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ing QTL mapping and expression profile analysis to identify candidate genes of cold tolerance from Dongxiang common wild rice(Oryza rufipogon Griff.) 被引量:8
1
作者 ZHAO Jie QIN Jing-jing +2 位作者 SONG Qian SUN Chuan-qing LIU Feng-xi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933-1943,共11页
Rice(Oryza sativa L.), a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rop, is susceptible to low temperature stress during seedling, booting, and flowering stages, which leads to lower grain quality levels and decreasing rice yields. ... Rice(Oryza sativa L.), a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rop, is susceptible to low temperature stress during seedling, booting, and flowering stages, which leads to lower grain quality levels and decreasing rice yields. Cold tolerance is affected by multiple genetic factors in rice, and the complex genetic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chilling stress tolerance remain unclear. Here, we detected seve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 for cold tolerance at booting stage and identified one cold tolerant line, SIL157, in an introgression line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he indica variety Guichao 2, as the recipient, and Dongxiang common wild rice, as the donor. When compared with Guichao 2, SIL157 showed a stronger cold tolerance during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rough an integrated strategy that combined QTL-mapping with expression profile analysis, six candidate genes, which were up-regulated under chilling stress at the seedling and booting developmental stag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may help in understanding cold tolerance mechanisms and in using beneficial alleles from wild rice to improve the cold tolerance of rice cultivars through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on wild rice introgression line low temperature toleranc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candidate genes
下载PDF
Genetic Homozygosis of Resistance of Common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被引量:1
2
作者 Feng Rui Guo Hui +2 位作者 Liu Bailong Li Danting Qin Xuey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 Objective] The stability of resistance heredity of common wild ri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was studied to screen wild rice germplasm with stable resistance, so as to provide resources for rice breeding with resis... [ Objective] The stability of resistance heredity of common wild ri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was studied to screen wild rice germplasm with stable resistance, so as to provide resources for rice breeding with resistan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 Method] A total of 1 591 accessions of common wild rice, collected from 46 proterozoic growth locations of Guangxi, were screened to analyze resistan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and genetic homozygosis in their offspring was detected using bag-selfing or anther culture methods. [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common wild rice germplasm were heterozygotic, and growth habit and awn of their first self-bred generation showed segregation. Among 1 591 accessions of common wild rice, only 30 accessions showed third to fifth grades of resist- an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and most of them showed fifth grade of resistance. Among selfing offspring of 11 resistant materials, the populations from Z1 to Z3 showed segregation of resistant genes, while some materials showed stable resistance in Z4. Out of 11 accessions of materials, resistance of five accessions increased from third grade to first, second and third grades; four accessions increased from fifth grade to first, second and third grades ; two accessions increased from fifth to third grade. Anther cul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125 