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帝国的“蓝色公路”:《水经注》的空间想象
1
作者 田晓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6,176,共20页
考察北魏郦道元(?—527)的《水经注》,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重构《水经注》的文本生态,以求阐明此巨著之意义与价值。其一将郦道元的作品置于经注传统的语境脉络中,一方面强调注经者所面临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指出注疏相对于原始文本的创造... 考察北魏郦道元(?—527)的《水经注》,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重构《水经注》的文本生态,以求阐明此巨著之意义与价值。其一将郦道元的作品置于经注传统的语境脉络中,一方面强调注经者所面临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指出注疏相对于原始文本的创造潜力;其二,让郦道元的著作与同时代的南方山水写作进行对话,强调该著作在空间感知和空间表现方面的独特模式。由此提出,郦道元基于帝国想象,构建了一套由江河组成的基础设施体系,这套江河系统可以被视作以人工运河来佐助自然江河的中古隋唐政体的有力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郦道元 水经注 帝国 空间感知 空间表现 山水写作 注疏
下载PDF
三星堆新发现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的启示
2
作者 石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三星堆新发现,在中国早期文明认识领域掀起轩然大波。面对诸多的未知,怎样看待三星堆新发现?它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带来什么启示?这颇值得深思。三星堆新发现拓展了我们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视野,但也带来严峻挑战。对于认识中华远古文明,... 三星堆新发现,在中国早期文明认识领域掀起轩然大波。面对诸多的未知,怎样看待三星堆新发现?它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带来什么启示?这颇值得深思。三星堆新发现拓展了我们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视野,但也带来严峻挑战。对于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它至少带来三个重要启示:一,在中华远古文明领域,我们尚有太多未知,为此我们须保持审慎、谦逊和敬意。二,中华文明在源头上并非整齐划一,而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和多样性,这种差异和多样性以及多姿多彩,恰恰构成中华文明体系的博大精深,也赋予其强大生命力和顽强韧性。三,巫术礼仪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如何破译远古先民巫术礼仪背后的神性思维逻辑,可能是我们理解中华远古文明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山海经》 《华阳国志》 古蜀国 中华远古文明
下载PDF
“诸病通用药”的体例构建及辨治模式探析
3
作者 季文达 马骏 +3 位作者 肖正 白敏 杨晓轶 李应存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草经集注》序录中的“诸病通用药”以其独特的“病-药”纲目体例及其临床实用性,受到医家追捧推崇,而被后世本草学著作和方书收录及发挥,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之“大病之主”... 《本草经集注》序录中的“诸病通用药”以其独特的“病-药”纲目体例及其临床实用性,受到医家追捧推崇,而被后世本草学著作和方书收录及发挥,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之“大病之主”为基础框架,以《伤寒杂病论》之方药为参考,以自身及他医用药经验为扩充创建了“诸病通用药”体例,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病症与药物主治之长进行联系、归纳和总结,创建了“病-药”纲目体例。“诸病通用药”体例的构建开辟了“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先河,为临床辨治提供新的组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通用药 辨治模式 专病专方 专病专药 本草经集注
下载PDF
《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路径探析
4
作者 高煜萌 司智慧 汪晓春 《设计》 202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探究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路径。梳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分类的内在含义,结合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对其进行分类及抽象提取,并对应至人的情感三层次,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使河流类名称符号具象化,从而导向河流类名称... 探究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路径。梳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分类的内在含义,结合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对其进行分类及抽象提取,并对应至人的情感三层次,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使河流类名称符号具象化,从而导向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可行路径。得出《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有效路径。《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可按照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分为三大类,分别对应人的情感层次中的三层次,从而可以确定各层次的具体设计内容,继而总结出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文化 《水经注》 河流类名称 文创 设计路径
下载PDF
依山挟水——唐华清宫山水格局研究
5
作者 赵忆 许超然 刘庭风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4-14,共11页
