Cl3先于 Al( i- Bu) 3加入 ,才能有效阻止深度还原。所以最好的加料顺序是 phen+ Fe Cl3+ Al( i- Bu) 3;由于本体系是较稳定的胶体体系 ,在陈化时间为 4h、陈化温度在 - 1 5℃~ 2 0℃范围内几乎不影响催化剂活性。因为丁二烯聚合物能增加胶粒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催化剂 tyndall效应 超过滤
下载PDF
铁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相态的研究
10
作者 夏树伟 夏少武 +1 位作者 张平 赵菁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Tyndal效应,超过滤实验和电镜观察证明,Fe(naph)2┐Al(i┐Bu)3┐CH2=CHCH2Cl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呈胶体分散系。Fe(naph)2与Al(i┐Bu)3的反应是形式胶粒的基本反应。催化... 通过Tyndal效应,超过滤实验和电镜观察证明,Fe(naph)2┐Al(i┐Bu)3┐CH2=CHCH2Cl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呈胶体分散系。Fe(naph)2与Al(i┐Bu)3的反应是形式胶粒的基本反应。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型的。催化剂各组分的配比影响颗粒的形态,其中以较佳配比所得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比较均匀,而且催化活性高。由于是胶体催化剂,颗粒表面上的活性中心起催化作用,因此催化剂的利用率低。由于是不稳定胶体体系,陈化使颗粒聚集增大,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体系 丁二烯 聚合
下载PDF
铁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相态
11
作者 葛晓萍 夏少武 李凯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3期215-220,共6页
通过Tynda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表明,FeCl3-Al(iBu)3-Phen催化剂在溶有了二烯的加氢汽油介质中为胶体分散系,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因此是胶体催化剂。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影响胶粒形态。其中以较佳配... 通过Tynda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表明,FeCl3-Al(iBu)3-Phen催化剂在溶有了二烯的加氢汽油介质中为胶体分散系,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因此是胶体催化剂。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影响胶粒形态。其中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颗粒较小,分布均匀,催化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催化剂 丁二烯 聚合 催化 铁体系
下载PDF
铁体系催化了二烯聚合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夏树伟 熊培文 +1 位作者 毕研枢 夏少武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14-320,325,共8页
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电导率测定、结合聚合实验,发现铁体系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为胶体催化剂,而且是动力不稳定的胶体体系。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加料顺序影响到胶粒的形态,因而影响到催化活性与聚合物的微观结构。... 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电导率测定、结合聚合实验,发现铁体系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为胶体催化剂,而且是动力不稳定的胶体体系。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加料顺序影响到胶粒的形态,因而影响到催化活性与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由于陈化使胶粒聚集变大,所以催化活性降低。据此较合理地解释了聚合温度,催化剂用量对聚合物转化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 丁二烯 聚合 铁体系
下载PDF
钼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相态的研究
13
作者 夏树伟 夏少武 +1 位作者 赵菁 张平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205-210,共6页
通过Tyndal效应,超过滤实验和电镜观察证明,MoCl3(OC8H17)2-(i-Bu)2AIO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呈胶体分散,胶粒主要是由MoCl3(OC8hH17)2聚集,同时与(i-Bu)2AIO反应,活性... 通过Tyndal效应,超过滤实验和电镜观察证明,MoCl3(OC8H17)2-(i-Bu)2AIO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呈胶体分散,胶粒主要是由MoCl3(OC8hH17)2聚集,同时与(i-Bu)2AIO反应,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所以钼体系为胶体催化剂,属多相催化,陈化对胶粒的形态影响不大,是比较稳定的胶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丁二烯 聚合 钼体系 催化 相态
下载PDF
V(acac)_3-Al(i-Bu)_2Cl催化体系相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树伟 夏少武 +1 位作者 刘或 钟永军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研究了 V (acac) 3- Al(i- Bu) 2 Cl催化体系的相态 .通过 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 ,证明了在溶有丁二烯的甲苯溶剂中 V(acac) 3- Al(i- Bu) 2 Cl催化体系以小颗粒分散 ,粒径在 1~ 10 0 nm之间 ,为胶体催化剂 ,属于高度分... 研究了 V (acac) 3- Al(i- Bu) 2 Cl催化体系的相态 .通过 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 ,证明了在溶有丁二烯的甲苯溶剂中 V(acac) 3- Al(i- Bu) 2 Cl催化体系以小颗粒分散 ,粒径在 1~ 10 0 nm之间 ,为胶体催化剂 ,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 .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形的 ,其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 .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 ,对丁二烯聚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催化剂 tyndall效应 超过滤 丁二烯 V(acac)3-AI(i-BU)2CI 催化聚合 相态 聚丁二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