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TRP3、CXCL14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关系
1
作者 李维艳 严玉萍 +2 位作者 张燕 路静 赵晓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EM患者132例为EM组,并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52例、未复发组80例...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EM患者132例为EM组,并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52例、未复发组80例;健康体检妇女76名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TRP3、CXCL14;收集EM组相关资料;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TRP3、CXCL14对EM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3、CXCL14水平对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EM组血清CTRP3、CXCL14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年龄增加、EM生育指数评分升高、CTRP3升高、CXCL14升高为EM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ASRM分期Ⅲ、Ⅳ期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TRP3、CXCL14水平联合预测EM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的0.764、0.769(P均<0.05)。结论血清CTRP3、CXCL14水平降低与EM患者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二者联合预测EM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 术后复发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清CTRP-3、LDL-C及MMP-9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钟凯 毛炜 周强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2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脑梗死(ACI)后出血转化(HT)的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06例AC...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脑梗死(ACI)后出血转化(HT)的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06例ACI患者,根据患者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45例)和非HT组(161例),对比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CTRP-3、LDL-C及MMP-9;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模型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CTRP-3、LDL-C及MMP-9诊断HT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HT组的BF、BV低于非HT组,而MTT、PS高于非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41,t=-5.777,t=5.863,t=6.954;P<005)。HT组的CTRP-3、LDL-C均低于非HT组,而MMP-9高于非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8,t=-5.835,t=6.93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F、BV、MTT、PS、CT综合参数、CTRP-3、LDL-C及MMP-9诊断HT的AUC值分别为0.790、0.779、0.738、0.775、0.949、0.692、0.777和0.785;灵敏度分别为88.90%、100.00%、53.30%、66.70%、100.00%、88.90%、66.70%和78.60%;特异度分别为64.60%、51.60%、91.30%、77.60%、81.40%、47.80%、78.90%和75.80%;CT灌注图像参数与CTRP-3、LDL-C和MMP-9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202,Z=4.563,Z=3.704;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CTRP-3、LDL-C及MMP-9水平与ACI后HT具有密切关联,监测其变化程度有助于为预测ACI患者溶栓后发生HT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急性脑梗死(AcI) 出血转化(HT)
下载PDF
CTRP3、TGF-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亚丽 卢学超 +3 位作者 解其华 王春华 魏迎凤 徐园园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97,103,共7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糖尿病肾病组(DN)及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肾组织CTRP3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正常健康者(NC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DN1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2组)患者胰...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糖尿病肾病组(DN)及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肾组织CTRP3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正常健康者(NC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DN1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2组)患者胰岛素代谢参数、血脂和肾功能等临床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CTRP3和TGF-β1水平。结果表明:DN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增高(P<0.05),CTRP3低表达(P<0.05);ELISA检测显示DN2组血清CTRP3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1);DN2组HOMA-IR、HbA1c、TG、ACR、BUN、SCr、Cysc水平升高(P<0.05),而GFR水平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TRP3与TGF-β1、HOMA-IR、FBG、HbA1c、SBP、TG、ACR、SCr、BUN、Cysc呈负相关(P<0.05),与GFR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HOMA-IR、TGF-β1、ACR、GFR是CTRP3的影响因素。这一研究提示CTRP3、TGF-β1参与DN的发展过程,与胰岛素代谢参数、血脂和肾功能相关标志物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 糖尿病肾病 免疫组织化学法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CTRP3、IGF-1预测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房颤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若飞 李亚娟 +1 位作者 戴强 李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2期2706-27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因子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5例老年甲亢...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因子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5例老年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收集基线资料,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CTRP3、IGF-1水平,测定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记录患者治疗6个月内房颤发生情况,并根据房颤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甲状腺激素、CTRP3、IGF-1水平,以及LVEF、IVST。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CTRP3、IGF-1水平与老年甲亢患者房颤发生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3、IGF-1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老年甲亢患者房颤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85例老年甲亢患者中房颤组13例,无房颤组72例。两组基线资料、血清TSH、FT、FT水平及LVEF、IV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血清CTRP3水平低于无房颤组,而IGF-1水平高于无房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水平的CTRP3和高水平的IGF-1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RP3、IGF-1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老年甲亢患者房颤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815、0.830(P<0.05)。结论老年甲亢患者CTRP3水平降低,IGF-1水平升高,低水平CTRP3及高水平IGF-1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将它们用于预测老年甲亢患者治疗期间房颤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脂肪因子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房颤
下载PDF
