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患者胃周淋巴结大小与转移及N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艳清 饶灵宁 +4 位作者 韩文龙 朱海云 刘轶芳 柏挺 陈永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周淋巴结大小与是否转移及N分期的关系。方法76例胃癌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并进行N分期。对胃周淋巴结标本行病理检查,全部用光镜确定有无癌组织转移,然后分析淋巴结大小与有无转移间的关系及其对N分期的影响。结果7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周淋巴结大小与是否转移及N分期的关系。方法76例胃癌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并进行N分期。对胃周淋巴结标本行病理检查,全部用光镜确定有无癌组织转移,然后分析淋巴结大小与有无转移间的关系及其对N分期的影响。结果76例患者中对N分期评价总的准确性为71.05%。术后标本淋巴结中直径≤1 cm和>1 cm的两类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22.20%和50.74%。结论多排螺旋CT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很高,但N分期中关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判定,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螺旋CT 淋巴结
下载PDF
^(18)F-FDG SPET/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俊强 朱坤寿 +5 位作者 林端瑜 李建成 陈明强 倪雷春 陈文娟 潘建基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期68-70,155,共4页
目的通过18F-FDG SPET/CT扫描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金标准比较,评价18F-FDG SPET/CT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首程治疗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40例患者,术前... 目的通过18F-FDG SPET/CT扫描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金标准比较,评价18F-FDG SPET/CT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首程治疗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40例患者,术前1周内行18F-FDG SPET/CT检查,将18F-FDG SPET/CT诊断食管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组共清除淋巴结1216枚,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30.4枚(15~55枚),淋巴结转移率67.5%。SPET/CT诊断食管癌总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4.4%、84.6%和57.5%。但进一步分析SPET/CT诊断对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及腹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低,分别为35.0%、50.0%、32.5%和27.5%。其中转移淋巴结短径<0.8cm、0.8~1.2cm和>1.2cm的准确性分别为0.0%、43.8%和84.6%。结论 18F-FDG S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及准确性较低;对转移淋巴结短径>1.2cm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下载PDF
116例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螺旋CT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劳群 吴康松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8期576-577,共2页
目的 提高螺旋CT对肺孤立性小结节(SPN)的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 应用薄层高分辨扫描 (HRCT)、动态增强扫描(DECT)、后处理技术 (MPR、3D~SSD、MIP)及视窗调节技术诊断SPN116例。结果 经临床证实的116例SPIN主要几类典型CT表现 :(1)肺... 目的 提高螺旋CT对肺孤立性小结节(SPN)的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 应用薄层高分辨扫描 (HRCT)、动态增强扫描(DECT)、后处理技术 (MPR、3D~SSD、MIP)及视窗调节技术诊断SPN116例。结果 经临床证实的116例SPIN主要几类典型CT表现 :(1)肺癌 :分叶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性、结节或空泡/细支气管空泡征 ;(2)结核瘤 :界清、边缘光、无/浅分叶、常钙化空洞、干酪坏死灶、周围卫星灶、强化直<15Hu ;(3)炎性假瘤 :病灶双侧缘垂直于胸腔、刀削征、锯齿征、长毛刺、尖角、卫星灶、胸膜反应明显 ,抗炎明显吸收缩小。结论 各种扫描技术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孤立性小结节 螺旋CT诊断 薄层高分辨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 CT表现 肺癌
下载PDF
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欣贺 施雪峰 +2 位作者 王志铭 杨红耀 曹阿丹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的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VEGF-C表达,分析两种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纵隔... 目的:探讨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的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VEGF-C表达,分析两种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标准)。结果: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CT检查的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80.77%,诊断符合率为73.91%。VEGF-C阳性表达检测的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65.38%,符合率为76.09%。两种方法联合,其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88.46%,符合率为91.30%,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层螺旋C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影像学分期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陆舜 管一晖 +3 位作者 阮晓明 陶巨蔚 艾星浩 赵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评估常见影像学检查对NSCLC纵膈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56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 的NSCLC,术前患者经胸部CT扫描、全身18F -FDGPET显像和经食管超声检查,并对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所有56例NSCLC患者肺... 目的:评估常见影像学检查对NSCLC纵膈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56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 的NSCLC,术前患者经胸部CT扫描、全身18F -FDGPET显像和经食管超声检查,并对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所有56例NSCLC患者肺部及相应转移部位18F- FDG摄取增高,PET检查对预测NSCLC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4%,特 异性为90%,CT扫描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7%,特异性为82%,其中38例行经食管超声解剖显像纵膈淋巴结转移的 灵敏度为76%,特异性为70%。PET对NSCLC纵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优于胸部CT解剖显像和经食管超声解剖显像。结论: 应用18F- FDGPET在对NSCLC的术前分期明显优于CT和经食管超声等常规检查,但PET在精确定位方面仍然需要结合解剖 显像检查,PET CT等图像融合技术等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淋巴结 NSCLC 经食管超声 转移 PET ^18F—FDG 影像学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 特异性 患者