通过梳理唐都长安周边宏观层面上大山大水的地理形势,论述华清宫在京畿山水格局中的地位,辅以同时期山水画、壁画等反映出的山水格局,结合华清宫及昭应城舆图、地理志等探析其审美特征。利用ArcGIS与Global Mapper等软件,提取DEM高程图... 通过梳理唐都长安周边宏观层面上大山大水的地理形势,论述华清宫在京畿山水格局中的地位,辅以同时期山水画、壁画等反映出的山水格局,结合华清宫及昭应城舆图、地理志等探析其审美特征。利用ArcGIS与Global Mapper等软件,提取DEM高程图中的地理信息数据,绘制相应图形论证华清宫与周边山水的相互关系,探明华清宫山水格局下的政治内涵。利用文献考古结合地理信息数据的景观考古研究方法有助于补充华清宫研究中文字记录的缺失,证明设计思想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契合,并将其山水格局总结为“山-苑-宫-城-水”一体的“依山挟水”的空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唐华清宫 山水格局 文献考古 景观考古
下载PDF
明清治水比附与《孟子》“排淮注江”研究
6
作者 袁慧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46-61,161,162,共18页
明代后期淮河由独流入海改为分泄归江,因《孟子》中有“排淮注江”与水文情境暗合,被援引为泄淮注江的理论依据。清代前期,河臣以禹王河比附《孟子》,构建新的泄淮入江通道,引发士人对治水、经典与地理的思辨。清代中期,淮扬水患频发,... 明代后期淮河由独流入海改为分泄归江,因《孟子》中有“排淮注江”与水文情境暗合,被援引为泄淮注江的理论依据。清代前期,河臣以禹王河比附《孟子》,构建新的泄淮入江通道,引发士人对治水、经典与地理的思辨。清代中期,淮扬水患频发,孙星衍、焦循借地理考据,构建江、淮上游相通之说,表达泄淮入江、缓解地方水患的主张。清代后期,诸儒围绕焦循等人的观点展开地理辨析,否认江、淮上游相通,确认江、淮与运河一体的认知。明清《孟子》“排淮注江”研究与治水紧密关联,以重构江淮关系为中心的实践与探索为传统经学注入地理考辨与经世致用思维,使原本围绕经文的简单判读转变为对江、淮沟通路线与地理空间的考证与阐释,将“排淮注江”推向地理专题研究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附会经典 高堰 禹王河 江淮关系
下载PDF
变文生成年代辨证
7
作者 王子鑫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2期142-154,174,共14页
过去有学者依据文献中较早出现的“变文(变)”,认为变文形成于唐高宗时期乃至于唐前,细分则大致有“东晋说”“梁代说”“唐高宗说”等。实际上,相关讨论所引文献中的“变文(变)”并非文体概念。变文的出现和定型固然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过去有学者依据文献中较早出现的“变文(变)”,认为变文形成于唐高宗时期乃至于唐前,细分则大致有“东晋说”“梁代说”“唐高宗说”等。实际上,相关讨论所引文献中的“变文(变)”并非文体概念。变文的出现和定型固然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但目前所见唐玄宗朝之前文献中出现的“变文”皆与敦煌藏经洞中所出的变文无关。结合相关文献中的记载可以推定,作为转变伎艺书面化产物的变文形成于八九世纪之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文 经传变文 变文易体 方言 《报恩经变》
下载PDF
正续《一切经音义》所见《山海经》异文汇校
8
作者 胡家尧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9-94,共6页
正续《一切经音义》繁征博引,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玄应《一切经音义》征引古籍300余种,慧琳《一切经音义》征引古籍700余种,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征引古籍亦逾百种。三书所引文献上至经部《周易》《尚书》,下迄本朝颜师古《字样... 正续《一切经音义》繁征博引,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玄应《一切经音义》征引古籍300余种,慧琳《一切经音义》征引古籍700余种,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征引古籍亦逾百种。三书所引文献上至经部《周易》《尚书》,下迄本朝颜师古《字样》、玄宗《孝经注》等。本文利用常见精校的《山海经》版本,与正续《一切经音义》所见《山海经》文本进行对勘,校正了传世诸本《山海经》部分文献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一切经音义》 校勘
下载PDF
《山海经》对藏族神学观念的影响及其意义
9
作者 闹告 班玛道杰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64-176,192,共14页
《山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原始、保存神话数量最多的古籍之一。该书虽仅有三万一千多字,但书中收集了数百个神话故事,并在故事中创造了各种或怪诞、或夸张、或神秘的形象,为中国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参照。《山海经》中描述了大量光怪陆... 《山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原始、保存神话数量最多的古籍之一。该书虽仅有三万一千多字,但书中收集了数百个神话故事,并在故事中创造了各种或怪诞、或夸张、或神秘的形象,为中国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参照。《山海经》中描述了大量光怪陆离的神灵,其中有兽类形象的,半人半兽的,也有完全人形的神灵。文章梳理了《西山经·西次二经》《西山经·西次三经》《中山经·中次九经》《大荒西经》中人身兽首、人首兽身等神怪形象,并将其与苯教《十万龙经》、宁玛派《贡泽隆达》、民间文献《土地宝册》等藏文文献中的半人半兽神灵形象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山海经》及其神灵形象的塑造对苯教、宁玛派、西藏民间文献中半人半兽神灵形象程式化的形成,以及对藏族神灵谱系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山海经》的影响下,藏族神灵谱系建构是中华文化交融的具体反映,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民间仪式文献 民间神 中华文化
下载PDF
苏辙《诗集传》初名考
10
作者 易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苏辙的《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由汉学向宋学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著作。此书上承欧阳修《诗本义》,下启朱熹《诗集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从整体上“腰斩”《诗序》的做法,更是对《诗经》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因此,此书也... 苏辙的《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由汉学向宋学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著作。此书上承欧阳修《诗本义》,下启朱熹《诗集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从整体上“腰斩”《诗序》的做法,更是对《诗经》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因此,此书也被后世学者频繁称引。但在具体的称引过程中,学者对苏辙此书的称谓却各凭己意,互有出入,以致有十几种之多。更有甚者,例如朱熹、王应麟等学者称引苏辙此书时,就曾因名实不副,犯下张冠李戴,难证其引的错误。这样繁乱的现象已造成学术上的严重困扰,并且仍继续影响着现今学界的研究。但学界对于这一现象却并未引起重视,偶有一二学者讨论到这个问题,却也含糊不清。厘清前人对苏辙《诗集传》的误称并探析其初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诗集传》 “三苏”经学