accessions of callus from independent origins were obtained after induction by in vitro culture of 6 000 anthers; eight clusters of diploid and two clusters of haploid green seedlings were differentiated, with induction rate of callus as 2.0% and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green seed- lings as 6.4%. Out of eight offspring of anther culture, six showed fifth grade of resistan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and two showed third grade of resistance. [ Conclusion] The stable highly-resistant resources could be obtained and resistance level of common wild rice could be enhanced through bag-selfing and multigene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Anther culture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genetic homozygosis of resistance of common wild ri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and shorten the screening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on wild rice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Resistance heredity Anther culture
下载PDF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采收期紫黑香米和普通大米成分差异
3
作者 田程飘 龙凌云 +4 位作者 刘功德 叶雪英 谢秀萍 檀小辉 王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广西地区产的紫黑香米和普通大米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紫黑香米与普通大米代谢物种类及含量差异,并阐述显著差异代谢途径。样品中共鉴定出667个代谢物,包含脂质、类黄酮、酚酸、生物碱...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广西地区产的紫黑香米和普通大米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紫黑香米与普通大米代谢物种类及含量差异,并阐述显著差异代谢途径。样品中共鉴定出667个代谢物,包含脂质、类黄酮、酚酸、生物碱及有机酸等几大类;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整体代谢物剖析发现,紫黑香米与普通大米相比,成熟样品组间存在的278种差异代谢物中上调的有239种,提前20d采收组存在的267种差异代谢物中上调的有235种;不同时期的紫黑香米成分相似,说明提前采收的紫黑香米兼具食用粥软糯口感及完整营养结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发现与普通大米相比,在紫黑香米中显著上调的鼠李素-3-O-葡萄糖苷、橙皮素-7-O-葡萄糖苷、高圣草酚、圣草酚、橙皮素、儿茶素、槲皮素、柚皮素查耳酮等化合物参与到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途径,调节黄酮、黄酮醇类物质含量,提升紫黑香米营养品质及抗氧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黑香米 普通大米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途径
下载PDF
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4
作者 翟李楠 唐清杰 +6 位作者 周世圳 周帮纪 云勇 王惠艰 韩义胜 邢福能 严小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1,共13页
为了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叶瘟、穗颈瘟的抗性进行综合鉴定与评价,2022-2023年连续两年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02份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苗期叶瘟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病鉴定,并对995份已经抽穗的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穗颈瘟人工接... 为了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叶瘟、穗颈瘟的抗性进行综合鉴定与评价,2022-2023年连续两年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02份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苗期叶瘟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病鉴定,并对995份已经抽穗的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002份叶瘟鉴定材料中,人工接种抗叶瘟材料为494份(占24.68%),其中免疫7份,高抗17份;田间自然状态下抗叶瘟材料1160份(占57.94%),其中免疫24份,高抗233份。995份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材料中,抗穗颈瘟材料506份(占50.85%),其中免疫23份,高抗136份。由结果可知,海南普通野生稻普遍抗叶瘟或穗颈瘟,这些抗性资源的生长习性大多为半直立型或倾斜型,少数为直立型或匍匐型;高抗叶瘟的材料在抽穗后也普遍抗穗颈瘟,免疫或高抗穗颈瘟的材料也普遍抗叶瘟。经过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双抗叶瘟、穗颈瘟的普通野生稻材料共有128份。本研究为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抗稻瘟病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普通野生稻 稻瘟病 抗性 鉴定 分析
下载PDF
元江普通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鉴定与分析
5
