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经注与史注的变奏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学术史地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瑞龙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102,共8页
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 ,史学是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出现的 ,这时史注附属于经注 ;伴随着史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史注也逐渐打破此前经注研究范式 ,探索适合史学这门学科本身特点的研究范式 ;裴注正是对这些探索... 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 ,史学是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出现的 ,这时史注附属于经注 ;伴随着史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史注也逐渐打破此前经注研究范式 ,探索适合史学这门学科本身特点的研究范式 ;裴注正是对这些探索成果的吸收和总结 ,并继承了经注研究范式的优长之处 ;裴注对后世的史注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在近代获得了新生 ,它的出现标志着史注研究范式的确立 ;这种新的研究范式 ,反过来又影响了其所脱胎的经注研究范式。仔细研究二者关系的变化 ,就会发现其与学术史上经史关系的变化有着某种规律性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注》 史注 经注 史注研究范式 学术分野
下载PDF
论南诏国史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光 李宇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在南诏国最强盛的时候辖境广大,因此南诏国也有"内地"与"边疆"观念,具体是以洱海区域的十睑为"内地"和边疆的节都、都督进行区别,因此南诏国的政区设置特点是政治与军事并重;蒙舍诏之外的各诏在被南诏攻... 在南诏国最强盛的时候辖境广大,因此南诏国也有"内地"与"边疆"观念,具体是以洱海区域的十睑为"内地"和边疆的节都、都督进行区别,因此南诏国的政区设置特点是政治与军事并重;蒙舍诏之外的各诏在被南诏攻破之后,民众基本留在洱海地区,而各诏的贵族首领或流放丽水节度或投靠吐蕃或被南诏杀害;《新唐书·南蛮传》对于南诏历史的记述一些地方存在段与段之间的逻辑不顺畅问题,还存在历史事实记述有遗漏、过于粗疏,甚至还有与历史事实相矛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国 政区设置 民族发展 南诏传评述
下载PDF
由“关云长五关斩将”说到《三国演义》的成书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和 《殷都学刊》 2001年第1期71-75,共5页
本文从考证“关云长五关斩将”故事中的地理错误入手,将《三国志平话》与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之间内在的脉络联系揭示了出来,用坚实的证据说明明中叶出现的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见最早刻本,该本没有题作者姓名。嘉靖本《三... 本文从考证“关云长五关斩将”故事中的地理错误入手,将《三国志平话》与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之间内在的脉络联系揭示了出来,用坚实的证据说明明中叶出现的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见最早刻本,该本没有题作者姓名。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应在该本之后出现,题为“罗本贯中编次”不可信。黄正甫刊本中有证据说明,该书的最初写定者应是一个土生土长于南方的下层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传 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下载PDF
《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史学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磊 雷家宏 《襄樊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12,31,共4页
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并行流行于世,由于《三国志》过于简略的缘故,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广征博引,补充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裴松之的注开创了史注新的研究范式,发展了历史考证法,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 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并行流行于世,由于《三国志》过于简略的缘故,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广征博引,补充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裴松之的注开创了史注新的研究范式,发展了历史考证法,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松之 《三国志》 《三国志注》 历史考证法
下载PDF
从文史分野浅议裴松之《三国志注》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广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陈寿的《三国志》文笔简练,叙事严谨,但因失于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其目的在于拾遗补阙,并弥补其文采不足。汉以前文史不分,魏晋以降,随着儒家思想权威地位的丧失,文学与史学走上了各自独立的道路。陈寿以史家的笔法客观记载三... 陈寿的《三国志》文笔简练,叙事严谨,但因失于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其目的在于拾遗补阙,并弥补其文采不足。汉以前文史不分,魏晋以降,随着儒家思想权威地位的丧失,文学与史学走上了各自独立的道路。陈寿以史家的笔法客观记载三国史实,而文史过渡状态的相互影响,则使裴松之以文学的笔触来为《三国志》作注,以使其"绚素有章",为《三国志》增添了文学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裴注 文史分野 文与质
下载PDF
傅斯年先生批校本《三国志》初探
6
作者 吕冠南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傅斯年先生曾详细批校过《三国志》,这些批校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校勘误文,揭示体例,抉发微义,纠正史事之误,评论文学发展,区别裴注文本,评论历史人物,批评原书之失。文章着重对傅先生的批校内容作了介绍,并结合相关文... 傅斯年先生曾详细批校过《三国志》,这些批校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校勘误文,揭示体例,抉发微义,纠正史事之误,评论文学发展,区别裴注文本,评论历史人物,批评原书之失。文章着重对傅先生的批校内容作了介绍,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批校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以求彰显这些批校在《三国志》研究中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三国志》 批校 裴松之注 文献价值
下载PDF
论史学史视域下的史学评论
7
作者 乔治忠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7,共6页
在史学界,多年以来讨论的"史学评论"或称"史学批评"问题,所涉两个词语含义相同,但选用不一。实际上稍作辨析,以"史学评论"为佳。史学评论在学科上何所归属?学界流行两种见解,一是主张自成一门学科,二是... 在史学界,多年以来讨论的"史学评论"或称"史学批评"问题,所涉两个词语含义相同,但选用不一。实际上稍作辨析,以"史学评论"为佳。史学评论在学科上何所归属?学界流行两种见解,一是主张自成一门学科,二是属于史学理论,二说皆不允当。史学评论是史学史学科的一项内容,是史学史评议以往史学现象向当代的延伸。史学史视域下的史学评论要将评论对象置于历来史学发展的进程中作定性和定位分析,眼光是长时段的、广视野的,具备深入的学术性。史学评论的价值标准,只有学术标准一项,其他因素都应该深化为学术性评议。史学史视域下的史学评论,需要克服难点,承当其推动历史学健康发展的学术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史 史学评论 学术价值标准 视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