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s改良联合进路钛听骨植入鼓室成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敏 唐凤珠 +3 位作者 瞿申红 陆秋天 王涛 袁弘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9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符合条件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Tos改良联合入路清理病变并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行鼓室成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在该院施行Tos改良联合入路乳突开放并植入钛人工听骨行鼓室成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总结患者手术前... 目的观察符合条件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Tos改良联合入路清理病变并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行鼓室成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在该院施行Tos改良联合入路乳突开放并植入钛人工听骨行鼓室成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总结患者手术前后听力及影像学特点,观察手术前后言语频率气导听阈变化。结果以术中听骨破坏情况分组,镫骨板上结构缺失组植入全听骨赝复体(TORP)后听力改善(36.25±6.12)dB HL;砧蹬关节中段组植入部分听骨赝复体(PORP)后听力改善(13.18±3.37)dB HL。术后无钛听骨移位、感染,听力改善有效率97.06%(P<0.05)。1~3个月全部干耳。结论 Tos改良联合入路鼓室成形并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能有效地清理中耳病变,尤其是清理后鼓室的隐匿病变,并有效提高听力,术前高分辨率CT(HRCT)发现乳突气化不良,尤其有乙状窦前移、脑板低位和面神经低位等不利于暴露的解剖变异时,可优先选择此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s改良联合进路 鼓室成形术 钛听骨植入
下载PDF
自体骨重建听骨链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明芳 鲁海涛 万俐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重建听骨链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自体骨听骨链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24个月,记... 目的探讨自体骨重建听骨链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自体骨听骨链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24个月,记录术后并发症、纯音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随访期间无1例自体骨脱出,未发现鼓膜内陷袋形成或胆脂瘤复发,术后干耳率达95.3%。术后气导听阈由(52.7±7.4)dB下降为(39.0±9.1)dB,气骨导差由(27.4±6.9)dB缩小为(20.8±6.2)dB。术后气骨导差<20 dB者88例,手术成功率达69.8%(88/12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体骨重建听骨链术后听力效果与镫骨板上结构及锤骨柄的存在与否显著相关。结论自体骨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听骨链重建术中效果好。镫骨板上结构及锤骨柄的存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化脓性 胆脂瘤 中耳 鼓室成形术 听小骨假体 耳外科手术
下载PDF
钛质人工听骨在中耳胆脂瘤一期开放式鼓室成形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胜军 尹飞 蒋懋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505-3509,共5页
背景:随着现代耳显微外科技术发展,对于累及听骨链的病变要求手术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在彻底清除病灶基础上重建听骨链,而钛质听骨植入体成为听骨链重建的合适材料。目的:分析钛质人工听骨植入在中耳胆脂瘤一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 背景:随着现代耳显微外科技术发展,对于累及听骨链的病变要求手术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在彻底清除病灶基础上重建听骨链,而钛质听骨植入体成为听骨链重建的合适材料。目的:分析钛质人工听骨植入在中耳胆脂瘤一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8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中耳胆脂瘤患者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4-76岁,均接受开放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术中一期植入钛质部分人工听骨61例、钛质全人工听骨14例,在鼓膜移植物与钛质人工听骨之间放置压薄的软骨-软骨膜复合体。比较75例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气、骨导阈值和气骨导差,评估手术后听力恢复情况。试验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获得干耳时间4-6周;术后6,12个月时耳内镜观察显示乳突腔上皮化良好,鼓室腔含气充足,外耳道宽敞且通畅度较佳;移植鼓膜一期愈合71例,人工听骨部分脱出3例,听骨完全脱落3例;②术后6个月时,75例患者的气导听阈值低于术前(P<0.05),骨导阈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在清理病灶的基础上采用钛质人工听骨一期重建听骨链,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听力效果,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排异反应低,是较佳的优化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人工听骨 胆脂瘤 中耳 鼓室成形 听骨链重建 听小骨假体
下载PDF
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希军 宋江顺 +5 位作者 王鸿南 何英 赵趁芬 李湘平 江肃平 刘晓晖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对传统的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式做了部分改进,并采用钛质听骨行听骨链重建,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86例(89耳),随访18~50个月,未见胆脂瘤复发及耳蜗性听力损伤,鼓膜全部愈合。纯音听阈达到应用水平(语频平均30dBHL以上)者66耳(74... 对传统的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式做了部分改进,并采用钛质听骨行听骨链重建,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86例(89耳),随访18~50个月,未见胆脂瘤复发及耳蜗性听力损伤,鼓膜全部愈合。纯音听阈达到应用水平(语频平均30dBHL以上)者66耳(74%),骨气导差闭合(≤10dBHL)者56耳(63%),听阈无明显变化者10耳(11%),总有效(纯音听阈较术前降低10dBHL以上)者79耳(89%)。表明改进的术式对彻底切除病变,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扩大手术适应证,方便听力重建和改善鼓室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径路 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型 中耳炎
原文传递
后天性中耳胆脂瘤102例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博 姜学钧 +3 位作者 杨宁 惠莲 王步权 孙昱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手术的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共102例(102耳),其中上鼓室型中耳胆脂瘤60例,粘连型中耳胆脂瘤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纯...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手术的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共102例(102耳),其中上鼓室型中耳胆脂瘤60例,粘连型中耳胆脂瘤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纯音测听、颞骨CT及鼓膜像检查等.91例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并同期行乳突腔充填(开放充填式组),其中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 47例,全部听骨赝复物(TORP) 35例,9例未行听骨链重建;1l例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完壁式组),均为PORP.患者术后随访12~ 24个月,记录最近一次随访的纯音测听和鼓膜像检查结果.采用PASW Stastistics 18.0软件对干耳时间及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耳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鼓膜愈合良好,平均干耳时间(5.4±1.7)周,无长期不干耳病例;上鼓室型干耳时间短于粘连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9±1.7)周vs(6.1±1.5)周,t=-3.52,P=0.001];完壁式组的干耳时间短于开放充填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0.5)周vs(5.8±1.4)周,t=-8.43,P=0.000].93例行听骨链重建患者术前的ABG为(34.2±11.8)dB,术后为(19.0 ±5.5)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9,P=0.000);上鼓室型胆脂瘤术前及术后ABG均小于粘连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听骨链重建的患者中,无论术前还是术后,完壁式ABG均小于开放充填式(P值均<0.05).在乳突开放充填并行听骨链重建的病例中,PORP组ABG小于TORP组(P<0.05).结论 上鼓室型胆脂瘤术后干耳及听力改善均好于粘连型胆脂瘤.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干耳及听力改善好于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并同期行乳突腔充填者.对于不适合完壁式的患者,施行开放充填式手术可以弥补术腔大、术后痂皮及分泌物不易清理的不足,有利于术后干耳及有效减少复发的可能,并同样可获得满意的听力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 鼓室成形术 听小骨假体 测听法 纯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