作者 卢源达 钟巧芳 +5 位作者 王波 张敦宇 殷富有 王玲仙 程在全 陈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元江普通野生稻(YP)是一份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种质材料,同时其也拥有大量的抗性(R)基因。为了鉴定元江普通野生稻中含有目前已知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情况。以元江普通野生稻(YP)、渗入系后代(L214和G252)及其渗入系的感病亲本栽培稻合系3... 元江普通野生稻(YP)是一份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种质材料,同时其也拥有大量的抗性(R)基因。为了鉴定元江普通野生稻中含有目前已知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情况。以元江普通野生稻(YP)、渗入系后代(L214和G252)及其渗入系的感病亲本栽培稻合系35(HX35)作为供试材料,通过接菌鉴定、功能标记检测、同源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来评价这些材料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接菌鉴定结果显示,YP、L214、G252对供试的白叶枯病菌C1、C2、C3、C4、C5、C6、C7、C9和PXO99^(A)均表现出抗性且病斑长度均小于2 cm;而HX35对供试的9个菌株均表现出感病且病斑长度远超6 cm。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检测结果显示,YP中含有Xa10的同源基因,HX35、L214、G252中含有xa23的感病同源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抗病基因Xa10与YP中的Xa10启动子的效应因子结合元件(EBE_(AvrXa10))区域序列差异较大。同样地,隐性感病基因xa23与HX35、L214和G252中的xa23启动子的效应因子结合元件(EBE_(AvrXa23))区域序列一致。qRT-PCR结果显示,在接了PXO99^(A)菌株24 h后,YP、HX35、L214和G252中的免疫反应被激活,而YP中的Xa10和HX35、L214、G252中的xa23在所有处理时间段内均未被诱导表达。由此推测,YP、L214和G252中可能含有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普通野生稻 渗入系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下载PDF
甜荞与主粮作物蛋白营养功能特性比较研究
6
作者 李雅馨 孙领航 +4 位作者 万晨茜 冯佰利 杨璞 杨清华 高金锋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本实验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甜荞、小麦、玉米和水稻4种作物的籽粒蛋白质,并对其蛋白及氨基酸含量、蛋白颗粒形态、溶解性、泡沫特性、乳化特性、持水性、持油性、热特性等营养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作物籽粒蛋白的营... 本实验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甜荞、小麦、玉米和水稻4种作物的籽粒蛋白质,并对其蛋白及氨基酸含量、蛋白颗粒形态、溶解性、泡沫特性、乳化特性、持水性、持油性、热特性等营养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作物籽粒蛋白的营养特性及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甜荞和小麦蛋白微观结构较为相似,均呈现疏松多孔,且表面有尖锐状突起,而玉米和水稻蛋白结构紧致,局部有小孔。甜荞清蛋白和球蛋白质量分数为21.81%和19.07%,高于小麦、玉米、水稻;而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比值显著低于主粮作物。甜荞蛋白质中8种必需氨基酸评分最好,蛋白溶解性、持水性、起泡能力分别为31.32%、5.075 g/g、36.73%,显著高于其他3种主粮作物。4种作物蛋白变性温度都达到了80℃以上,热稳定性良好,甜荞蛋白变性温度为86.1℃,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甜荞蛋白质比3种主粮作物蛋白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以及食品加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小麦 水稻 玉米 蛋白质 功能特性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常规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7
作者 唐叶松 曹凯歌 +2 位作者 付佑胜 王礼俊 张凯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3期97-99,103,共4页
为探明常规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筛选出防治白背飞虱的高效药剂,于2021年选用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0%噻嗪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这5种药剂开展了水稻白背飞虱田间试验。结果... 为探明常规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筛选出防治白背飞虱的高效药剂,于2021年选用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0%噻嗪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这5种药剂开展了水稻白背飞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对白背飞虱的防效分别为67.95%、73.11%和72.13%,明显高于另外2个处理;药后3 d,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白背飞虱的防效分别达86.04%和84.91%,高于其余3个处理;药后7 d,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白背飞虱的防效达90.01%,高于其余4个处理;药后10 d,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白背飞虱的防效达94.97%,显著高于其余4个处理,显示出较好的持效性。生产上可将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作为田间防治白背飞虱的主要轮换药剂,限制噻嗪酮的应用,对吡蚜酮做好抗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背飞虱 常规药剂 防效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天津市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模式与方向
8
作者 张付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259-262,共4页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可以体现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只有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更加扎实地推动共同富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天津市水稻产业要想实现转型行升级增强内生动力,构建高端优质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全...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可以体现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只有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更加扎实地推动共同富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天津市水稻产业要想实现转型行升级增强内生动力,构建高端优质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要全力推进水稻产业振兴融入高质量发展。以共同富裕为视角,对天津市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化等运行模式来支撑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对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地区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水稻产业 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
