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ensive complex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salvaged by surgical graft providing landing zone for endovascular graft:A case report
1
作者 Albert Youngwoo Jang Pyung Chun Oh +2 位作者 Jin Mo Kang Chul Hyun Park Woong Chol K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5期5005-5011,共7页
BACKGROUND Surgical repair of complex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perioperativ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The advent of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has reduce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a... BACKGROUND Surgical repair of complex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perioperativ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The advent of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has reduce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although the utilization of such techniques is limited by lesion characteristics,such as involvement of the visceral or renal arteries(RA)and/or presence of a sealing zone.CASE SUMMARY A 60-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a Crawford type IV complex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CAAA)starting directly distal to the diaphragm extending to both common iliac arteries(CIAs).The CAAA consist of a proximal and distal aneurysmal sac separated by a 1 cm-healthy zone in the infrarenal level.Due to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patient and the expansive disease,we planned a stepwise-combined surgery and EVAR to minimize invasiveness.A branched graft was implanted after surgical debranching of the visceral and RA.Since the patient had renal and liver injury after surgery,the second stage EVAR was performed 10 mo later.The stent graft was implanted from the distal portion of surgical branched graft to both CIAs during EVAR.The patient has been uneventful for 5-years after discharge and is being followed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CONCLUSION The current case demonstrates that the surgical graft can provide a landing zone for second stage EVAR to avoid aggressiv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poor performance with a long hostile C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surgery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Common iliac artery aneurysm Case report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吴延庆 史洪涛 +4 位作者 吴海涛 孙灿龙 张温温 王彤 牛焕章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究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短瘤颈复杂AAA患者60例,根据是否采用3D辅助打印技术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干预组(n=32)、3D打印组(n=28);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 目的探究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短瘤颈复杂AAA患者60例,根据是否采用3D辅助打印技术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干预组(n=32)、3D打印组(n=28);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3D打印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之上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检查。比较两组术前预测、术中测量得到的瘤颈最大直径、瘤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与正常腹主动脉夹角(a角)、瘤颈与腹主动脉中轴夹角(b角)之间的差异;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真腔最大直径、假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瘤颈最大直径、瘤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的术前评估结果与术中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常规干预组a角、b角术前评估与术中测量结果有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真腔直径扩大、假腔直径以及瘤体直径缩小,且3D打印组变化更加显著(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腹主动脉CTA可精准还原重建图像,对短瘤颈AAA患者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抉择以及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辅助技术 短瘤颈 复杂腹主动脉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复杂解剖结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晓亮 高占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 探讨复杂解剖结构的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2022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EVAR治疗的162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VAR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42)和... 目的 探讨复杂解剖结构的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2022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EVAR治疗的162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VAR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42)和无并发症组(n=120)。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腹主动脉瘤解剖形态信息、术中指标,统计术后1个月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EVAR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髂动脉狭窄/闭塞、短瘤颈、大成角、瘤颈血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NRI﹤82、瘤颈血栓、髂动脉狭窄/闭塞均是复杂解剖结构AAA患者EVAR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NRI﹤82、髂动脉狭窄/闭塞及瘤颈血栓可提示行EVAR的复杂解剖结构的AAA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复杂解剖结构 腔内修复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在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丁锦辉 刘光 +10 位作者 李维敏 陆信武 黄新天 陆民 殷敏毅 施慧华 刘晓兵 叶开创 崔超毅 黄英 蒋米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3-567,共5页
