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ring fixation versus posterior ring fixation alone in the management of unstable Tile B and C pelvic ring injuri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
作者 Islam Sayed Moussa Ahmed Mohammed Sallam +3 位作者 Amr Khairy Mahmoud Elzaher Hassan Elzaher Amr Mohammed Nagy Ahmed Salem Eid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8-59,共12页
Purpose: 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ring (APR) fixation is classically performed in Tile B2 and C1 injuries to achieve superior biomechanical stability.However,the posterior ring (PR) is the main weight bearing p... Purpose: 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ring (APR) fixation is classically performed in Tile B2 and C1 injuries to achieve superior biomechanical stability.However,the posterior ring (PR) is the main weight bearing portion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weight transmission from the upper parts of the body to the lower limbs through the sacrum and the linea terminalis.It is hypothesized that isolated PR fixation can achieve comparable radiological and clinical outcomes to APR fixation.Therefore,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compare the two fixation principles in managing Tile B2 and C1 injuries.Methods: Our study included 20 patients with Tile B2 injuries and 20 patients with Tile C1 injuries.This study was a randomized control single-blinded study via computerized random numbers with a 1:1 allocation by using random block method.The study was performed at a level one trauma center.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Tile B2 and C1 injuries underwent combined APR or isolated PR fixation (Group A and B,respectively).Matta & Tornetta rad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Majeed pelvic scoring system were us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primary outcom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operative time,amount of blood loss,intraoperative assessment of reduction,need of another operation,length of hospital stay,ability to weight bear postoperatively and pain control metrics.We used studentt-test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means between two groups,and Chi-square test to compare proportions between two qualitative parameters.We set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to 95% and the margin of error accepted to 5%.So,p ≤ 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18 months.The operative time (mean difference 0.575 h)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mean difference 97.5 mL) were lower in Group B.Also,despite the higher frequency of rami displacement before union in the same group,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radiological outcome (excellent outcome withOR = 2.357),clinical outcome (excellent outcome withOR = 2.852)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sessment (OR = 1.556) at last follow-up.Conclusion: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isolated PR fixation could favorably manage Tile B2 and C1 pelvic ring injuries with Nakatani zone II pubic rami fractures and intact inguinal ligament.Its final radiological and clinical outcom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able to combined APR fixation,but with less morbidity (shorter operation time,lower amount of blood,and no records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e B2 and C1 injuries Percutaneous sacroiliac screw posterior ring fixation Radiological outcome Majeed pelvic score
原文传递
术中滑轨CT辅助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盛斌 王奕威 +4 位作者 王愉思 刘德龙 杨瞻宇 关蕊 刘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38-444,共7页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4.98±7.33)岁;仅在C形臂透视下行内固定治疗37例为C形臂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4.37±10.82)岁。合并有前环骨折患者42例,均采用经皮髂前下棘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或耻骨上支螺钉固定骨盆前环。术后比较两组随访时间、置钉时间、并发症。比较两组Matta复位评价、Majeed疗效评价、CT分级及二次手术翻修率。结果:CT组置钉时间(32.63±7.33) min,短于C形臂组(52.95±10.64) min(t=-9.739,P<0.05)。CT组随访时间(11.97±1.86)个月,C形臂组(12.03±1.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05)。CT组Matta复位评价结果(Z=2.79,P<0.05)、Majeed疗效评价结果(Z=2.79,P<0.05)、CT分级(Z=2.83,P<0.05)均优于C形臂组。CT组二次手术翻修率低于C形臂组(χ~2=5.641,P<0.05)。结论: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辅助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手术与传统C形臂透视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准确度及安全性高、术后二次翻修率显著下降等特点,是重建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轨CT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 骨盆后环损伤 术中透视 微创
下载PDF
前环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栋清 陈斌 孙海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30-534,共5页
