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wards a Classification of Left Commo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Based on Triplanar Phlebography
1
作者 Raymond Englund 《Surgical Science》 2017年第1期19-26,共8页
Introduction: There is currently no consistent classification of the extent of left commo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s such that clinicians working in the area have a common terminology. Hypothesis: To create a c... Introduction: There is currently no consistent classification of the extent of left commo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s such that clinicians working in the area have a common terminology. Hypothesis: To create a classification of left commo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based on the end point of triplanar pelvic phlebogrpahy. Methods: Based on 61 consecutive patients found to have left commo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on triplanar phlebography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f venous diseas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symptomat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used to create a classification of left commo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Treatment of left commo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was also retrospec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aging. Results: The following classification was arrived at: Stage 0, no compression and no intraluminal fibrous bands;Stage 1, evidence of compression by surrounding anatomical structures with or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fibrous bands;Stage 2: evidence of compression with or without fibrous bands as evidenced by cross-pelvic collaterals;Stage 3: compression of the left common iliac vein. Fibrous bands replaced by localised occlusion, with collateralisation and no involvement of adjacent venous segments;Stage 4a: as for Stage 3 but with the addition of thrombotic involvement of adjacent venous segments;Stage 4b: as for Stage 4a but with involvement of distal venous segments, femoral and popliteal. Stages 3, 4a or 4b correlated well with clinical presentations of DVT, PE, venous ulceration, vulval or cross-pelvic collaterals, ipsilateral limb swelling and claudication. The presence of varicose veins or recurrent varicose veins was a common finding amongst all groups. Conclusion: Acceptance of this classification system would provide a common terminology to allow more transparent assessment of modalities of treatment for this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 Thurner Syndrome Left commo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VENOUS COLLATERALS VENOUS Hypertensive Disease Cross-Pelvic COLLATERALS VARICOSE veinS
下载PDF
Double Pulmonary Embolism and Left Common Iliac Vein Thrombosis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a Case Report
2
作者 Yue LI Manhua CUI Ying XU Bingyu HUANG Junmin LIN Yingli L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2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肺动脉 栓塞 IVF-ET 低分子量肝素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在下腰椎前髂血管解剖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蒲清平 郭涛 +1 位作者 施向春 田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86-1792,共7页
目的应用CT血管成像探究下腰椎前方髂血管分布,为下腰椎前方入路手术提供血管解剖学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行腹部CT血管成像男、女性患者影像资料各100例,进行观察、测量研究;(1)观察记录腹主动脉分叉点... 目的应用CT血管成像探究下腰椎前方髂血管分布,为下腰椎前方入路手术提供血管解剖学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行腹部CT血管成像男、女性患者影像资料各100例,进行观察、测量研究;(1)观察记录腹主动脉分叉点及髂总静脉汇合点位置分布;(2)测量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夹角顶点到L_(5)~S_(1)椎间隙上缘距离,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内侧缘之间位于L_(5)~S_(1)椎间隙上缘、下缘的距离。结果(1)腹主动脉分叉点平L_(4)椎体男性占64%、女性占68%。髂总静脉汇合点平L4椎体男性占42%、女性占46%,平L_(4-5)椎间隙男性占40%、女性36%。(2)腹主动脉分叉角男性:(51.45±9.21)°,女性:(50.51±7.92)°;髂总静脉汇合角男性:(58.82±11.81)°,女性:(61.88±11.97)°;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夹角男性:(64.81±11.77)°,女性:(67.21±11.58)°。