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eted atrioventricular block induced by atrial septal defect occluder unfolding: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1
作者 Chuan He Yang Zhou +2 位作者 Si-Si Tang Li-Hong Luo Kun Fe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2期5715-5721,共7页
BACKGROUND An atrial septal defect is a common condition and accounts for 25%of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Transcatheter occlusion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aperture-type atrial se... BACKGROUND An atrial septal defect is a common condition and accounts for 25%of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Transcatheter occlusion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aperture-type atrial septal defects(ASDs).CASE SUMMARY A 30-year-old femal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ASD by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1 year ago.The electrocardiogram showed a heart rate of 88 beats per minute,normal sinus rhythm,and no change in the ST-T wave.After admission,TTE showed an atrial septal defect with a left-to-right shunt,aortic root short-axis section with an ASD diameter of 8 mm,a parasternal four-chamber section with an ASD diameter of 9 mm,and subxiphoid biatrial section with a diameter of 13 mm.Percutaneous occlusion was proposed.The intraoperative TTE scan showed that the atrial septal defect was oval in shape,was located near the root of the aorta,and had a maximum diameter of 13 mm.A 10-F sheath was placed in the right femoral vein,and a 0.035°hard guidewire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transport track between the left pulmonary vein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A shape-memory alloy atrial septal occluder with a waist diameter of 20 mm was placed successfully and located correctly.TTE showed that the double disk unfolded well and that the clamping of the atrial septum was smooth.Immediately after the disc was revealed,electrocardiograph monitoring showed that the ST interval of the inferior leads was prolonged,the P waves and QRS waves were separated,a junctional escape rhythm maintained the heart rate,and the blood pressure began to decrease.After removing the occluder,the elevation in the ST segment returned to normal immediately,and the sinus rhythm returned to average approximately 10 min later.After consulting the patient’s family,we finally decided to withdraw from the operation.CONCLUSION Compression of the small coronary artery,which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blood supply to the atrioventricular nodule during the operation,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a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ted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trial septal defect occluder Atrial septal defect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Case report
下载PDF
Unusual course of congenital complete heart block in an adult:A case report
2
作者 Li-Na Su Man-Yan Wu +3 位作者 Yu-Xia Cui Chong-You Lee Jun-Xian Song Ho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9期6602-6608,共7页
BACKGROUND Congenital complete heart block(CCHB)with normal cardiac structure and negativity for anti-Ro/La antibody is rare.Additionally,CCHB is much less frequently diagnosed in adults,and its natural history in adu... BACKGROUND Congenital complete heart block(CCHB)with normal cardiac structure and negativity for anti-Ro/La antibody is rare.Additionally,CCHB is much less frequently diagnosed in adults,and its natural history in adults is less well known.CASE SUMMARY A 23-year-old woman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frequent syncopal episodes.She had bradycardia at the age of 1 year but had never had impaired exercise capacity or a syncopal episode before admission.The possible diagnosis of acquired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was carefully ruled out,and then the diagnosis of CCHB was made.According to existing guidelines,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as recommended,but the patient declined.With regular follow-up for 28 years,the patient had an unusually good outcome without any invasive intervention or medicine.She had an uneventful pregnancy and led a normally active life without any symptoms of low cardiac output or syncopal recurrence.CONCLUSION This case implies that CCHB in adulthood may have good clinical outcomes and does not always require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complete heart block Acquired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SYNCOPE Pacemaker implanta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RVSP与RVAP起搏对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程颖 许莎莎 卢先本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273-273,276,共2页
