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isted coiling techniques in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complex aneurysms
1
作者 潘剑威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3期196-197,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assisted coiling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ethods From Jun. 2007 to Aug. 2010,36 patients with 41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ere 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assisted coiling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ethods From Jun. 2007 to Aug. 2010,36 patients with 41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ere treated by varient endovascular methods,including balloon, stent-assisted coiling and double microcatheter coilingtechniques. Results Among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isted coiling techniques in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complex aneurysms
下载PDF
PED+Coils与单纯PE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素兰 范锋 +1 位作者 刘倩倩 马明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PED+Coils与单纯PE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连续使用PED治疗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脑缺血的护理、脑出血的护理、神经功能障碍的... 目的探讨PED+Coils与单纯PE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连续使用PED治疗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脑缺血的护理、脑出血的护理、神经功能障碍的护理、心理护理、专业的出院指导及延续性护理在随访中的应用等。结果 35例患者中,PED+Coils组15例,单纯PED组21例。手术成功率100%。共使用PED 40枚,支架开放不良5例,其中PED+Coils组4例,单纯PED组1例。缺血性并发症4例(11.4%),其中PED+Coils组1例(6.7%),单纯PED组3例(14.2%),均为轻微脑梗死。PED+Coils组出血性并发症1例,为导丝操作相关性,右侧肌力0级。经相关护理和康复指导,除1例永久致残性并发症患者外,其余患者无遗留神经功能缺失。1例永久致残性并发症患者给予专业的康复训练,出院时左侧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结论专业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并发症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栓塞装置 弹簧圈 颅内复杂动脉瘤 介入 瘤体栓塞 载瘤血管重建 康复
下载PDF
Complex弹簧圈栓塞颅内分叶状动脉瘤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腾云 徐睿 +2 位作者 刘国静 朱继 张晓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77-1681,共5页
目的探讨Complex弹簧圈作为成篮圈栓塞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科使用Complex弹簧圈作为成篮圈进行分叶状动脉瘤栓塞的34例患者资料,并对术中脑血管造影和随访结果进行探讨。结果依据Raymond... 目的探讨Complex弹簧圈作为成篮圈栓塞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科使用Complex弹簧圈作为成篮圈进行分叶状动脉瘤栓塞的34例患者资料,并对术中脑血管造影和随访结果进行探讨。结果依据Raymond分级标准,术中动脉瘤闭塞情况:RaymondⅠ级,27例(79.4%);RaymondⅡ级,5例(14.7%)。术后6个月造影复查共31例,未发现复发病例,动脉瘤闭塞情况:RaymondⅠ级,28例(90.3%);RaymondⅡ级,3例(9.7%)。围术期未发生与Complex弹簧圈相关的出血及缺血性并发症。结论 Complex弹簧圈在分叶状动脉瘤内成篮成功率高,栓塞程度致密,并发症未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
下载PDF
A CONFORMATION STUDY OF POLYELECTROLYTE-DENDRITIC SURFACTANT COMPLEXES IN DILUTE SOLUTIONS
4
作者 王维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95-404,共10页
Three dendronized polymers from generation one to generation three have been prepared by complexing negatively charged Frechet-type dendrons with a polyanion, poly(diallydimethylammoniurn chloride) (PDADMAC). The ... Three dendronized polymers from generation one to generation three have been prepared by complexing negatively charged Frechet-type dendrons with a polyanion, poly(diallydimethylammoniurn chloride) (PDADMAC). The gaffing degree has been confirmed mainly by elemental analysis. In dilute solutions of tetrahydrofuran, static light scattering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generation complex has a coil-like conformation, even more flexible than PDADMAC.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complexes exhibit polyelectrolyte behavior.