(3)髂总静脉汇合点平L4椎体、L_(4~5)椎间隙、L_(5)椎体时:(1)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夹角顶点到L_(5)~S_(1)椎间隙上缘距离分别为:(26.51±8.11)mm、(16.18±6.70)mm、(7.82±4.26)mm;(2)左髂总静脉、右髂总动脉内侧缘于L_(5)~S_(1)椎间隙上缘的距离分别为:(32.52±9.95)mm、(28.63±11.48)mm、(16.27±7.71)mm;(3)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内侧缘于L_(5)~S_(1)椎间隙下缘的距离分别为:(43.88±9.86)mm、(41.55±11.05)mm、(33.17±9.40)mm。(4)“髂血管三角”面积分别为:(486.32±246.26)mm^(2)、(263.94±178.47)mm^(2)、(85.49±71.45)mm^(2)。(5)L_(5)~S_(1)椎间隙手术窗分别为:(496.98±114.48)mm2、(488.89±127.69)mm_(2)、(344.32±166.63)mm^(2)。结论(1)腹主动脉分叉点、髂总静脉汇合点位置存在明显解剖变化;腹主动脉分叉点多平L_(4)椎体,髂总静脉汇合点多平L_(4)椎体及L_(4~5)椎间隙。(2)髂总静脉汇合点平L_(4)椎体时,此时下腰椎前拥有足够的血管安全区供手术操作;髂总静脉汇合点位平L_(4~5)椎间隙时,此时下腰椎前有一定的血管安全区供手术操作;髂总静脉汇合点平L_(5)椎体时,此时下腰椎前血管安全区无法满足手术操作。(3)髂总静脉汇合点平L_(4)椎体、L_(4~5)椎间隙时,前路L_(5)~S_(1)椎间隙均拥有足够的手术血管安全区,但血管安全区进行性缩小。术前CT血管成像检查明确血管安全区有助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髂总动脉 髂总静脉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基于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下腰椎侧方髂血管临床解剖学研究
4
作者 蒲清平 郭涛 +1 位作者 施向春 田晋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20-523,共4页
目的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探究下腰椎侧方大血管的解剖,为下腰椎侧方入路手术提供血管解剖学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行腹部大血管CT血管成像病人影像资料200例(男女各100例),进行相关观察、测量研究。(1)测... 目的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探究下腰椎侧方大血管的解剖,为下腰椎侧方入路手术提供血管解剖学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行腹部大血管CT血管成像病人影像资料200例(男女各100例),进行相关观察、测量研究。(1)测量下腰椎左侧方:左髂总动脉后缘与L4-L5椎间隙上、下缘后侧及L5-S1椎间隙上、下缘后侧之间的距离;(2)测量下腰椎右侧方:右髂总静脉后缘与L4-L5椎间隙上、下缘后侧及L5-S1椎间隙上、下缘后侧之间的距离;(3)计算下腰椎侧方髂血管走行安全区“髂血管梯形”面积;(4)将测量、计算结果进行男性、女性差异性比较。结果(1)下腰椎左侧方:左髂总动脉后缘与L4-L5椎间隙上缘、下缘后侧的距离:男性(38.17±3.49)mm、(35.39±3.92)mm,女性(34.53±2.84)mm、(31.60±3.32)mm;左髂总动脉后缘与L5-S1椎间隙上缘、下缘后侧的距离:男性(24.97±5.96)mm、(18.86±5.91)mm,女性(20.67±4.88)mm、(14.97±4.40)mm。(2)下腰椎右侧方:右髂总静脉后缘与L4-L5椎间隙上缘、下缘后侧的距离:男性(31.86±3.50)mm、(29.26±3.77)mm,女性(27.71±3.45)mm、(25.10±3.26)mm;右髂总静脉后缘与L5-S1椎间隙上缘、下缘后侧的距离;男性(21.92±4.63)mm、(17.59±4.81)mm,女性(18.17±4.90)mm、(14.62±3.43)mm。(3)下腰椎“髂血管梯形”(左髂总动脉、L4-L5椎间隙上缘、L5-S1椎间隙下缘、下腰椎后侧缘围成)面积左侧:男性(1146.95±206.34)mm^(2)、女性(956.63±143.79)mm^(2)。右侧:男性(955.38±188.50)mm^(2)、女性(816.25±135.48)mm^(2)。以上指标男女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腰椎左侧方“髂血管梯形”面积明显大于右侧方“髂血管梯形”面积,且下腰椎左侧方髂总动脉靠髂总静脉之后,血管损伤风险低于右侧方,因此,若左右侧方入路均满足手术需求时,建议选择下腰椎左侧方入路。下腰椎侧方入路手术术前完善下腰椎前大血管CT血管成像,明确下腰椎左、右侧方髂血管走行,据此制定可靠规避血管损伤的手术入路方案,可有效避免血管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解剖学 局部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腹主动脉 髂总动脉 髂总静脉
下载PDF
基线增强CT联合临床资料预测非典型左髂总静脉受压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模型构建
5
作者 陈德华 刘子蔚 +4 位作者 蔡志平 黄绍怀 徐峰 邓凌达 胡秋根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29-835,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基线增强CT联合临床资料的非典型左髂总静脉(LCIV)受压患者诊治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2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首次诊治为非典型LCIV的患者共137例,且诊治期间均... 目的探讨基于基线增强CT联合临床资料的非典型左髂总静脉(LCIV)受压患者诊治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2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首次诊治为非典型LCIV的患者共137例,且诊治期间均未接受药物或物理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通过随访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无DVT组(n=41)和DVT组(n=96),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CT征象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非典型LCIV继发DVT的发生率为70%(96/137)。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CIV最小短径、右髂总静脉最小短径、LCIV受压比例、下腰椎前曲角、下肢症状、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为非典型LCIV继发DVT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DP(OR=1.05,95%CI:1.01~1.1,P=0.002)、下肢症状(OR=12.59,95%CI:2.78~57.12,P<0.001)及LCIV受压比例(OR=1.05,95%CI:1.01~1.09,P=0.02)为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FDP、下肢症状、LCIV受压比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26及0.827。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21,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79%及78.05%。结论非典型LCIV继发DVT发生率较高,FDP、下肢症状、LCIV受压比例为其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联合3个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为非典型LCIV继发DVT患者提供个性化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左髂总静脉受压 深静脉血栓 增强CT 风险模型