目的分析右室间隔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CAVB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M50%、术后起搏比例M40%、随访Ml年并进行心超、心电图检查的患者... 目的分析右室间隔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CAVB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M50%、术后起搏比例M40%、随访Ml年并进行心超、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依据右室电极植入部位分为RVAP组50例,RVSP组77例。采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基线数据(包括性别、植入时年龄、合并疾病)、植入前/后LVEF、植入前/后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IDd)、自身/起搏QRS时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SP组起搏QRS波时限为(166.42±14.61)ms,明显大于RVSP(160.14±9.75)ms(P<0.05)。术后出现有临床意义的LVEP下降RASP组为10%、PVSP组为10.3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相比,起搏QRS时限短,但对心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右室心尖起搏 间隔起搏 心功能
下载PDF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武 李奋 +5 位作者 周爱卿 高伟 余志庆 孙锟 黄美蓉 张玉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1-625,共5页
目的提高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合并迟发性CAVB的术中和术后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例1患儿术中、术后无明确的危险因素,术后6个月... 目的提高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合并迟发性CAVB的术中和术后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例1患儿术中、术后无明确的危险因素,术后6个月出现持续性CAVB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5年至今无症状。例2患儿术中出现一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术后5 d出现CAVB伴CLBBB,经激素等成功逆转后多次随访,ECG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CLBBB;术后9个月出现一过性晕厥,ECG证实间歇性CAVB伴CLBBB;目前已随访15个月,偶有晕厥发作。2例患儿家长均拒绝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 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迟发性CAVB难以预测,不论有无症状都必须长期随访。充分认识迟发性CAVB的自然史、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防治对于尽可能减少此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术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迟发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 被引量:9
5
作者 郑孝清 巫平利 李佩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AVB)的临床转归特点 ,旨在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 1 7例初诊为CAVB患儿进行回顾性及随访研究 ,并对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CAVB中 4例随访 6个月~ 9年 ,均无明显症状 ... 目的 探讨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AVB)的临床转归特点 ,旨在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 1 7例初诊为CAVB患儿进行回顾性及随访研究 ,并对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CAVB中 4例随访 6个月~ 9年 ,均无明显症状 ,可正常生活 ,1例因腹泻诱发阿斯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VM致CAVB中 3例经综合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 ,2例持续存在且伴心脏扩大 ;1例病情恶化放弃抢救 ;1例死亡。 5例心内直视术后致暂时性CAVB中 3例分别于术后较短期内转为窦性心律 ,2例永久性CAVB安置起搏器 ,其中随访 8年 1例 ,期间换过 1次起搏器 ,现能正常生活 ,另 1例失访。结论 本组先天性CAVB其QRS间期正常 ,无明显症状者无须治疗 ,但需随访。当伴心脏畸形、宽QRS波及婴幼儿不能耐受过慢心室率者为高危患儿。VM致CAVB患儿易发生阿斯综合征 ,需积极治疗。心脏直视术引起CAVB部分病例通常在术后 2~ 4周可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术后CAVB若持续在 4周以上、有阿斯综合征发作者需安置永久起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 转归 儿童
下载PDF
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龚启华 杨一峰 +4 位作者 胡建国 尹邦良 赵天力 吴忠仕 杨进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总结60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0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二尖瓣前瓣分裂的处理,58例缝合二尖瓣裂隙,2例行机械二尖瓣置换;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修补,53例采用心包片,7例采... 目的:总结60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0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二尖瓣前瓣分裂的处理,58例缝合二尖瓣裂隙,2例行机械二尖瓣置换;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修补,53例采用心包片,7例采用绦纶补片;35例采用Kirklin法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左房,25例采用McGoon法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右房;同期处理合并的畸形。结果:共死亡2例,均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率3.3%(2/60);采用Kirklin法和McGoon法手术的患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8.00%(2/35),6.06%(2/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至5年,无晚期死亡,除1例3个月后复查出现二尖瓣中度返流外,余患者未出现轻度以上二尖瓣和/或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针对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合理的手术设计、术中细致操作、避免损伤传导组织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均可取得的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防治 被引量:9
7