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all the three complexes have almost the same hydrodynamic radius, indicating that they might own similar coil conformati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hows the existence of disordered globules formed by one or a couple of complex coils. All these observat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flowerlike coil conformation, which is formed by the intra-molecular association. This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stretched chain conformation formed by covalently connected dendronized polymers. This result also explains why some ordere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found in condensed state of the similar complexes, are not as perfect as those of conventional dendronized 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lectrolytes DENDRONS complexES Dendronized polymers Flowerlike coils
下载PDF
基于电磁力的机翼非接触式加载试验平台特性研究
5
作者 李珊山 陈先民 +2 位作者 弯港 庞宝才 梁源博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7期103-111,共9页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电磁力的非接触式翼面加载的可行性与适用特点。方法利用多匝铜线绕制的驱动线圈,通入大电流产生强磁场,柔性线圈贴附于机翼表面,柔性线圈中的电流与强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较大的电磁力,实现对翼面的稳定加载。建立电磁力...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电磁力的非接触式翼面加载的可行性与适用特点。方法利用多匝铜线绕制的驱动线圈,通入大电流产生强磁场,柔性线圈贴附于机翼表面,柔性线圈中的电流与强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较大的电磁力,实现对翼面的稳定加载。建立电磁力加载仿真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不同线圈结构时电磁力特性,并设计力学加载平台,开展试验测试。结果对比了柔性线圈和薄铁片2种电磁力加载方式的不同,柔性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比薄铁片小,但具有更好的线性度和可控性。上下布置2个驱动线圈能产生更大电磁力,但需要使2个驱动线圈电流方向相反,电流方向相反时产生的电磁力比方向相同时增强了16倍。减小驱动线圈间距,使柔性线圈靠近驱动线圈,也能显著提高电磁力。开展了力学加载平台试验,柔性线圈产生的电磁力达到57 N,并可持续加载320 s。结论通过试验验证了提出的基于电磁场非接触式翼面加载的可行性,柔性线圈易贴附于机翼表面,可为复合材料、复杂翼形的力学加载测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力 机翼加载 柔性线圈 试验平台 动态加载 复杂翼形
下载PDF
线圈法岩心复电阻率扫频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柯式镇 刘迪军 冯启宁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了研究用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岩石电阻率或电导率的异同及其关系 ,在实验室内研制了线圈法岩样复电阻率扫频测量系统。该系统可改变传统感应测井中以发射电流直接作为参考的方法 ,将发射电流移相一定的角度 ,从而解决了虚部小信号的... 为了研究用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岩石电阻率或电导率的异同及其关系 ,在实验室内研制了线圈法岩样复电阻率扫频测量系统。该系统可改变传统感应测井中以发射电流直接作为参考的方法 ,将发射电流移相一定的角度 ,从而解决了虚部小信号的检测问题。发射电流在低频时 ,短线圈距的线圈系对介质电导率的灵敏度低于长线圈距的 ;而在高频时结果则相反。试验表明 ,在室内用线圈法测量岩心复电阻率是可行的 ,而且被测信号幅度和相位均与岩石的电阻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也更能真实地反映岩石的频散特性。同时 ,用线圈法测量的岩心复电阻率也可用来探测岩石中地层水的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圈法 岩心复电阻率 扫频测量系统 岩样 电法测井
下载PDF
支架结合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邓东风 李茂全 +4 位作者 陈左权 顾斌贤 潘庆刚 海舰 王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60-1563,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急性期使用支架的安全性。资料与方法29例患者,32个动脉瘤。采用Neuroform支架,弹簧圈主要采用Matrix、Orbit圈,分析栓塞效果。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20例。择期栓...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急性期使用支架的安全性。资料与方法29例患者,32个动脉瘤。采用Neuroform支架,弹簧圈主要采用Matrix、Orbit圈,分析栓塞效果。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20例。择期栓塞患者术前3天予以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有患者术后予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5天抗凝治疗。术后复查21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除1例巨大动脉瘤为次全栓塞外,其他均致密栓塞。其中1枚支架覆盖2个动脉瘤并栓塞3例,支架辅助栓塞巨大宽颈动脉瘤3例,支架置入行二期动脉瘤颈残留弹簧圈再栓塞2例,动脉瘤常规弹簧圈栓塞后3年复发再以支架辅助栓塞1例。急症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未发现支架内血栓形成或狭窄堵塞。复查21例中,除1例次全栓塞的巨大动脉瘤出现动脉瘤腔部分显影外,其余20例均未见动脉瘤显影。结论支架结合不同型号弹簧圈栓塞有助于提高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成功率;急性期可以使用支架,但在未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准备的前提下,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弹簧圈 复杂动脉瘤
下载PDF
带磁芯励磁线圈的阻抗匹配 被引量:9
8
作者 翁玲 曹晓宁 +4 位作者 徐行 梁淑智 黄文美 孙英 王博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0-1334,共5页