下载PDF
郭予元院士在宁夏植保防控事业中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9
作者 魏纪珍 陈豪 梁革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共4页
五六十年代的宁夏,农业发展落后,农业科学发展刚刚起步,引黄灌区的水稻和南部西海固地区的冬小麦分别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乎当地群众温饱。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这些地区病虫害发生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粮食生... 五六十年代的宁夏,农业发展落后,农业科学发展刚刚起步,引黄灌区的水稻和南部西海固地区的冬小麦分别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乎当地群众温饱。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这些地区病虫害发生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粮食生产。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宁夏进行病虫害科学研究,为水稻稻瘟病、小麦麦种蝇和小麦腥黑穗病的监测预警,防治示范做出的突出贡献。郭予元院士建立的预测预报体系及防治技术示范一直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并给全国的病虫害防治做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予元 稻瘟病 麦种蝇 麦腥黑穗病 技术规范
下载PDF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8
10
作者 朱作峰 孙传清 +2 位作者 付永彩 张培江 王象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37-1441,共5页
用 30对SSR引物比较了 5 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 34份不同省 (区 )的普通野生稻 (简称CWR)的遗传多样性 ,发现在 2 84条多态性带中 ,有栽培稻特异带 15条 (5 .2 % ) ,普通野生稻特异带 117条 (41.2 % )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差异主... 用 30对SSR引物比较了 5 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 34份不同省 (区 )的普通野生稻 (简称CWR)的遗传多样性 ,发现在 2 84条多态性带中 ,有栽培稻特异带 15条 (5 .2 % ) ,普通野生稻特异带 117条 (41.2 % )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差异主要来自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平均基因多样性分别为 0 .6 7和 0 .9,每一位点在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平均为 5 .3,而在野生稻中平均为 9.6 ,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数仅为野生稻的 6 2 % ;野生稻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80 11,远大于栽培稻品种之间的 0 .6 6 0 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栽培稻。此外 ,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也明显大于籼、粳亚种内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表明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遗传分化的主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SSR标记既能较好地将栽培稻与野生稻分开 ,又能较好地进行籼粳稻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比较 亚洲栽培稻 普通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杂交稻常规稻野生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黎华寿 聂呈荣 胡永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采用与研究区自然降雨的离子组成相近的不同pH值模拟酸雨,在营养生长期对栽植于试验小区的杂交稻、常规稻和野生稻进行了喷淋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酸雨喷淋后,杂交稻、常规稻和野生稻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产量性... 采用与研究区自然降雨的离子组成相近的不同pH值模拟酸雨,在营养生长期对栽植于试验小区的杂交稻、常规稻和野生稻进行了喷淋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酸雨喷淋后,杂交稻、常规稻和野生稻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产量性状等均发生了改变。pH值大于或等于3.5的酸雨对杂交稻、常规稻和野生稻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产量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H值小于3.5的酸雨对杂交稻、常规稻和野生稻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酸雨对各生态型稻种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程度为常规稻>野生稻>杂交稻;对叶绿素含量影响程度为杂交稻>常规稻>野生稻;对经济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常规稻>杂交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杂交稻 常规稻 野生稻 营养生长期 喷淋试验
下载PDF
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段世华 李绍清 +1 位作者 李绍波 朱英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7-474,共8页
为评价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异关系,56对SSR引物被用于研究广泛地理分布的55份普通野生稻(其中32份O.rufipogon和23份O.nivara)和25份亚洲栽培稻(14份indica和11份japonica)样本。298个多态性位点被检出,占总扩增等位点... 为评价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异关系,56对SSR引物被用于研究广泛地理分布的55份普通野生稻(其中32份O.rufipogon和23份O.nivara)和25份亚洲栽培稻(14份indica和11份japonica)样本。298个多态性位点被检出,占总扩增等位点的98.68%。野生稻多态性位点的百分比(平均达91%)及Nei's遗传多样性值(h)明显高于亚洲栽培稻,表明普通野生稻比亚洲栽培稻具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野生稻的两个类群(O.rufipogon和O.nivara)关系密切,但在遗传上存在明显的分化,支持其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分类观点。许多普通野生稻中籼粳分化尽管不很明显,然而亚洲栽培稻的籼粳亚种分化是明显的。亚洲栽培稻与多年生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关系更为密切,符合异源起源的遗传分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亚洲栽培稻 普通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栽培稻与普遍野生稻两个重要分类性状花药长度和柱头外露率的QTL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晨 孙传清 +2 位作者 穆平 陈亮 王象坤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46-751,共6页
