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428/T700复合材料“工”字加筋壁板共胶接工艺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宏军 翟全胜 +1 位作者 陈际伟 丁立民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S1期33-35,共3页
通过对5428/T700复合材料"工"字形加筋壁板的固化成型方案、预吸胶及固化工艺参数、胶接表面处理方式及共胶接过程复合材料与胶粘剂固化条件匹配性的研究,为5428/T700在飞机类似结构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共胶接工艺 胶接性能
下载PDF
真空辅助灌注成型用聚双环戊二烯的制备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青 程超 +4 位作者 刁春霞 吕玥蒽 周飞 丁小马 陈正国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95,共7页
本文采用聚苯乙烯-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DCPD单体的增黏剂,以亚磷酸正三丁酯作为缓聚剂,使其工艺特性满足真空辅助灌注成型,成功制备碳纤维增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通过研究增黏剂含量对单体黏度和聚合后树脂力学性能的影... 本文采用聚苯乙烯-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DCPD单体的增黏剂,以亚磷酸正三丁酯作为缓聚剂,使其工艺特性满足真空辅助灌注成型,成功制备碳纤维增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通过研究增黏剂含量对单体黏度和聚合后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树脂体系的组分配方。利用VARI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聚双环戊二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Ⅰ型断裂韧性以及弯曲性能,并与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该树脂体系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起始值和扩展值分别比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高26.1%和30.4%,但是弯曲强度较低。微观结构表明,碳纤维表面残留聚双环戊二烯树脂发生明显塑性变形,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获得更高的Ⅰ型断裂韧性,然而树脂与碳纤维界面结合力较差,载荷无法实现在树脂与树脂之间的良好传递,最终导致较低的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灌注成型 聚双环戊二烯 层间断裂韧性 弯曲性能 界面结合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感应加热温度对冷-热轧制成形钛/钢复合板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白于良 李晶琨 +2 位作者 刘雪峰 王怀柳 代广霖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39-1646,共8页
对钛/钢组坯进行冷轧预复合成形,将钛/钢预复合板感应加热至热轧温度后单道次热轧成形制备了钛/钢复合板,研究了感应加热温度对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和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热轧制复合法制备的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结合紧密,... 对钛/钢组坯进行冷轧预复合成形,将钛/钢预复合板感应加热至热轧温度后单道次热轧成形制备了钛/钢复合板,研究了感应加热温度对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和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热轧制复合法制备的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结合紧密,没有孔洞和间隙.钛/钢复合板由于感应加热和热轧的时间较短(<5 s),钛/钢界面仅有少量硬化层碎块,没有金属间化合物析出.钛/钢复合板的界面Ti和Fe元素扩散层宽度随感应加热温度增大而增大,950℃时界面扩散层宽度达到8μm.在感应加热温度为750~950℃的条件下,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钢复合板 冷-热轧制复合法 感应加热 界面组织 界面结合强度
下载PDF
热可逆性共价交联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4
作者 赵念晗 郝笑龙 +2 位作者 杨伟军 欧荣贤 王清文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提高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s,WPCs)的力学性能,基于酯交换反应,以木粉、E51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热可逆性共价交联木塑复合材料(TRC-WPCs),探究环氧与酸酐量比、热压工艺参数和循环加工对... 为提高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s,WPCs)的力学性能,基于酯交换反应,以木粉、E51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热可逆性共价交联木塑复合材料(TRC-WPCs),探究环氧与酸酐量比、热压工艺参数和循环加工对TRC-WPCs力学性能的影响。当环氧与酸酐的量比为1∶1,热压时间为30 min、热压温度为150°C、热压压力为12 MPa时,TRC-WPCs的力学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47.3 MPa、9.3 GPa、79.2 MPa和8.9 GPa,比相同木粉含量的高密度聚乙烯基WPCs高出282%、204%、305%和245%;且循环加工后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保持率为67.8%和84.2%,实现了TRC-WPCs的高强度化,并且高温下可循环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可逆性共价交联木塑复合材料 环氧类玻璃高分子 可逆共价键 循环加工 热压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轧制6061/7075铝合金复合板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姜龙 郑小平 +2 位作者 宋进英 田亚强 陈连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采用轧制、中间退火和扩散退火的组合工艺,制备了6种不同工艺下的6061/7075铝合金层状金属复合板,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复合板的组织特征和形成原因,对比研究了不同工艺下复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冷轧、热轧均能获得沿轧向分布的纤维度... 采用轧制、中间退火和扩散退火的组合工艺,制备了6种不同工艺下的6061/7075铝合金层状金属复合板,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复合板的组织特征和形成原因,对比研究了不同工艺下复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冷轧、热轧均能获得沿轧向分布的纤维度良好的晶粒组织,恰当的中间退火和扩散退火加速了两侧基体金属的元素扩散,促进冶金结合。但热轧不存在轧制变形后的加工硬化,力学性能较冷轧复合板差;结合应力-应变曲线可知,冷轧+冷轧+中间退火+冷轧+扩散退火工艺下获得的6061/7075复合板综合性能最高,抗拉强度为214 MPa,伸长率20%,弹性模量8. 026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7075铝合金复合板 轧制复合 组织性能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