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MENTS ON THE STUDY OF ACUPOINT COMBINATION AND REMEDIES FOR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1
作者 谌剑飞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2年第1期3-9,共7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reviews the progresses in the study on acumoxi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from Chinese ancient classical works,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s. The th...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reviews the progresses in the study on acumoxi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from Chinese ancient classical works,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s. The therapeutic results reveal that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M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DM patients' symptoms via vagal-nerve reflex, regulation of neuroendocrine and immune functions. The author holds that ① correct selection of acupoints in accordance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related meridians an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are the key points for rais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② acupoint combination and curative methods need to be researched fur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moxi therapy Diabetes mellitus Acupoint selection Combined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下载PDF
Nursing Effects of 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 o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Pressure Ulcers at Rural Homes
2
作者 Hua Qin Xiuqiong Hu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0年第3期14-16,共3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 o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pressure ulcers at rural homes.Methods: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86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 o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pressure ulcers at rural homes.Methods: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86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pressure ulcers at rural homes who were in Wenjiang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ed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visiting,while the observed group adopted the cooperative nursing model of 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Then compare the healing statu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Of the 43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s in the observed group,18 had been in the second stage of pressure ulcers and 16 had been healed;14 had been in the third stage of pressure ulcers and 8 had been healed;11 had been in the fourth stage of pressure ulcers and 5 had been healed.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ed group was 95.35%.Conclusion:Conducting 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 o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pressure ulcers at rural hom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and their families’awareness of pressure ulcer nursing,standardize their nursing behaviour,help recover the patients themselves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 Nursing effects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pressure ulcers
下载PDF
Effect of Glycerol Fructose Combined with Mannitol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Cerebral Edema 被引量:3
3
作者 Xuexinyu Ma Jianbo W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2年第1期1-3,共3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lycerol fructose combined with mannit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by cerebral edema and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and to ...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lycerol fructose combined with mannit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by cerebral edema and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is treatment.Methods:Sevent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by brain ede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Both groups had exactly the same number of study participants.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specific treatment methods.The specific process is as follow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nnitol,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ual-purpose glycerol fructose.Several important indicator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cored,the effect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was evaluated.Results:The final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After data analysis,we found that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the volume of brain edema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P<0.05),and the NIH Stroke Scale/Score(NIHSS)was lower(P<0.05).Conclusion:Using mannitol combined with glycerol fructose can achiev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by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problem of brain ede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hemorrhage Cerebral edema Clinical treatment Glycerol fructose MANNITOL combination medication
下载PDF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medical treatment seeking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y China: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migrants and registered local residents