作者 程述森 石应康 +3 位作者 张尔永 田子朴 黄旭中 袁宏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1754例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1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发生原因和转归,提出正确的防治方案。方法手术中立即发生CAVB8例;其中6例立即再次阻断主动脉重新修补,2例使用心外膜起搏和异丙肾上腺素处理... 目的探讨1754例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1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发生原因和转归,提出正确的防治方案。方法手术中立即发生CAVB8例;其中6例立即再次阻断主动脉重新修补,2例使用心外膜起搏和异丙肾上腺素处理,其中1例术后第7天再次手术重新修补缺损;手术后3~4天由于CAVB发生心源性昏厥2例,均安置临时心内膜起搏器。结果全组患者无住院死亡,全部康复出院未留置永久性心内膜起搏器。结论CAVB的发生与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位置和手术操作有关;正确认识房室传导组织的解剖是防止损伤的关键,术中一旦发生CAVB应果断拆除原修补缝线,重新修补缺损;术后安置心外膜或心内膜临时起搏器对防止心源性昏厥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手术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临床预后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恒剑 李耘 +2 位作者 李康 魏嘉平 汪家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 (CAVB)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早期预后。方法 :对发病 12小时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且梗塞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3 9例 ,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 (CAVB)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早期预后。方法 :对发病 12小时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且梗塞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3 9例 ,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是否出现CAVB分为CAVB组 (n =3 5 )和无完全性房室阻滞 (NAVB)组 (n =10 4) ,进行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心功能及早期预后分析。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梗塞相关血管闭塞 (TIMI 0~ 1级 )率CAVB组高于NAVB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AVB组多支病变、无有效侧支循环、严重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发生率均高于NAVB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肌酸激酶峰值、合并右心室梗死及院内病死率CAVB组高于NAVB组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多因素分析完全性房室阻滞不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的完全性房室阻滞 ,与梗死区域的残余血流 (前向血流与侧支血流 )减少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有关 ,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者即使介入治疗成功仍有较高的病死率 ,应给予更积极的治疗和严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阻滞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患者 冠状动脉病变 完全性 临床预后 梗塞 合并 特点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犬窦房结组织带蒂自体移植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疾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亚飞 胡殿宇 杨再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将窦房结组织带蒂移植入自体心室中,通过观察带蒂移植的窦房结组织能否存活并与心室肌建立细胞连接;射频消融希氏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观察其能否起搏心室;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探索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健康家犬1... 目的将窦房结组织带蒂移植入自体心室中,通过观察带蒂移植的窦房结组织能否存活并与心室肌建立细胞连接;射频消融希氏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观察其能否起搏心室;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探索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健康家犬1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安置临时心外膜起搏导线后,将犬窦房结组织带蒂移植于实验组自体右心室心外膜下,对照组仅切除窦房结组织,于第1、2、3、4周观测体表心电图变化。4周后射频消融希氏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建立模型后对两组动物经股静脉微泵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观察心率变化。并观测带蒂移植后的窦房结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体表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射频消融希氏束后,移植组和对照组均表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两组室性心率无明显差别(P>0.05)。注射ISO后,两组室性心率改变不明显(P>0.05)。带蒂移植的窦房结组织可以存活,并与心室肌细胞建立桥粒连接,但细胞连接数目不多,不能起搏心室。结论带蒂移植入自体心室的窦房结组织细胞可以和心肌细胞建立细胞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带蒂移植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及再灌注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超 葛堪忆 +3 位作者 郭静萱 毛节明 陈明哲 高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3期171-173,176,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预后的意义。方法 1992年-2005年连续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患者51例(Ⅲ°AVB组),每组选...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预后的意义。方法 1992年-2005年连续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患者51例(Ⅲ°AVB组),每组选择前后相继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共102例构成非Ⅲ°AVB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以及再灌注治疗的差异。观察Ⅲ°AVB组12h内有效再灌注治疗的病例和未能再灌治疗的病例住院期间的转归。结果 (1)与非Ⅲ°AVB组比较,Ⅲ°AVB组发病年龄较大,下壁或右心室梗死比例高,住院期间死亡、心室颤动、KillipⅣ级心功能、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需要起搏治疗的例数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Ⅲ°AVB组排除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及合并其他全身疾病的病例5例,其余46例,17例发病12h内再灌注治疗,住院期间死亡1例,29例未再灌注治疗,死亡12例,P〈0.02。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预后差,住院期间死亡率高。