目的评价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4月应用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21例,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9... 目的评价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4月应用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21例,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9例,女2例;年龄55~87岁,中位数为72.34岁。本组病例存在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合并髂动脉瘤10例,巨大动脉瘤4例,短瘤颈3例,瘤颈严重扭曲3例,入路严重扭曲4例,股动脉纤细1例,附壁血栓和严重钙化6例。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病例,2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于合并症。手术时间(135.43±12.45)min,术中出血量为(180.24±21.66)m L,均无输血。术中Ⅰ型内漏5例,Ⅱ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2例,均术中处理满意。术后随访19例,随访时间为3~36个月,18例存活,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随访患者术后均复查CT血管造影,未发现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修复适用于多数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手术风险较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下载PDF
多种介入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祺熠 许太福 +1 位作者 苏奕明 侯培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8期924-928,共5页
目的:评估全腔内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复杂瘤颈并行全腔内治疗、临床资料完善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纳入本研... 目的:评估全腔内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复杂瘤颈并行全腔内治疗、临床资料完善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纳入本研究。结果:共33例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全腔内治疗,在进行传统的腔内修复术的同时,9例联合纤维蛋白粘合剂瘤腔内注射术,12例联合近端瘤颈Cuff支架植入,8例联合肾动脉支架植入,4例联合下行导丝牵拉技术。所有病例均获得技术性成功。在3个月~7年的随访过程中,3例术后出现1a型内漏,2例随访中瘤腔未见明显增大,1例再次行介入治疗后内漏消失。另30例患者在随访中未见腹主动脉瘤破裂、支架内漏、移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根据瘤颈解剖特点,多种介入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早中期的随访提示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瘤颈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介入技术 内漏
下载PDF
国产支架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雪钢 蒋岚杉 +4 位作者 白斗 武少辉 张效杰 高林 王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Ankura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腔内修复术(EVAR),均使用国产Ankura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其中1例同时行右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 目的探讨国产Ankura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腔内修复术(EVAR),均使用国产Ankura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其中1例同时行右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1个月,无支架移位和Ⅰ型内漏发生;其中1例术中发生髂动脉分支支架与主体支架严重移位,通过增加1枚支架得到有效处理。结论对于短瘤颈、大成角的腹主动脉瘤,使用国产的Ankura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国产支架 复杂瘤颈
下载PDF
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处理策略 被引量:7
7
作者 郭伟 贺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87-589,共3页
复杂腹主动脉瘤一般指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或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其治疗难点主要体现在对瘤体的近端锚定区的充分评估以及内脏分支动脉、肾动脉的合理重建上。目前,主要的技术有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平行支架... 复杂腹主动脉瘤一般指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或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其治疗难点主要体现在对瘤体的近端锚定区的充分评估以及内脏分支动脉、肾动脉的合理重建上。目前,主要的技术有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平行支架技术以烟囱型支架为代表,通常被应用于急诊或无条件实施开窗支架时的高风险病人。开窗技术作为近年来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主流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逐步由单纯的开窗向开窗+分支结合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更加复杂的解剖学结构。上述技术各有优缺点,本文将对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各类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平行支架 开窗 分支支架
下载PDF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主动脉病变体会(附4例报道) 被引量:2
8