用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简称东乡普野)和桂朝2号的115株的BC1群体,构成了1张长度为1418.2cM.包含120个RFLP标记的遗传图谱,该图谱除第1染色体短臂上的标记的顺序与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发表的图谱不同外,其... 用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简称东乡普野)和桂朝2号的115株的BC1群体,构成了1张长度为1418.2cM.包含120个RFLP标记的遗传图谱,该图谱除第1染色体短臂上的标记的顺序与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发表的图谱不同外,其他染色体上相对应的标记的顺序及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基本一致。对控制花药长度和柱头外露率这两个栽培稻和野生稻的重要分类性状的QTL分析结果表明,控制花药长度的2个QTLs分别位于第2染色体C424~G39和第9染色体C2807~C1263间;控制柱头外露率的2个QTLs分别位于第5染色体R2289~R1553间和第8染色体G1149~R1963间。这两个重要分类性状的QTLs定位,为进一步研究野生稻进化到栽培稻的分子进化机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载培稻 花药长度 柱头外露率 QTL分析 分类性状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孙传清 王象坤 +1 位作者 吉村淳 岩田伸夫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0-45,共6页
通过7个探针、17种内切酶探针组合对118份普通野生稻和76份亚洲栽培稻的线粒体DNA(mtDNA)RFLP分析表明,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线粒体基因组分化的主流,76个栽培稻中,36个品种mtDNA为籼型,40个品种... 通过7个探针、17种内切酶探针组合对118份普通野生稻和76份亚洲栽培稻的线粒体DNA(mtDNA)RFLP分析表明,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线粒体基因组分化的主流,76个栽培稻中,36个品种mtDNA为籼型,40个品种mtDNA为粳型。普通野生稻mtDNA以籼型为主(86份),粳型较少(7份),1份类型难以确定,还有24份没有籼粳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栽培稻 线粒体 DNA RFLP
下载PDF
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表型性状和SSR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余萍 李自超 +4 位作者 张洪亮 李道远 王美兴 孙俊立 王象坤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34-940,共7页
以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中广西普通野生稻部分中的 2 2 3份野生稻为材料 ,以平均分布于水稻 12条染色体上的 34对SSR引物和中国稻种资源目录中的表型性状分析广西普通野生稻SSR位点的等位变异、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及不同生长习性间... 以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中广西普通野生稻部分中的 2 2 3份野生稻为材料 ,以平均分布于水稻 12条染色体上的 34对SSR引物和中国稻种资源目录中的表型性状分析广西普通野生稻SSR位点的等位变异、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及不同生长习性间的多样性分布等。结果表明 ,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片段 7~ 4 8条 ,平均为 2 4 .91条 ,普通野生稻的等位变异数明显大于地方稻种 ,在所分析的SSR位点中杂合位点比例变化在 1.35 %~ 81.31%之间 ,平均为 32 .0 1% ,与自花授粉的栽培稻相比具有较高的杂合率 ;北纬 2 2°~ 2 3°和 2 3°~ 2 4°范围内的两个区域内(一个包括隆安、扶绥和邕宁三县 ,另一个包括象州、来宾、武宣、玉林和贵港五个县 )所包含的普通野生稻数量多 ,遗传多样性大 ,在DNA水平上是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而表型性状多样性中心是在北纬 2 1°~ 2 2°和2 2°~ 2 3°,其多样性分布与DNA水平不完全一致。在 4种生长习性间 ,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大小依次为匍匐型 ,倾斜型 ,半直立型和直立型 ,表型水平的多样性与DNA水平的多样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表型性状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渗入系苗期抗旱遗传及生理机制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付学琴 贺浩华 +2 位作者 罗向东 文飘 谢建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5-850,共6页
以强抗旱性的巴西旱稻、东乡野生稻和弱抗旱性的栽培稻协青早B为对照品种,以基于萎蔫率的抗旱等级为鉴定指标,采用苗期反复自然干旱鉴定法和20%PEG6000模拟干旱法,对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协青早B//协青早B构建的回交... 以强抗旱性的巴西旱稻、东乡野生稻和弱抗旱性的栽培稻协青早B为对照品种,以基于萎蔫率的抗旱等级为鉴定指标,采用苗期反复自然干旱鉴定法和20%PEG6000模拟干旱法,对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协青早B//协青早B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群体(BC1F9)进行苗期抗旱机理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30个BC1F9 BIL群体经2次反复自然干旱后,在1/2MS营养液恢复生长的平均抗旱等级分别为3.76和4.39,萎蔫率呈连续正态分布,暗示东乡野生稻苗期抗旱性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遗传性状特征。将干旱处理一次后等级为1级的14个株系,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进行处理,结果与反复干旱二次后结果一致,株系1112、1168、1172和1315为强抗旱基因渗入系,可进一步用于抗旱基因的挖掘与利用。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强抗旱性株系1112苗期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增加幅度都大于弱抗旱性株系1323,GSH含量下降幅度则低于弱抗旱株系,说明强抗旱株系渗透物质比弱抗旱株系积累快且幅度大,而细胞膜过氧化产物积累速度较慢,更有利于适应干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渗入系 苗期 抗旱机理 初步分析
下载PDF
