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in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Report of 3 cases
1
作者 CHEN Wei-liang YANG Zhao-hui HUANG Zhi-quan WANG Yong-jie LI Jin-song ZHANG Bin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07-310,共4页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is common following inadequate excision but rarely presents in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We presented 3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in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including the frontotempo...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is common following inadequate excision but rarely presents in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We presented 3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in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including the frontotemporal fossa and the pterygomaxillary fossa that occurred following multiple enucleations, segmental mandibulectomy, or partial maxillectomy for ameloblastoma in the jaws. Attenborough approach was used in the exposure of the frontotemporal fossa. Attenborough plus Barbosa approach was used in the exposure of the pterygomaxillary fossa.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radical dissection. Microscopy confirmed that the histopathologic pattern of one case was fixed follicular and plexiform, two cases were follicular. All patients healed 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The local recurrences of the patients following the operations were found in 3 to 4 years.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the tumors in the regions had a greater recurrence potential even when treated with radical dissection, and the original tumors were the high-risk follicular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LOBLASTOMA anterior skull base tumors RECURRENCE Surgical resection
下载PDF
MODIFIED TRANSCRANIAL APPROACH FOR RESECTION OF TUMORS INVOLVING THE ANTERIOR CRANIAL FOSSA
2
作者 赵素萍 陶正德 肖健云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method of a modified transcranial approach for resection of paranasal sinuses tumors involving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and to address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approach. Patients and Methods:...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method of a modified transcranial approach for resection of paranasal sinuses tumors involving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and to address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approach. Patients and Methods: Ten cases were operated by the approach. Among them, 4 suffered from benign meningeomas, 6 with malignant tumors included one chondrosarcoma, two malignant meningeomas, two olfactory neuroblastomas, and one squamous sarcoma. Of the patients, 4 cases had primary tumor and 6 cases had recurrent tumors. Result: All of the ten cases underwent operation and no postopertion complication occurred. 7 cases have survived for one to four years without tumor recurrence. 3 cases with malignant tumor died of tumor relapse in one to two years. Conclusion: This method significantly has helped to reduce the persistence and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 anterior skull base
下载PDF
嗅沟脑膜瘤合并额骨中缝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张浩 田志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844-847,共4页
脑膜瘤是发病率较高的颅内良性肿瘤性疾病,占所有颅脑肿瘤的30%左右,其中嗅沟脑膜瘤占8.8%。本例患者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神经系统查体双眼视力下降,双侧鼻腔嗅觉正常,CT检查发现患者有额中缝,核磁检查显示前颅底嗅沟脑膜瘤,行手术治疗... 脑膜瘤是发病率较高的颅内良性肿瘤性疾病,占所有颅脑肿瘤的30%左右,其中嗅沟脑膜瘤占8.8%。本例患者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神经系统查体双眼视力下降,双侧鼻腔嗅觉正常,CT检查发现患者有额中缝,核磁检查显示前颅底嗅沟脑膜瘤,行手术治疗后半年随访无复发,诊断为脑膜瘤。手术选取冠状切口,额下及纵裂入路,分块切除肿瘤并保护脑组织,完全切除肿瘤后电灼肿瘤附着的硬脑膜,simpson分级Ⅱ级切除。术后电话随访,患者生活自理,未遗留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骨中缝 嗅沟脑膜瘤 手术 前颅底肿瘤 文献复习
下载PDF
Frontal lobe position after single-layer cadaveric dermal matrix repair of large anterior skull base defects 被引量:1
4
作者 Corinna G.Levine Abdullah N.Al-Rasheedi +2 位作者 Alejandro Mantero Mohammad Al-Bar Roy R.Casiano 《World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22年第1期36-41,共6页
