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萧氏舒适护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傅丽敏 黄伶俐 黄翠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萧氏舒适护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肝癌手术的9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机械分为(就诊先后顺序123循环分组)舒适护理组、加速康复组、联合... 目的:探讨萧氏舒适护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肝癌手术的9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机械分为(就诊先后顺序123循环分组)舒适护理组、加速康复组、联合组,分别给予萧氏舒适护理、加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模式、萧氏舒适护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模式,比较三组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入院时及出院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存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三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舒适护理组、加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较舒适护理组、加速康复组显著短,住院费用较舒适护理组、加速康复组显著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舒适护理组(53.33%)、加速康复组(50.00%)显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三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联合组SAS、SDS评分较舒适护理组、加速康复组均显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三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三组KPS评分均显著提高,且出院前联合组KPS评分较舒适护理组、加速康复组均显著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3.33%,较舒适护理组(63.33%)、加速康复组(56.67%)均显著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萧氏舒适护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应用于肝癌患者可改善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氏舒适护理模式 加速康复外科理论 肝癌
下载PDF
Plan-Do-Check-Act模式联合舒适化护理对肝硬化并腹水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齐静 张莹 +1 位作者 翟佳 赵丹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Plan-Do-Check-Act(PDCA)模式联合舒适化护理对肝硬化并腹水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n=54,给予PDCA... 目的:探讨Plan-Do-Check-Act(PDCA)模式联合舒适化护理对肝硬化并腹水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n=54,给予PDCA模式联合舒适化护理)和对照组(n=50,给予舒适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量表各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模式联合舒适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肝硬化并腹水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模式 舒适化护理 肝硬化并腹水 心理状态 并发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呼吸科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3
作者 刘宇晴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呼吸科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呼吸科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环境、生活、心理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呼吸科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呼吸科临床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心理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服务模式 呼吸科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下的舒适护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路亚婉 豆艳 郭瑾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下的舒适护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结直肠癌化疗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给予Roy适应模式下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下的舒适护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结直肠癌化疗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给予Roy适应模式下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n=50,给予基础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反映生活质量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CQ、ESC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化疗期间的患者,通过运用Roy适应模式下的舒适护理可使舒适度、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舒适护理 结直肠癌 化疗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5
作者 袁淑卿 陈怡 +1 位作者 吴惠敏 李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3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哮喘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哮喘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依从率、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其临床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小儿急性哮喘 急诊护理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琼 吴庆 +2 位作者 贾舒蕾 刘萌 吴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10期73-74,88,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健康教育、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238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120例(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健康教育、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238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120例(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24、48和72h疼痛评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43,t=16.274,t=14.188,P<0.05)。2组患者满意度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18.752,P=0.001)。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以缓解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下肢骨折 疼痛 满意度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52
7
作者 程君 吴惠敏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1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急性哮喘患者72例以完全随机数字表法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急性哮喘患者72例以完全随机数字表法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75%TEF、50%TEF、25%TEF、PTEF/VT水平、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推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急性哮喘 急诊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燕 隗春燕 姜永光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总结冠脉支架术后合并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冠脉支架术后合并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舒适护理方法。结... 目的总结冠脉支架术后合并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冠脉支架术后合并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舒适护理方法。结果本组除1例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出现心律失常、气短、面色苍白,立即停止碎石术外,其余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围术期的舒适护理能提高冠脉支架术后合并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冠脉支架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 被引量:92
9
作者 周艳 刘晓丹 +1 位作者 李勤 梁娜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2期3105-3106,共2页
舒适护理模式主张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精神)层面使病人达到舒适,其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是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实现人文关怀和整体护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人文精神 护理模式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爱英 夏静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2期328-328,330,共2页