4
作者 Luchan Liu Ruili Zhang Jinjia Huang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2023年第2期181-199,共19页
The migrants are the important participant and contributor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but they still have many restrictions on their access to health servic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 The migrants are the important participant and contributor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but they still have many restrictions on their access to health servic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igrants and the regis-tered local residents in looking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educa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seeking behavior,so as to find an appropriate way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migrants.By using the compara-tive survey data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registered population in 2017 and establishing the binary Logit model,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health education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medical treatment seeking behaviors.In terms of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health education on medical treatment seeking behavior,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factors is stronger in the migrants’group because making new friends and learning about local public health resources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igrants.It is proposed to expand the cov-erage of health education among migrant groups and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health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publ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should be used as a window to guide the migrants to seek medical treatment in an orderly manner while assisting their social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 education MIGRANTS medical treatment seeking behavior Healthy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治未病理论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磊 周锦 +5 位作者 余涛 张豪荣 陈辰 余长艳 宋海斌 朱琼洁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接受化疗,观察组化疗前连续3 d给予灸药同治(艾灸+加味八珍汤)。比较治疗前、化疗后7 d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生命质量[卡诺夫斯凯计分(KPS)、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QOL_(2))调查问卷],比较化疗后7 d 2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发生率、严重程度、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使用情况]。结果:化疗后7 d,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WBC、PLT、NEUT、KPS评分及QOL_(2)评分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rhG-CSF使用率低于对照组,0、Ⅰ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论,灸药同治能够改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常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治未病理论 灸药同治 化疗 骨髓抑制 中医证候积分 血常规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宫颈癌防治课程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瑞霞 金玉茜 +3 位作者 陈志华 来天娇 邱海峰 刘宁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6期193-196,共4页
为大力贯彻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全面强化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统一。该文通过分析妇产科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引出“宫颈癌防治”... 为大力贯彻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全面强化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统一。该文通过分析妇产科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引出“宫颈癌防治”这一课程思政案例,从宫颈癌三级预防的角度展开讲解,启发学生自尊自爱、创新求索、关爱患者的意识,展示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深度结合的教学路径,并系统阐述妇产科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和相关策略,以期为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发展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妇产科学 宫颈癌防治 医学教育 教学路径
下载PDF
CBL联合PBL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为为 李严 胡阳春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按照规范化培训的大纲要求,引入特定情景的临床案例,并结合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探讨这一教学模式在临床规培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某院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并自愿报名的40名学员,随机分成两组... 目的: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按照规范化培训的大纲要求,引入特定情景的临床案例,并结合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探讨这一教学模式在临床规培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某院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并自愿报名的40名学员,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观察组采用案例分析(CBL)结合问题导向(PBL)联合教学,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员在出科考核多项环节中(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学员对教学模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联合PBL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中能更好地提高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得了广大学员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培 神经外科 医学教育 CBL联合PBL
下载PDF
医联体背景下护理专科联盟的建设与思考
8
作者 陈梅 司华芹 +1 位作者 王青梅 高健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4期77-80,共4页
目的在医联体背景下建立护理专科联盟,探讨护理专科联盟建设的成效。方法2022年11月1日通过问卷星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为护理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的14个护理联盟发放调查问卷。比较实施前后各护理专科联盟单位护理专科联盟实... 目的在医联体背景下建立护理专科联盟,探讨护理专科联盟建设的成效。方法2022年11月1日通过问卷星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为护理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的14个护理联盟发放调查问卷。比较实施前后各护理专科联盟单位护理专科联盟实施成效及护理专科联盟护理质量督查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专科联盟单位的护理管理能力、护士理论考核、护士操作考核、实境考核、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专科联盟分级护理质量、急救药品物品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护理专科联盟是优质护理资源下沉的新思路,有利于提升护理专科联盟的护理管理水平,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基层患者就医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护理专科联盟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医联体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体系的构建
