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方式研探--以天津基层宣传特色实践为例
1
作者 师林 冯荣荣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5-8,30,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天津开展宣传工作时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宣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通过报纸、布告、广播、直播、标语、墙报等常规宣传方式进行信息传播,通过座谈会、讨论会、树立典型、展览会、讨论会、诉苦会、示威游行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天津开展宣传工作时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宣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通过报纸、布告、广播、直播、标语、墙报等常规宣传方式进行信息传播,通过座谈会、讨论会、树立典型、展览会、讨论会、诉苦会、示威游行等双向互动方式有效发动群众,通过天津相声、话剧、杨柳青年画等本土特色激活天津文艺宣传优势。天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宣传方式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 天津宣传方式 天津宣传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与实践理路
2
作者 任鹏 刘丹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带领人民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史,历经了“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四个阶段。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每一个阶段一方面被扬弃在后来的阶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的内在环节,另...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带领人民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史,历经了“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四个阶段。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每一个阶段一方面被扬弃在后来的阶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的内在环节,另一方面又把之前的若干环节包括在自身内部,从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的全体。由此,这些不同阶段的幸福观念构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其中“独立自主”是人民幸福的前提条件;“艰苦奋斗”是实现路径;“共同富裕”是物质基础;“美好生活”是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全体人民在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幸福观 独立自主 艰苦奋斗 共同富裕 美好生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 被引量:3
3
作者 叶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9-16,共8页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基础上,在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其内涵体现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三个层次。在实践中,这种人民观要求新...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基础上,在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其内涵体现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三个层次。在实践中,这种人民观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闻舆论工作 人民观
下载PDF
上下同心: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经验
4
作者 殷庆言 《学术前沿》 2013年第8期90-94,共5页
党与人民上下同心,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在革命时期,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了必须依靠党与人民上下同心;为了"最大多数"才能赢得最大信任;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延安的"... 党与人民上下同心,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在革命时期,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了必须依靠党与人民上下同心;为了"最大多数"才能赢得最大信任;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延安的"十个没有"与南京的"五子登科"决定了人心所向;端正党风文风群众才能心悦诚服。新时期,依然需要传承和发扬我党与人民上下同心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 人民群众 上下同心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的深层逻辑、现实挑战和路径遵循
5
作者 张亚勇 魏华烨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在过去百余年的奋斗中,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重视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在全... 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在过去百余年的奋斗中,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重视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要继续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将面临一系列新的难题与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并从更新群众工作理念、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等方面着手,把党锻造成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工作 人民衷心拥护
下载PDF
“三个代表”思想是党八十年光辉历史的真实写照
6
作者 李建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历史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年来,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心全意为中国各族人民谋利益。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生产力 先进文化 三个代表 发展历史 党建工作 群众路线
下载PDF
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
7
作者 李铁映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5,共4页
共产党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实现人民民主,这表明党的领导和执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和重要内容。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凌云 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158,共12页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开展经济工作的辉煌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经验与启示: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经济工作;确保经济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地位;确定经济工作大政方针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开展经济工作的辉煌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经验与启示: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经济工作;确保经济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地位;确定经济工作大政方针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在经济工作中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战略谋划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通过学习加强党的经济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探索和改进经济工作方法;不断改进经济工作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工作 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小康社会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劳动精神的淬炼与传承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江舟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勤劳刻苦的劳动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标签之一,这种劳动精神经历了长期积淀和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中国化,并以革命谋取人民应有的劳动主体地... 勤劳刻苦的劳动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标签之一,这种劳动精神经历了长期积淀和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中国化,并以革命谋取人民应有的劳动主体地位,以改革激发人民的劳动激情,以生产运动锤炼人民的劳动精神品格,不断提升了以不怕吃苦、甘心付出、敢于创造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人民劳动精神。这些劳动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被演绎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品质、诚实劳动品质、创造性劳动品质,即老黄牛精神、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党在淬炼与传承中国人民劳动精神过程中表现出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的高度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党史 人民 劳动精神 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 创造性劳动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苏区群众工作的历史实践暨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海宸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共2页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重要的运用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这既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历史凝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区坚决依靠群众、...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重要的运用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这既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历史凝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区坚决依靠群众、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大力开展群众工作,创建了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的鄂豫皖苏区,给“为什么要依靠群众,怎样依靠群众,怎样做好群众工作”的重大命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解读,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鄂豫皖苏区 群众路线 群众工作 民生 医疗防疫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检察的基本路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齐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人民检察的发展史是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服务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诞生及抗日、解放战争时期的薪火相传,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崭新篇章及特殊时期的撤销废止,再到恢复重建后的持续发展及成为法治中国建... 人民检察的发展史是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服务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诞生及抗日、解放战争时期的薪火相传,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崭新篇章及特殊时期的撤销废止,再到恢复重建后的持续发展及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一部分,人民检察历史进程体现出了政治目标上从捍卫革命政权走向建设法治中国、机构设置上从国家公诉处走向法律监督机关、职能权力上从研究提起公诉走向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演进路向,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检察性质逐步明晰和深入、对人民检察理念不断更新、对人民检察价值不断升华,使人民检察更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检察 中国共产党 政治目标 机构设置 检察职权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工作的科学梳理和深刻总结——评《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100年》
12