12h内再灌注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例数相对较少,这种预后的差异是否有普遍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三度房室阻滞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66例部分性房室管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家豪 薛松 +2 位作者 朱洪生 殷荣 黄日太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总结部分性房室管畸形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1月~2007年12月经外科治疗部分性房室管畸形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对二尖瓣大瓣裂的处理:单纯裂缺缝合52例,缝合加交界折叠缝缩8例,加小瓣成形1例,加缝... 目的总结部分性房室管畸形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1月~2007年12月经外科治疗部分性房室管畸形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对二尖瓣大瓣裂的处理:单纯裂缺缝合52例,缝合加交界折叠缝缩8例,加小瓣成形1例,加缝置St.Jude软质人工成形环3例,人工机械瓣置换术2例;对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修补:采用涤纶补片修补12例,自体心包54例;采用Kirklin法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左心房5例,MeGoon法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右心房61例;同期处理其他合并畸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3.03%),1例死于心律失常,另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术后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均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52例(81.3%),随访时间5个月~22年,平均15年,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尤其是术前心功能Ⅲ~Ⅳ级的19例患者,术后改善为Ⅰ~Ⅱ级。再次手术4例,其中1例经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治愈;术后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可以保全房室瓣结构、功能,避免发生肺动脉高压和降低死亡率。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消除二尖瓣关闭不全、修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和避免损伤传导组织,术后近、中期疗效良好;有残留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者,远期效果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房室管畸形 房间隔缺损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德国 康曼丽 +3 位作者 朱卫华 朱雄凯 陈秀兰 陈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254-256,共3页
本文报道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30例。对诊断、影响预后因素、治疗原则尤其对安装起搏器指征作了讨论。
关键词 完全性 房室传导阻滞 儿童
下载PDF
右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伟栋 汪芳 +2 位作者 陈岗 张峰 孙宝贵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总结右侧房室旁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操作技巧。方法:采用导管射频消融阻断右侧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0例(男性29例,女性41例),其中双旁道5例。结果:70例患者中经射频消融治疗首次成功68例(97.14%),随访11个月~5年,复... 目的:总结右侧房室旁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操作技巧。方法:采用导管射频消融阻断右侧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0例(男性29例,女性41例),其中双旁道5例。结果:70例患者中经射频消融治疗首次成功68例(97.14%),随访11个月~5年,复发6例(8.82%),5例再次成功消融,其中1例共消融3次。消融手术时间154.57±73.22min,X线曝光时间15.17±11.33min。有2例患者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房室旁道成功率较高,准确的靶点定位及导管和靶组织的稳定接触是减少复发的关键,希氏束旁旁道的消融易并发房室传导阻滞,需更加注意靶点的准确性以及采取适宜的消融能量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房室旁道 导管射频消融术 完全性房室传到阻滞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出现Ⅲ度房室阻滞的预后与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日映 王毅 +3 位作者 孟宪章 郑强荪 范作文 薛玉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6期385-385,共1页
为了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出现的Ⅲ度房室阻滞 (AVB)转为永久性Ⅲ度AVB的预测指标与合理对策 ,回顾性地分析了 10年来遇到的 16例患者。术中终止放电后很快恢复了房室传导而术后次日再次发生Ⅲ度AVB 8例 (A组 ) ,终止放电后直至出院 (住... 为了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出现的Ⅲ度房室阻滞 (AVB)转为永久性Ⅲ度AVB的预测指标与合理对策 ,回顾性地分析了 10年来遇到的 16例患者。术中终止放电后很快恢复了房室传导而术后次日再次发生Ⅲ度AVB 8例 (A组 ) ,终止放电后直至出院 (住院 30~ 80d)始终未恢复房室传导 8例 (B组 )。并对两组的以下指标进行比较 :①性别 ;②年龄 ;③术中发生Ⅲ度AVB的次数 ;④放电中出现连续非 1∶1结性搏动数 ;⑤终止放电后Ⅲ度AVB的持续时间 ;⑥次日再出现Ⅲ度AVB的持续时间 ;⑦是否使用激素。结果表明放电中连续的非 1∶1结性搏动数及Ⅲ度AVB持续的时间是可靠的预测指标 ,一旦出现必须在 3跳内停止放电 ,观察期为一个月 ,否则应安置永久起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房室阻滞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结性搏动
下载PDF
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永久起博器的植入及随访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惠丽 李守军 +5 位作者 花中东 杨克明 胡盛寿 张浩 陈柯萍 华伟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CHD)儿童围术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的经验。方法选择需植入永久起搏器CHD患儿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CHD)儿童围术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的经验。方法选择需植入永久起搏器CHD患儿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2.8±2.5)岁,体重5~27 kg,平均(10.7±6.8)kg。结果植入心内膜起博器7例、心外膜起博器16例。起搏方式为频率应答心室按需起搏(VVIR)1例,固定频率心室按需起搏(VVI)22例,起搏频率为70~160次/min,平均(111±25.5)次/min,起搏阈值为0.5~0.75V,平均(0.74±0.30)V,感知灵敏度为2.5~2.8 mV,平均(2.78±0.11)mV,电极阻抗为271~726Ω,平均(445.5±148.9)Ω。21例(91.3%)获得随访,随访1个月~5.5年,起搏阈值术后早期略升高,后稳定。1例术后6个月猝死,原因不明。1例术后4.5年重新更换电池。1例随访中恢复窦性心律。4例术后6个月~2年心脏扩大、心功能低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lt;50%。结论 CHD患儿围术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AVB是安全可行的,永久起搏器植入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心脏病 永久起搏器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和高位室间隔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一兵 要英杰 王旭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评价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和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8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其中52例为RVA起搏(RVA组),66例为HRVS起搏(HRVS组)。