作者 蒋米尔 陆信武 +5 位作者 黄英 李维敏 刘晓兵 殷敏毅 施慧华 叶开创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的方法。方法应用杂交技术方法治疗4例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除1例采用瘤腔内栓塞治疗结合主动脉裸支架覆盖以外,其余3例均用传统的旁路转流术来重建血供和维持... 目的探索应用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的方法。方法应用杂交技术方法治疗4例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除1例采用瘤腔内栓塞治疗结合主动脉裸支架覆盖以外,其余3例均用传统的旁路转流术来重建血供和维持内脏分支动脉的灌注,然后为主动脉病变提供腔内修复术的适当的治疗区域,避免主动脉完全阻断的后果,避免主动脉切开,减少手术中的缺血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存活率,减少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4例中,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2.5岁。最长的病例随访时间达5年,最短的随访16个月,除病例3以外,都获得较好的疗效,无特殊异常,均恢复日常生活或工作。病例3比较特殊,在恢复工作状态下,术后3个月来院常规复查,CTA检查提示瘤腔内有少量造影剂进入。说明瘤腔内部分血栓溶解再通,但病人无腹痛及发热等不适症状,考虑以随访及密切观察。至术后5个月时,患者出现腰背疼痛,伴高热,与初发症状时相仿。再次CTA检查提示瘤腔比原来体积扩大。经多方治疗无效,最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杂交技术方法能够有利的拓展对于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的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技术 复杂主动脉疾病 手术治疗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腔内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耿 洪云恒 +5 位作者 陈志强 林春明 庄佩佩 吴权辉 郭进明 李孝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腔内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可行性。方法纳入中山市中医院血管介入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打印成1∶1主动脉模型,并辅助手术方...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腔内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可行性。方法纳入中山市中医院血管介入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打印成1∶1主动脉模型,并辅助手术方案制定及进行手术模拟。结果1例肾上型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1例近肾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累及弓上分支的胸主动脉瘤,1例累及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夹层,所有患者在术前完成主动脉病变段3D模型打印,根据结果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无内漏、支架移位或闭塞、内脏动脉丢失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3D打印辅助腔内治疗能使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直观化、精准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复杂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9
10
作者 景在平 赵珺 +8 位作者 冯翔 曲乐丰 包俊敏 赵志青 徐赋 周颖奇 王振堂 曹贵松 叶必远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初步临床经验,探讨其指征、方法、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本组15例患者在DSA监视下经股总动脉小切口将人造血管内支撑复合体(移植物)导人腹主动脉瘤,从腔内将瘤体与血流隔绝.15例中置入...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初步临床经验,探讨其指征、方法、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本组15例患者在DSA监视下经股总动脉小切口将人造血管内支撑复合体(移植物)导人腹主动脉瘤,从腔内将瘤体与血流隔绝.15例中置入直管型移植物4例,分叉型移植物11例.结果:13例患者于手术当日进食,次日下床活动;1例出现急性酸中毒;1例因髂动脉扭曲导致移植物将髂动脉阻塞,而加作股.股交叉转流术,恢复较慢.4例出现内漏,其中1例3月后自行愈合;1例术后第4天动脉瘤破裂,经传统开腹手术治愈;另2例随访中.2周及3月后分别复查彩超、螺旋CT.结果显示全部病例移植物中血流通畅,无移位.结论:腔内隔绝术简捷、方便,避免了常规开腹手术所见腹部及重要脏器并发症,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所有尤其是高龄高危肾下腹主动脉瘤及胸降主动脉瘤患者.全程内支架-人造血管复合体应用于EVGE效果良好.熟练的导管操作技巧及精确的术前评估有利于提高操作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发内漏的问题有待于继续观察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人造血管
下载PDF
复杂型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效果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浩诚 沈永斌 姜维良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91-195,198+182,共7页
目的通过对患者病情、术前相关检查、手术方法、术后治疗措施及随访这几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讨论分析应用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治疗复杂型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并行... 目的通过对患者病情、术前相关检查、手术方法、术后治疗措施及随访这几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讨论分析应用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治疗复杂型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并行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的病情、术前相关检查、手术方法、术后治疗措施等资料整理收集,共将其分为2组: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组(A组),共63例,普通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组(B组),共93例,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复杂型腹主动脉瘤组出现1例死亡,围术期内出现内漏11例,经治疗内漏均消失;随访期发生4例内漏,多数经保守观察后消失,仅1例需治疗。普通型腹主动脉瘤组未出现死亡病例,围术期内出现内漏14例,经治疗内漏均消失;随访期内出现内漏6例,经保守治疗观察期内漏消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证实在术后及随访期间2组患者无明显支架移位发生。结论复杂型腹主动脉瘤组与普通型腹主动脉瘤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远期存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无明显差异。血管腔内介入技术能够有效的治疗复杂型性腹主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常温体外循环在复杂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宽 朱志成 +4 位作者 许日昊 续晋宇 李博 柳克祥 张曙东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总结常温体外循环(ECC)在复杂腹主动脉瘤(AAA)开放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自2011年09月至2016年09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复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12例,其中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或双侧肾动脉6例,限制型破裂性AA... 目的总结常温体外循环(ECC)在复杂腹主动脉瘤(AAA)开放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自2011年09月至2016年09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复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12例,其中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或双侧肾动脉6例,限制型破裂性AAA 2例,开放型破裂性AAA 4例。记录手术时间、ECC时间、阻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2±1.4)h,ECC时间(107.5±30.9)min,腹主动脉阻断时间(79.7±26.3)min,住院天数(20.8±4.9)d,4例利用ECC管路输血,术后1例患者因感染出现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常温ECC下的复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维持术中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腹主动脉瘤 常温体外循环 人工血管