9
作者 吕守英 柴秀平 +2 位作者 闫春林 庄广云 刘桂云 《天津护理》 2024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目的:构建医联体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体系,为医联体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 目的:构建医联体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体系,为医联体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医联体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体系终稿。结果:3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3%、100.0%、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1,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9、0.244、0.312,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形成的医联体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体系包括结构、过程、结果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54项三级指标。结论:医联体县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帮扶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临床适用性,符合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临床实践与护理管理特点,能促进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优质资源有效、有序地下沉到县级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静脉输液治疗 县级医院 护理帮扶 三维质量结构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医工结合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0
作者 佘侃侃 苏传琦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6期108-111,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日趋结合,医工结合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医学与工学领域亟须培养一批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特质、创新与创业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助力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基于...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日趋结合,医工结合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医学与工学领域亟须培养一批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特质、创新与创业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助力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基于此,首先指出了现阶段“双创”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构建文化生态体系、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指导体系、实战体系、孵化体系、评价体系“七位一体”的全方位大学生“双创”教育体系,就医工结合交叉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提出了系列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新医科 新工科 医工结合
下载PDF
基于郑氏妇科温补理论辨治子宫腺肌病经验撷英
11
作者 师伟 刘洋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西医治疗效果欠佳。郑氏妇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阳气虚弱、寒凝血瘀为本病的核心病机,用药崇尚温补,以温阳益气、化瘀散结为主要治法;并宗“杂合以治”之旨,创立中医综...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西医治疗效果欠佳。郑氏妇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阳气虚弱、寒凝血瘀为本病的核心病机,用药崇尚温补,以温阳益气、化瘀散结为主要治法;并宗“杂合以治”之旨,创立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内服与外治并用,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临床屡获良效。对子宫腺肌病病程缠绵日久而正气虚弱、气血耗伤者,采用丸剂或中成药以温补气血、调理善后。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妇科 温补理论 子宫腺肌病 温阳益气 化瘀散结 杂合以治 齐鲁医学
下载PDF
深化基础教育治理改革的价值指向、理念转向与行动路向
12
作者 张铭凯 朱沁馨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1-16,共6页
深化基础教育治理改革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题中之义,对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最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深化基础教育治理改革需要明确构建基于价值指向、理... 深化基础教育治理改革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题中之义,对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最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深化基础教育治理改革需要明确构建基于价值指向、理念转向和行动路向的“三位一体”逻辑,系统回应治理走向何方、如何引领和何以推进的关键议题。具体而言,深化基础教育治理改革的价值指向在于坚守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彰显以治促改的过程性和实现优质均衡的持续性,与之相应要着力促成全过程一体化治理、撬动校家社共同体治理和全面激活技术治理效能的理念转向。深化基础教育治理改革的行动路向是通过德治引领、法治护佑和自治自觉的方式,重塑一种共治在场的治理新格局,进而达至善治目标,最终彰显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基础教育治理 系统观念 防治结合 协同联动 技术赋能 德治引领 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下载PDF
技术与社会的视角探析ChatGPT对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浩 王力 +1 位作者 王军永 余苏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0,共6页
随着ChatGPT的风靡全球,其给人类各领域带来的影响引发众多学者的思考。对于医学领域而言,ChatGPT对临床诊疗、医学研究、医学教育等方面都会造成影响。借鉴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技术−社会决定论等理论,从技术的视角与社会的视角审... 随着ChatGPT的风靡全球,其给人类各领域带来的影响引发众多学者的思考。对于医学领域而言,ChatGPT对临床诊疗、医学研究、医学教育等方面都会造成影响。借鉴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技术−社会决定论等理论,从技术的视角与社会的视角审视ChatGPT给医学带来的影响,既有许多变革性的遐想,还有潜藏的未知风险。因此,必须正确地看待ChatGPT应用于医学的机遇与威胁,通过合理的措施,充分发挥ChatGPT对于医学领域的促进作用,并正确应对其带来的威胁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临床诊疗 医学教育 医学研究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和科教融合育人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党元野 陶移文 +3 位作者 郑国栋 黄洪波 李楚文 张建业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95-197,共3页
新医科建设作为时代要求,需要创新医学人才教育模式,实现医学自身科学、人文与工程的交叉融合,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医科”教育新体系,培养适应和服务于信息时代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复合型人才。《天然药物化学》作为医药领域的重要学科... 新医科建设作为时代要求,需要创新医学人才教育模式,实现医学自身科学、人文与工程的交叉融合,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医科”教育新体系,培养适应和服务于信息时代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复合型人才。《天然药物化学》作为医药领域的重要学科,本身兼有人文属性和自然属性,在其教学过程中,于课堂之中引入思政教育、于课堂之外引导科研创新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能够同时满足科学、人文与工程实践的融合教学。同时,辅以现代互联网技术,充分应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教学,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新医科 课程思政 科教融合 线上线下结合教学
下载PDF