下载PDF
髂总静脉隔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吕伯实 朱继明 +1 位作者 董法和 张源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用68具成人尸体观察测量了髂总静脉间隔,左、右髂总静脉隔.结果:髂总静脉间隔出现率为96.55%(66例),左髂总静脉隔出现率为71.05%(38例),其横径男5.36±0.88(1.00~14.02)mm;女4.18±1.30(0.62~9.32)mm.右髂总静脉隔无1例存在.... 用68具成人尸体观察测量了髂总静脉间隔,左、右髂总静脉隔.结果:髂总静脉间隔出现率为96.55%(66例),左髂总静脉隔出现率为71.05%(38例),其横径男5.36±0.88(1.00~14.02)mm;女4.18±1.30(0.62~9.32)mm.右髂总静脉隔无1例存在.文内对髂总静脉隔的存在与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态学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总静脉隔 下肢 静脉曲张 应用 解剖
下载PDF
髂总静脉汇合点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3 位作者 丁自海 王跃力 游永刚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为经腹膜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提供腰椎前方血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防腐固定尸体标本及120例腰椎MRI断层数据,观察下腰椎区域髂总静脉的解剖学特点;根据腰椎前方血管的断层图片判断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对应椎体的位置;L5~S1... 目的:为经腹膜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提供腰椎前方血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防腐固定尸体标本及120例腰椎MRI断层数据,观察下腰椎区域髂总静脉的解剖学特点;根据腰椎前方血管的断层图片判断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对应椎体的位置;L5~S1前方左髂总静脉对应椎间盘的位置。结果:CCIV的位置范围从L4椎体到S1椎体,相对恒定,主要分布在L5及L5~S1椎间隙(二者占87.5%);左髂总静脉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进入L5~S1椎间盘的难易程度,88.3%左髂总静脉位于L5~S1椎间盘30°~90°的位置。结论:CCIV存在较大的变异,微创前路经腹膜手术在下腰椎损伤大血管的危险性主要来自髂总静脉汇合点及左侧髂总静脉对应椎体的位置,因此强调术前的MRI检查来判断髂总静脉的位置,评价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髂总静脉 前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抗凝血酶Ⅲ在髂总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迟国庆 王斌 +1 位作者 史瑞娜 宋文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8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抗凝血酶Ⅲ在髂总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形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髂总静脉狭窄患者120例,根据病人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n=60)和无DVT组(n=60),检测血中...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抗凝血酶Ⅲ在髂总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形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髂总静脉狭窄患者120例,根据病人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n=60)和无DVT组(n=60),检测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抗凝血酶Ⅲ的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抗凝血酶Ⅲ水平在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髂总静脉狭窄合并DVT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DVT组,叶酸、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于无DVT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抗凝血酶Ⅲ呈负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ROC曲线分析中,同型半胱氨酸在合并DVT诊断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界值取14.00μmol/L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76.7%。叶酸在合并DVT诊断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界值取8.17mmol/L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81.7%。抗凝血酶Ⅲ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界值取79.0%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80.0%。三者联合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3%和75.0%。联合检测分别与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抗凝血酶Ⅲ比较的面积差异为0.082、0.146和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抗凝血酶Ⅲ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髂总静脉狭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能力,在DVT的早期筛查中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抗凝血酶Ⅲ 髂总静脉狭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经导管局部灌注紫杉醇模拟药物涂层球囊预防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鲁景元 徐文健 +1 位作者 施万印 顾建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模型。观察模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对髂总静脉狭窄段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取20头幼龄、健康、雄性小型猪实施静脉全身麻醉后,以过大球囊损伤小型猪髂总静脉建立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 目的建立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模型。