下载PDF
The Author Reply
11
作者 Baran B Van Turkey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4年第3期332-333,共2页
We thank the authors for their commentary on our paper[1]and providing the high quality clinical image.The authors described a classic case of a cirrhotic patient with fully developed Terry's nails.[2]They mention... We thank the authors for their commentary on our paper[1]and providing the high quality clinical image.The authors described a classic case of a cirrhotic patient with fully developed Terry's nails.[2]They mentioned that fully developed Terry's nails exhibit a ground-glasslike opacity of the nail bed with a distal thin br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C DISTAL cirrhotic commentary providing brown THANK mentioned appearance finger
下载PDF
论“本体诠释学”与“中国诠释学”的内在关联 被引量:1
12
作者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4期48-61,196,197,共16页
“本体诠释学”是“中国诠释学”最早的建构。对此,尤其要对“诠释”一词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区别“诠释”和“解释”,以避免概念上的混淆。不能假设“中国诠释学”已经存在。“诠释”的现象在中国思考中并没有形成客观的研究体系,有待现... “本体诠释学”是“中国诠释学”最早的建构。对此,尤其要对“诠释”一词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区别“诠释”和“解释”,以避免概念上的混淆。不能假设“中国诠释学”已经存在。“诠释”的现象在中国思考中并没有形成客观的研究体系,有待现代中国哲学思想者来加以建构和说明,建构和说明之道在于积极理解古代中国哲学体系形成的过程。基于《易传》形成的中“本体”一词在传统中国哲学中的根源性与奠基性,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都可以归于对“本体”的描述、分析、经验整合、理解诠释、概念创新,以及理性直观。“本体”一词不可简单说为“存在”,也不可以把“本体论”看成是西方的“存在论”(ontology),或用西方的“存在论”翻译中国的“本体论”(bentilogy,generative ontology),后者具有根源变化与创造发展的动态形象与状态,其一贯的基本意义从先秦易学到当代理学与心学并无变化。在此一理解中,如何掌握经典或经典文本的形成,自然涉及一个意义发生和意义整合与提升的过程。如此才能认清诠释如何发生:诠释即主体对客体的理解认知,以及正确与适当的表述和表达,构成人的心智活动。对经典本体意义与概念的形成有所认知,说明何为中国哲学中的诠释活动,然后可以定义什么是中国诠释之学。四书中《论语》《孟子》的概念和词句为孔孟所创建,依据本源和心性之体的本体概念可以说明其文本意义的形成。中国经典本文意义创造的十一条基本原理,作为中国传统诠释活动的理论基础,构成一个“中国诠释学”的体系框架。“中国诠释学”包含“本体诠释学”,并以之为创造经典文本之动力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诠释学 中国诠释学 经典诠释 本体 诠释 论孟 易传
下载PDF
基于《山海经》异兽元素的运动鞋设计探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珂 马思佳 +1 位作者 仇金星 邓富泉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1期91-92,93-97,共7页
《山海经》是我国集各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上古百科全书,其中夸张怪诞的异兽形象充分体现了原始先民的审美意识,不失为当代设计的灵感源泉和参照范本,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本文详细阐述了异兽元素的审美价值和形象特征,通过现代化设... 《山海经》是我国集各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上古百科全书,其中夸张怪诞的异兽形象充分体现了原始先民的审美意识,不失为当代设计的灵感源泉和参照范本,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本文详细阐述了异兽元素的审美价值和形象特征,通过现代化设计手法探寻了异兽元素和运动鞋设计结合的具体途径,提高了运动鞋的视觉美感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异兽形象 运动鞋设计
下载PDF
基于《山海经》文化理念的儿童教育类桌游产品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宁 《设计》 2023年第14期110-113,共4页
本文就如何通过对以《山海经》为主题的桌面游戏的设计,来培养儿童想象力与动物保护意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未来世界故事的塑造,儿童将根据故事剧情产生画面感,进而提升自身想象力,同时了解到濒危动物的信息,间接培养出动物保护... 本文就如何通过对以《山海经》为主题的桌面游戏的设计,来培养儿童想象力与动物保护意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未来世界故事的塑造,儿童将根据故事剧情产生画面感,进而提升自身想象力,同时了解到濒危动物的信息,间接培养出动物保护意识。通过对学龄期儿童关于濒危动物方面的访谈总结,归纳出现阶段我国在动物保护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运用桌面调研、用户画像等方法,深度挖掘用户心理特征与需求,并以激励机制为原则,最终完成游戏框架的构建。提出利用现有的创意宝库—《山海经》,来提升儿童的想象空间,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动物保护意识。采用桌游产品设计的形式,为儿童创新思维与环保思维的培养提供“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将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保护意识 想象力 学龄期儿童 桌游产品设计
下载PDF
