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联合复方丹参川芎方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谭永琚 李凯 +3 位作者 王志回 彭宇 马春柳 韦尚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与复方丹参川芎方联合方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22年7月—2025年7月收治的6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抽样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与复方丹参川芎方联合方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22年7月—2025年7月收治的6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联合复方丹参川芎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血骨桥蛋白水平(49.35±10.16)ng/mL高于对照组的(43.29±10.21)ng/mL,骨保护素水平(322.04±88.14)pg/mL、骨钙素水平(28.11±2.34)ng/mL、Ⅰ型胶原C端肽水平(0.51±0.11)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89.76±89.66)pg/mL、(33.44±2.21)ng/mL、(0.86±0.15)μ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1.63±0.26)mPa.s、全血高切黏度(5.64±1.04)mPa.s、全血低切黏度(12.11±2.35)mPa.s及红细胞聚集指数(2.43±0.32)均低于对照组的(1.88±0.31)mPa.s、(8.63±1.66)mPa.s、(18.49±3.36)mPa.s、(2.88±0.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8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联合复方丹参川芎方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既可显著提高疗效,又可改善其骨代谢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髋关节功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 复方丹参川芎方 骨代谢指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益气活血复方治疗硬皮病肺部炎症与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基于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方法
2
作者 胡梦华 谭乔瑞 +7 位作者 濮伟霖 杜敏 屠文震 孙大燕 杨婧漪 顾逸飞 王久存 孔祥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03-312,共10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方法鉴定益气活血复方(YQHX)治疗硬皮病肺部炎症与纤维化的有效成分和关键分子,为硬皮病药物靶点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一次性气管灌注方法,使用博莱霉素诱导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方法鉴定益气活血复方(YQHX)治疗硬皮病肺部炎症与纤维化的有效成分和关键分子,为硬皮病药物靶点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一次性气管灌注方法,使用博莱霉素诱导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PBS对照组、博来霉素组、YQHX对照组、YQHX治疗组,每组6只,分别予以PBS或益气活血复方灌胃处理。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方法验证YQHX对小鼠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从TCMSP数据库获取YQHX抗纤维成分丹参的活性成分及靶基因。整合PPI网络、GO/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丹参治疗硬皮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利用免疫组化分析小鼠肺组织标本中CD3抗体、p-PI3K抗体及p-AKT抗体表达情况,验证YQHX对炎症治疗及关键通路的影响。结果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小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及炎症浸润下降,提示YQHX能够显著改善肺部纤维化、炎症及组织破坏程度。生物信息分析提示丹参中关键成分主要为木犀草素。PPI网络分析发现AKT1、EGFR、ESR1、TNF、IL6为丹参治疗硬皮病的核心靶点。KEGG富集发现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通路。分子对接分析发现木犀草素与4个关键靶点间存在潜在结合位点。免疫组化结果表明,YQHX显著降低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组织CD3+T细胞浸润、p-PI3K和p-AKT水平。结论YQHX对肺部炎症与纤维化具有显著的疗效。木犀草素可能是YQHX中关键有效分子,其可能通过靶向PI3K-AKT通路治疗硬皮病肺部炎症与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益气活血复方 丹参 肺纤维化 肺部炎症
下载PDF
复方丹参方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袁德培 黄琼 张茂林 《山西中医》 2002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方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经夹闭双侧颈总动脉 (CCA) ,并腹腔注射硝普钠 (2 .5 mg· kg- 1 )造模。选术后 7d存活的有显著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 4 0只为血管性痴呆模型 ,随机分为 ...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方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经夹闭双侧颈总动脉 (CCA) ,并腹腔注射硝普钠 (2 .5 mg· kg- 1 )造模。选术后 7d存活的有显著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 4 0只为血管性痴呆模型 ,随机分为 4组。西药组给予喜得镇悬浮液 (0 .5 mg· kg- 1 · d- 1 ) ,复方丹参大小剂量组给予复方丹参方稀释液 (剂量分别为 10 g· kg- 1 ·d- 1、5 g· kg- 1· d- 1 ) ,模型组与正常组均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 2 1天。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脑内 Ach、5 - HT含量明显降低 ,Ach E活性明显升高 (P<0 .0 1)。复方丹参方大剂量组能明显升高 Ach含量及 5 - HT含量 ,降低脑内 Ach E活性 (P<0 .0 5 ,0 .0 1) ;复方丹参方小剂量组亦有类似作用 ,但 P>0 .0 5。与西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方大小剂量均能改善胆碱能系统的功能 ,调节脑组织 Ach生理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方 血管性痴呆 ACH ACHE 5-HT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浅谈复方丹参方的组成及药理药效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玥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4期25-26,共2页