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作为目前骨盆前环损伤微创固定的代表之一,该技术的置钉点位于髂前下棘螺钉,以向外30°、向后20°的角度拧入,并且注意螺钉头应位于深筋膜上方与骨面保持20~25 mm的安全距离。其... 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作为目前骨盆前环损伤微创固定的代表之一,该技术的置钉点位于髂前下棘螺钉,以向外30°、向后20°的角度拧入,并且注意螺钉头应位于深筋膜上方与骨面保持20~25 mm的安全距离。其改良版本有增加耻骨结节螺钉的3钉或4钉INFIX、单侧INFIX、短杆INFIX以及双INFIX,这些改良使其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解剖上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相对容易受损,术中要格外注意。生物力学稳定性相较于外固定架有着优势,并且应用之灵活,不局限于耻骨支骨折、联合分离等,在前后环联合固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联合后路骶髂螺钉、髂腰固定等。在儿童、妊娠期妇女、存在皮下连接杆禁忌等人群中也有报道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加之目前机器人、复位架等技术的应用,极大降低了复位难度,提高了闭合复位质量,令其在复杂骨盆骨折中也能够进行固定。该技术复位质量高,有着与传统钢板等相当的疗效,常见并发症是LFCN损伤,术中仔细暴露、调整内固定的位置和深度,可有效避免该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外固定架 骨盆前环损伤 骨盆骨折 综述
下载PDF
经皮微创内置外固定架(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
4
作者 肖忠武 叶光涛 梁钧英 《智慧健康》 2024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内置外固定架(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德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骨盆前环损伤住院患者作为分析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实施钢...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内置外固定架(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德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骨盆前环损伤住院患者作为分析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实施钢板内固定、INFIX治疗。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低,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质量、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FIX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提升骨折复位质量、功能恢复优良率,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X 骨盆前环损伤 骨折愈合时间 骨折复位质量 治疗有效率 并发症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Guiding Template Designed by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Data for the Insertion of Sacroiliac Screws:a New Clinical Technique 被引量:5
5
作者 Yi LIU Wu ZHOU +5 位作者 Tian XIA Jing LIU Bo-bin MI Liang-cong HU Zeng-wu SHAO Guo-hui LIU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8年第6期1090-1095,共6页
This study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guiding template designed by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data for the insertion of sacroiliac screw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 cases (from July 2016 to D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guiding template designed by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data for the insertion of sacroiliac screw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 cases (from July 2016 to December 2016),in which the guiding template printe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ique was used for the insertion of sacroiliac screws of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ring injuries of pelvis,was performed.Totally,4 males and 3 females were included in template group,aged from 38to 65years old (mean 50.86±8.90).Of them,5 had sacral fractures (3 with Denis type Ⅰ and 2 with type Ⅱ)and 2 the separation of sacroiliac joint.Guiding templates were firstly made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pre-operative CT data. Surgical operations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pelvic ring by applying the guiding templates were carried out.A group of 8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injuries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sacroiliac screws were analyzed as a control group retrospectively.The time of each screw insertion,volume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and the exposure to X ray were analyzed and the Matta's radiological criteria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duction quality.The Majeed 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postoperative living quality.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was appli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o judge pain relief of coccydynia.All the 7 patients in the template group were closely followed up radiographically and clinically for 14 to 20 months,mean (16.57±2.44)months.Totally 9 sacroiliac screws for the S 1 and S2 vertebra were inserted in the 7 patients.The time length for each screw insertion ranged from 450 to 870 s,mean (690.56±135.68)s,and the number of times of exposure to X ray were 4 to 8,mean (5.78±1.20).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ranged from 45to 120 mL,mean (75±23.32)mL.According to Matta's radiology criteria,th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reduction were excellent in 6cases and good in 1.The pre-operative VAS score ranged from 5.2 to 8.1,mean (7.13±1.00).The average one-week/six-month post-operative VAS was (5.33±0.78)and (1.33±0.66),respectively (P<0.05 when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VAS).The 12-month post-operative Majeed score ranged from 86 to 92,mean (90.29±2.21).The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guiding template for sacroiliac screw insertion,which could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provide a satisfied outcome of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pelvic ring,and protect doctors and patients from X-ray exposure,might be a practical and valuable new clinical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ROILIAC screws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IQUE posterior pelvic ring injury GUIDING template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引导骶髂螺钉置钉实验与临床准确性评价
