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of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Combined Non-circular Gear Transmission 被引量:9
1
作者 Yaxin Yu Jikun Liu +4 位作者 Bingliang Ye Gaohong Yu Xuejun Jin Liang Sun Junhua To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42-54,共13页
Currently, transplanting mechanisms for dryland plug seedlings in China are mainly semiautomatic and have low efficiency. The rotary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with a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non-uniform intermittent ... Currently, transplanting mechanisms for dryland plug seedlings in China are mainly semiautomatic and have low efficiency. The rotary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with a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non-uniform intermittent transmission, and a concave and convex locking arc device, has a large rigid impac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a dryland plug seedling transplanting mechanism, a rotary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of a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combined non-circular gear transmission of incomplete eccentric circular and noncircular gears was proposed. Thi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times greater fluctu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atio in a cycle, and can achieve a non-uniform continuous driv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its kinematics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elf-developed computer-aided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oftware were used to obtain a set of parameters that satisfy th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the structure of the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was designed, a virtual prototype of the mechanism was created, and a physical prototype was manufactured. A virtual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mechanism was performed, high-speed photographic kinematics test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kinematic properties of the physical prototype were investigated, whereb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were verified. Further, laboratory seedling pick-up tests were conducted. The success ratio of seedling pick-up was 93.8% when the seedling pick-up efficiency of the mechanism was 60 plants per minute per row, indicating that the mechanism has a high efficiency and success ratio for seedling pick-up and can be applied to a dryland plug seedling transpla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land plug SEEDLING transplanter Rotary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transmission ratio Non-uniform continuous transmission combined non-circular gear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design
下载PDF
Automatic Scallion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with an Asymmetrical High-order Transmission Gear Train 被引量:3
2
作者 Xiong Zhao Jun Ye +2 位作者 Mengyan Chu Li Dai Jianne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48-161,共14页
The current automatic scallion-transplanting machine is a complicated mechanism composed of two linkage mechanisms and two band carriers.It delivers seedlings ine ciently because of the movement limitations of the lin... The current automatic scallion-transplanting machine is a complicated mechanism composed of two linkage mechanisms and two band carriers.It delivers seedlings ine ciently because of the movement limitations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high-order non-circular gear train for an automatic scallion-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The proposed gear train has an asymmetrical transmission ratio;i.e.,its transmission ratio varies.This allows the mechanism’s execution component to move in a long displacement and rotate in a large rotation angle.The long displacement enables the execution component to reach the designed working position,and the large rotation angle allows it to feed a scallion in the required pose.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asymmetrical transmission ratio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losure requirements and the full-cycle motion of the driven gear pitch curve.Then,the parameter-design model of the new seedling-feeding mechanism was established,based on precise pose points and trajectory-shape control points.Moreover,an aided-design program was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parameter-solution domain of the scallion-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The mechanism parameters,which met the seedling-feeding function,were optimized to determine the transmission ratio,using a program and a kinematic simulation.Finally,a prototype of the mechanism was produced,and a seedling-feed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One-thousand seedlings were tested at a rate of 100 seedlings per minute,and the statistical success rate was 93.4%.Thus,the automatic scallion-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e ciency of automatically transplanting scall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Scallion TRANSPLANTING HIGH-ORDER gear non-circular gear Planetary gear train
下载PDF