下载PDF
INCRAFT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风强 李彦杰 +6 位作者 余婧 赵戈 石文龙 王辉 陈江浩 左健 袁时芳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INCRAFT覆膜支架系统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53例利用腔内修复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使用INCRAFT覆膜支架系统26例,使用其他类型覆膜支架27... 目的探讨INCRAFT覆膜支架系统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53例利用腔内修复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使用INCRAFT覆膜支架系统26例,使用其他类型覆膜支架27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治疗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成功率100%,INCRAFT覆膜支架组瘤颈平均角度为(44.15±18.79)°,平均长度为(22.42±10.43)cm,其他类型覆膜支架组瘤颈平均角度为(27.89±11.29)°,平均长度为(34.74±12.64)cm(P<0.001)。INCRAFT覆膜支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花费高于其他类型覆膜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失血量、围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18个月,两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在并发症及手术再干预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短瘤颈、瘤颈成角较大的腹主动脉瘤,可以应用INCRAFT覆膜支架系统腔内修复治疗,近期随访显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复杂瘤颈
下载PDF
开窗技术重建内脏动脉技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杰 郭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0-1394,共5页
腔内治疗(EVAR)作为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首选方式已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但高达40%的AAA病人不符合传统标准EVAR的治疗指征。大多数不适合标准EVAR的病人都是因为近端锚定区不足或动脉瘤累及内脏动脉,这些病人通常也是高外科风险... 腔内治疗(EVAR)作为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首选方式已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但高达40%的AAA病人不符合传统标准EVAR的治疗指征。大多数不适合标准EVAR的病人都是因为近端锚定区不足或动脉瘤累及内脏动脉,这些病人通常也是高外科风险的病人。超适应证应用标准EVAR治疗非常规AAA却成为了一种趋势,但这些技术治疗短瘤颈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争议。多项研究的早期结果显示使用辅助技术(例如平行支架等)扩大标准EVAR适用性仍存在较高失败率和再干预率等问题。另一些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亦显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接受标准EVAR+辅助技术治疗的AAA病人再干预和晚期AAA破裂的风险也有所增加。自1999年首次报道以来,开窗腔内修复术(F-EVAR)在治疗近肾AAA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F-EVAR的基本理念是将锚定区跨过分支动脉,同时通过开窗保留分支动脉。这是EVAR技术质的飞跃,它标志着腔内重建分支血管时代的到来,也为后来腔内修复技术重建弓上分支动脉提供了参考。目前在我国注册的针对内脏动脉的开窗器材主要有COOK公司生产的ZFEN开窗支架型血管。ZFEN可用于高外科风险和正常风险的近肾AAA病人。也可用于修复先前开放手术或EVAR失败的病人。定制ZFAN开窗直径分为开窗主体和分叉主体与分支两部分,完全根据病变解剖直径和长度数据设计。对径路血管条件良好的病人一般采用经皮穿刺完成手术。近端开窗主体植入体内前应在X线下仔细确认每个标记物所代表的位置。植入体内后首先确认主体支架的前后方向正确,然后将开窗部位推进至目标血管附近。肾动脉重建是ZFEN手术最关键和困难的步骤,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肾动脉支架选择以球扩式覆膜支架为宜,在肾动脉下有一定瘤颈的病变可用球扩性裸支架,植入分叉支架主体和对侧支。大量研究证实了ZFEN技术重建内脏动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制开窗 复杂腹主动脉瘤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罕凡 陈道中 +2 位作者 陈良万 林峰 曹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解剖外旁路联合动脉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杂交手术以及完全EVAR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48例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男31例,女17... 目的探讨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解剖外旁路联合动脉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杂交手术以及完全EVAR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48例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男31例,女17例;年龄28~81岁,平均52.4岁。病程1~90 d,平均10.2 d。累及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30例,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11例,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3例,主动脉弓穿透性溃疡伴壁间血肿3例,主动脉食管瘘1例。15例行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12例行解剖外旁路联合EVAR杂交手术,21例行完全EVAR手术。结果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1例,昏迷1例,短暂精神症状3例,肺炎4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最终3例死亡。解剖外旁路联合EVAR杂交手术患者术后1例出现右顶枕叶大面积梗死伴肺炎、肾功能衰竭。完全EVAR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28.6个月。3例患者出现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表现,因症状轻微,未予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对于主动脉弓降部病变,采用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将逐步被EVAR替代,解剖外旁路联合EVAR杂交手术是治疗此病变的重要方法,完全EVAR手术是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降部病变 动脉腔内修复 杂交手术
原文传递
复杂解剖条件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单中心经验
16