带磁芯励磁线圈的阻抗匹配是磁致伸缩器件设计和应用的基础。为使励磁线圈产生较大磁场,利用AMH-1M-S型磁特性测试系统,测试了在不同频率下线圈磁芯材料硅钢片的B-H和u-H曲线,同时计算了带磁芯励磁线圈的复阻抗。根据串联谐振电路原理,... 带磁芯励磁线圈的阻抗匹配是磁致伸缩器件设计和应用的基础。为使励磁线圈产生较大磁场,利用AMH-1M-S型磁特性测试系统,测试了在不同频率下线圈磁芯材料硅钢片的B-H和u-H曲线,同时计算了带磁芯励磁线圈的复阻抗。根据串联谐振电路原理,理论上计算了电路谐振时的电容值。搭建了实验平台,利用示波器采集电源电压和串接在电路中采样电阻电压的数值,计算了串接匹配电容前后电路的阻抗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串接匹配电容后,在励磁电流频率为50 Hz、100Hz、150 Hz时,励磁线圈总阻抗下降了48.95%、61.34%、60.06%,励磁电流分别增加了95.88%、158.62、15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磁芯励磁线圈 复数磁导率 串联谐振 阻抗匹配
下载PDF
新型颅内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海林 任军 +6 位作者 赵贤军 李强 丁永忠 张新定 任海军 袁治 潘亚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8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自膨式闭环颅内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3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未破裂动脉瘤2例,破裂动脉瘤21例。行单纯支... 目的探讨新型自膨式闭环颅内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3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未破裂动脉瘤2例,破裂动脉瘤21例。行单纯支架治疗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1例。结果 23例共使用24枚支架,23枚支架均成功定位、释放,1枚解脱后移位;栓塞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致密栓塞16例,瘤颈残留4例,瘤体显影3例。术后发生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并发症2例。出院时按改良Rankin评分0分19例,1分2例,2分1例。死亡1例。结论 Solitaire支架输送简单,顺应性好,定位准确,完全释放后仍可以完全回收,安全性高,即刻栓塞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复杂动脉瘤 Solitaire支架 栓塞
下载PDF
惯性管盘绕方式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少帅 张安阔 +4 位作者 陈曦 阚安康 蒋燕阳 张华 吴亦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91-1797,共7页
为了研究惯性管盘绕方式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盘绕结构时惯性管调相能力及制冷机性能变化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或理论支持,结合湍流因素影响,计算了不同盘绕惯性管的压降损失,分析对调相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 为了研究惯性管盘绕方式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盘绕结构时惯性管调相能力及制冷机性能变化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或理论支持,结合湍流因素影响,计算了不同盘绕惯性管的压降损失,分析对调相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绕圈数越多,压降越大,惯性管调相能力越小。最后,选用了不同盘绕方式的惯性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惯性管盘绕圈数增加,压缩机效率略微减小,相同冷量下制冷机输入功率显著增大。对惯性管型脉管制冷机盘管方式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理论 复杂流体 流动 惯性管 盘绕方式 阻力特性
下载PDF
线圈法岩心复电阻率扫频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柯式镇 刘迪军 冯启宁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4期309-312,328,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岩石电阻率或电导率的异同及关系 ,在实验室内研制了线圈法岩样复电阻率扫频测量系统 ,用该系统可以测量岩心复电阻率并与常规的电极法进行比较分析 ,给出两种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值的异同 ,进而建立对应关系 ... 为了研究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岩石电阻率或电导率的异同及关系 ,在实验室内研制了线圈法岩样复电阻率扫频测量系统 ,用该系统可以测量岩心复电阻率并与常规的电极法进行比较分析 ,给出两种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值的异同 ,进而建立对应关系 ,解决归一化问题。同时也为今后复电阻率频谱测井方法和仪器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主要介绍该测量系统的研制过程 ,包括测量信号的理论计算考察、样品设计、线圈系的优选、直耦消除、系统标定以及样品的测量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 ,在室内用线圈法测量岩心复电阻率是可行的 ,而且被测信号幅度和相位均与岩石的电阻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可用来探测岩石中地层水的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井 线圈法 岩心复电阻率 扫频测量系统 油气井测量
下载PDF
Onyx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松年 谢正德 +3 位作者 曾祥博 池超超 刘桂彪 李奋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7期114-115,共2页