观察模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对髂总静脉狭窄段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取20头幼龄、健康、雄性小型猪实施静脉全身麻醉后,以过大球囊损伤小型猪髂总静脉建立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双球囊封堵灌注紫杉醇处理狭窄段静脉,对照组不进行此操作。术前及术后2周抽取静脉血,术前及术后2月静脉造影及观察狭窄段静脉病理切片。比较2组小型猪肝肾功能指标、髂总静脉管腔内径及管壁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 17头小型猪存活至实验终点。实验组(n=9)与对照组(n=8)术后2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3.74±1.24)mm]与对照组[(2.25±1.41)mm]术后2月管腔内径对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镜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处理段髂总静脉内膜、中膜均增厚,且对照组增厚更明显。结论过大球囊扩张小型猪髂总静脉,制备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模型可行;经导管局部灌注紫杉醇对小型猪肝肾功能影响不大;模拟DCB可减轻小型猪髂总静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动物模型 髂总静脉狭窄 紫杉醇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Nuances of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t L5-S1:Three case reports 被引量:1
10
作者 Chirag A Berry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1年第6期445-455,共11页
BACKGROUND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s a mini-open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that uses a wide corridor between the left psoas muscle and the aorta above L5.This approach avoids the limitations of lateral lumbar ... BACKGROUND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s a mini-open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that uses a wide corridor between the left psoas muscle and the aorta above L5.This approach avoids the limitations of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is considered less invasive than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nd is similarly effective for indirect decompression and improving lordosis while maintaining a low complication profile.Including L5-S1,when required,adds to these advantages,as this allows single-position surgery.However,variations in vascular anatomy can affect the ease of access to the L5-S1 disc.The nuances of three different oblique anterolateral techniques to access L5-S1 for interbody fusion,namely,left-sided intra-bifurcation,left-sided pre-psoas,and right-sided pre-psoas approaches,are illustrated using three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CASE SUMMARY Cases of thre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ultilevel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ncluding L5-S1,using on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techniques,are described.All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symptomatic degenerative lumbar pathology and failed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prior to surgery.The anatom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affected the decisions to utilize each approach are discussed.The pros and cons of each approach are also discussed.A parasagittal facet line objectively ass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ft common iliac vein and the L5-S1 disc and assists in choosing the approach to L5-S1.CONCLUSION Oblique retroperitoneal access to L5-S1 in the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is possible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The choice of approach to L5-S1 may be individualized based on a patient’s vascular anatomy using preoperative imaging.While most surgeons will rely on their experience and comfort level in choosing the approach,this article elucidates the nuances of each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repsoas approach Anterior to psoas common iliac vein Iliolumbar vein Case report
下载PDF
髂总静脉汇合点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伟 丁自海 +6 位作者 周兵 詹俊峰 董玉科 汪坤菊 杨林林 彭浩 王明炎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及其周围结构与腰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为腹腔镜前路腰椎间盘入路的选择提供血管解剖依据。方法:对36具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与测量,并分析各测量值在性别、年龄间的差异。结果:CCIV的平均高度... 目的:观察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及其周围结构与腰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为腹腔镜前路腰椎间盘入路的选择提供血管解剖依据。方法:对36具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与测量,并分析各测量值在性别、年龄间的差异。结果:CCIV的平均高度为(2.02±1.42)cm,其夹角为(77.08±20.98)°,其高度越大,夹角越小。左髂静脉较恒定的位于髂间三角左侧内面;左髂总静脉(LCIV)比右髂总静脉更斜行地汇入下腔静脉。各测量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IV变异较大,LCIV较恒定的位于髂间三角左侧内面。腹腔镜腰椎间盘手术时应注意两者的特点,并应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术前评估,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总静脉汇合点 血管解剖 腹腔镜前入路