Research on stepless transmission utilizing noncircular gears
3
作者 张瑞 张爱梅 吴序堂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64-171,共8页
In view of the lack of systemic analysis for stepless transmission using noncircular gears, two basic noncircular gear units, an addition unit adopting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nd a multiplication unit applying a fixed... In view of the lack of systemic analysis for stepless transmission using noncircular gears, two basic noncircular gear units, an addition unit adopting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nd a multiplication unit applying a fixed gear train, are proposed. Then, the design methods of the noncircular gear pair of each unit, transmission ratio relationship, rotation angle relationship and key parameters with specific physical meanings are studied. The adjusting properties, composing strategy and varying range of transmission ratio etc.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for each unit. Following this, several examples of using a noncircular gear pair in the units and their manipulation technique are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ircular gear stepless transmission fixed gear train differential mechanism
下载PDF
直齿圆锥齿轮修形仿真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霞 汪姣 +1 位作者 夏巨谌 常庆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6-390,395,共6页
依据传动误差和噪声之间的关系,对直齿圆锥齿轮进行齿廓修形,从而达到减振降噪为目的。提出修形齿轮修形参数的确定原则,以减小齿轮传动误差和啮合刚度的波动大小为衡量标准,同时确保载荷变化呈平稳过渡。本文分别采用直线、圆弧和旋转... 依据传动误差和噪声之间的关系,对直齿圆锥齿轮进行齿廓修形,从而达到减振降噪为目的。提出修形齿轮修形参数的确定原则,以减小齿轮传动误差和啮合刚度的波动大小为衡量标准,同时确保载荷变化呈平稳过渡。本文分别采用直线、圆弧和旋转渐开线对直齿锥齿轮进行齿廓修形,用有限元方法对直齿圆锥齿轮啮合过程进行静态仿真。给出了不同载荷作用下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误差、啮合刚度、齿轮载荷分配率,3种曲线修形对于传动误差的影响,旋转渐开线最好,其次是圆弧修形,直线修形最差,这将对直齿圆锥齿轮修形优化起到最大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圆锥齿轮 修形 传动误差 啮合刚度 仿真
下载PDF
DR2-5复合滤棒成型机的改造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红武 张强 +1 位作者 卢伟 王建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18,共3页
为生产出新型复合滤嘴产品,对DR2-5复合滤棒成型机进行了改造。主要包括:①料棒分切部分的滤棒鼓和分切刀;②滤棒段传送部分的传动齿轮;③滤棒段插队部分的拨送轮和提升链轮;④滤棒段整理部分的整理鼓螺旋线。改造后的复合滤棒成型机,... 为生产出新型复合滤嘴产品,对DR2-5复合滤棒成型机进行了改造。主要包括:①料棒分切部分的滤棒鼓和分切刀;②滤棒段传送部分的传动齿轮;③滤棒段插队部分的拨送轮和提升链轮;④滤棒段整理部分的整理鼓螺旋线。改造后的复合滤棒成型机,复合滤棒的产品规格可由原来的10 mm+10mm改为15 mm+15 mm,滤棒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该方案选择传动系统的末端作为突破点,改动零部件少,加工方便,节省费用,安装调试简单,为开发生产新型复合滤嘴产品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棒成型机 复合滤棒 分切 传动齿轮 插队 整理鼓
下载PDF
组合式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动力学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叶秉良 唐涛 +3 位作者 俞高红 童俊华 易卫明 郑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4-82,共9页
针对组合式不完全偏心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旋转式取苗机构,应用动态静力分析法和动力学方程组序列求解法,建立机构动力学模型,开发出机构动力学分析软件求解模型,计算得到机构链条受力、各齿轮旋转中心和啮合点受力、支座反力的变化规律... 针对组合式不完全偏心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旋转式取苗机构,应用动态静力分析法和动力学方程组序列求解法,建立机构动力学模型,开发出机构动力学分析软件求解模型,计算得到机构链条受力、各齿轮旋转中心和啮合点受力、支座反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机构虚拟样机,加工出机构物理样机,开展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得到两种情况下机构转速为60 r/min时支座反力与行星架转角之间的关系,取苗机构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所得到的支座反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取苗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和动力学分析的正确性;与原取苗机构比较,本文取苗机构样机y方向支座反力的最大幅值和方差分别从155 N和1 171 N2减小为77 N和553 N2,降低了50. 3%和52. 7%,表明提出的取苗机构具有比原机构更优的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取苗机构 组合式非圆齿轮传动 不完全偏心圆非圆齿轮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宁 康士朋 +1 位作者 惠广林 吕继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73,78,共6页
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弧齿锥齿轮8自由度弯-轴-扭三维空间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啮合刚度的时变性、几何传递误差的非线性、齿轮副间隙及轴承刚度的非线性。利用齿面接触分析与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求出几何传递误差与轮齿综合啮合刚度,... 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弧齿锥齿轮8自由度弯-轴-扭三维空间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啮合刚度的时变性、几何传递误差的非线性、齿轮副间隙及轴承刚度的非线性。利用齿面接触分析与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求出几何传递误差与轮齿综合啮合刚度,利用轴承变形理论求出系统非线性支承刚度,使用Runge-Kutta法对传动系统进行动态响应求解,并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弧齿锥齿轮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传递误差是影响齿轮振动的最主要因素,由啮合刚度变化引起的一系列振动受转速与负载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动态特性 几何传递误差 综合啮合刚度 支承刚度
下载PDF
直齿锥齿轮齿廓圆弧修形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霞 夏巨谌 +3 位作者 胡国安 金俊松 李大才 胡明发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94,共4页
以理论渐开线直齿锥齿轮修形减振为目的,用圆弧曲线对直齿锥齿轮进行齿廓修形,以减小齿轮传动误差和啮合刚度的波动为衡量标准,同时确保载荷变化呈平稳过渡。静态计算结果表明,齿廓圆弧修形齿轮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关键词 直齿锥齿轮 修形 传动误差 啮合刚度
下载PDF
综合传动装置齿轮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兴祥 樊新海 姚炽伟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3,共4页
介绍了基于Morlet组合小波的频谱细化与解调方法的基本原理。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先进行细化分析观察频谱细微结构,再进行解调分析提取故障特征频率。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诊断出综合传动装置齿轮调制性故障。
关键词 Morlet组合小波 频谱细化 解调 综合传动装置 齿轮故障诊断
下载PDF
组合式无级变速装置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中喜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9-93,共5页
对组合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运动和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装置调速类型的判据.