目的:分析Onyx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并发症情况。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阶段,开展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研究对象19例,均为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均采用Onyx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分析19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 目的:分析Onyx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并发症情况。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阶段,开展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研究对象19例,均为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均采用Onyx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分析19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疗的43个动脉瘤中,其中1个(2.33%)因血管迂曲支架未能到位,其余42个(97.67%)动脉瘤顺利完成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术中支架顺利到位,放置满意。并发症包括支架移位1例,血栓形成4例,动脉瘤术中破裂1例、栓塞载瘤动脉远端引起脑梗死1例、血管损伤1例。操作相关死亡率为1例(1/19)。术后无(再)出血发生。16例患者(35个动脉瘤)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总体再通率为14.29%。对1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行DSA复查,无1例复发,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结论:针对Onyx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和再通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YX 弹簧圈栓塞 颅内复杂动脉瘤 并发症
下载PDF
瞬变电磁实验教学模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滕飞 孙德立 +1 位作者 刘婷婷 千承辉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439-447,共9页
针对地学仪器课程中瞬变电磁仪的实践教学需要,设计了一套瞬变电磁实验教学模型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射/接收一体机、接收传感器、异常线圈和上位机控制软件4部分。发射/接收一体机使用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控制器和CPLD(Complex Pr... 针对地学仪器课程中瞬变电磁仪的实践教学需要,设计了一套瞬变电磁实验教学模型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射/接收一体机、接收传感器、异常线圈和上位机控制软件4部分。发射/接收一体机使用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控制器和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作为主控单元,驱动H型全桥电路实现双极性方波的产生与发射;利用差分式空心线圈和双运放仪用放大电路设计了高灵敏度传感器;通过研究闭合线圈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常数的关系,使用异常线圈模拟了良导电率有限导体;上位机控制软件使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开发。经测试,该模型能实时采集并显示瞬变电磁感应二次场衰减信号曲线,实现在实验室内模拟瞬变电磁仪工作过程,对课程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教学模型 异常线圈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下载PDF
基于改进Preisach模型的音圈电机复杂迟滞建模 被引量:6
14
作者 党选举 梁卫 姜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56-162,共7页
针对音圈电机在高频响、高速、高加速度运动时存在的一种特殊复杂迟滞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Preisach迟滞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动态迟滞混合模型。采用逐次逼近的思想,第一级通过构造一个改进型Preisach模型,引入非单调信息,使其输出具... 针对音圈电机在高频响、高速、高加速度运动时存在的一种特殊复杂迟滞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Preisach迟滞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动态迟滞混合模型。采用逐次逼近的思想,第一级通过构造一个改进型Preisach模型,引入非单调信息,使其输出具有非单调迟滞特性。第二级采用动态RBF神经网络对第一级输出的相位和幅值进行补偿,实现对音圈电机实际输出的高精度逼近。基于实测数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对一般迟滞和非单调复杂迟滞的建模都是有效的。与动态神经网络建模相比,具有更高的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圈电机 复杂迟滞 改进Preisach模型 非单调 RBF神经网络
下载PDF
高频响应下音圈电机复杂迟滞特性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党选举 王占军 杨大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112,共6页
为实现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在高频、高速、高加速情况下的精确定位控制,针对引起音圈电机产生振动、系统不稳定等问题的特殊复杂迟滞特性,建立其复杂迟滞模型。改进C-S迟滞模型,提出C-S神经网络混合动态复杂迟滞模型;用音圈... 为实现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在高频、高速、高加速情况下的精确定位控制,针对引起音圈电机产生振动、系统不稳定等问题的特殊复杂迟滞特性,建立其复杂迟滞模型。改进C-S迟滞模型,提出C-S神经网络混合动态复杂迟滞模型;用音圈电机的两组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为:音圈电机工作在低频、低速、低加速时(10 Hz)表现出一般的迟滞特性,这时建模的最大误差为4.8μm,是最大输出值的0.48%,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补偿音圈电机一般的迟滞特性;音圈电机工作在高频、高速、高加速时(40 Hz)表现出特殊的复杂迟滞特性,其建模的最大误差为6μm,是最大输出值的0.97%。说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复杂迟滞特性建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圈电机 复杂迟滞 神经网络 C-S模型 非单调
下载PDF
平板件电磁成形时线圈最小尺寸的计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初红艳 费仁元 陆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18-822,共5页
