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巅 黄金燕 +6 位作者 谢浩 周世强 张明春 黄炎 李德生 刘明聪 张和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77-80,共4页
收集了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至2013年共11年的社区经济数据,分析了汶川地震对卧龙保护区社区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地震造成了2008年社区家庭经济收入、社区总收入和支出费用下降,但其他年份均平稳增长(R2>0.800),地震未... 收集了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至2013年共11年的社区经济数据,分析了汶川地震对卧龙保护区社区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地震造成了2008年社区家庭经济收入、社区总收入和支出费用下降,但其他年份均平稳增长(R2>0.800),地震未对总体经济造成持续影响;地震造成了种植业、工业和商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下降,但同时养殖业和建筑业所占比例上升,弥补了种植业等下降的损失;地震对卧龙保护区旅游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区内旅游业基本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经济 汶川地震 卧龙保护区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5 位作者 严啸 李仁贵 刘巅 黄炎 李德生 张和民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4,共9页
地震的显性影响直观和显著,而隐性作用则难以观察和获取.为了探究在没有明显地震损毁的情况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大熊猫主食竹繁殖更新和生长发育等生态习性的影响,应用固定样方法、定位观察法和非破坏性重量估测法,连续研究... 地震的显性影响直观和显著,而隐性作用则难以观察和获取.为了探究在没有明显地震损毁的情况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大熊猫主食竹繁殖更新和生长发育等生态习性的影响,应用固定样方法、定位观察法和非破坏性重量估测法,连续研究了地震前后(2003 ~2011)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的更新动态、生长发育特征、径级分布规律和生物量结构.结果表明,地震前后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的新笋萌发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出该种群具有对地震很好的应变力和恢复力;但整个种群数量处于逐渐递降趋势,这与拐棍竹无性系种群接近于开花枯死期的生命周期有关.从拐棍竹现存植株个体和无性系种群的地径和株高生长、径级分布格局和生物量结构分析,地震主要作用于次年(2009)和第三年(2010)的竹笋生长(P<0.01),且对幼竹和成竹,以及整个种群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从而,验证了在没有受到地震直接毁坏的情况下,大熊猫主食竹与野生大熊猫种群一样,由于经过长期的生存进化,历史上经受过无数次大小地震的波及,其种群已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能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和自然的动态发展状态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 无性系 种群生态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地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的影响及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新新 徐建英 韩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2-95,100,共5页
综合运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就地震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选取2007年9月和2008年9月保护区Landsat TM影像,运用ENVI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通过非监督分类法(ISODATA)对图像信息进行分类,然后经空间对比... 综合运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就地震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选取2007年9月和2008年9月保护区Landsat TM影像,运用ENVI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通过非监督分类法(ISODATA)对图像信息进行分类,然后经空间对比运算得到地震破坏分布图.并对破坏面积的分布及空间特征和会对大熊猫生境产生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栖息地灾后生境恢复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这对震后大熊猫生境恢复和保护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熊猫 生境恢复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研究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桢杉 黄金燕 +3 位作者 侯金 向姣 刘巅 张晋东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5-676,共12页
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影响野生动物多样性及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地震后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为震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资源恢复方案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损毁程度地震... 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影响野生动物多样性及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地震后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为震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资源恢复方案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损毁程度地震灾害体内及周边设置红外相机调查野生动物组成和相对多度指数。经过2 833个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在地震灾害体内共探测到野生动物28种(兽类15种,鸟类13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喜食植物(根、茎、叶和果实)的动物,而记录到的兽类中,有60%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表明珍稀野生动物会利用恢复过程中的地震灾害体,反映出地震灾害体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具有潜在生态价值。轻度、中度、重度损毁程度区的物种种类构成差异大,动物相对多度指数(RAI)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度>轻度>重度。地震灾害体外的野生动物种数与相对多度指数均高于灾害体内,表明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仍在持续影响野生动物生境选择与利用。建议针对震后受损区域的野生动物生境利用展开长期监测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灾害体 红外相机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被引量:7
5
作者 Wu Yang Thomas Dietz +2 位作者 Daniel Boyd Kramer Zhiyun Ouyang Jianguo Liu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SCIE 2015年第5期2-13,共12页
In order to use science to manage human-nature interactions,we need much more nuanced,and when possible,quantitative,analyses of the interplay among ecosystem services(ES),human well-being(HWB),and drivers of both eco... In order to use science to manage human-nature interactions,we need much more nuanced,and when possible,quantitative,analyses of the interplay among ecosystem services(ES),human well-being(HWB),and drivers of both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as well as HWB.Despite a growing interest and extensive efforts in ES research in the past decade,systematic and quantitative work on the linkages between ES and HWB is rare in existing literature,largely due to the lack of use of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nd integrated models.Here,we integrated indicators of human dependence on ES,of HWB,and of direct and indirect drivers of both using data from household surveys carried out atWolong Nature Reserve,China.We examined how human dependence on ES and HWB might be affected by direct drivers,such as a natural disaster,and how human dependence on ES and direct and indirect drivers might affect HWB.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rect driver(i.e.,Wenchuan Earthquake)significantly affected both households’dependence on ES and their well-being.Such impacts differed across various dimensions of ES and well-being as indicated by subindices.Those disadvantaged households with lower access to multiple forms of capital,more property damages,or larger revenue reductions also experienced greater losses in HWB.Diversifying human dependence on ES helps to mitigate disaster impacts on HWB.Our findings offer strong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for ES and HWB,especially integrated models using them,is a viable approach for adv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linkages between ES and HW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hina conservation planning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natural disaster VULNERABILITY wenchuan earthquake wolong nature reserv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