丹参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者将丹参辅以三七、冰片,制成不同剂型的复方丹参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本文分析了复方丹参方的不同活性成分,简述了药... 丹参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者将丹参辅以三七、冰片,制成不同剂型的复方丹参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本文分析了复方丹参方的不同活性成分,简述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为复方丹参方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方 心血管疾病 活性成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丹参方多靶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史海龙 崔亚亚 +2 位作者 李军 党琳 郭欣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76-182,共7页
目的:阐明复方丹参方的效应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该复方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中药药理数据库(TCMSP),从复方丹参方中筛选出101个候选化合物,以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羟甲基戊二酰基辅酶A(HMGR),人热休克蛋白90激酶... 目的:阐明复方丹参方的效应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该复方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中药药理数据库(TCMSP),从复方丹参方中筛选出101个候选化合物,以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羟甲基戊二酰基辅酶A(HMGR),人热休克蛋白90激酶(HSP90),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凝血酶(thromb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Ⅱ(VEGFR2),雄激素受体(AR)及环氧合酶2(COX-2)共8个冠心病相关靶点为研究对象,采用Auto Dock Vina分子对接程序探索以上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复方丹参方中丹参隐螺内酯作用于6个靶点,16个化合物能作用于2个以上的靶点,另外还有5个化合物能作用于1个靶点。结论:复方丹参方中丹参为君药,三七和冰片分别作为臣药和佐使药,对该复方的作用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复方丹参方 冠心病 多靶点 凝血酶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原文传递
不同处方复方丹参黏附微丸黏附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振 陈笑南 +8 位作者 黎丹奇 杜守颖 陆洋 白洁 李鹏跃 王承 田志浩 张林 武慧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45-948,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处方复方丹参黏附微丸的黏附性能,从而筛选出黏附性能较为合适的处方。方法以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HPMCK100M)、卡波姆为黏附材料,制备不同处方的复方丹参黏附微丸,并对其黏附性能进行测定。体外黏附性能的测定... 目的考察不同处方复方丹参黏附微丸的黏附性能,从而筛选出黏附性能较为合适的处方。方法以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HPMCK100M)、卡波姆为黏附材料,制备不同处方的复方丹参黏附微丸,并对其黏附性能进行测定。体外黏附性能的测定采用了最小剥离力法即测定黏附微丸与猪小肠的剥离力,组织残留法即测定微丸在猪小肠的滞留数。体内黏附性能的测定采用了直接灌胃法,通过测定微丸在小肠各部位的滞留数目,计算其黏附指数。结果组织残留法试验结果在相同时间内黏附材料占比40%的微丸残留数目较黏附材料占比30%的微丸多,最小剥离力法试验结果表明黏附材料占比40%的微丸其最小剥离力较大,同组织残留法结果一致。体内黏附试验显示黏附材料占比40%的微丸其黏附指数较小,但在胃中有一定的滞留。结论当黏附材料总占比一致时,各处方之间黏附性能并没有显著性差异,黏附材料增加时其黏附性能也会增加,但会增加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可能会破坏方中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黏附微丸 不同处方 黏附性能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循证生物系统研究策略”思路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闫奎坡 朱翠玲 +3 位作者 朱明军 刘新灿 孙彦琴 陈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8-222,共5页
中药复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循证医学对中药复方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开展中药复方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充足的疗效证据,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本文提出中药复方循证生物系统研究策略(Chinese herbal compound formula evidencebased biosystem... 中药复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循证医学对中药复方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开展中药复方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充足的疗效证据,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本文提出中药复方循证生物系统研究策略(Chinese herbal compound formula evidencebased biosystem research strategy,CHCF-EB-BRS),从中医古医籍、系统评价、质量控制、临床辩证治疗疗效评价、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等多层次对中药复方进行研究,从古医籍、系统评价和临床研究多层面验证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采用质量控制良好的复方进行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揭示复方的疗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解决目前中药复方研究面临的瓶颈提供参考。本策略各个研究层次已经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广泛实施,但仍缺乏某个中药复方系统性研究的案例,CHCF-EB-BRS思路的提出有助于系统深入研究中药复方,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循证医学 生物系统研究策略 冠心二号 丹参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