Objective:Endoscopic repair of large anterior skull base(ASB)defects has excellent results when using multilayered repairs with a nasoseptal flap.However,in extensive intranasal tumors,a nasoseptal flap may not always... Objective:Endoscopic repair of large anterior skull base(ASB)defects has excellent results when using multilayered repairs with a nasoseptal flap.However,in extensive intranasal tumors,a nasoseptal flap may not always be available.One alternative option is a flexible single-layer ASB repair.Initial studies indicate low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 rates with a single-layer repair.However,the level of frontal lobe support,particularly the propensity for a significant inf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frontal lobe,is not known.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frontal lobe position after single-layer acellular dermal allograft repair in large ASB defects.Study Design: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Setting:Tertiary care medical center.Subjects and Methods:This cohort study compares the frontal lobe position in adults who underwent endoscopic endonasal ASB tumor resection and single-layer cadaveric dermal matrix repair(ASB cohort)with control subjects without intracranial abnormalities(control cohort).The ASB cohort includes subjects with an ASB defect of≥5 cm anterior/posterior and≥1.5 cm wide and who had imaging at least 2 months after surgery.The frontal lobe position is measured on sagittal CT/MRI using a reference line from the base of the sella to the nasion.A value of zero indicates that the inferior-most aspect of the frontal lobe is at the level of the nasion-sellar line.A positive value indicates that the frontal lobe is inferior to the nasion-sellar line.The ASB cohort frontal lobe position i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ohort using the Mann-WhitneyU test.A priori we set an absolute difference of 5 mm as 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Results:The ASB cohort includes 47 subjects who are 57%male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0 years(range:31-89 years).The most common ASB pathology is esthesioneuroblastoma(n=21)and 81%of the ASB cohort had postoperative radiation.The control cohort includes 20 subjects who are 60%male,with a mean age of 45 years(range:19-74 years).The majority of controls underwent imaging for head trauma(n=13).The ASB mean frontal lobe position is-0.2 mm superior to the nasion-sellar line(range:-9.2 to 10.4 mm),while the control’’s mean frontal lobe position is 1.1 mm inferior to the nasion-sellar line.This difference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13)and does not reach our a priori definition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The frontal lobe position of ASB subjects who had radiation is closer to the nasion-sellar line as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did not undergo radiation.Conclusions:Single-layer acellular dermal graft repair maintains frontal lobe support and position in large ASB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skull base cohort study frontal lobe skull base repair skull base tumor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治疗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卫红 谢志海 +3 位作者 章华 张俊毅 赵素萍 肖健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切除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的方法和价值。方法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8例,分别为嗅母细胞瘤3例、嗅沟脑膜瘤3例、高分化腺癌1例、血管内皮瘤1例。均在内镜下经鼻切除筛顶、筛板、前颅底硬脑膜和硬脑膜下的...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切除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的方法和价值。方法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8例,分别为嗅母细胞瘤3例、嗅沟脑膜瘤3例、高分化腺癌1例、血管内皮瘤1例。均在内镜下经鼻切除筛顶、筛板、前颅底硬脑膜和硬脑膜下的肿瘤,手术后严密重建颅底缺损。结果 8例肿瘤均获得全切(全切率100%);无致残和致死性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36个月,1例嗅母细胞瘤患者术后1年死于远处转移,余7例无瘤生存。结论经鼻内镜入路是切除开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的有效外科手段,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 肿瘤 鼻内镜 手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 被引量:8
6
