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ice Emergency Commitment Powers in Cases of Persons Experiencing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Public Spaces”: Review of the Commitment Process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Comparison to the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1
作者 Albert Mark Essaw Coleman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1年第4期219-228,共10页
Police emergency commitment powers for detention of persons in the community perceived to be seriously mentally ill for further specialist examination in a designated facility have always raised interest in medical an... Police emergency commitment powers for detention of persons in the community perceived to be seriously mentally ill for further specialist examination in a designated facility have always raised interest in medical and legal circ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tail the police commitment procedure in England and Wales, as dictated by the mental health act of 1983 (MHA 1983) amended in 2007 (MHA 2007);and compare this with similar legal provisions as prevails under current state mental health statu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The comparative review of the commitment processes in England and Wales to that of the USA reveals that the process in England and Wales seeks to primarily ensure that persons with mental disorder (PWMD) in crisis are directed to a specialist hospital for evaluation and appropriate specialist care. In the USA such persons in a good number of cases may end up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due to application of the “dangerousness” standard. Additionally whereas in England and Wales the commitment law is uniform in law and application, the federal system in the USA is such that the commitment law may have minor variations depending on the individual states. The minor variation in state commitment laws may engender a situation where the commitment law in England and Wales may seem relatively equitable and just towards PWMD in crisis, compared to the state commitment laws in the U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ly Disordered Persons Public Places POLICE Emergency commitment Powers Evaluation law/Statutes
下载PDF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Industr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2
作者 于立 徐志伟 徐洪海 《China Economist》 2016年第5期72-82,共11页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industry achieved dazzling development over the years, but not much research has been devoted to this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etive of competition poli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dustri...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industry achieved dazzling development over the years, but not much research has been devoted to this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etive of competition poli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industry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We intend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l) Why is the high-speed railway industry not an industry of natural monopoly? Which segments of the industry have elements of natural monopoly? (2) At the level of corporate organization, what is the legal and economic rationale behind the patterns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undertakings evolving from government-affiliated enterprises to special legal person enterprises and then shareholding companies? (3)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to the high-speed railway industry. Our conclu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ition policy are worth referencing for similar industries such as electric powe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water and gas supp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industry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pecial legal person enterprise applicability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下载PDF
Chinese Experts Call for the Making of "Anti-Monopoly Law
3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0年第6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Chinese Experts Call for the Making of anti-monopoly law
下载PDF
Committed to Law
4