CTRP3和svacm-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旭东 顾永欣 +1 位作者 王炜 蔡岩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omplement-C1q/TNF-ralated 3,CTRP3)、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表达水...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omplement-C1q/TNF-ralated 3,CTRP3)、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42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54例,同期选取4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4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NC),比较4组一般资料、血糖、血脂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TRP3、sVCAM-1水平,分析血清CTRP3、sVCAM-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般资料、血糖、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体质指数、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血清CTRP3水平明显低于NC组,且随着DR病情加重,血清CTRP3水平呈逐级降低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血清sVCAM-1水平明显高于NC组,且随着DR病情加重,血清sVCAM-1水平呈逐级升高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血清CTRP3水平与HbA1c、TG、LDL-C、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0.436、-0.531、-0.540、-0.528,P<0.05),DR患者血清sVCAM-1水平与TG、病程呈明显正相关(r=0.487、0.5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收缩压、2hPG、HbA1c及CTRP3、sVCAM-1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R患者血清CTRP3水平明显降低,sVCAM-1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异常密切相关,可能在DR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对临床诊断及治疗DR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血清CTRP-3、Cys-C水平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妍 熊小平 李渝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T)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9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6例发生HT,为H...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T)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9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6例发生HT,为HT组;833例为未发生HT,为非HT组;另收集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CTRP-3、Cys-C水平,比较HT组与非HT组入院1d、4d、7d和10d的血清CTRP-3、Cys-C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后HT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1d、4d、7d和10d,HT组与非HT组患者血清CTRP-3、Cys-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T组患者血清CTRP-3水平均低于非HT组,Cys-C水平均高于非HT组,入院4d时两组血清CTRP-3水平均低于入院1d,Cys-C水平均高于入院1d。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RP-3、Cys-C水平单独预测急性脑梗死后HT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低于两项指标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T组和非HT组患者在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心房纤颤病史、入院NIHSS评分、有无溶栓治疗及血清CTRP-3、Cys-C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血清CTRP-3<266.73 ng/mL、血清Cys-C≥1.58mg/L和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HT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入院4d内,急性脑梗死后HT患者血清CTRP-3水平持续降低,Cys-C水平持续升高,且相比于非HT患者血清CTRP-3水平更低,Cys-C水平更高;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血清CTRP-3<266.73 ng/mL、血清Cys-C≥1.58mg/L和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HT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CTRP-3、Cys-C水平对于临床上预测急性脑梗死后HT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出血转化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胱抑素c 表达水平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微RNA-708-5p对结核性脑膜炎小鼠脑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吴芳 郭俊 +1 位作者 李蓓 齐红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微RNA(miR)-708-5p在结核性脑膜炎(TBM)小鼠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M组、TBM+miR-708-5pinhibitor组及TBM+NC-inhibitor组,每组12只。TBM组、TBM+miR-708-5pinhibitor组及TBM+NC-inhib... 目的探讨微RNA(miR)-708-5p在结核性脑膜炎(TBM)小鼠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M组、TBM+miR-708-5pinhibitor组及TBM+NC-inhibitor组,每组12只。TBM组、TBM+miR-708-5pinhibitor组及TBM+NC-inhibitor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0.2mL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悬液(2.5×10^9CFU·L^-1)制备TBM模型,假手术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造模成功后,TBM+miR-708-5pinhibitor组、TBM+NC-inhibitor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0.2mLmiR-708-5pinhibitor(2mg·kg^-1)和NC-inhibitor(2mg·kg^-1),每2d注射1次,连续1周。将对数生长期小鼠脑膜细胞GIBH001根据转染载体的不同分为对照组、miR-708-5p过表达组、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1qtnf1)过表达组及miR-708-5p+C1qtnf1过表达组,分别转染NC-mimic和Vector、miR-708-5pmimic和Vector、NC-mimic和pcDNA-C1qtnf1、miR-708-5pmimic和pcDNA-C1qtnf1;另根据转染载体的不同,将GIBH001细胞分为空白组、NC-inhibitor组及miR-708-5pinhibitor组,空白组细胞不做处理,NC-inhibitor组、miR-708-5pinhibitor组细胞分别转染NC-inhibitor、miR-708-5pinhibitor。采用干湿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伊文思蓝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iR-708-5p和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各组GIBH001细胞中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和对照组、miR-708-5p过表达组、C1qtnf1过表达组、miR-708-5p+C1qtnf1过表达组GIBH001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TBM组小鼠脑组织同侧基底神经节含水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TBM+miR-708-5pinhibitor组小鼠脑组织同侧基底神经节含水量显著低于TBM+NC-inhibitor组(P<0.05);4组小鼠对侧皮质、对侧基底神经节、同侧皮质、小脑含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小鼠血脑屏通透性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TBM+miR-708-5pinhibitor组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低于TBM+NC-inhibitor组(P<0.05)。TBM组小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TBM+miR-708-5pinhibitor组小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显著低于TBM+NC-inhibitor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TBM组小鼠脑组织中miR-708-5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TBM+NC-inhibitor组比较,TBM+miR-708-5pinhibitor组小鼠脑组织中miR-708-5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miR-708-5p过表达组细胞中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C1qtnf1过表达组细胞中C1qtnf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miR-708-5p+C1qtnf1过表达组细胞中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C1qtnf1过表达组(P<0.05);miR-708-5p+C1qtnf1过表达组细胞中C1qtnf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inhibitor组细胞中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708-5pinhibitor组细胞中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miR-708-5pinhibitor组细胞中C1qtnf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NC-inhibitor组(P<0.05)。TBM组小鼠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TBM+miR-708-5pinhibitor组小鼠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显著低于TBM+NC-inhibitor组(P<0.05)。miR-708-5p过表达组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1qtnf1过表达组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R-708-5p+C1qtnf1过表达组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均显著低于C1qtnf1过表达组(P<0.05);miR-708-5p+C1qtnf1过表达组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708-5p可促进TBM小鼠脑损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1qtnf1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微RNA-708-5p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