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腑醒脑汤联合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早期促醒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建业 李道昌 +2 位作者 杨先清 沈伟 范家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通腑醒脑汤联合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早期促醒作用。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醒脑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对比... 目的探讨通腑醒脑汤联合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早期促醒作用。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醒脑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CS评分、NHISS评分、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m和Vs、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NHIS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降低,GCS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m和Vs明显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FIB、APTT和PT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6和WBC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CRP、IL-6和TNF-α水平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通腑醒脑汤联合电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促进苏醒,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醒脑汤 电针疗法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 早期促醒
下载PDF
盐酸甲氯芬酯用于治疗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高鸿 赵楠 +4 位作者 田静 苏平 刘俊 岑建昌 孙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6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催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因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的患者(Glasgow评分4~8分)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依手术指征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脱水降颅内压治疗,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抗炎... 目的:观察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催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因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的患者(Glasgow评分4~8分)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依手术指征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脱水降颅内压治疗,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抗炎及支持治疗等。治疗组(盐酸甲氯芬酯治疗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然后根据Glasgow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Glasgow昏迷评分(GCS)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甲氯芬酯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催醒治疗有确切的疗效,而且是安全的一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甲氯芬酯 颅脑损伤 昏迷 GLASGOW昏迷评分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华连 黄楚梅 +3 位作者 阮柳红 陈素英 刘伟燕 杜翠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20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的要点。方法通过对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给予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房环境清洁,空气净化,定期开窗通风,严格限制探视和陪护。结果气管...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的要点。方法通过对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给予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房环境清洁,空气净化,定期开窗通风,严格限制探视和陪护。结果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30d,并发肺部感染10例、导管阻塞6例、气道狭窄2例、脱管1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及时有效的吸痰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能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呼吸道 管理 昏迷患者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经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前后脑损伤与凝血功能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波 魏晨斌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9期1-4,9,共5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干预前后的脑损伤和凝血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促苏醒干预,包括心肺复苏等,随...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干预前后的脑损伤和凝血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促苏醒干预,包括心肺复苏等,随后根据患者治疗1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和预后不良组(1~3分),每组50例。另外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5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和脑损伤程度。结果预后不良组重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S-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β-淀粉样蛋白、髓鞘碱性蛋白分别为(28.51±7.90)分、(3.27±1.66)μg/L、(38.45±13.23)μg/L、(5.73±1.76)μg/L、(41.29±12.85)pg/mL、(13.45±4.54)ng/m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并且预后良好组高于对照组,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7.736、10.164、7.872、13.492、6.773、6.921,t_(预后良好组与对照组)=13.536、16.099、13.635、21.933、11.861、7.683,t_(预后不良组与对照组)=23.041、13.460、17.568、22.493、15.941、12.693,P<0.05)。同时,预后不良组凝血酶原时间(15.34±1.55)s、凝血酶时间(23.54±4.5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9.45±7.65)s、D-二聚体(421.42±69.59)μg/L水平最高,血小板计数(89.33±16.34)×10^(9)/L、纤维蛋白原(2.13±0.66)g/L水平最低,表明预后不良组凝血功能最差,其次为预后良好组,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会表现出APTT、PT、TT、D-D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常规脑损伤相关指标升高的情况,同时PLT、Fg水平降低,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 正中神经电刺激 促苏醒 脑损伤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根因分析法在预防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足部急性压疮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国华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3期11-12,15,共3页
目的分析根因分析法在预防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足部急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24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运用根因分析法前后的足部急性压疮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产生压疮事件的主... 目的分析根因分析法在预防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足部急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24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运用根因分析法前后的足部急性压疮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产生压疮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精细化的制度、护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护理人员的重视度不足、患者足部皮肤状况差、末梢循环状况不佳、未具备足部保暖工具与预防压疮护理用具。应用根因分析法后,术中足部急性压疮率(2.08%)明显低于应用前(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98.75%)明显高于应用前(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人们分析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产生足部急性压疮的原因,形成积极的预防改进策略,最终,产生足部急性压疮的概率大幅度降低,护理质量迈上崭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颅脑损伤手术患者 足部急性压疮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6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高压氧治疗在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治疗当中的具体效果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我院所收治的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2019年8月。使用随机数字法将5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人,一组为试验组,一... 目的研究探讨高压氧治疗在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治疗当中的具体效果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我院所收治的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2019年8月。使用随机数字法将5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人,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为25人。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针对试验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其中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以及昏迷程度。结果 (1)试验组家属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25/25,100.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18/25,72.0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试验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其中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以及昏迷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促醒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 治疗 应用效果 疗效观察 预后
下载PDF
刺激性康复护理在促醒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邹克霞 万耀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刺激性护理对促醒效果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取2017年1~6月就诊我院的100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刺激性的康复护理。对比...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刺激性护理对促醒效果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取2017年1~6月就诊我院的100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刺激性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清醒率、清醒时间、GCS及并发症率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4周的清醒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总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激性康复护理可提高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了患者清醒时间,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可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性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 促醒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