6
作者 游木荣 董书辉 +3 位作者 樊志强 叶海民 董谢平 邹华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21-125,136,共6页
目的 探讨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钉,在骨盆标本实验与临床应用中的准确性。方法 (1)采用8具骨盆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具,女3具。CT薄层扫描后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9.0软件,建立骨盆三维数字模型,以髂后上棘为锚定... 目的 探讨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钉,在骨盆标本实验与临床应用中的准确性。方法 (1)采用8具骨盆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具,女3具。CT薄层扫描后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9.0软件,建立骨盆三维数字模型,以髂后上棘为锚定点,设计骶髂关节螺钉置钉导板。每具标本置入6枚空心螺钉,通过X线检查、CT扫描、标本剖开观察螺钉在骶椎内的位置。(2)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到2020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临床上采用3D打印新型导板引导骶髂关节螺钉固定12例骨盆后环损伤病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9~62岁,平均(35.75±11.58)岁。术后通过X线检查、CT扫描评价骶髂螺钉位于骶椎椎体内的情况。结果 (1)实验共应用骶髂关节螺钉导板16个,双侧共计置钉48枚。参照Smith评定标准:0级45枚,准确率93.75%。3枚螺钉穿出骶骨皮质,其中Ⅰ级2枚,Ⅱ级1枚。(2)临床12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共置入骶髂螺钉26枚,25枚完全位于骶椎椎体内,评为0级,准确率96.15%。仅1枚穿出骶椎进入骶管评为Ⅰ级(3.85%),但没有神经症状。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定复位情况:优10例,良2例。末次随访依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优8例,良4例。结论 运用3D打印导板引导骶髂关节螺钉置钉准确安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新型导板 骶髂关节螺钉 骨盆后环损伤 准确性
下载PDF
骨盆环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C型骨折 被引量:14
7
作者 唐春晖 姚高文 +2 位作者 王林 涂洪亮 罗伟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60-66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盆前、后环微创内固定在骨盆C型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技术要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选择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患者18例,... 目的 :探讨骨盆前、后环微创内固定在骨盆C型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技术要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选择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9~68岁,平均43.6岁。骨折按Tile分型:C1型14例,C2型3例,C3型1例。耻骨骨折合并同侧骶骨骨折12例,耻骨骨折合并同侧骶髂关节脱位2例,双侧耻骨骨折合并单侧骶骨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3例,双侧耻骨骨折合并双侧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例。观察结果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腰骶神经及髂血管损伤情况、骨折复位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腰骶神经及髂血管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根据Matta复位标准,优14例,良3例,可1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16.7个月。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15例,良1例,Majeed评分92.13±5.44。结论:骨盆前环损伤选择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重建接骨板内固定,骨盆后环损伤选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C型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临床操作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 骨盆后环 骨折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下载PDF
L_(4、5)神经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髂关节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景僚 顾立强 谢颍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在L5椎间孔处、腰骶干在其汇合点处、腰骶干在平骶岬处、腰骶干在骨盆环处与骶髂关节间的距离分别为 :(2 3 .4± 4.0 )mm、(17.8± 4.8)mm、(13 .3± 2 .8)mm、(11.8± 3 .2 )mm、(9.6± 3 .6)mm ,其中在骨盆环处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短 ;在分离神经时可见L4、5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骨之间有结缔组织相连 ;有 3具标本L4、5神经前支在进入小骨盆前未汇合成腰骶干。结论 :在单纯或者合并L4、5前支和腰骶干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中 ,由于骨盆环处腰骶干外缘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近 ,因此一定要小心辨认 ,勿损伤该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4、5神经前支 腰骶干 骶髂关节 骨盆后环骨折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前环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鑫 刘曦明 +1 位作者 蔡贤华 章建卫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讨论改良Stoppa入路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的14例骨盆前环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14例按Tile分型:A型1例、B型7例、C型6例。本组应用改良Stoppa入路行手术内... 目的讨论改良Stoppa入路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的14例骨盆前环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14例按Tile分型:A型1例、B型7例、C型6例。本组应用改良Stoppa入路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应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较传统手术方法更有优势,而患者术后得到较满意的功能。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显露充分等优点,是手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一个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损伤 Stoppa入路 骨盆前环
下载PDF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忠民 孟晔 +3 位作者 那丽莎 安宁 解锦鼎 栗昭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4期82-84,共3页