《ChinAfrica》 2018年第4期2-2,共1页
When Xi Jinping stood at the podium, placed his left hand on the newly amended Constitution, raised his right hand in a fist of solidarity and took the public oath of allegiance to the Consti- tution in the Great Hall... When Xi Jinping stood at the podium, placed his left hand on the newly amended Constitution, raised his right hand in a fist of solidarity and took the public oath of allegiance to the Consti- tution in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on March 17, it not only signaled the beginning of his second term as the Chinese presid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itted to law NPC CPC
下载PDF
被害人承诺语境下专断医疗行为的刑法评价
5
作者 李学良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被害人承诺被认为是一项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在医疗行为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承担了这一角色,阻断了正当医疗行为的违法性。但专断医疗行为是未履行或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在没有取得患者有效同意的情况下实施的治疗行为,该行为不具有适法性... 被害人承诺被认为是一项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在医疗行为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承担了这一角色,阻断了正当医疗行为的违法性。但专断医疗行为是未履行或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在没有取得患者有效同意的情况下实施的治疗行为,该行为不具有适法性。从规范评价的角度专断医疗行为确实为法秩序所认可的正当行为,但从事实层面出发专断医疗行为是医护人员未取得患者同意施加的伤害他人身体的存有故意的行为,专断医疗行为结果的正当、合理并不能够改变其行为性质的非法性。事实上,医疗行为本身是一个“被评价过”的规范概念,其内涵是经患者同意的治疗行为,医疗行为与专断医疗行为是相对立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断医疗行为 刑法评价 知情同意 被害人承诺
下载PDF
法治一体建设视域中的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章志远 赖楚琳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42-56,共15页
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是一项试验于地方,由中央推广至全国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视域中,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具有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助推营商环境优化的功能价值。然而,行政许可告知... 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是一项试验于地方,由中央推广至全国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视域中,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具有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助推营商环境优化的功能价值。然而,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度的实施内含合法性危机,存在法律属性不明确、上位法规定不完善和信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未来,在行政许可法修订时应将告知承诺制确立为行政许可的重要实施程序,并从明确告知承诺制的适用范围、强化告知承诺制的监管手段和厘清告知承诺制的法律责任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告知承诺制实施的制度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一体建设 告知承诺制 行政审批改革 行政许可法
下载PDF
网络暴力致人自杀刑法规制的理性探讨与路径修正——基于对网络暴力生成与发展机制的思考
7
作者 胡江 李康明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网络暴力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会导致受害人自杀的危害后果。事实层面,网络暴力致人自杀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价值层面,网络暴力致人自杀具备客观归责的正当依据,理应纳入刑法规制范围。现行刑法对网络暴力致人自杀的... 网络暴力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会导致受害人自杀的危害后果。事实层面,网络暴力致人自杀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价值层面,网络暴力致人自杀具备客观归责的正当依据,理应纳入刑法规制范围。现行刑法对网络暴力致人自杀的刑法规制存在片面性和滞后性,难以有效发挥刑法在规制网络暴力致人自杀中的规范价值。基于网络暴力形成过程中责任主体的功能性差异,对网络暴力致人自杀的刑法规制研究应当从网络暴力行为主体和平台责任两个方面进行路径完善。合理限缩表层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的刑法规制范围,将其限定为网络暴力信息生成阶段中的初始发布者、后续加工发布者和网络暴力信息发展阶段中对信息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推波助澜者。应对网络平台刑事责任认定条件进行合理修正,废除行政前置入罪程序,明确网络平台在网络暴力活动中的事前审核和事中监管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受害人自杀 形成机制 刑法规制 责任主体
下载PDF
生物刑法的保护法益与规范调适 被引量:1
8
作者 魏佳轩 陈晓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
生物犯罪的范围长期面临着一定的争议,其根源在于未能厘清生物刑法的保护法益。我国生物刑法规范保护法益定位不明,同时在对生物犯罪治理方面,仍沿用传统刑法规制手段与思路。生物刑法的保护法益应为生物安全法益,而非生态法益。生物安... 生物犯罪的范围长期面临着一定的争议,其根源在于未能厘清生物刑法的保护法益。我国生物刑法规范保护法益定位不明,同时在对生物犯罪治理方面,仍沿用传统刑法规制手段与思路。生物刑法的保护法益应为生物安全法益,而非生态法益。生物安全法益包含个体法益与超个体法益两个层级。基于生物安全法益观,我国生物刑法规范应当作出适当调整,具体包括创设生物安全“风险犯”、将生物刑法从环境刑法中剥离、加强生物科技风险预防类犯罪和单位生物犯罪立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刑法 生物安全法益 风险犯 单位生物犯罪
下载PDF
企业刑事合规的刑事法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志祥 李昊天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对企业刑事合规法律效果的讨论不能脱离刑事实定法的规定。在实体法层面,企业事前的刑事合规可以通过阻却对单位犯罪意志的认定否定单位犯罪的成立。企业事后的刑事合规虽不能阻却单位犯罪的成立,但可以作为反映行为人预防必要性降低的... 对企业刑事合规法律效果的讨论不能脱离刑事实定法的规定。在实体法层面,企业事前的刑事合规可以通过阻却对单位犯罪意志的认定否定单位犯罪的成立。企业事后的刑事合规虽不能阻却单位犯罪的成立,但可以作为反映行为人预防必要性降低的酌定从宽量刑情节。且在“双罚制”的背景下,这一从宽量刑情节理应能够惠及单位和单位中的自然人。在程序法层面,当企业事前的刑事合规阻却了单位犯罪的成立,单位成员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理应被作为自然人犯罪加以追诉。企业事后的刑事合规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具有不同的效果。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阶段,其不能直接导致案件的撤销;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除符合酌定不起诉条件的案件可以不起诉外,对其他案件必须提起公诉;在法院审判阶段,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出从轻、减轻甚至免予刑事处罚的裁判,但不能作出无罪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刑事合规 法律效果 实体法 程序法 单位犯罪