新建城区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智灵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为探究经典生物操纵理论在新建城区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实践效果,本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大居为研究区域,人为对该区域河网水系中的9条典型河段进行水生态系统构建,对建设后的水质、生物群落变化、居民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价... 为探究经典生物操纵理论在新建城区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实践效果,本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大居为研究区域,人为对该区域河网水系中的9条典型河段进行水生态系统构建,对建设后的水质、生物群落变化、居民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价河道生态治理效果。结果显示,采用经典生物操纵理论,构建以“肉食性鱼类-大型枝角类-水生植物”为优势生物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对罗店大居治理河段水质、生态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生态治理后,水体氨氮(NH_(3)-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等指标均能够维持在Ⅲ~Ⅳ类水,透明度维持在60~90 cm,沉水植物覆盖率达70%以上,浮游动物多样性和生物量明显增多;河道对NH_(3)-N、TP和COD_(Mn)的削减量分别达到245.88 kg/a、39.15 kg/a和488.25 kg/a;周边居民对河道治理效果较为满意。本研究河道实现了水环境治理的目标,研究成果对新建城区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城区河道 经典生物操纵 生态治理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fluctu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Babao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6
16
作者 NING Lixin CHENG Changxiu SHEN Sh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9期1475-1490,共16页
The Babao River Basin is the "water tower"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The combination of vulnerable ecosystems and inhospitable natural environments substantially restricts the existence of humans and the sust... The Babao River Basin is the "water tower"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The combination of vulnerable ecosystems and inhospitable natural environments substantially restricts the existence of human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Soil temperature(ST) is a critical soil variable that could affect a series of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oil processes,which is the guarantee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vegetation growth in this region.To measure the temporal vari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of ST fluctuation in the Babao River Basin,fluctuation of ST at various depths were analyzed with ST data at depths of 4,10 and 20 cm using class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permutation entropy.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re are variations of ST at different depths,although ST followed an obvious seasonal law.ST at shallower depths is higher than at deeper depths in summer,and vice versa in winter.The difference of ST between different depths is close to zero when ST is near 5℃ in March or –5℃ in September.2) In spring,ST at the shallower depths becomes higher than at deeper depths as soon as ST is above –5℃;this is reversed in autumn when ST is below 5℃.ST at a soil depth of 4 cm is the first to change,followed by ST at 10 and 20 cm,and the time that ST reaches the same level is delayed for 10–15 days.In chilling and warming seasons,September and February are,respectively,the months when ST at various depths are similar.3) The average PE values of ST for 17 sites at 4 cm are 0.765 in spring > 0.764 in summer > 0.735 in autumn > 0.723 in winter,which implies the complicated degree of fluctuations of ST.4) For the variation of ST at different depths,it appears that Max,Ranges,Average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ST decrease by depth increments in soil.Surface soil is more complicated because ST fluctuation at shallower depths is more pronounced and random.The average PE value of ST for 17sites are 0.863 at a depth of 4 cm > 0.818 at 10 cm > 0.744 at 20 cm.5) For the variation of ST at different elevations,it appears that Max,Ranges,Average,Standard Deviation and ST fluctuatio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at the same soil depth.