目的 研究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将60例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实施单纯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为对照组,... 目的 研究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将60例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实施单纯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为对照组,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的JOA评分和脊髓功能改善率。结果观察组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JOA评分、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脊髓功能改善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具优势(P<0.05)。结论对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应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有利于其颈椎功能和脊髓功能的改善,效果较为理想,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颈椎损伤 前后路联合手术 JOA评分
下载PDF
骨盆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复合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童松林 陆文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骨盆外固定支架 骨盆骨折 器械选择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与骨盆后环损伤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 :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 目的 :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骨折分型:A型28例,B型17例,C型6例;详细评估患者X线片和CT影像学资料,明确是否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同时将耻骨支骨折分为耻骨下支移位组、耻骨下支无移位组、耻骨上支移位组和耻骨上支无移位组,确定各组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并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移位骨折,均发现骨盆后环损伤;20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无移位骨折,6例(30%)合并骨盆后环损伤;28患者存在耻骨上支移位骨折,22例(78.5%)合并骨盆后环损伤;12例患者存在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5例(41.6%)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方面,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与无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 8<0.05);与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组和移位骨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8>0.05;P=0.168 3>0.05),但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均明显高于两组(100%vs 41.6%,78.5%)。结论: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合并出现骨盆后环损伤率最高,往往提示骨盆后环损伤可能,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是骨盆后环损伤的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耻骨下支 骨盆后环 骨折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伟 赵清斌 +2 位作者 殷剑 车立新 孙俊刚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4月至2018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因外伤受伤致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8例AS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一期...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4月至2018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因外伤受伤致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8例AS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一期后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Frankel量表评价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以手术节段的骨融合率作为脊柱融合的评价指标。采用螺钉松动、折断、融合器下沉、钛棒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价颈椎固定状态。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6±5.8)个月;手术时间(310.2±30.8)min;术中出血量(360.5±53.5)ml。7例患者术后无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无恶化。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于术后3 d死亡。7例患者术前ODI评分为(38.1±4.30)分,末次随访ODI评分为(13.8±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5例改良Frankel C2级患者无法站立,2例D2级和1例D1级患者只能用助行器行走;末次随访,2例患者由C2级恢复至D2级,5例患者均恢复至D3~E级,可独立行走,无任何辅助。术后12个月,脊柱骨融合率为100.0%(7/7),骨折愈合良好,未见植入的cage下沉,未见内固定松动。结论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AS患者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较好,可稳定重建脊柱,脊柱骨融合率较高,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后前路联合入路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桂龙云 江云云 袁中山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INFIX)治疗骨盆骨折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7月铜陵市人民医院骨科应用INFIX技术治疗骨盆骨折前环损伤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34~65岁,平均50.5岁;坠落伤4例,...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INFIX)治疗骨盆骨折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7月铜陵市人民医院骨科应用INFIX技术治疗骨盆骨折前环损伤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34~65岁,平均50.5岁;坠落伤4例,道路交通伤8例,重物砸伤4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Tile B型9例,Tile C型7例;前环骨折类型:双侧坐耻骨支骨折10例,单侧坐耻骨支骨折3例,耻骨支Ⅰ区及Ⅲ区骨折1例,耻骨联合分离合并双侧坐耻骨支骨折1例,耻骨联合分离1例。固定方式:在髂前下棘外缘分别拧入1枚合适长度椎弓根螺钉,经皮下在两椎弓根螺钉间置入连接杆。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16例经平均6个月(3~12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60.5min(52~7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0.2mL(15~40mL)。患者在平均12.6周(9~15周)时骨折均愈合,1例出现切口浅层感染,6侧出现股外侧皮神经刺激症状。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93.75%。结论利用INFIX技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创伤小,操作简易,安全性高,固定牢靠,临床疗效满意,是固定骨盆骨折前环损伤的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椎弓根 内固定 前环损伤 疗效
下载PDF
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前后环损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弛 刘松 +2 位作者 梁笃 王钊 王簕 《微创医学》 2017年第3期340-342,358,共4页