下载PDF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髂总静脉狭窄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丁殿柱 李计宽 +2 位作者 杨永宾 唐雷 石晓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评价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对髂总静脉狭窄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髂总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DVT组(n... 目的评价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对髂总静脉狭窄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髂总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DVT组(n=82)和无DVT组(n=82)。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记录血液学指标,包括血清25-(OH)D水平、D-二聚体(D-D)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血清25-(OH)D水平与髂总静脉狭窄并发下肢DVT患者其他血液学指标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DVT组患者的D-D水平、INR、Fib水平、MPV均明显高于无DVT组患者,DVT组患者的25-(OH)D水平明显低于无DVT组患者,PT、TT、APTT均明显短于无DV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PT、TT、APTT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D-D、INR、Fib、MPV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高、MPV水平高是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25-(OH)D水平高是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DVT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D水平、MPV、25-(OH)D水平均对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DVT具有预测价值(P<0.05)。以25-(OH)D>9.93 ng/ml作为预测的临界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597~0.878),对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DVT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3.09%和77.36%。结论髂总静脉狭窄患者血清25-(OH)D的表达下调是导致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此类患者发生下肢DVT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髂总静脉狭窄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测效能 危险因素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价值
13
作者 张家志 周云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3X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及声像学特征。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2例髂静脉受压患者23条下肢髂股静脉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扫查,观察血管及其周边结构、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等,... 目的: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及声像学特征。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2例髂静脉受压患者23条下肢髂股静脉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扫查,观察血管及其周边结构、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等,并将诊断结果与DSA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超声诊断髂静脉受压19条髂静脉,与DSA诊断符合率为82.6%(19/23):其中17例左侧髂静脉受压,1例右侧髂静脉受压,1例双侧髂静脉受压,2例髂静脉血管管径轻度狭窄(小于25%),2例因肥胖或肠腔气体过多导致髂静脉显示不清;8例血管完全闭塞,11例患者血管管径狭窄程度(与对侧髂静脉内径比较)超过50%。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作为一种无创伤、无禁忌证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价格低廉,可以反复进行检查,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载PDF
超声评价下肢慢性静脉疾病髂总静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天娇 李燕 +2 位作者 赵艳琴 毕伟 赵雅培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795-799,805,共6页
目的利用超声探讨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所致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对髂总静脉(CIV)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分析患肢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AP)临床分级与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河... 目的利用超声探讨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所致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对髂总静脉(CIV)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分析患肢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AP)临床分级与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15例(患肢211条)下肢CVD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患肢侧别将病例组患者分为L组(n=102)和R组(n=109),并根据CEAP临床分级及压迫治疗方案将病例组患肢分为3个亚组,即R-Ⅰ组(患肢38条),L-Ⅰ组(患肢29条);R-Ⅱ组(患肢39条),L-Ⅱ组(患肢37条);R-Ⅲ组(患肢32条),L-Ⅲ组(患肢36条)。另选取97例同期与病例组相匹配的下肢健康者为对照组,并分为对照R组88条和对照L组89条。结果病例组左侧和右侧CIV的最小直径、周长、面积、静脉血流量(VBF)均大于对照组,R组的最大直径大于对照R组(P<0.05)。右侧患肢的CEAP临床分级与年龄呈弱正相关(r=0.197,P<0.05)。左侧患肢的CEAP临床分级与BSA呈弱正相关(r=0.204,P<0.05),与左侧CIV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VBF呈弱正相关(r=0.254、0.225,P<0.05)。L-Ⅰ组与L-Ⅲ组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显示下肢CVD可影响CIV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且左侧患肢的CEAP临床分级与同侧CIV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慢性静脉疾病 髂总静脉 相关性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15