作者 张艳国 《苏区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113-117,共5页
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上,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工作进行科学梳理和深刻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赵凌云教授等编著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100年》一书,是一部结合经济学、马克思... 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上,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工作进行科学梳理和深刻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赵凌云教授等编著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100年》一书,是一部结合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与党建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的通史性、理论性著作,无疑为当代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而宝贵的案例。该书具备了突出的历史通识意识、深厚的历史现代意识和打造当代中国学术话语的探索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100年》 中国共产党 经济工作 历史意识 学术价值
下载PDF
社会整合视野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献忠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2-55,共4页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需要领导,社会需要整合,青年需要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始终居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从确立价值认同、构建组织网络、综合利益表达、创建和谐秩序等方面整合社会、整合青年。中国社会持续变...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需要领导,社会需要整合,青年需要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始终居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从确立价值认同、构建组织网络、综合利益表达、创建和谐秩序等方面整合社会、整合青年。中国社会持续变革,青年群体持续流动与分化。共青团、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党的外围组织需要加强对各自团体成员的组织覆盖和内在影响,不断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探索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整合 青年群众工作 中国共青团
下载PDF
人民的化身: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代表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绍光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7期5-12,共8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相互竞争的政党之所以存在,其基本解释必须追溯到社会的经济结构中。政党的产生与运作都与其代表的阶级利益难以分开。如果一个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主要政党其成员大都来自社会的中上层阶级,那么不管它们口头上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相互竞争的政党之所以存在,其基本解释必须追溯到社会的经济结构中。政党的产生与运作都与其代表的阶级利益难以分开。如果一个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主要政党其成员大都来自社会的中上层阶级,那么不管它们口头上如何把“民主”喊得震天响,这个政治体制代表的就是中上层阶级的利益。反之,一种政治体制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中必须存在其成员多来自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政党,100年来筚路蓝缕、艰辛探索,不断增强其阶级基础,不断扩大其社会基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人民的描绘性代表,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比中国共产党更好的描绘性代表机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100周年 工人阶级先锋队 中华民族先锋队 中国人民先锋队 代表性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启示
15
作者 郎明朗 李红霞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8-16,共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历史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察中国人民寻求独立解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重要窗口。采用大历史观方法有助于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历程进行立体把握与深度分析,研究把党领导体育工作的百年历程放在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历史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察中国人民寻求独立解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重要窗口。采用大历史观方法有助于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历程进行立体把握与深度分析,研究把党领导体育工作的百年历程放在中国近现代史更广角的历史纵深进行纵向考察,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横向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经过红色体育兴起、新中国体育创建和道路探索、体育大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4个时期的艰难探索,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主要经验启示是: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体育事业提供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体育工作 大历史观 体育强国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坚持群众路线 改进党的作风
16
作者 徐继红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年第S2期39-40,共2页
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观点和优良作风 ,才能重实际 ,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问题 ,得民心 ,顺民义 ,取信于民。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 群众路线 实事求是 党风建设
下载PDF
从人民立场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关键问题
17
作者 谢婧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15,共6页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的本质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从人民立场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四个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人民命运、极大提升人民地位,这是她为什么能居于领导核心地位的原因;中国共产党...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的本质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从人民立场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四个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人民命运、极大提升人民地位,这是她为什么能居于领导核心地位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这是她为什么能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理由;中国共产党善于汇聚人民力量、牢牢植根于民,这是她为什么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之所在;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革新自我、带领人民敢于斗争,这是她为什么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能
下载PDF
永恒主题: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经验——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18
作者 范益萌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7,共4页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决心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形成了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新时代,需要从党代会报告文本中寻找作风建设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中国共产党无往不胜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决心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形成了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新时代,需要从党代会报告文本中寻找作风建设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中国共产党无往不胜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史为鉴,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要充分理解党的作风建设自主、自觉、自发、自由的发展阶段,坚持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强化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作用,确保人民政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作风建设 党代会报告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19
作者 刘波 《临沂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8,144,共9页
一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就是一部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伟业的百年新人培育史。党史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从党的革命传统资源中挖掘生动的学习教材,具有红色文化育人的独特价值。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优势,从全面加强... 一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就是一部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伟业的百年新人培育史。党史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从党的革命传统资源中挖掘生动的学习教材,具有红色文化育人的独特价值。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优势,从全面加强士兵政治训练、疏导青年政治困惑、赢得群众政治认同的经验中,启示我们必须牢固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意识。以史鉴今,新时代学校要不断加强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理想信念的精神血脉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工作 红色资源 培育新人
下载PDF
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的形成及发展:以最高人民法院年度报告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欣一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132,194,共19页
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做法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法制度。长期以来,法学界大都只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或者法院制度本身审视该制度的形成缘由及其影响。若要深刻理解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这一制度,必须注意到该制度的形... 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做法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法制度。长期以来,法学界大都只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或者法院制度本身审视该制度的形成缘由及其影响。若要深刻理解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这一制度,必须注意到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乃是执政党、全国人大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之下,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引领作用,通过人大代表整合社会大众对司法工作的意见,促使法院系统自觉地将自身的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紧密结合的特色制度。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应在坚持该制度的前提下,尊重司法活动的规律,通过不断对其加以完善,以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整合社会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 中国共产党 人民代表大会 法院 中国政法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