作者 章翔 蒋晓帆 +8 位作者 费舟 刘卫平 张剑宁 付洛安 王彦刚 李兵 宋少军 高大宽 王西玲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中的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89例,其中包括颅眶沟通瘤9例、颅鼻沟通瘤7例、颅眶鼻沟通瘤6例。在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的...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中的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89例,其中包括颅眶沟通瘤9例、颅鼻沟通瘤7例、颅眶鼻沟通瘤6例。在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的肿瘤部分,再用神经内镜寻找残余的肿瘤并切除。结果在常规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肿瘤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余肿瘤,在内镜下进一步切除,80例(89.9%)肿瘤达全切除,6例(6.7%)获次全切除,3例(3.4%)为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前中颅窝底 沟通瘤 神经内镜 显微神经外科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前颅底沟通性肿瘤23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光辉 陶远孝 +4 位作者 吴宇平 张虹 吕杨成 刘劲松 马杰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9-31,34,共4页
目的总结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3种手术切除与修复方法。方法采用颅面联合径路对16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鼻-眶-颅沟通性肿瘤切除,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3例眶颅沟通性肿瘤行额下进路手术切除,并行颞肌筋膜修补;4例... 目的总结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3种手术切除与修复方法。方法采用颅面联合径路对16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鼻-眶-颅沟通性肿瘤切除,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3例眶颅沟通性肿瘤行额下进路手术切除,并行颞肌筋膜修补;4例经翼点入路,颞肌筋膜修补。结果术后2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治疗好转,未发生颅内感染。2年生存16例,3年生存7例,5年以上存活4例。结论颅面联合径路、额下径路、翼点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加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颞肌筋膜瓣修复,切除范围安全、彻底,修复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切除及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 沟通性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前颅底肿瘤85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湘衡 牟永告 +5 位作者 赛克 魏大年 王涤宇 谢海涛 邓星海 陈忠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对前颅底肿瘤实施显微手术时,手术入路的选择和颅底重建的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前颅底肿瘤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借助术前影像学(CT和MR)资料,准确评估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和周边组织受累情况等,从而选择合理且熟悉的手术... 目的探讨在对前颅底肿瘤实施显微手术时,手术入路的选择和颅底重建的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前颅底肿瘤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借助术前影像学(CT和MR)资料,准确评估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和周边组织受累情况等,从而选择合理且熟悉的手术入路。术中尽可能在显微镜辅助下对肿瘤进行微创切除,降低术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根据肿瘤切除后颅底结构的缺损程度决定相关的修复方案。结果85例患者中经冠状开颅(包括半冠)入路的26例。经改良翼点入路的38例,经额眶入路的13例,经额、鼻窦联合入路的9例。肿瘤镜下全切除的79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有8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无手术死亡病例。13例患者的肿瘤发生远期复发,其病理性质以恶性为主。所有颅底脑膜缺损的患者匀在一期重建,采用自体肌腱膜或人工脑膜加生物胶进行严密修复。对小于3cm的颅底骨质缺损一般不实施重建,有5例患者的骨性缺损大于3cm,采用了人工材料(硅橡胶为主)进行重建。全部患者中有4例在术后发生短暂的脑脊液漏,均通过保守治疗而愈合。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和周边组织的受累情况选择适当的入路,对肿瘤患者实施微创切除并在一期进行必要的颅底修复是治疗前颅底肿瘤的有效方法。手术入路应尽量有利于病灶切除,并降低术后致残率和病死率,颅底重建时必须恢复硬脑膜的严密性,维持颅底组织的良好支撑,同时不干扰对肿瘤的术后复查和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肿瘤 颅底重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切除前颅底沟通性肿瘤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光辉 吴宇平 +4 位作者 孙昌进 吕杨成 刘劲松 马杰科 朱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264-265,268,共3页
目的总结在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15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4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19例肿瘤全切15... 目的总结在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15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4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19例肿瘤全切15例(78.9%),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4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15例,2年生存11例,3年生存8例,5年以上存活6例。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前颅底 沟通性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扩大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前颅底鼻窦沟通瘤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志雄 刘运生 +4 位作者 袁贤瑞 赵素萍 肖健云 方加胜 姜维喜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报告经扩大前颅底入路切除前颅底鼻窦沟通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前颅底鼻窦沟通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26例肿瘤全切,9例次全切。术后15例行放射治疗。随访0.5~9年,5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30例健在。结论扩... 目的报告经扩大前颅底入路切除前颅底鼻窦沟通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前颅底鼻窦沟通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26例肿瘤全切,9例次全切。术后15例行放射治疗。随访0.5~9年,5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30例健在。