作者 汪睿 姚陈 +10 位作者 胡作军 王冕 李梓伦 武日东 王斯文 秦原森 宁俊杰 石毅 崔进 吴伟滨 常光其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解剖条件复杂的腹主动脉瘤(AAA)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211例复杂解剖条件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82例)和腔内修复术(EVAR)组(12... 目的探讨解剖条件复杂的腹主动脉瘤(AAA)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211例复杂解剖条件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82例)和腔内修复术(EVAR)组(129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围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等,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累积生存率,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结果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开放手术组及EVAR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82/82)和99.2%(128/129)。围术期内,开放手术组死亡7例,二次干预3例;EVAR组死亡1例,二次干预4例。EVAR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ICU监护比例、ICU停留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等方面较开放手术组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8.3±125.0)min比(315.0±118.9)min,t=5.57,P<0.001;22(18,48)h比39(20,86)h,U=1275.50,P<0.001;47.3%比87.1%,χ^(2)=24.89,P<0.001;18.6%比36.6%,χ^(2)=8.51,P=0.004;1.8%比8.5%,P=0.006]。开放手术组66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8(9.5,88.5)个月。EVAR组127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4(7.5,47.0)个月。开放手术组全因死亡率高于EVAR组(48.5%比18.9%,χ^(2)=18.46,P<0.001),但在动脉瘤相关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干预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AR组1、3、5及10年累积生存率高于开放手术组[(96.4±1.8)%比(93.4±3.2)%,(84.4±4.3)%比(72.6±6.3)%,(72.4±6.2)%比(59.4±7.1)%,(35.1±12.6)%比(35.4±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颈血栓是EVAR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解剖条件复杂的AAA,开放手术和EVAR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EVAR短期效果更好,开放手术的远期疗效更加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困难瘤颈 开放手术 腔内修复术 治疗
原文传递
标准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手术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文睿 李清乐 +6 位作者 张小明 张韬 何长顺 李伟 张学民 焦洋 贺致宾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采用标准EVAR治疗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瘤颈解... 目的:探讨标准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采用标准EVAR治疗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瘤颈解剖特点分为复杂瘤颈组和非复杂瘤颈组,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标准EVAR治疗两组腹主动脉瘤的结果,评估复杂瘤颈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共纳入CTA和随访资料完整的133例患者,其中复杂瘤颈组88例(66.2%),非复杂瘤颈组45例(33.8%),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失血量、造影剂用量、平均住院日、技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远期再干预、远期内漏、动脉瘤直径增大、生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瘤颈因素与预后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瘤颈直径>31 mm与远期再干预相关(OR=24.975,P=0.02)。结论: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标准EVAR治疗并未显著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血管外科手术 复杂瘤颈 腔内修复
原文传递
开放手术和腔内技术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坤 郑焕勤 陈忠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使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99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5日发表的关于开窗技术、烟囱技术... 目的使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99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5日发表的关于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择期复杂腹主动脉瘤疗效对比的研究。运用ADDIS 1.16.6和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观察性研究,共计359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手术方式在早期再干预率、30 d死亡率、肠缺血、切口并发症、下肢缺血、卒中或脑缺血发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肌梗死方面,开窗技术和烟囱技术优于开放手术;对于急性肾损伤,开窗技术优于开放手术和烟囱技术(P<0.05)。结论对于择期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开放手术在早期再干预率和30 d死亡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开窗技术和烟囱技术可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复杂 开放手术 腔内修复术 开窗技术 烟囱技术 治疗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肾动脉烟囱技术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勇 何虎强 +5 位作者 孙晓磊 曾宏 张雷 王伟明 胥雄飞 何延政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共3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烟囱”技术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术中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9例肾动脉“烟囱”技术治疗复杂瘤颈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100%,9例患者通过“烟囱”加主体支架处... 目的:探讨肾动脉“烟囱”技术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术中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9例肾动脉“烟囱”技术治疗复杂瘤颈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100%,9例患者通过“烟囱”加主体支架处理,共植入肾动脉“烟囱”支架9枚,其中4枚球扩支架,5枚覆膜支架。其中2例发生近端Ⅰ型内漏,1例辅助Cuff 后内漏消失,1例选用顺应性球囊对吻扩张后内漏消失。随访3~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无患者死亡,未见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脏器缺血发生,未见支架移位、明显内漏或“烟囱”支架闭塞。结论肾动脉“烟囱”技术在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早期疗效确切,但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 烟囱技术 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