作者 黄玉龙 洪诗钗 +2 位作者 王剑城 陈艺辉 卢伟锋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5期9-12,共4页
目的总结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腔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14例PT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腔内治疗,统计并分析患者特点、手术信息及随... 目的总结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腔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14例PT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腔内治疗,统计并分析患者特点、手术信息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均具有明确的血栓形成史,为闭塞性病变,2例累及双侧下肢,10例累及左下肢,2例累及右下肢;4例超声提示存在深静脉瓣膜返流。手术情况为,2例未能通过病变,仅造影;5例因病变较长,流入道不佳,仅行球囊扩张;7例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各植入金属裸支2枚,其中1例因后扩支架致血管破裂植入补救性覆膜支架1枚。手术成功率、术后1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5.7%、91.7%,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等重大并发症,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随访结果为,1例术后1个月出现双下肢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再次行深静脉血栓吸栓和置管溶栓治疗;11例所有靶血管通畅,其中,7例行支架植入患者无支架断裂、移位、支架内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治疗应用于PTS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1年初级通畅率及安全性均较高。流入及流出道的充分评估、支架的选择和植入及有效的抗栓方案是决定PTS腔内治疗远期通畅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腔内治疗 髂总静脉 髂外静脉 股总静脉 股浅静脉
下载PDF
髂总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超声监测
16
作者 夏克良 吴晓艳 +2 位作者 董林森 宫泽光 刘克震 《前卫医药杂志》 2001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髂总静脉受压综合征结构形态及相应变化。方法 采用超声监测的方法对1997- 0 4~ 2 0 0 0 - 0 6所检 2 1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检患者有 16例经静脉造影进一步得到证实。 5例经超声反复监测确认。结果  2 1例中 ,男 1例女 2 0... 目的 探讨髂总静脉受压综合征结构形态及相应变化。方法 采用超声监测的方法对1997- 0 4~ 2 0 0 0 - 0 6所检 2 1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检患者有 16例经静脉造影进一步得到证实。 5例经超声反复监测确认。结果  2 1例中 ,男 1例女 2 0例 ,年龄 18~ 46岁。患者取仰卧位 ,自病痛部位沿血管解剖走行 ,顺序扫查 ,左侧髂总静脉受压 2 0例 ,其中双侧病变 2例 ,单纯右侧受压 1例 ,受压处静脉前后径最小 0 .45cm ,伴远心端不同程度附壁血栓形成 6例 ,均见程度不同静脉扩张 ,18例患者伴有静脉壁回声改变。结论 髂总静脉受压综合征行超声监测是无创、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总静脉受压综合征 超声检查 诊断 监测
下载PDF
双峰驼的髂总静脉和髂外静脉
17
作者 俞红贤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3年第2期12-14,共3页
采用血管内灌注颜料的方法解剖观察了双峰驼的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及其属支。髂总静脉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注入髂总静脉的侧支有旋髂深静脉。荐中静脉注入右髂总静脉。髂外静脉是后肢的静脉主干,其属支有旋股内侧静脉和阴部腹... 采用血管内灌注颜料的方法解剖观察了双峰驼的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及其属支。髂总静脉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注入髂总静脉的侧支有旋髂深静脉。荐中静脉注入右髂总静脉。髂外静脉是后肢的静脉主干,其属支有旋股内侧静脉和阴部腹壁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髂总静脉 髂外静脉 解剖
下载PDF
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者左髂总静脉受压的CTA研究
18
作者 沈莉 顾建平 +4 位作者 王书智 殷信道 卢铃铨 王丽萍 吴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9期3673-3675,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探讨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人群左髂总静脉受压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的13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下腹部增强扫描,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水平,采用多平面重建方法,显示并测...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探讨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人群左髂总静脉受压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的13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下腹部增强扫描,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水平,采用多平面重建方法,显示并测量两侧髂总静脉正交断面上的短径及面积。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正交断面上,左髂总静脉短径受压率为33.97%±2.01%,面积受压率为9.98%±1.49%,短径受压率明显高于面积受压率(t=9.586,P=0.000)。对左髂总静脉面积受压率进行统计分析,平均受压程度为9.98%,左髂总静脉受压大于25%的患者占16.92%(n=22),左髂总静脉受压大于50%的患者占3.85%(n=5),其中4例为女性。结论:在无下肢静脉疾病症状患者中,左髂总静脉明显受压(受压率>50%)者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髂总静脉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应用同种异体髂总静脉置换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移行区域血管的技术
