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恒流控制CT扫描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艳琼 吴斌 +3 位作者 王耀彬 张春平 周毅方 李龙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恒流控制CT扫描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随访中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6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首次CT检查行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120 kV,50~330 mA),在治疗期间的前3个月随访时行低剂量恒流控制扫描(120 kV,50 ... 目的探讨低剂量恒流控制CT扫描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随访中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6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首次CT检查行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120 kV,50~330 mA),在治疗期间的前3个月随访时行低剂量恒流控制扫描(120 kV,50 mA)。分别记录和计算两种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指标: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和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值。客观图像质量评价包括分析主动脉弓和正常肺实质的信号强度、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噪声的品质因数。采用5分制双盲法评价9种继发性肺结核CT基本病变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与自动管电流调制CT扫描相比,低剂量恒流控制CT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和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值分别下降了68.2%(6.60/2.10 mGy)、69.9%(222.61/66.98 mGy×cm)、70.0%(3.23/0.97 mSv)和67.8%(8.66/2.79 mGy)(P<0.001),主动脉噪声增加了56.2%(40.52/92.46)(P<0.001)而信噪比降低了98.2%(1.04/0.44)(P<0.001),肺实质噪声增加了47.9%(48.84/93.82)(P<0.001),主动脉与肺实质的对比噪声比降低了95.0%(20.12/9.70)(P<0.001),噪声品质因数降低了94.2%(21.89/1.26)(P<0.001)。两种CT扫描方式的主动脉弓和肺实质CT值无统计学差异,对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9种CT基本病变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恒流控制CT扫描比自动管电流调制更加显著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对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影响,推荐用于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自动管电流调制 恒流控制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继发性肺结核
下载PDF
低管电压多层螺旋CT评估胆道支架恶性梗阻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子义 李晓光 金征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1-803,80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拟寻找能够诊断恶性胆道梗阻、并降低腹部螺旋CT扫描剂量的方法,探讨低管电压(100 k Vp)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金属胆道支架内恶性梗阻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9例因自膨式金... 目的本研究拟寻找能够诊断恶性胆道梗阻、并降低腹部螺旋CT扫描剂量的方法,探讨低管电压(100 k Vp)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金属胆道支架内恶性梗阻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9例因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植入术后高度怀疑恶性梗阻复发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门静脉期CT增强扫描图像行曲面重组,然后测定184个层面的支架内CT值,分析140 k Vp和100 kVp两种管电压的重建图像质量,比较不同剂量对支架内软组织-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平均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因数(FOM)的差异。结果管电压由140 kVp降到100 k Vp时,图像噪声由(19.88±3.62)HU增加至(24.22±4.24)HU(P<0.001),而CNR和FOM则分别改善15%和50%。结论采用100 k Vp低管电压能够显著增加恶性肿瘤组织-肝脏的CNR,并降低辐射剂量,低管电压CT技术对显示金属支架内恶性梗阻组织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胆汁淤积 支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管电压 质量控制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球管的质量控制技术
3
作者 黄桂雄 阳文赋 +1 位作者 王月宏 周卫兵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6-167,共2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CT球管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QA检测和QA计划的实施保证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影像信息,延长CT球管的使用寿命,使单球管曝光达48万次。同时对新、旧球管质量保证主要参数的检测结果做了对比讨论。
关键词 CT球管 球管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迭代重组iDose^4技术和IMR技术在胃肠道肿瘤术后低剂量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梦如 辛小燕 +3 位作者 杨尚文 胡安宁 刘松 朱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探讨迭代重组iDose4技术和基于模型的全迭代重组(IMR)技术在胃肠道肿瘤术后低剂量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迭代重组i Dose4和IMR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纳入此项研究。在初诊和6个月后复诊时分别进行腹部C... 目的探讨迭代重组iDose4技术和基于模型的全迭代重组(IMR)技术在胃肠道肿瘤术后低剂量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迭代重组i Dose4和IMR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纳入此项研究。在初诊和6个月后复诊时分别进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FBP)技术重组常规剂量扫描图像门静脉期原始数据,采用迭代重组iDose4技术和IMR技术重组低剂量扫描图像门静脉期原始数据,得到3组图像,包括A组(常规剂量组)、B1组(低剂量i Dose4组)、B2组(低剂量IMR组),将门静脉期扫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图像进行客观和主观分析,客观分析包括测量肝脏的CT值,噪声及信噪比(SNR),主观分析包括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并比较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扫描较常规剂量扫描辐射剂量平均降低了51.47%(P<0.05)。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图像客观评价中,三组图像CT值相仿(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图像的噪声、SNR值和对比噪声比(CNR)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较A组之间图像噪声和SNR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较A组图像噪声明显降低、SNR值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1组与B2组较A组CNR值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2组提高更显著,且B1与B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迭代重组i Dose4技术和IMR技术,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进行低剂量CT随访,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均能保证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并且迭代重组IMR技术较iDose4技术的图像噪声低、图像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迭代重组算法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