结论扩大前颅底手术入路的优点是肿瘤全切率高,显露广,不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不影响面容,便于颅底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 肿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内镜联合应用在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坤 张虹 +5 位作者 吴宇平 吕杨成 李超 王薇 王少新 张萌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12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5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 目的总结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12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5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17例肿瘤全切14例(82.3%),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9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结论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前颅底 沟通性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累及前颅窝底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光耀 雷皓 +2 位作者 田志雄 黄雄 孙骏谟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0期992-995,共4页
目的:总结累及前颅窝底肿瘤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37例累及前颅窝底肿瘤,比较其影像学特点。结果:37例肿瘤中几何平均径大于4.5cm的巨大肿瘤34例,占91.9%。来源鼻腔窦肿瘤16例、颅内肿瘤14例,颅骨病变4例,其它3例。7例... 目的:总结累及前颅窝底肿瘤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37例累及前颅窝底肿瘤,比较其影像学特点。结果:37例肿瘤中几何平均径大于4.5cm的巨大肿瘤34例,占91.9%。来源鼻腔窦肿瘤16例、颅内肿瘤14例,颅骨病变4例,其它3例。7例鼻腔窦癌,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和8例脑膜瘤与前颅窝底呈广基底。12例脑膜瘤,1例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显著强化。2例软骨肉瘤,3例脑膜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见肿瘤内钙化。7例脑膜瘤,2例筛窦癌,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有硬膜尾征。4例脑膜瘤,2例骨化性纤维瘤骨质增生;鼻腔窦来源恶性肿瘤、转移瘤和淋巴瘤骨破坏。累及前颅窝底大多数肿瘤CT密度和MRI信号缺乏特征性。结论:累及前颅窝底多数肿瘤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CT和MRI能提示前颅窝底巨大肿瘤来源,影像学特征有助于病变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窝底 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累及前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的修复重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芝恩 Kyojin Kim +5 位作者 李博 秦力铮 李华 李建华 邢汝东 韩正学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累及前颅底肿瘤术后颅内外沟通缺损的修复重建极具挑战,本研究探讨前颅底缺损修复重建中皮瓣选择、术后短期结果。方法 2009年8月至2018年1月,北京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团队完成的累及前颅底的颅内外沟通肿瘤修复重建患者16例纳入本研... 目的累及前颅底肿瘤术后颅内外沟通缺损的修复重建极具挑战,本研究探讨前颅底缺损修复重建中皮瓣选择、术后短期结果。方法 2009年8月至2018年1月,北京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团队完成的累及前颅底的颅内外沟通肿瘤修复重建患者16例纳入本研究。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接受带蒂或游离皮瓣修复,其中背阔肌皮瓣6例,带蒂颞肌筋膜瓣4例,腓骨肌皮瓣3例,前臂皮瓣及股前外肌皮瓣各1例,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累及前颅底的颅内外沟通肿瘤修复重建是关乎治疗成败、防止发生致命并发症的关键。颅底缺损范围、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程度、既往手术及放疗史、皮瓣容积和显微血管条件等均是影响修复重建选择的局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 颅内外沟通缺损 修复重建 肿瘤 游离皮瓣
下载PDF
神经内镜在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杰科 吴宇平 +3 位作者 刘劲松 吕杨成 王光辉 朱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讨论神经内镜在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典的颅面联合进路结合神经内镜对20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进行切除,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前颅底缺损。结果20例术后均未发生严... 目的讨论神经内镜在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典的颅面联合进路结合神经内镜对20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进行切除,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前颅底缺损。结果20例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肿瘤全切率75%,次全切除率20%,部分切除5%,良性肿瘤4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16例,2年生存11例,3年生存8例,5年以上存活6例。结论神经内镜能够有效地帮助颅面联合进路完整切除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同时具备良好地照明,切除范围广,增加了手术的安全和彻底性,适合应用于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前颅底 沟通性肿瘤 颅面联合入路
下载PDF
鼻前颅底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鼻内镜下鼻前颅底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大弓 肖柳 田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799-801,共3页
目的分析鼻前颅底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在鼻内镜下鼻前颅底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1例鼻前颅底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鼻内镜微创手术,观察其复发情况及无瘤生存率;并选取20例尸头标本,分为解剖组... 目的分析鼻前颅底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在鼻内镜下鼻前颅底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1例鼻前颅底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鼻内镜微创手术,观察其复发情况及无瘤生存率;并选取20例尸头标本,分为解剖组及鼻内镜组,每组各10例,分别在局部解剖及鼻内镜下观察其解剖学特点,并进行比较。结果 71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35.1±6.2)个月,至随访结束时,共有15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率21.1%,无瘤生存34例,无瘤生存率47.9%,带瘤生存22例,带瘤生存率31.0%,病死15例,病死率21.1%。不同尸头中各项观察指标的最大、最小值均存在较大差异。鼻内镜下与局部解剖下观察视神经管形态及走行结果一致。结论不同患者的鼻前颅底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今后的治疗中,应联合鼻内镜技术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准确判断不同患者解剖结构的差异,以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鼻前颅底 解剖 鼻内镜