目的探讨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前后环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骨盆前后环损伤患者按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19例。观察组行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 目的探讨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前后环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骨盆前后环损伤患者按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19例。观察组行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感、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Matts骨盆复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盆复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d和术后1周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用于骨盆前后环损伤疗效确切,能显著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临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后环 骶髂螺钉 前柱螺钉 微创
下载PDF
骨盆后环损伤的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林 王朝阳 +2 位作者 孙军健 贾永鹏 沈彦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治疗。结果 22例均随访,时间4~2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治疗。结果 22例均随访,时间4~2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均为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有效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可获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损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固定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在颈椎外伤脊髓损伤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翠云 马双 +1 位作者 肖鹏霞 范晓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789-792,共4页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在颈椎外伤脊髓损伤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在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就诊的120例颈椎外伤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在颈椎外伤脊髓损伤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在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就诊的120例颈椎外伤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康复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拔除引流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3.456、8.472、12.077,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问卷(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4.232,P=0.039)。结论颈椎外伤脊髓损伤患者在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患者的疼痛感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外伤脊髓损伤 前后路联合手术 持续质量改进 循序渐进 生活能力
下载PDF
术前三维CT理想钉道测量辅助置入经皮骶髂螺钉 被引量:1
18
作者 尤传飞 邱维胜 +3 位作者 裴儒 徐雷军 倪前朝 李林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CT理想钉道测量在经皮骶髂螺钉置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例骨盆后环损伤行CT三维重建后,在三维图像上设计骶髂螺钉的理想钉道(进钉点为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中后1/3处,通过S1椎弓根中轴线)。在出口位及入口位上...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CT理想钉道测量在经皮骶髂螺钉置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例骨盆后环损伤行CT三维重建后,在三维图像上设计骶髂螺钉的理想钉道(进钉点为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中后1/3处,通过S1椎弓根中轴线)。在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理想钉道的进钉角度(∠A、∠B)。术中C臂机射线投照方向与术前三维图像测量时的位置保持一致,参照所测角度置入克氏针,并测量术中C臂机图像上克氏针进针角度(∠a、∠b),然后置入螺钉。按Mears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5例患者术前在三维图像的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理想钉道进钉角度(∠A、∠B)分别为1°-19°(7.9°±5.8°)、1°-9°(5.6°±2.8°),术中在C臂机透视下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克氏针进钉角度(∠a、∠b)分别为1°-21°(8.4°±4.9°)、1°-15°(6.9°±4.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置入18枚螺钉。15例均获随防,时间5-35(14.2±5.1)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无螺钉断裂发生。 Mears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7例。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0级16枚,1级2枚,无2、3级穿透。 Majeed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通过三维CT测量获得理想钉道在出口及入口位上的进钉角度,结合术中C臂机透视个体化进钉能够保证经皮置入骶髂螺钉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损伤 经皮骶髂螺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永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2月确诊的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骶骨骨折、单纯骶髂骨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2月确诊的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骶骨骨折、单纯骶髂骨关节脱位、髂骨翼后部骨折、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损伤的准确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漏诊患者中,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骶骨边缘压缩骨折1例、骶骨横行骨折3例、骶髂骨关节前后韧带损伤2例、骶髂骨关节前后脱位2例、髂骨翼后部纵行骨折3例、骶骨侧骨折1例、骶髂关节骨折髂骨侧骨折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诊断 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
下载PDF
解剖定位骶髂关节内固定治疗半盆脱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伟元 李洪恩 +5 位作者 刘祥清 许屾 李国建 彭光军 朱喆 张印峰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 :对骨盆前后环联合损伤各种组合的半盆脱位采用手术治疗 ,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提高疗效。方法 :对 5 7例半盆脱位患者应用前入路骶髂关节复位后 ,再用解剖定位法 ,后路经皮空心双头螺纹钉固定骶髂关节 ,同时用综合法固定前环 ,稳... 目的 :对骨盆前后环联合损伤各种组合的半盆脱位采用手术治疗 ,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提高疗效。方法 :对 5 7例半盆脱位患者应用前入路骶髂关节复位后 ,再用解剖定位法 ,后路经皮空心双头螺纹钉固定骶髂关节 ,同时用综合法固定前环 ,稳定骨盆。结果 :6 2例半盆脱位 ,除 5例未手术外 ,手术的 5 7例中 5 3例获随访 ,参考 1996年Matta评定标准 :优 4 4例 ,良 5例 ,差 4例。随访期 :3个半月~ 7年 8个月 ,平均 1年 1个月 ,优良率 92 .4 5 ,仅 1例耻骨上切口感染 ,经换药而愈。结论 :应用解剖定位法固定后环 ,同时固定前环 ,简单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定位 骶髂关节内固定 半盆脱位 手术治疗 骨盆前后环 空心双头螺纹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