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哲学互镜下的人性论探赜
1
作者 徐瑾 朱颖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10期15-21,共7页
相对于中国哲学对人性或善或恶的笼统界定,西方哲学首先对人的灵魂进行理性、欲望、情感的划分,然后对善恶进行辨析。中国哲学敏锐地觉察到道德对于人性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如西方哲学那样将道德与理性的关系予以厘清。道德与理性成为中... 相对于中国哲学对人性或善或恶的笼统界定,西方哲学首先对人的灵魂进行理性、欲望、情感的划分,然后对善恶进行辨析。中国哲学敏锐地觉察到道德对于人性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如西方哲学那样将道德与理性的关系予以厘清。道德与理性成为中西人性论的根本区别。就人性本身而言,人的本质是理性,而道德是理性的彰显,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对中西人性论的比较有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西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道德 理性 中西哲学比较
下载PDF
人栖居于美丽自然界之中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孟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当代人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环境并使自然界美丽?一般认为,是为了避免自然界继续破败,保证人生活在美好自然环境中。与之不同,论文所要表明的是:让自然界美丽是为了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彰显人的善美和高贵。人类在加工改造自然界时,必然将... 当代人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环境并使自然界美丽?一般认为,是为了避免自然界继续破败,保证人生活在美好自然环境中。与之不同,论文所要表明的是:让自然界美丽是为了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彰显人的善美和高贵。人类在加工改造自然界时,必然将自己的本质印刻在自然界身上,自然界由此成为见证人性的根据,成为人的栖身之所。自然界美丽,成就着人性崇高;自然界残破,显现着人性为恶。人之为人栖居于美丽自然界当中,美丽自然界才是人的真正家园。人的栖身之所是由人自己筑造的,由此生成一个规范改造自然界活动且处于优先地位的道德律令:人必须为自己筑造美丽的栖身之所,保证人有美好的居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美丽自然 栖身之所 道德律令
下载PDF
苏轼对自然美的情感寄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高君 《益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17-19,共3页
苏轼仕宦 4 0余年 ,仕途坎坷。终其一生 ,酷爱自然美 ,并创作了大量讴歌大自然的诗文 ,寄托着他丰富、生动、深刻的情感。从比德、禅悦、怡情三方面来分析 。
关键词 苏轼 自然美 情感分杆 比德 禅悦 怡情
下载PDF
孟、荀的人格美理论和审美追求
4
作者 罗坚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3-36,68,共5页
孟、荀的美学理论以实践理性为基础。孟子把人的自然属性定性为善 ,荀子把人的生理欲求定性为恶 ,而对作为审美理想的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殊途同归。孟、荀的人格美理论力图从反思人的本质来揭示美的内涵和道德美的必要性及其价值取向 ,把... 孟、荀的美学理论以实践理性为基础。孟子把人的自然属性定性为善 ,荀子把人的生理欲求定性为恶 ,而对作为审美理想的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殊途同归。孟、荀的人格美理论力图从反思人的本质来揭示美的内涵和道德美的必要性及其价值取向 ,把道德实践、审美和人生理想统一起来 ,对先秦的审美意识和中国的艺术精神均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人格美 美学理论 道德实践 审美 人生理想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聊斋志异·香玉》与德充之美
5
作者 谢伟 《淄博师专学报》 2016年第3期74-76,共3页
《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超然的主人公形象,蕴含着"以德胜形"的道家思想。在《聊斋志异·香玉》中,蒲松龄将这一思想形象化、具体化,意在指出吸引人的是内在精神美。黄生、香玉、绛雪三者交往摆脱形体束缚,都具有德充之美。
关键词 德充之美 精神美 以德胜形 顺应自然
下载PDF
从梁实秋“美在文学中不重要”的论点剖析其“道德价值论”——以梁实秋与朱光潜论争为中轴
6
作者 蔡永丽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期120-122,132,共4页
从梁实秋"美在文学中不重要"的论点出发,通过梁实秋与朱光潜动态的论争过程,从其美学理论质疑始,经表层裁体文字剖析,到文学美学二元分离的三个环节逐层深入,探求梁实秋文学的道德价值观,以期能更好地理解梁实秋的文学价值论。
关键词 梁实秋人性论 道德价值 人性之真 道德之善 形式之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