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vation,the decrease rates of Max,Range,Average,Standard Deviation at 4 cm are –0.89℃/100 m,–0.94℃/100 m,–0.43℃/100 m,and –0.25℃/100 m,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is correl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6)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E values of ST at depths of 4,10 and 20 cm can easily be found.This finding implies that temperature can easily be transmitted within soil at depths between 4 and 20 cm.7) For the variation of ST on shady slope and sunny slope sides,it appears that the PE values of ST at 4,10 and 20 cm for 8 sites located on shady slope side are 0.868,0.824 and 0.776,respectively,whereas they are 0.858,0.810 and 0.716 for 9 sites located on sunny slope 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temperature spatial-temporal fluctuation class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permutation entropy Babao River Basin
原文传递
汉唐时期交趾地区红河水道与长州政治势力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信业 《海洋史研究》 2023年第1期28-48,共21页
对于7世纪前后的红河三角洲平原来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交趾地区的政治、经济重心由红河东岸的北宁平原,转移到了红河西岸河内地区,这种转变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从两汉到隋唐的10个世纪中,以红河平原为中心的交趾地区基本在汉... 对于7世纪前后的红河三角洲平原来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交趾地区的政治、经济重心由红河东岸的北宁平原,转移到了红河西岸河内地区,这种转变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从两汉到隋唐的10个世纪中,以红河平原为中心的交趾地区基本在汉唐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中央王朝对交趾地区的同质化管理,加快了该地区与内地之间的整体发展步伐,而南海贸易交通网络的开辟,又推动红河平原与外部世界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交趾地区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 商业贸易 政治势力 文化交流 红河三角洲 外部世界 中央王朝 交通网络
下载PDF
当代服装纹样设计方式探析——以山海经异兽形象为例
18
作者 林瑜 林竟路 《设计》 2023年第21期1-3,共3页
通过以“山海经传统”为中心的异兽形象,反思当代服装纹样设计方式。从创作技法、功能内涵两方面探讨“山海经异兽形象”之美,着重分析其内蕴的奇幻思维,论述其设计价值。而后对异兽形象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进而总... 通过以“山海经传统”为中心的异兽形象,反思当代服装纹样设计方式。从创作技法、功能内涵两方面探讨“山海经异兽形象”之美,着重分析其内蕴的奇幻思维,论述其设计价值。而后对异兽形象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进而总结山海经异兽形象与当代服装纹样设计的相通性。该研究可为当代服装纹样设计方式提供一个可借鉴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异兽形象 奇幻思维 设计价值 服装纹样 设计方式
下载PDF
经史互通:朱子《春秋》学思想探析--以《左传》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王新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经史关系是理解朱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一环,朱子立足于其“义理”之正的根本立场,以先经后史、经史互通作为理解经史关系的基本方式,在肯定经学大义的基础之上,重视史学的功能与价值,二者收摄在圣人“义理”的大框架之下,共同组成朱子完整... 经史关系是理解朱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一环,朱子立足于其“义理”之正的根本立场,以先经后史、经史互通作为理解经史关系的基本方式,在肯定经学大义的基础之上,重视史学的功能与价值,二者收摄在圣人“义理”的大框架之下,共同组成朱子完整的学问结构——朱子之《春秋》学即具备此特征。朱子肯定《左传》的史学价值,并根据圣人《春秋》大义而批评其“义理”之失,在严守《春秋》经学本位的同时,也为史学树立了高标准。在《春秋》学上,朱子的经史互通思想得到了绝佳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经史 义理 《春秋》 《左传》
下载PDF
广固城五龙口位置新考
20
作者 丁新宇 《史志学刊》 2023年第1期19-29,共11页
十六国时期,广固城的五龙口曾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地方政权存亡的依托。由于城池废弃、以讹传讹等原因,五龙口位置失传。传统观点认为的广固城西南山口并不是五龙口的实际位置,广固城遗址的北、西、南三面也都没有完全符合记载... 十六国时期,广固城的五龙口曾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地方政权存亡的依托。由于城池废弃、以讹传讹等原因,五龙口位置失传。传统观点认为的广固城西南山口并不是五龙口的实际位置,广固城遗址的北、西、南三面也都没有完全符合记载的位置,学者推测的河流交汇处也不符合五龙口的特征。根据广固城现存遗址和周围地理环境的推测,只有遗址东侧废弃河道的大坝处符合典籍所载五龙口的特征和作用。五龙口就在今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窑头村与曹家庄之间的夯土大坝处。石虎、慕容恪、刘裕等人,就是凭借堵塞此处河道攻克了广固城,进而占领了山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固城 五龙口 位置 河流 典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