广东高州野生稻应用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雨 潘大建 +4 位作者 杨庆文 刘斌 范芝兰 陈建酉 李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9-466,共8页
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简称"高野",下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以217份高野保存材料为对象,结合按居群分类和系统聚类选择的方法,通过多重比较认为20%为最佳取样比例,从中筛选出了43份材料作为应用... 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简称"高野",下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以217份高野保存材料为对象,结合按居群分类和系统聚类选择的方法,通过多重比较认为20%为最佳取样比例,从中筛选出了43份材料作为应用核心种质。对表型保留比例、表型方差、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极差符合率、均值符合率、标准差符合率等重要检验指标的分析表明,该应用核心种质很好地代表了总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幅度。利用34对SSR引物对应用核心种质进行分析表明,其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879,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0.656,基因杂合度达0.558,76.7%的材料在遗传背景上不同,且各居群材料相对较为独立。高野应用核心种质的筛选为该资源的高效研究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应用核心种质 表型 遗传背景 SSR
下载PDF
东乡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苗期抗旱性的比较 被引量:32
18
作者 谢建坤 胡标林 +6 位作者 万勇 张弢 李霞 刘如龙 黄运红 戴亮芳 罗向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65-1674,共10页
干旱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不论什么时期发生最终都导致产量损失。研究水稻资源抗旱性有助于水稻抗旱改良和稳定干旱胁迫下水稻的产量。东乡普通野生稻被公认为是栽培稻的祖先,对增强水稻抗旱性可能十分重要。对4份来自3个仅存的居群的东乡... 干旱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不论什么时期发生最终都导致产量损失。研究水稻资源抗旱性有助于水稻抗旱改良和稳定干旱胁迫下水稻的产量。东乡普通野生稻被公认为是栽培稻的祖先,对增强水稻抗旱性可能十分重要。对4份来自3个仅存的居群的东乡野生稻与15份栽培稻进行苗期抗旱性比较,考察了3次重复的盆栽土培试验中8个抗旱指标。表明东乡普通野生稻比栽培稻更为抗旱,表现在最大根长、茎长、根干重、根鲜重、根干鲜重比及抗旱指数等6个性状,而不表现在根数及根茎长比;其中茎长、最长根长、根干重、根鲜重及根系相对含水量对水稻苗期抗旱性影响更大。采用抗旱指数和抗旱总级别值法对水稻抗旱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4份东乡野生稻材料间的抗旱性存在很大差异,且来水桃树下居群的抗性最高,东乡野生稻抗旱性可能与其原生境状况有关。结果认为东乡普通野生稻可作为栽培稻抗旱改良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普通野生稻 苗期 抗旱性 抗旱指数 抗旱总级别
下载PDF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BC_1群体分子连锁图的构建和株高的QTL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晨 穆平 +2 位作者 陈亮 王象坤 孙传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9-24,共6页
本研究用江西东乡普野和桂朝 2号的 115株 BC1群体 ,构建了一个长度为 1418.2 c M、包含 12 0个RFL P标记的遗传图谱 ,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 11.8c M。该图谱除第 1染色体短臂上的标记的顺序与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发表的图谱不同外 ,其他... 本研究用江西东乡普野和桂朝 2号的 115株 BC1群体 ,构建了一个长度为 1418.2 c M、包含 12 0个RFL P标记的遗传图谱 ,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 11.8c M。该图谱除第 1染色体短臂上的标记的顺序与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发表的图谱不同外 ,其他染色体上相对应的标记的顺序及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基本一致。该图谱为定位栽、野之间重要的分类性状和农艺性状以及进一步研究野生稻进化到栽培稻的分子进化机理奠定了基础。利用该图谱 ,对控制株高的 QTL s分析结果表明 ,控制株高有 6个 QTL s,他们分别位于第 1,3,4 ,5 ,8和 9染色体上 ,其中位于第 1染色体 C95 5— R1613间为 1个主效基因 ,并对主效基因的来源进行了讨论。最后作者提出 ,在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栽培稻 连锁图 株高 QTL定位
下载PDF
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8
20
作者 张晓丽 郭辉 +4 位作者 王海岗 吕建珍 袁筱萍 彭锁堂 魏兴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1-597,共7页
采用48对SSR引物对288份我国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0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5~20,平均10.5个;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731,变幅为0.384(RM409)~0.905(RM206)。普通... 采用48对SSR引物对288份我国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0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5~20,平均10.5个;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731,变幅为0.384(RM409)~0.905(RM206)。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高于栽培稻种,栽培稻等位基因数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70.2%和88.2%,其中,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65.4%和53.0%,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仅为地方品种的81.1%。AMOVA分析表明,总变异的10.3%是由于种间SSR遗传差异所引起的,不同SSR位点种间的分化程度不同,在0.7%~46.3%之间,有43个位点种间遗传分化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RM427分化最为明显,达46.3%。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普通野生稻总体偏粳,极少数广东、海南材料偏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栽培稻 地方品种 选育品种 遗传多样性 分子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