下载PDF
资本市场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实施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政燕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9,共15页
《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发布实施后,资本市场行政和解制度试行结束,开始推行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制度实施过程中,除遵循制度内容和立法理念外,仍需在明晰当事人承诺执法特征的基础上,立足市场实际,着力提升执... 《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发布实施后,资本市场行政和解制度试行结束,开始推行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制度实施过程中,除遵循制度内容和立法理念外,仍需在明晰当事人承诺执法特征的基础上,立足市场实际,着力提升执法效率和透明度。当事人承诺的“柔性执法”、所采取措施的综合性及不认定当事人违法行为,使其呈现独有的执法特征。案件处理过程中,应注重及时用承诺金赔偿投资者、对当事人履行承诺情况的监督以及执法信息的适度公开。承诺认可协议是否属于行政协议影响着该类争议受到司法审查时应当适用哪种标准,而其作为行政协议进入司法审查程序,会对行政执法及监督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 涉嫌证券期货违法行为 承诺金 行为承诺 承诺认可协议
下载PDF
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浅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冬冬 何云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5-76,84,共3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不当以及法律意识淡薄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大学生违法犯...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不当以及法律意识淡薄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违法犯罪 原因
下载PDF
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监管制度及其实施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兴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60,共8页
信用承诺是一项重要的信用制度,也是信用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全面深入推行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监管,学界对此尚缺乏应有的关注。从开展领域、监管方式等视角对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监管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发现覆盖领... 信用承诺是一项重要的信用制度,也是信用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全面深入推行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监管,学界对此尚缺乏应有的关注。从开展领域、监管方式等视角对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监管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发现覆盖领域不全、过于重视事前监管等问题。从监管主体和监管时序两个维度进行深层探析,可以进一步厘清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监管覆盖的事项。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监管制度的有效实施还需要理论补强,包括重新构造多层次的信用法理念、实现行业监管法与领域监管法的理论分野、完善信用监管主体理论等。同时,要对告知承诺、“X+”承诺、退出信用承诺、信用修复承诺、信用承诺参与主体等制度进行创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信用承诺 信用监管 信用法
下载PDF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尚坤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7,共4页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城市刑事案件的发案率与流动人口数量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导致流动人口犯罪有多方面的因素。针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改革流动人口管理体制,转...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城市刑事案件的发案率与流动人口数量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导致流动人口犯罪有多方面的因素。针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改革流动人口管理体制,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二是从制度层面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只有二者兼顾,预防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违法犯罪 公安机关 人口管理
下载PDF
体育竞技的正当化事由及其诉讼证明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燕玲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正当化事由是维护体育竞技活动公正的天平,刑法介入体育竞技活动的危险状况或危害结果时应坚持谦抑性精神。立足于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体育竞技伤害行为的正当化根据为被害人承诺理论,在立法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从承诺主题、承... 正当化事由是维护体育竞技活动公正的天平,刑法介入体育竞技活动的危险状况或危害结果时应坚持谦抑性精神。立足于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体育竞技伤害行为的正当化根据为被害人承诺理论,在立法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从承诺主题、承诺时间、承诺主体、承诺真实性、承诺表示和认识等方面加以严格认定。在被害人承诺的刑事诉讼证明上,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控方始终承担证明有罪的责任,且证明标准应为定罪标准,而辩方为盖然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正当化事由 证明责任 被害人承诺 体育竞技
下载PDF
艾滋病、小偷与立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姜爱林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5-33,共9页