下载PDF
鼻内镜在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坤 张虹 +2 位作者 吴宇平 王光辉 吕杨成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807-1808,共2页
目的总结在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21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7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28例肿瘤全切2... 目的总结在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21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7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28例肿瘤全切22例(78.6%),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20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5年以上存活8例。结论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前颅底 沟通性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额鼻眶筛入路显微镜下一次性切除11例前颅底沟通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莫万彬 耿宛平 +6 位作者 杜贻庆 何晓松 彭燕一 阳永东 倪月福 王文波 周晓坤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2-264,268,共4页
目的对11例前颅底沟通瘤行额鼻眶筛入路显微手术一次性切除疗效分析。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1例前颅底沟通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或MR检查。均经额鼻眶筛入路与相关科室配合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次性切除颅内外肿瘤。结果全切... 目的对11例前颅底沟通瘤行额鼻眶筛入路显微手术一次性切除疗效分析。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1例前颅底沟通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或MR检查。均经额鼻眶筛入路与相关科室配合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次性切除颅内外肿瘤。结果全切除9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好,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额鼻眶筛入路手术治疗前颅底沟通瘤有利于肿瘤的广泛暴露和切除,多学科联合与显微外科技术对一次性切除颅内外肿瘤有帮助。术中颅底重建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沟通瘤 额鼻眶筛入路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蝶窦斜坡区肿瘤扩大前入路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仝海波 郝解贺 +5 位作者 孙之洞 郑安潮 闫青云 高刘民 刘跃亭 杨启厚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68-470,共3页
目的 探讨扩大前颅底入路手术方法在蝶窦斜坡区肿瘤的应用。方法  13例病人采用扩大前入路手术方法 ,经硬膜外或经硬膜下磨除蝶骨平台 ,进入蝶窦切除肿瘤。对于侵及鞍上较大的肿瘤配合经纵裂入路显露 ,切除肿瘤。结果 本组 13例肿瘤 ... 目的 探讨扩大前颅底入路手术方法在蝶窦斜坡区肿瘤的应用。方法  13例病人采用扩大前入路手术方法 ,经硬膜外或经硬膜下磨除蝶骨平台 ,进入蝶窦切除肿瘤。对于侵及鞍上较大的肿瘤配合经纵裂入路显露 ,切除肿瘤。结果 本组 13例肿瘤 ,全切 12例 ,近全切除 1例。嗅觉丧失 3例 ,脑脊液漏 1例 ,尿崩 4例 ;全组术后过程平稳 ,无颅内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采用此种入路和技术扩大了颅底中线病变的手术适应证 ,改善了手术效果 ,具有适应范围广、显露良好、颅底重建可靠、可保护嗅觉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 扩大前入路 蝶骨平台 嗅觉 蝶窦斜坡区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前颅底沟通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光俊 邱维加 +4 位作者 周智鹏 杨新官 赵成 邓小云 莫万彬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前颅底沟通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前颅底沟通瘤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21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MPR处理。结果 64层CT横断位图像结合MPR图像,根据沟通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前颅底沟通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前颅底沟通瘤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21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MPR处理。结果 64层CT横断位图像结合MPR图像,根据沟通途径诊断颅-鼻沟通16例,颅-鼻-眶沟通4例,颅-鼻-眶-口腔沟通1例。结论 64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的优势,该机扫描对前颅底沟通瘤有明确的定位、定性价值,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剖结构,利于临床选择最佳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沟通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35例显微外科治疗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成 张虹 +6 位作者 吴宇平 吕杨成 刘劲松 马杰科 朱江 汤磊 张翔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方法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我科35例显微外科治疗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对疾病的病理特点及诊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方法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我科35例显微外科治疗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对疾病的病理特点及诊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患者。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结论: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采用颅面联合入路手术并进行颅底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