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野草》与但丁《神曲》之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吉鹏 李红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0-84,共5页
鲁迅与但丁都是本民族最伟大的作家。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空,但在精神上却具有一致性。《野草》与《神曲》是他们的忧愤之作,凝聚着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抗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探索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鲁迅 但丁 《野草》 《神曲》 比较
下载PDF
《神曲》对“爱”的诠释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春杰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50-52,共3页
《神曲》以爱为主题,作品中,但丁在理性和信仰的引导下游历“三界”,由此生发出对“爱”的思考:人类的爱应该由世俗的情爱上升为神圣的至爱,即人类必须由爱引导,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和升华;人类理性的情爱应升华为信仰的至爱才能达到至善... 《神曲》以爱为主题,作品中,但丁在理性和信仰的引导下游历“三界”,由此生发出对“爱”的思考:人类的爱应该由世俗的情爱上升为神圣的至爱,即人类必须由爱引导,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和升华;人类理性的情爱应升华为信仰的至爱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 《神曲》 升华
下载PDF
《神曲》:辉映《人间喜剧》的星辰——从《逐客还乡》看但丁对巴尔扎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岳斌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本文考察但丁及其《神曲》对巴尔扎克的影响 ,认为巴尔扎克象他的同代人一样对但丁充满崇敬 ,《人间喜剧》在构思中也受到《神曲》的启示 ,但他接受但丁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仍在于但丁的现实批判的伟大力量。在小说《逐客还乡》中 ,巴尔扎... 本文考察但丁及其《神曲》对巴尔扎克的影响 ,认为巴尔扎克象他的同代人一样对但丁充满崇敬 ,《人间喜剧》在构思中也受到《神曲》的启示 ,但他接受但丁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仍在于但丁的现实批判的伟大力量。在小说《逐客还乡》中 ,巴尔扎克还调侃了但丁的天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 巴尔扎克 《神曲》 《人间喜剧》 还乡 小说 调侃 现实批判
下载PDF
《神曲》叙事学阐释 被引量:4
4
作者 曹祖平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2-45,共4页
《神曲》包容了三个互递式的故事文本。从亡灵故事、人生寓言到爱的哲学 ,作品中有三种不同层次的叙事结构 ,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就隐藏在这些富有意味的叙事结构之中 。
关键词 神曲 叙事学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古老与现代的交汇——《神曲》的现代性思考
5
作者 魏军 谢志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6-59,共4页
主要从现代读者的角色出发 ,审视《神曲》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 ,主要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为基本框架 ,从社会 (时代 )、文化 (意识形态 )、艺术 (形式 )三个方面去诠释 ,力图从中寻找一种文学生产背景的规律。
关键词 现代性 《神曲》 现代主义文学 社会 文化 艺术形式 意识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 但丁
下载PDF
唐璜传说在17世纪的意大利
6
作者 刘久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69-72,共4页
蒂尔索以唐璜传说为题材创作的剧本《塞维亚的荡子》一经问世,很快便从西班牙流传到了意大利,并在意大利戏剧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多种不同的改编本相继出现,其中包括希科尼尼的《石像的宾客》和吉利贝托失传的同名剧本。这一时期在意大... 蒂尔索以唐璜传说为题材创作的剧本《塞维亚的荡子》一经问世,很快便从西班牙流传到了意大利,并在意大利戏剧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多种不同的改编本相继出现,其中包括希科尼尼的《石像的宾客》和吉利贝托失传的同名剧本。这一时期在意大利十分流行的即兴喜剧也对唐璜题材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据此改编的戏剧甚至成为了许多即兴喜剧剧团演出的保留剧目。唐璜传说在意大利的“成功”,一方面归因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应归因于传说所包含的“奇妙”因素适应了这一时期意大利观众欣赏趣味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璜传说 意大利 希科尼尼 即兴喜剧 《石像的宾客》
下载PDF
论《神曲》对中世纪哲学论争的回应
7
作者 李鹏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7-42,共6页
欧洲中世纪哲学诸位贤哲,针对理性和信仰问题,围绕是"信仰权威"还是"理性权威"、是"先信仰而后理解"还是"先理解而后信仰"和"双重真理论"等问题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论争,《神曲》以文... 欧洲中世纪哲学诸位贤哲,针对理性和信仰问题,围绕是"信仰权威"还是"理性权威"、是"先信仰而后理解"还是"先理解而后信仰"和"双重真理论"等问题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论争,《神曲》以文学的形式回应了这场论争。它抛开了论争双方的神学指向性和宗教目的性,把理性和信仰先行引入到对人生幸福归宿的关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探求,肯定了它们在人类世俗生活中的作用,它们在摆脱苦难、认识真理、走向至善至美过程中的起始作用或前提地位;修正了把理性和信仰对立起来的做法,建立了其间的联系,阐解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存在的领域、理由及必要性,认为理性和信仰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强调了理性所包含的人的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信仰所包含的"上帝"对人类的召唤与慈爱和它引人向善的道德伦理作用,体现了有别于诸位贤哲的人文关怀,使我们看到但丁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着独特性、贡献性和进步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中世纪哲学 理性 信仰