成形线圈是平板件电磁成形的一个关键部件。从平板加工线圈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入手 ,分析了平板件上的电磁力分布 ,确定在成形特定尺寸的工件时 ,存在一个线圈的最小尺寸 ,并通过二分法和复合形法分别对圆形线圈和椭圆形线圈的最小尺寸进... 成形线圈是平板件电磁成形的一个关键部件。从平板加工线圈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入手 ,分析了平板件上的电磁力分布 ,确定在成形特定尺寸的工件时 ,存在一个线圈的最小尺寸 ,并通过二分法和复合形法分别对圆形线圈和椭圆形线圈的最小尺寸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线圈 最小尺寸 二分法 复合形法
下载PDF
复合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苏红 张敏丽 +4 位作者 张政 朱水荣 杨宁敏 姚军 王升启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rfbE基因作为待检靶基因,根据复合探针荧光定量分析原理设计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本方法检测的特异性、...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rfbE基因作为待检靶基因,根据复合探针荧光定量分析原理设计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本方法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等进行评价。结果所有O157:H7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所有其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0 cfu.mL-1,定量检测的批间和批内差异均小于5%。在模拟污染牛奶中,可检出1×101cfu.μL-1的细菌。结论本文建立的复合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快速准确、特异、敏感地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定量分析,为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实时荧光PCR 复合探针法
下载PDF
音圈电机驱动的快刀伺服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戴一帆 段纬然 +1 位作者 王贵林 杨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复杂面形/结构零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往往一个零件上既有复杂面形也有微小结构。为了实现复杂面形/结构零件的高效加工,分析了快刀伺服加工方式的特点,设计并研制了音圈电机驱动的快刀伺服系统;基于动力学和电磁学分析,建立了快刀伺... 复杂面形/结构零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往往一个零件上既有复杂面形也有微小结构。为了实现复杂面形/结构零件的高效加工,分析了快刀伺服加工方式的特点,设计并研制了音圈电机驱动的快刀伺服系统;基于动力学和电磁学分析,建立了快刀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并对控制方法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对快刀伺服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制的快刀伺服系统具有较高的运动分辨率、定位精度和工作频响,能够作为快刀伺服加工的进刀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面形 结构 快刀伺服 音圈电机 建模
下载PDF
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最大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均锋 廖承林 王丽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105,共7页
目前四线圈结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大多采用磁谐振技术,通过调整实际负载与系统最佳负载相匹配实现系统最大效率工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技术,可通过调整线圈回路复阻抗使得系统工作在最大效率状态。首先,对系统效率与... 目前四线圈结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大多采用磁谐振技术,通过调整实际负载与系统最佳负载相匹配实现系统最大效率工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技术,可通过调整线圈回路复阻抗使得系统工作在最大效率状态。首先,对系统效率与各线圈回路复阻抗之间关系进行理论推导,证明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技术的理论可行性。其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理论推导与实际系统的差别,计算实际系统设计时线圈回路复阻抗数值,并对比两种最大效率设计方法的系统效率和功率输出性能;最后,搭建四线圈结构无线能量传输实验平台,对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四线圈结构 最大效率 复阻抗设计
下载PDF
直肠腔内水囊结合相控阵线圈在复杂性肛瘘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祝新 于小利 +1 位作者 张碧云 杨柏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第6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水囊结合相控阵线圈在复杂性肛瘘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直肠腔内水囊结合相控阵线圈,对95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术前进行MRI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95例肛瘘中,Park's分类显示:...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水囊结合相控阵线圈在复杂性肛瘘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直肠腔内水囊结合相控阵线圈,对95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术前进行MRI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95例肛瘘中,Park's分类显示:经括约肌肛瘘1 7例,括约肌间肛瘘50例,括约肌外肛瘘13例,括约肌上肛瘘15例。该结果与术后结果一致。MRI对内口检出符合率为90.52%;原发主管、支管/脓腔检出准确率为1 00%和100%。结论应用直肠腔内水囊结合相控阵线圈的MRI检查方法,能准确定位复杂性肛瘘的内口、瘘管的走向及其与肛管直肠括约肌复合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利于显示病灶周围组织结构和提高影像学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复杂性肛瘘 直肠腔内水囊 相控阵线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