目的: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的护理中,评价腹部手术后患者舒适度。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78例手术后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理论,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按不舒适、比较舒适、舒适三个程度,进行统... 目的: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的护理中,评价腹部手术后患者舒适度。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78例手术后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理论,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按不舒适、比较舒适、舒适三个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舒适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理论贯穿于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的舒适度,减轻病痛,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老年患者 腹部手术 舒适度
下载PDF
住院艾滋病病人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琳 张林 +3 位作者 董宁 鲍美娟 查丽俊 侯雪红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7期2568-2570,共3页
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艾滋病病人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护理活动中更应该重视其舒适体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综述舒适护理在住院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推动舒适护理实践。
关键词 艾滋病 舒适护理 护理模式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淑敏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GCQ量表生理、心理精神、社...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GCQ量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增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舒适度,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符合现代护理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护理模式 过敏性紫癜 儿童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玉芹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轻度焦虑、轻度抑郁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进行手术,对保证手术效果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手术室 心理 满意度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郭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3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统计疗效。结果在护理结束后,患者焦虑、紧张与恐惧感得到显著的缓解,在护... 目的研究并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统计疗效。结果在护理结束后,患者焦虑、紧张与恐惧感得到显著的缓解,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前后满意度分别为75.4%(49/65)与93.8(61/6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行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雅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8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行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抽取69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术式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行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抽取69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术式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行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舒适度,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患者 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 舒适度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海容 王芷妹 梁煜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0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急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急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酸碱失衡、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75%TEF、PTEF/V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50%TEF、25%T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加快症状缓解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哮喘 舒适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触觉体感舒适度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海燕 符志鹏 胡志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2-607,共6页
舒适度对于人体工程学研究,尤其是在老年护理、康复装置研究中尤为重要,但是目前触觉体感舒适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更没有可用于系统控制的舒适度模型。为了建立用于卫生护理机器人搓澡系统的触觉体感舒适度模型,首先通过韦伯-费希... 舒适度对于人体工程学研究,尤其是在老年护理、康复装置研究中尤为重要,但是目前触觉体感舒适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更没有可用于系统控制的舒适度模型。为了建立用于卫生护理机器人搓澡系统的触觉体感舒适度模型,首先通过韦伯-费希纳定律和能量函数,将物理刺激与心理反应相联系;然后通过实验及参数拟合,建立舒适度与心理反应量关系函数,从而构造人体触觉体感舒适度模型。可将该模型作为搓澡机器人优化控制系统的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优化控制,在样机上的测试结果证明该模型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护理机器人搓澡系统 触觉体感舒适度 韦伯-费希纳定律 优化控制
下载PDF
Orem自理模式理论在鼻咽癌放疗病人鼻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乾英 唐忠敏 +3 位作者 赖小英 卢香宁 韩忠秀 覃学燕 《全科护理》 2017年第20期2443-2446,共4页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理论在鼻咽癌放疗病人鼻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完全补偿系统护理、部分补偿系统护理、支持-教育系统护理,...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理论在鼻咽癌放疗病人鼻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完全补偿系统护理、部分补偿系统护理、支持-教育系统护理,采用自行设计舒适度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分级标准评价两组病人的舒适度、心理情况、睡眠质量及鼻咽部黏膜反应症状程度,并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对鼻腔冲洗的掌握及坚持冲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鼻腔放射性黏膜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理论在鼻咽癌放疗病人的鼻腔冲洗中,可强化病人自我护理意识,使病人正确掌握鼻腔冲洗的方法,保持鼻咽部清洁通畅,提高舒适度,减轻焦虑,促进睡眠,减轻鼻咽黏膜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OREM自理模式 鼻腔冲洗 焦虑 舒适 睡眠质量 放疗
下载PDF
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提高鼻咽癌化疗患者舒适水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仕凤 蔡凤银 李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4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Orem理论护理模式对提高鼻咽癌化疗患者舒适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48例鼻咽癌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Orem理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 目的研究Orem理论护理模式对提高鼻咽癌化疗患者舒适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48例鼻咽癌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Orem理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舒适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1.86±7.56)、(19.50±3.62)、(22.05±2.55)、(45.13±8.65)、(107.68±17.6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6.45±6.82)、(16.95±3.31)、(19.94±2.71)、(39.85±8.11)、(93.10±16.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Orem理论护理模式,患者心理、机体等舒适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故Orem理论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理论护理模式 鼻咽癌 化疗 舒适度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0
20
作者 陶香兰 王琼莲 任君 《西部医学》 2015年第9期1423-1424,1428,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在围手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在围手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2.5±3.8)、(37.2±4.2)分]均低于对照组[(54.7±3.3)、(46.5±4.3)分];血压和心率正常率(62.7%、72.7%)均高于对照组(41.8%、36.4%),而有波动率(37.3%、27.3%)均低于对照组(58.2%、63.6%,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8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护理模式 手术室 临床疗效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