下载PDF
哥尔多尼的即兴喜剧改革 被引量:3
8
作者 聂奔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6-48,共3页
18世纪中期,哥尔多尼对旧式的即兴喜剧在剧本、舞美、人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逐步的改革,尽管在这些改革中传统即兴喜剧的一些重要要素被减弱或者消除,但这些改革使即兴喜剧这一传统剧种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更为契合。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 18世纪中期,哥尔多尼对旧式的即兴喜剧在剧本、舞美、人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逐步的改革,尽管在这些改革中传统即兴喜剧的一些重要要素被减弱或者消除,但这些改革使即兴喜剧这一传统剧种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更为契合。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改革不仅仅使这一在当时已稍显颓势的传统剧种重新焕发了生机,他在这一系列改革中的创作经验和成果也奠定了之后意大利现实主义喜剧的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尔多尼 即兴喜剧 改革
下载PDF
谈《神曲》的现代性
9
作者 杜圣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在中世纪与近代文化交界地带,但丁面对内在外在的价值纷乱,在其长诗《神曲》中完成了一次终极追寻。《神曲》包孕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与困惑,包孕着但丁对这种矛盾与困惑的深邃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现代读者角度出发,从社会、文化、艺术... 在中世纪与近代文化交界地带,但丁面对内在外在的价值纷乱,在其长诗《神曲》中完成了一次终极追寻。《神曲》包孕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与困惑,包孕着但丁对这种矛盾与困惑的深邃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现代读者角度出发,从社会、文化、艺术(形式)三方面去诠释《神曲》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现代主义文学 社会 文化 艺术
下载PDF
朝圣者的“冥府之行”——关于《埃涅阿斯纪》与《神曲》“冥府之行”主题四个片段的比较文学解读
10
作者 朱振宇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年第3期351-366,共16页
在但丁的《神曲》中,维吉尔作为朝圣者的向导给予了朝圣者引导与慷慨的帮助。不仅如此,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埃涅阿斯的"冥府之行"也是但丁写作其史诗的典范。本文选择了《神曲》中的四个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不仅能看到但丁... 在但丁的《神曲》中,维吉尔作为朝圣者的向导给予了朝圣者引导与慷慨的帮助。不仅如此,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埃涅阿斯的"冥府之行"也是但丁写作其史诗的典范。本文选择了《神曲》中的四个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不仅能看到但丁对维吉尔的模仿,也能看到但丁从圣经角度对维吉尔进行的改写。通过这些改写,但丁揭示了其对"喜剧"的理解—它并不仅指诗歌从悲惨到幸福的旅程,也指基督教的内涵:即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涅阿斯纪》 喜剧 冥府
下载PDF
千古追寻:但丁的“天路历程”
11
作者 武跃速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2-47,共6页
在中世纪与近代的文化交界地带,但丁西对内在外在的价值纷乱,在其长诗《神曲》中,以个人认知、洞悟的方式,藉古典文化与诗情生命的力量,最终到达宗教至境,完成了一次终极追寻。
关键词 但丁 《神曲》 古典文化
下载PDF
《诗章》对《神曲》的互文式书写
12
作者 郭英杰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5,共13页
《诗章》与《神曲》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当“现代性”与“经典重读”介入诗歌文本阐释,二者错综复杂的联系就被重新审视。《诗章》受到《神曲》的影响,这已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但是,具体影响表现在什么地方?国内外学者虽... 《诗章》与《神曲》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当“现代性”与“经典重读”介入诗歌文本阐释,二者错综复杂的联系就被重新审视。《诗章》受到《神曲》的影响,这已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但是,具体影响表现在什么地方?国内外学者虽有涉及,可是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文章从文本互文的角度对《诗章》与《神曲》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诗章》在艺术呈现的方式方面存在对《神曲》的互文式书写,反映在宗教隐喻之维、自由美学之维、生命哲学之维等方面。它们在无形之中彰显了庞德“新/日日新”的创作思想及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章》 《神曲》 互文式书写
原文传递
试析《还给恺撒》的美学风格和象征意义
13
作者 段映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9,共8页
《还给恺撒》是尤瑟纳尔根据自己的小说《梦中银币》改编的剧本,中心情节是1933年发生在罗马的一起针对墨索里尼的刺杀事件。在主要人物玛塞拉周围,通过一枚银币在流通过程中的传递,十来个不同身份、年龄的人物先后登场,他们各自的生活... 《还给恺撒》是尤瑟纳尔根据自己的小说《梦中银币》改编的剧本,中心情节是1933年发生在罗马的一起针对墨索里尼的刺杀事件。在主要人物玛塞拉周围,通过一枚银币在流通过程中的传递,十来个不同身份、年龄的人物先后登场,他们各自的生活际遇以及与刺杀事件之间远近不同的关系,构成了一幅法西斯统治时期意大利社会的生动画卷。该剧糅合了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某些要素与古典悲剧的精神实质,同时又有别于上述两种戏剧传统,尤瑟纳尔用"意大利即兴悲剧"这一独特称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的文学理念与个人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瑟纳尔 《还给恺撒》 即兴喜剧 古典悲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