基于医联体平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房颤动抗凝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珊珊 沈慧 +3 位作者 闫珊 左惠琴 王新华 陈国良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24-28,共5页
目的进一步规范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角度出发,总结其与其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上级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联合开展抗凝管理的经验,实现... 目的进一步规范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角度出发,总结其与其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上级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联合开展抗凝管理的经验,实现规范化、同质化管理的方式。结果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优化配套服务措施,建立抗凝管理团队,明确抗凝管理路径,加强抗凝团队培训与考核4个方面对房颤抗凝管理的高效开展进行了探索。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率提高了16.49%,抗凝依从率为83.78%;社区居民房颤常识得分提高了(9.56±1.85)分,房颤患者抗凝知识得分提高了(10.05±2.42)分。74例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CHA_(2)DS_(2)-VASc量表评分为(3.26±1.19)分,HAS-BLED量表评分为(1.35±0.71)分,无新发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该区卫生服务中心房颤抗凝管理模式(基于医联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为各区域医联体平台优化抗凝管理提供参考。但仍需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医疗联合体 抗凝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联体建设——内涵、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凌波 覃娴静 冯启明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对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而医联体作为我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形态,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发展建设的。本文基于新质...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对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而医联体作为我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形态,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发展建设的。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和数字医联体的内涵,分析数字医联体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联体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医联体 内在逻辑 挑战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全程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琴 王艳 刘新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全程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94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联合... 目的:分析全程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94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医疗操作恐惧、医疗环境恐惧、人际关系恐惧、自我恐惧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呼吸峰流速、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配合、治疗配合、护理配合、活动量、饮食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全程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可减轻肺炎患儿的医疗恐惧程度,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使临床症状体征快速转归,改善患儿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肺炎 医疗恐惧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探索——以智慧诊疗和健康干预类教学平台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兰 孔令志 +2 位作者 咸琳涛 韩晓晴 刘建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259,共7页
智慧诊疗与健康干预类教学平台融合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结合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分诊系统、可穿戴诊疗设备、医学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采用多模态健康体征信息获取、多维度健康评估、个性化干预方案决策支持、... 智慧诊疗与健康干预类教学平台融合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结合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分诊系统、可穿戴诊疗设备、医学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采用多模态健康体征信息获取、多维度健康评估、个性化干预方案决策支持、透明式机器人管理等模式,实时监测亚健康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并为患者提供专业诊断、早期筛选和个性化治疗服务。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医学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新医科背景下“医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教育 实验室建设 智慧诊疗 健康干预
下载PDF
医育结合模式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艳 梁晶晶 +1 位作者 宋燕燕 徐韬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能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潜能,促进婴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医育结合下的照护服务,可提高照护人养育照护技能,协助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确保婴幼儿身体健康、营养均衡、生活安全、得到...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能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潜能,促进婴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医育结合下的照护服务,可提高照护人养育照护技能,协助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确保婴幼儿身体健康、营养均衡、生活安全、得到情感支持,以及享有早期学习的机会。本文以医育结合模式下婴幼儿养育照护的框架和策略为主旨,明确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围绕医育结合的发展和成效阐明了医育结合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体系中的实践路径,并提出了医育结合服务模式的展望与建议,为规范开展相关服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育结合 婴幼儿照护 服务现状
下载PDF
基于结构主题模型的医联体政策文本区域差异
20
作者 杨馨怡 王素芬 +1 位作者 余洋 于昊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4,共7页
为研究我国不同地区的医联体政策差异与特征,收集201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地方政府发布的599份医联体相关政策,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结构主题模型,从政策发布数量、政策类型和政策主题3个维度对比我国4大经济地区(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 为研究我国不同地区的医联体政策差异与特征,收集201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地方政府发布的599份医联体相关政策,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结构主题模型,从政策发布数量、政策类型和政策主题3个维度对比我国4大经济地区(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的医联体政策。研究发现:我国地方医联体政策体系结构不够均衡,呈重实施细则、轻标准规范的特点;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联体管理模式是各地区医联体政策的热门主题,而配套措施和疾病防治与诊疗的相关主题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各地区的医联体建设整体呈多元化探索的特点。地方政府需根据地区差异有针对性地发布政策,以补足医联体政策短板,促进地区医联体政策体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联合体 结构主题模型 地方政策 区域差异 政策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