下载PDF
单孔法剪切波速度测试的一维CT解释
6
作者 靳洪晓 李耀刚 赵永贵 《勘察科学技术》 2002年第5期62-64,共3页
采用层析成像 (CT)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重建钻孔周围地层的一维剪切波速度图像 ,采用的节点速度插值单元模型优于常规的剪切波速度计算方法。
关键词 单孔法 剪切波速度测试 一维CT 节点速度插值单元 层析成像 工程物探方法
原文传递
结肠淋巴结分组在结肠癌中MDCT改变与病理结果比较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李筱漾 龙莉玲 +1 位作者 龙腾河 廖明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30-2033,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在结肠癌区域淋巴结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结肠癌患者MDCT影像及病理资料,通过分组研究,评价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MDCT、病理对肠旁组、中间组、中央组≥5mm、 >7mm、 >10mm的淋巴结转移个...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在结肠癌区域淋巴结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结肠癌患者MDCT影像及病理资料,通过分组研究,评价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MDCT、病理对肠旁组、中间组、中央组≥5mm、 >7mm、 >10mm的淋巴结转移个数和区域淋巴结总数目的检测结果显示二者相关性较好。MDCT、病理对肠旁组、中间组及中央组<5mm的淋巴结转移个数的检测结果显示二者相关性很低。结论 MDCT能较好地检出≥5mm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组数和个数;MDCT评估区域淋巴结分布的数目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更好为临床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淋巴结 CT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胸部CT和MRI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徐礼侠 孔延亮 +3 位作者 王迎春 刘钰苇 张权 常丽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8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MRI)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间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管癌患者,均行胸部CT与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方法及两种方法...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MRI)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间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管癌患者,均行胸部CT与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结果中阳性88例,阴性34例,MRI诊断结果中阳性82例,阴性40例,两者联合诊断阳性95例,阴性27例。病理检查显示,98例患者被确诊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CT误诊11例,漏诊21例;MRI误诊8例,漏诊24例;两者联合检查,误诊3例,漏诊6例。CT诊断敏感度78. 6%,特异度51. 2%,诊断准确率73. 8%;MRI诊断敏感度75. 5%,特异度40. 0%,诊断准确率73. 8%,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93. 9%,特异度87. 0%,诊断准确率92. 6%。结论胸部CT与MRI两者联合诊断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胃神经鞘瘤及胃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CT影像特点
9
作者 公维云 苏慧 +3 位作者 朱晓琳 张立涛 马得廷 李秀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及胃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GS患者30例, 其中男12例、女18例, 年龄33~85(57.5±10.4)岁。27例患者行腹部CT平扫...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及胃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GS患者30例, 其中男12例、女18例, 年龄33~85(57.5±10.4)岁。27例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增强扫描。收集患者CT平扫及增强资料, 观察GS及胃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1)30例患者CT平扫示GS均为单发, 肿瘤边缘清晰, 发生于胃体21例、胃底4例、胃窦5例, 3例突向腔内、3例突向腔外、24例突向腔内外, 瘤体呈圆形14例、椭圆形10例、分叶状6例;9例表面有溃疡, 其中脐凹状4例、小溃疡3例、裂隙状溃疡2例;3例瘤体多发点状钙化灶;1例瘤体远侧低密度坏死区。27例患者CT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30例患者增强扫描结果示肿瘤均呈渐进性强化, 峰值均在延迟期, 其中7例中度强化、23例明显强化, 最大强化率0.79~3.09(1.61±0.63)。GS在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的CT值与正常胃壁相比均无明显变化,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CT增强扫描静脉期及延迟期的CT值分别为(68.27±12.34)、(82.47±12.81)Hu, 高于正常胃壁的(55.90±9.39)、(59.57±10.12)Hu,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7.67, P值均<0.001)。(2)30例患者中15例患者胃周见26枚稍大淋巴结, CT平扫为均匀等密度影, 长径6~17(10.8±2.8)mm, 短径6~9(7.1±1.0)mm;位于胃小弯侧13枚、胃大弯侧8枚、胃网膜淋巴结4枚、腹腔干淋巴结1枚;18枚形状为长圆形或哑铃形、8枚为类圆形, 边缘均较清晰。其余15例患者, 因淋巴结过小或未显示而未纳入评估。CT增强扫描示6枚淋巴结中度强化, 20枚淋巴结明显强化, 最大强化率1.16~3.29(2.03±0.73);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分别为(30.44±5.05)、(69.35±11.45)、(90.23±19.43)、(68.35±10.87)Hu, 强化峰值均在静脉期。结论 GS的CT影像表现为肿瘤多胃内单发, 突出胃腔, 边缘清晰, 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半数患者可见稍增大的淋巴结, 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神经鞘瘤 反应性增生淋巴结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最大强化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