关键词 组合式 无级变速装置 无级变速器 差动轮系
下载PDF
推杆针轮活齿传动齿形修形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费宇 张世友 +2 位作者 姚进 谢超 李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8-454,共7页
为了防止实际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的齿形干涉,使啮合副获得合适的齿侧间隙以改善传动性能,必须对推杆针轮活齿传动进行活齿齿形修形。本文分析了等距、移距、转角等修形方法获得的活齿的修形齿形特点,提出了“等距+移距”的组合... 为了防止实际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的齿形干涉,使啮合副获得合适的齿侧间隙以改善传动性能,必须对推杆针轮活齿传动进行活齿齿形修形。本文分析了等距、移距、转角等修形方法获得的活齿的修形齿形特点,提出了“等距+移距”的组合修形适用于推杆针轮活齿传动的活齿修形。以回差大小作为修形齿形的评价标准,建立了修形齿形的回差数学模型。分析了“等距+移距”组合修形不同组合方式的回差,得到了推杆针轮活齿传动的齿形修形最佳组合方式为“负等距+正移距”。建立了以回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组合修形最佳修形量的优化模型,实例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实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杆针轮活齿传动 活齿齿形修形 等距修形 移距修形 转角修形 组合修形 回差 优化
下载PDF
两种计算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方法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敏 孙逸华 《机械》 2008年第5期13-15,共3页
探讨计算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的两种方法——转化机构法和速度图解法联合应用的可行性。转化机构法是研究行星齿轮传动运动学最常用的方法;速度图解法在用于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时,虽可计算单排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但无法对... 探讨计算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的两种方法——转化机构法和速度图解法联合应用的可行性。转化机构法是研究行星齿轮传动运动学最常用的方法;速度图解法在用于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时,虽可计算单排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但无法对两排及两排以上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进行求解。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尝试先用速度图解法后用转化机构法,求解两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和计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机构 传动比 计算方法 联合应用
下载PDF
组合式无级变速装置传动效率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中喜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研究了组合式机械无级变速装置的传动效率,并探讨了影响该装置传动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对其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传动比法推出了该装置传动效率的普遍适用公式.