“艾滋小偷”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艾滋小偷”对他人的种种不法伤害,是 现阶段一种新的违法行为,造成实际传染后果的应当构成犯罪。“艾滋小偷”不仅犯有盗窃罪,同 时又伴有吸毒、贩毒、嫖娼、敲诈、抢劫等多种犯罪。我... “艾滋小偷”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艾滋小偷”对他人的种种不法伤害,是 现阶段一种新的违法行为,造成实际传染后果的应当构成犯罪。“艾滋小偷”不仅犯有盗窃罪,同 时又伴有吸毒、贩毒、嫖娼、敲诈、抢劫等多种犯罪。我国应尽快修改和完善《刑法》、《看守所条 例》、《强制戒毒法》、《传染病防治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早日出台《艾滋病防治条例》,以便统 一监管和及时惩治各类艾滋病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小偷 违法犯罪 立法建议
下载PDF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构成要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文华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86,共5页
现行刑法实施以来,有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犯罪的构成要件的争议一直未断,例如"明知故犯"、共同过失、环境污染行为与危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单位作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体存在的问题、刑法是否应当设立该罪的危险犯以及相关... 现行刑法实施以来,有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犯罪的构成要件的争议一直未断,例如"明知故犯"、共同过失、环境污染行为与危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单位作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体存在的问题、刑法是否应当设立该罪的危险犯以及相关的刑事政策等。厘清这些问题对惩治和预防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刑法理论与实践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明知故犯” 共同过失 因果关系 单位过失犯罪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是承诺性法律责任——《公司法》第五条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惠婷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68-72,共5页
我国2006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五条对企业社会责任做出了规定,但对该规定的理解始终存在着道德责任说与法律责任说之争。在明确争议话题是一种关于法律解释的实然性判断前提下,无论采取语法解释、系统解释还是历史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 我国2006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五条对企业社会责任做出了规定,但对该规定的理解始终存在着道德责任说与法律责任说之争。在明确争议话题是一种关于法律解释的实然性判断前提下,无论采取语法解释、系统解释还是历史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解释结果是:《公司法》第五条所言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承诺性法律责任,该责任在标准上高于法定责任,以企业自主承诺为承担方式,以通过认证从而获得消费者认同为对价,通过信息披露制度接受政府与社会监督。引入承诺性法律责任的概念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一方面满足了企业社会责任无法由法律确定具体标准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企业社会责任 法律责任 承诺性法律责任
下载PDF
关于农产品出口补贴零承诺的法律制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玉梅 王平达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1-196,共6页
农产品补贴是世界各国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一种基本政策手段,如果发达国家继续使用过高的补贴用于本国的农产品出口,那么势必会进一步降低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这里主要明确WTO有关农产品出口补贴的具体规定、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 农产品补贴是世界各国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一种基本政策手段,如果发达国家继续使用过高的补贴用于本国的农产品出口,那么势必会进一步降低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这里主要明确WTO有关农产品出口补贴的具体规定、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有关农产品出口补贴的具体法律规定、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补贴零承诺产生的负影响,提出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补贴零承诺法律制度构建合理建议,以期对我国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协议 出口补贴零承诺 法律制度构建
下载PDF
民事枉法裁判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德法 孔德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68,共4页
民事枉法裁判罪是刑法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的一个问题。该罪存在于从案件立案受理至执行的整个民事审判活动中,甚至包括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活动,法院调解和民事抗诉没有该罪存在的空间。参与民事审判活动并有审判权的审判人员相互间可以构... 民事枉法裁判罪是刑法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的一个问题。该罪存在于从案件立案受理至执行的整个民事审判活动中,甚至包括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活动,法院调解和民事抗诉没有该罪存在的空间。参与民事审判活动并有审判权的审判人员相互间可以构成共同犯罪,无特定身份者也可成为民事枉法裁判罪的共犯。应当以科学的罪数理论分析认定和解决民事枉法裁判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枉法裁判 存在范围 共同犯罪 罪数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与我国刑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昌学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3-71,共9页
市场经济依赖于社会信用 ,信用支持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由此 ,信用入法而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 ,由于缺乏信用 ,以致造成经济和社会秩序长期混乱。面对我国现实和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 ,我国刑法应当从总则到分则... 市场经济依赖于社会信用 ,信用支持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由此 ,信用入法而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 ,由于缺乏信用 ,以致造成经济和社会秩序长期混乱。面对我国现实和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 ,我国刑法应当从总则到分则对危害信用的犯罪行为作出协调性的全面规制 ,以便与社会道德、其它法律规范形成管理社会、推进文明、发展经济的强大合力 ,造福于公众和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社会信用 刑法 犯罪行为 法律地位 信用条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