19
作者 王开宇 石军 +8 位作者 赵静 王月 孙勇 黄桢雅 胡咏喆 吴广东 于里涵 徐光勋 卢倩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髂总静脉置换技术在胰腺癌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移行区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同种异体髂总静脉置换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髂总静脉置换技术在胰腺癌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移行区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同种异体髂总静脉置换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部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77岁,男性,主诉“上腹痛1个月,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胰腺癌并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均证实肿瘤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部,且术前三维重建图像测量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被侵犯长度为5.5 cm,术中测量门静脉断端与肠系膜上静脉断端距离为4.5 cm,切除肿瘤后不能直接进行血管吻合,经精准评估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同种异体髂总静脉置换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部手术。手术时间为11 h,术中出血量为400 mL。术后于ICU行常规治疗,第7天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常规监测肝功能变化,影像学检查监测重建门静脉系统血流。结果术后未发生胆瘘、胰瘘、出血、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学诊断:胰腺导管腺癌,中-低分化。术后第2天和第13天复查增强CT示,同种异体髂总静脉置换的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汇合部血流通畅,各吻合口无狭窄,无血栓形成。结论同种异体髂总静脉应用于胰腺癌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移行区域的置换重建手术,安全可行,短期疗效满意,长期预后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同种异体髂总静脉 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移行区域 血管置换
原文传递
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髂总静脉受压的CT影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晋 于婷 +3 位作者 郭晶晶 殷允娟 吴清华 姜建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探讨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髂总静脉受压迫情况,以及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9年2月在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下肢静脉CT造影(CTV)的263例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CTV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髂总静脉受压迫情况,以及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9年2月在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下肢静脉CT造影(CTV)的263例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CTV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44例、女119例,年龄18~88(61.9±11.9)岁。将患者按年龄分为18~45、46~55、56~65、66~75和≥76岁组。在CTV矢状位重建图像上,分别测量左髂总静脉受压点及受压点近心端、远心端各1 cm处的前后径D1、D2、D3,并计算左侧髂总静脉狭窄率(Dsr)。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左侧Dsr。依据左侧Dsr值将狭窄程度分为Dsr<25%、25%≤Dsr<50%、Dsr≥50%,评估不同狭窄程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263例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Dsr为22.0%(13.5%,31.8%),其中Dsr≥50%21例(8.0%),25%≤Dsr<50%77例(29.3%),Dsr<25%165例(62.7%)。男性18~45、46~55、56~65、66~75、≥76岁组Dsr分别为34.6%±16.7%、25.8%±14.8%、20.0%±11.6%、16.6%±10.9%、17.2%(13.8%,21.1%),女性分别为24.6%(21.7%,41.8%)、24.4%(19.9%,33.0%)、27.6%±18.2%、22.7%±18.6%、16.9%±13.5%。总体女性患者Dsr大于男性患者(Z=-2.165,P<0.05)。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比较,仅56~65岁组女性患者Dsr大于男性患者(t=-2.199,P<0.05),其余各年龄组Dsr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不同年龄组间比较:Dsr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8,P<0.01);两两比较显示,18~45岁组的Dsr明显大于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年龄组间D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间D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2,P>0.05)。男性、女性及总体Dsr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男性=-0.305、r女性=-0.244、r总体=-0.272,P<0.01)。左侧髂总静脉狭窄程度与不同年龄组间存在线性趋势关系,且为负相关(χ2=13.215,R=-0.225,P值均<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髂总静脉狭窄严重程度逐渐降低;年轻男性患者Dsr最大。对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检查左髂总静脉受压情况,狭窄率≥50%时应同时行左侧髂总静脉血管腔内治疗,解除左侧髂总静脉压迫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左髂总静脉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静脉造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