分别对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2年的左室... 目的评价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和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8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其中52例为RVA起搏(RVA组),66例为HRVS起搏(HRVS组)。分别对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2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2年内因心力衰竭住院人数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101例完成2年随访。术后6个月和1年时两组LVEF比较无差别(0.55±0.08vs0.55±0.08,P=0.926;0.54±0.09vs0.55±0.07,P=0.407),但是对于术前LVEF(0.50者,术后1年时LVEF两组有差别(0.40±0.04vs0.44±0.04,P=0.01)。术后2年,HRVS组优于RVA组(0.51±0.10vs0.55±0.06,P=0.01)。2年内,RVA组因心力衰竭住院人数多于HRVS组[31.1%(14/45)vs12.5%(7/56),P=0.02]。结论 HRVS起搏对CAVB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低于RVA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高位右室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功能
下载PDF
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凯 张海成 +2 位作者 肖世南 董卫锋 鲁莉萍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右室间隔起搏(RVS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其中45例行RVSP术(RVSP组),42例行RVAP术(RVAP组),分别对术前及术后6、12和18个月,患者的QRS波时... 目的:初步探讨右室间隔起搏(RVS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其中45例行RVSP术(RVSP组),42例行RVAP术(RVAP组),分别对术前及术后6、12和18个月,患者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进行检查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79例完成18个月随访。术后RVAP组QRS波时限较RVSP组明显增宽(P<0.05),术后12个月RVAP组LVEF、SV、ACI均较RVSP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8个月RVAP组LVEDD较RVSP组明显增大(P<0.05),RVAP组CI均较RVSP组降低,但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RVSP较RVAP有利于CAVB患者心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心功能
下载PDF
应用Amplazt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铭 杨剑 +1 位作者 崔斌 朱鲜阳 《心脏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56-361,共6页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自从本世纪初Amplatzer膜周型封堵器被广泛应用于膜周部室缺介入封堵治疗。同时新型改良设计的Amplatzer封堵器陆续问世,以及多种Amplazter封堵器非常规应用于膜周部室缺封堵,并开展了...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自从本世纪初Amplatzer膜周型封堵器被广泛应用于膜周部室缺介入封堵治疗。同时新型改良设计的Amplatzer封堵器陆续问世,以及多种Amplazter封堵器非常规应用于膜周部室缺封堵,并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应用研究。目前由于应用初代Amplatzer膜周型封堵器后近期或远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许多中心放弃了对其继续研究应用。对于完全性房室阻滞的机制深入探究以及封堵器选择应用进一步优化,将使Amplatzer封堵器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并为膜周部室缺的介入封堵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zter封堵器 膜周部室缺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妊娠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倩(综述) 赵卫华(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647-651,共5页
妊娠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罕见且存在潜在母儿危险的疾病,至今病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所致。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对有症状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孕产妇放置心脏起搏器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无症状孕... 妊娠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罕见且存在潜在母儿危险的疾病,至今病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所致。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对有症状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孕产妇放置心脏起搏器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无症状孕产妇是否放置心脏起搏器治疗尚存在争议;抗心律失常药物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放置心脏起搏器前的过渡用药;免疫治疗对妊娠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而言或许是一个避免放置起搏器的新策略。本文就妊娠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及治疗进行综述,希望为此类患者的围产期管理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器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纠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志伟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7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纠治,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方法室间隔缺损修补:10例经右心房二尖瓣或解剖左心室切口,缝针经室间隔缺损置于室间隔左侧面;7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17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纠治,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方法室间隔缺损修补:10例经右心房二尖瓣或解剖左心室切口,缝针经室间隔缺损置于室间隔左侧面;7例经解剖右心室切口缝针直接缝于室间隔左侧面。结果经解剖左心室修补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40%,而经解剖右心室的发生率为14%。14例伴不同程度的肺动脉流出道梗阻,除1例作瓣交界切开,余13例均采用同种带瓣主动脉管道连接。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11.76%。结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室间隔缺损修补经解剖右心室修补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型 大动脉转位 房室传导阻滞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