关键词 组合式 无级变速装置 传动效率 传动比法
下载PDF
组合式无级变速装置特性分析(续)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中喜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6-89,共4页
揭示了组合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调速类型、调速范围、功率流和各传动参数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组合式 无级变速装置 无级变速器 调速类型
下载PDF
基于矩阵的行星齿轮机构基本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振华 崔仲鸣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7年第6期14-16,共3页
基于矩阵方法对行星齿轮机构中行星轮的运动和联结特性进行分析,依据行星齿轮机构组合的规律,提出了机构型式转化为两种基本型式—单行星轮和双行星轮机构形成的组合机构的方法,对nK-H型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型式作出了新解。并介绍了使... 基于矩阵方法对行星齿轮机构中行星轮的运动和联结特性进行分析,依据行星齿轮机构组合的规律,提出了机构型式转化为两种基本型式—单行星轮和双行星轮机构形成的组合机构的方法,对nK-H型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型式作出了新解。并介绍了使用简单划一的方法求解复杂机构传动问题的步骤,建立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 基本型式 组合分析 矩阵方法
下载PDF
船舶动力装置综合实验台设计分析
16
作者 周瑞平 祁亮 +2 位作者 徐翔 胡义 樊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27,157,共4页
为满足轮机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需要,开发了船舶动力装置综合实验台,包括柴油机、并车齿轮箱、拖动电机等,并增设了传动轴、特殊联轴器等部件,可进行多种主推进装置运行工况模拟,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轮机教学起到促进... 为满足轮机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需要,开发了船舶动力装置综合实验台,包括柴油机、并车齿轮箱、拖动电机等,并增设了传动轴、特殊联轴器等部件,可进行多种主推进装置运行工况模拟,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轮机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开展船舶动力形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动力装置 多机并车 并车齿轮箱 变频电机 船舶动力装置实验台
下载PDF
自动变速器传动设计的组合分析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振华 《机械工程师》 2007年第7期108-109,共2页
通过对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的行星排之间联结、换档约束进行研究,用矩阵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组合论的分析方法,将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的选择归结为联结矩阵的组合型式分析,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的多档位、多行星齿轮排传动设计的算法... 通过对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的行星排之间联结、换档约束进行研究,用矩阵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组合论的分析方法,将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的选择归结为联结矩阵的组合型式分析,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的多档位、多行星齿轮排传动设计的算法,使用MATLAB编程分析,以传动比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来设定条件,进行方案筛选。为研发自动变速器提供优选传动方案的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 行星齿轮 组合 传动设计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空气阻尼逃生器
18
作者 王宏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204,共3页
采用空气阻尼原理,将人、物在重力场内下降时释放出的位能转变螺旋叶的动能,被空气阻力所消耗,限制落地速度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安全落地。再利用设计出的凸轮和连杆机构实现变传动比,使不同传动比的齿轮副工作,改变人下降速度,尤其适用... 采用空气阻尼原理,将人、物在重力场内下降时释放出的位能转变螺旋叶的动能,被空气阻力所消耗,限制落地速度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安全落地。再利用设计出的凸轮和连杆机构实现变传动比,使不同传动比的齿轮副工作,改变人下降速度,尤其适用于不同体重的人逃生。安全可靠、可连续重复使用,可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发生灾害时集体自救逃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生器 空气阻尼原理 齿轮传动 凸轮连杆机构
下载PDF
参数对分扭-并车齿轮传动系统动载和均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何 王三民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2,63,共6页
为提高分扭-并车齿轮传动的动载稳定性,对直齿轮和人字齿轮构成的分扭-并车齿轮系统建立了考虑多间隙等激励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引入高斯消元技术使振动模型降为含9自由度的线性无关方程组;采用4阶Runge-Kutta法对量纲一方程组实施数值求... 为提高分扭-并车齿轮传动的动载稳定性,对直齿轮和人字齿轮构成的分扭-并车齿轮系统建立了考虑多间隙等激励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引入高斯消元技术使振动模型降为含9自由度的线性无关方程组;采用4阶Runge-Kutta法对量纲一方程组实施数值求解,分析了齿侧间隙、综合传动误差和时变啮合刚度等激励下的动载特性。结果表明,齿侧间隙在局部范围内存在动载加剧现象;动载系数激增至2. 705,综合传动误差激励下相同传动级上的均载特性基本一致;时变啮合刚度波动系数大于0. 25时,分扭级的动载波动较剧烈。研究结果对该类齿轮系统动载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扭-并车齿轮传动 高斯消元 齿侧间隙 动载特性
下载PDF
组合式绞龙叶片拉伸机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霞 黄淑琴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前常用的绞龙叶片胎具成型法,由于需要购买设备和专用模具,投资较大,不适用于非标准绞龙叶片的小批量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制了新型绞龙叶片拉伸机,该机包括机架装置、传动装置和拉伸装置,传动装置采用分路传动定轴轮系驱动,拉... 目前常用的绞龙叶片胎具成型法,由于需要购买设备和专用模具,投资较大,不适用于非标准绞龙叶片的小批量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制了新型绞龙叶片拉伸机,该机包括机架装置、传动装置和拉伸装置,传动装置采用分路传动定轴轮系驱动,拉伸装置利用复式螺旋机构的原理将绞龙叶片坯料拉制成型。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套管,可以拉制不同尺寸的绞龙叶片,实现一机多用。该机便于制造和移动,适用性强,重量轻,体积小,具备一定的市场推广前景。文章还给出了拉伸绞龙叶片展开修正公式,通过拉制外径150 mm的绞龙叶片试验验证,拉制后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 绞龙叶片拉伸机 分路传动定轴轮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